学科分类
/ 5
9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探讨人性化护理在泌尿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泌尿外科患者92例按照统计学原理分为例数均为51例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采用常规化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手术操作中实行人性化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临床护理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护理技巧满意度与工作责任心满意度分别为72.5%与80.4%,对照组患者护理技巧满意度与工作责任心满意度分别为39.2%与41.2%,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与此同时,观察组患者手术后并发症有2例,发生概率为3.9%,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有15.7%,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泌尿外科患者治疗期间,施以人性化的护理措施,可以明显提高护理效果满意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还可以改善患者预后,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泌尿外科 应用
  • 简介:在食管外科领域,胃是消化道重建的首选器官。最早期开展的是全胃代食管,近年来,开展的管状胃代食管得到了大力推广,管状胃更符合食管的解剖生理,在减少术后相关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方面,比全胃更具优势。本文就管状胃在临床应用中优势、不足、存在的争议等方面作一综述。

  • 标签: 食管癌 管状胃 现状 进展
  • 简介:临床护理教学是护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帮助护生把课堂上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与临床护理实践紧密结合的关键环节。随着护理教学的发展,需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与方式,提高护生综合素质。体验性教学是现在运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模式,它主要使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是一种最接近实际的教学方式。体验教学对学生的要求不是仅仅捕捉学生亲历的表面上的经历,同时注重对过往的反思,

  • 标签: 护生实习 临床护理实践 护理教育 知识的理解 体验性 操作技能
  • 简介:目的:探讨骨科关节置换患者应用"多模式镇痛"对围手术期疼痛的影响。方法:择期骨科手术患者320例(108例膝关节置换,212例髋关节置换)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镇痛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应用"多模式镇痛"管理。采用疼痛评估工具对2种护理方法镇痛效果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疼痛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CA、止痛药应用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骨科关节置换患者,根据疼痛评分进行"多模式镇痛"管理,可有效镇痛,减少并发症,使患者舒适地度过围手术期,促进了患者术后顺利康复,改善疼痛患者生存质量。

  • 标签: 关节成形术 置换 多模式镇痛 围手术期
  • 简介:目的评价该院辅助用药的应用情况与趋势,为临床合理应用辅助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用药频度(DDDs)排序法、金额排序法以及日治疗费用(DDC)等方法对该院2013—2015年辅助用药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13—2015年该院辅助用药以注射剂为主,销售金额分别为13749、16806、19061万元,占药品总销售金额的百分比分别为35.1%、36.2%、35.1%,活血化瘀类中成药始终位居用药第1位.结论2013—2015年该院辅助用药临床使用量和销售金额均逐年增长,整体使用情况基本合理,少部分品种存在用药不合理现象,需要进一步加强监督管理.

  • 标签: 辅助用药 用药频度 日治疗费用 销售金额 合理用药
  • 简介:分析中医药院校药学类本科生毕业实习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阐述利用QQ群进行实习管理的可行性,详述如何将QQ群主要功能应用于药学类本科生毕业实习管理工作。

  • 标签: QQ群 药学类 毕业实习 管理
  • 简介:目的探讨温阳方沐足改善阳虚质的临床疗效,推广中药沐足在中医预防保健中的应用。方法通过中医“四诊仪”辨识体质及专家评估,遴选出160例阳虚质体验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各80例。干预组用温阳方沐足健康干预,经过半年的临床观察,对照组和干预组再次利用中医“四诊仪”进行体质辨识。结果温阳方沐足能改善阳虚体质,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温阳方沐足针对阳虚体质进行调理取得较好效果,可起到“未病先防”的作用,在中医预防保健中值得推广。

  • 标签: 温阳方 沐足 治未病 阳虚体质
  • 简介:目的比较早期不同营养支持在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ICU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住院患者6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肠外营养组与肠内营养组,各33例。肠外营养组予以早期完全肠外营养支持治疗,肠内营养组予以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7d、治疗21d血清蛋白水平、体质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治疗7d、治疗21d两组患者血清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1d肠外营养组血清蛋白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治疗7d、治疗21d两组患者体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1d肠外营养组体质量低于治疗前(P〈0.05)。肠外营养组消化道出血、腹泻、呕吐、肠道感染、苏醒后拒食发生率高于肠内营养组(P〈0.05)。结论较早期完全肠外营养支持治疗,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ICU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更好,可减少患者体质量丢失,改善营养状态,且并发症少。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早期营养支持 治疗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BPD手术室护理路径在肺癌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福建省福州市第一医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肺癌行肺部切除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BPD手术室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SAS评分与SDS评分低于对照组,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BPD手术室护理路径在肺癌患者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 标签: 肺肿瘤 BPD手术室护理路
  • 简介:目的探析心力衰竭应用三腔起搏器(CRT)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15例为研究对象均运用三腔起搏器治疗,对患者治疗前后的心功能改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患者治疗后的室间隔和左心室后壁收缩时间差(SPWMD)、二尖瓣反流面积、QRS时限以及血浆脑钠素等各项临床指标均改善明显,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运用三腔起搏器对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治疗,一方面可以缩短心电图QRS时限,另一方面还能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对提高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心力衰竭 三腔起搏器 临床应用
  • 简介: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泌尿外科护理过程中的临床效果。方法108例泌尿外科患者,随机分为人性化组和常规组,各54例。常规组行传统护理指导,人性化组在常规组基础上行人性化护理指导,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人性化组十分满意44例(81.48%),一般满意8例(14.81%),不满意2例(3.70%),护理满意度为96.30%;常规组十分满意15例(27.78%),一般满意23例(42.59%),不满意16例(29.63%),护理满意度为70.37%;人性化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性化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70%(2/54),显著低于常规组的16.67%(9/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泌尿外科患者护理过程中行人性化护理指导不仅能够提高护理满意度,同时还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护患关系的和谐、护理方案的实施。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泌尿外科 护理满意度 并发症
  • 简介:目的:了解郑州市骨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中药注射剂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13—2016年我院中药注射剂的使用品种、销售金额、用药频度、限定日费用、药品销售金额排序(B)/用药频度排序(A)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3—2015年我院中药注射剂的销售金额分别为985.59、1218.62、1656.03、1625.11万元,整体呈增长趋势;祛瘀剂的品种数最多,其销售金额排序及DDDs排序均居首位;大部分中药注射剂的B/A接近于1,注射用血塞通、红花注射液、注射用灯盏花素的B/A〉1。结论:我院中药注射剂的销售金额及使用量稳中有升,使用品种变化不大,用药结构合理。临床需要注意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合理用药。

  • 标签: 中药注射剂 销售金额 限定日费用 用药频度 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自制微型负压引流装置在肢体小切口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方法抽选60例需行手及腕部小切口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盲选原则分为橡皮片引流组(术后橡皮片引流)、自制引流组(术后自制微型负压引流装置引流)各30例,比较两种引流方式的护理效果。结果自制引流组临床疗效评分(8.72±2.08)分,伤口愈合时间(7.12±0.32)d,与橡皮片引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制引流组并发症率为3.3%(1/30),橡皮片引流组并发症率为16.67%(5/3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二次手术清创情况。结论在肢体小切口,尤其是手掌、腕部及指部术后采用自制微型引流装置进行引流护理,可取得较为理想的引流效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微型 负压引流装置 肢体小切口手术 护理效果
  • 简介:目的:探究七氟醚全麻喉罩通气在小儿眼科肿瘤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2月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眼科收治的86例眼科肿瘤患儿,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其中试验组43例患儿给予七氟醚全麻喉罩通气检查,对照组43例患儿给予静脉氯胺酮检查,比较两组患儿在手术前,诱导时、诱导5min后、手术结束心率、呼吸频率以及二氧化碳分压情况。比较两组患儿诱导时间以及苏醒时间,并观察两组患儿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儿在手术过程中心率[(137.9±24.1)次·min^-1vs(167.5±34.9)次·min^-1,P〈0.05]及麻醉结束时心率[(139.2±29.8)次·min^-1vs(153.4±27.4)次·min^-1,P〈0.05]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呼吸频率和二氧化碳分压方面,麻醉前、诱导时、诱导后5min以及麻醉结束时都没有明显的区别(P〉0.05)。且试验组患儿进行诱导的时间[(2.6±0.8)minvs(6.5±1.5)min,P〈0.05]以及苏醒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3.6±0.8)minvs(32.6±5.2)min,P〈0.01],试验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11.6%vs23.3%,P〈0.05)。结论:对眼肿瘤患儿进行检查时,选用七氟醚全麻喉罩通气与传统的氯胺酮麻醉相比可以减少检查对患儿心率、呼吸频率以及二氧化碳分压造成的影响。

  • 标签: 七氟醚 全身麻醉 喉罩通气 氯胺酮 小儿眼肿瘤
  • 简介:目的降低门诊药品周转天数,减少药品积压,提高医院资金利用率,提高医院的药事管理水平。方法引入品管圈理念,采用评价表、流程图、雷达图、检查表等方法,引导员工积极参与药事管理过程,促进沟通,增强工作责任心。结果拟定了4个对策:一是设定每一种药品的库存上下线,二是完善领药制度,领用药品超过库存上线时,需要科主任同意;三是确定可拆零药品品种,减少药品领用过多;四是修订备用药品管理制度。有形成果方面,门诊药品周转天数由改善前的11.6d降低到6.3d,目标达标率为115.22%;无形成果方面,全体员工积极性与责任性明显增强。结论品管圈活动在门诊药房取得良好效果,药学人员熟练掌握品管圈应用方法,为进一步提高药事管理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标签: 品管圈 门诊药房 周转天数 降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在慢性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收集该院2013年6月要2015年12月收治的120例属于慢性心力衰竭病患者的病例资料,120例患者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取得左室EF值(LVEF),将此值正常的58例患者作为LVEF正常组,将LVEF降低者共62例,作为LVEF异常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量两组研究对象左心射血分数(LVEF)、左房舒张末期内径(LAD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并做对比分析。结果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平均LVDd(52.4±11.6)mm接近正常值的上限(35.0--55.0)mm,LADd(47.6±9.9)mm显著高于正常值(<30.0mm),LVEF(37.9±11.3)%显著低于正常值(55.0%--80.0%)。12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58例患者LVEF正常,平均(64.1±13.6)%,62例患者LVEF异常,平均(33.5±10.3)%。治疗前后,LVEF正常组患者LVEF变化不明显,而LVEF异常的患者治疗后LVEF显著提高,提示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可以作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效果的评定指标,尤其是对LVEF异常的患者。结论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于慢性心力衰竭诊断和左心室诊断多病因心力衰竭,具有操作简单、无创等优点,是判断慢性心力衰竭的重要依据,在医学临床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慢性心力衰竭 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磁共振检查在膝关节损伤诊断评价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我院骨科收治的100例膝关节损伤患者进行观察,对所有患者先后进行CT检查、磁共振检查,观察两种检查方法对膝关节损伤类型检出情况。结果磁共振检查检出99例,检出率为99.00%;CT检查检出82例,检出率为82.00%,检查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共振对膝关节损伤的诊断准确率高,可以准确判定膝关节损伤部位、性质,方便快捷,在对膝关节损伤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磁共振 膝关节损伤 临床应用价值
  • 简介:目的探讨ICU重症心力衰竭患者采用标准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7月本院ICU收治的重症心力衰竭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流程,观察组患者应用标准化护理流程,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与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心率、收缩压与舒张压均明显好于对照组,其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化护理流程有利于稳定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生命体征,并积极改善其生活质量,适宜在ICU中推广应用

  • 标签: ICU 重症心力衰竭 标准化护理流程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对开胸手术的镇痛效果及其对血流动力学和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6年2月收治的开胸手术患者80例,按麻醉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给予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麻醉,对照组给予全身麻醉。比较2组术后镇痛效果、血流动力学及应激反应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休息时和咳嗽时术后2、6、12、48h视觉模拟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麻醉后血流动力学和应激反应指标组内和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开胸手术患者应用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镇痛效果较好,血流动力学较稳定,可抑制术中及术后应激反应,有利于术后康复。

  • 标签: 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 胸廓切开术 麻醉和镇痛 血流动力学
  • 简介: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抗菌药物精细化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60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实施PDCA循环管理法,观察实施管理前与实施管理后患者抗菌药物管理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实施管理后患者抗菌药物医院病历使用率30.0%、Ⅰ类切口使用率20.0%、病原微生物送检率63.3%均优于实施管理前的66.7%、75.0%、33.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管理后患者药品总费用(10268±5167)元、人均抗菌药物费用(7291±1674)元均低于实施管理前的(14956±9134)、(8678±1922)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循环运用到抗菌药物精细化管理中,各项抗菌药物管理指标均得到优化,是较好的抗菌药物管理模式。

  • 标签: PDCA循环 抗菌药物精细化管理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