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最新的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1],中国糖尿病患病率已达9.7%。强化血糖控制最好的方法是最大程度模拟生理性胰岛的分泌模式,模拟餐时胰岛分泌多用短效胰岛或作用更快的速效胰岛类似物,

  • 标签: 甘精胰岛素 药代动力学 糖尿病
  • 简介:目的:探讨门冬胰岛与生物合成人胰岛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9月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患者给予门冬胰岛+中效胰岛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中效胰岛+生物合成人胰岛治疗。比较2组患者血糖变化情况、胰岛的有效性、分娩结局和母婴不良结局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3d,观察组早餐后2h血糖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5d后,2组患者空腹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餐前低血糖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分娩结局、母婴不良结局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冬胰岛治疗妊娠期糖尿病,效果确切,安全性好。

  • 标签: 妊娠期糖尿病 生物合成人胰岛素 门冬胰岛素
  • 简介:通过肺部导入胰岛溶液的方法研究各种吸收剂对胰岛肺部吸收的影响,以血糖的下降程度为吸收评价指标(PA%)。研究发现,20mmol·L^-1胆酸钠(PA%=69.1%),1%辛酸钠PA%=40.4%),1%苄泽35(PA%=46.6%),1%苄泽78(PA%=53.6%)以及稀土化合物氯化钆[PA%=32.2%,(0.04mg·kg^-1)和PA%=36.3%,0.2mg·kg^-1)]等能显著增强胰岛对大鼠血糖的下降作用,而1%EDTA(PA%=19.1%),5%油酸(PA%=20.8%)和稀土化合物氯化镥(PA%=25.1%,0.2mg·kg^-1)无明显的吸收促进作用。结果表明,选用合适的吸收促进剂有利于胰岛的肺部吸收。

  • 标签: 胰岛素 肺部给药 低血糖效应 吸收促进剂 大鼠
  • 简介:目的:探讨灵芝多糖(Gl-PS)对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的影响.方法:分离大鼠胰岛细胞,分别观察在葡萄糖为5.6和16.7mmol*L-1时,Gl-PS对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的影响.进一步加入不同的抑制剂观察Gl-PS对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的影响.采用Westernblotting观察Gl-PS对胰岛细胞葡萄糖转运蛋白2(GLUT2)表达的影响.结果:在5.6mmol*L-1葡萄糖时,100mg*L-1的Gl-PS可明显促进胰岛细胞胰岛的分泌;当葡萄糖浓度为16.7mmol*L-1时,50和100mg*L-1的Gl-PS均可明显促进胰岛细胞胰岛的分泌.维拉帕米或维拉帕米+EGTA均可显著抑制5.6和16.7mmol*L-1葡萄糖时胰岛的分泌,维拉帕米只能部分抑制Gl-PS的促胰岛分泌作用,而维拉帕米+EGTA则可完全抑制Gl-PS的这种作用.在葡萄糖浓度为5.6和16.7mmol*L-1时,Gl-PS50和100mg*L-1均能明显促进胰岛细胞GLUT2的蛋白表达.结论:Gl-PS可能通过促进胰岛细胞GLUT2蛋白的表达从而有助于葡萄糖转运入B细胞,促进葡萄糖的代谢,引起胰岛细胞外Ca2+内流而起到促胰岛释放的作用.

  • 标签: 灵芝多糖 胰岛细胞 胰岛素功能 葡萄糖转运蛋白2 抑制剂
  • 简介:胰岛抵抗是指胰岛的外周靶组织(主要为骨骼肌、肝脏和脂肪组织)对内源性或外源性胰岛的敏感性和反应性降低.导致生理剂量的胰岛产生低于正常的生理效应。研究认为胰岛抵抗和胰岛13细胞功能(简称13细胞功能)受损构成了大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发病的两个主要病理生理环节。在环境和遗传因素的背景下胰岛抵抗的发生可能更早.甚至追溯到糖耐量正常阶段.

  • 标签: 胰岛素增敏剂 临床应用 胰岛素抵抗 外源性胰岛素 细胞功能 糖耐量正常
  • 简介:全球近1/2-1/3的糖尿病患者血糖不达标。我国未诊断的糖尿病比例高达60%,且只有25.8%的糖尿病患者接受治疗,在接受治疗的患者中,也仅有39.7%的患者血糖达标。UKPDS研究显示,新诊断T2DM患者早期进行降糖治疗,并及时启动胰岛治疗,可带来长期的大血管获益。多项研究也证实了早期胰岛强化治疗可带来明显的临床获益。但在胰岛治疗时也要注意其诸如低血糖等不良反应对临床结局带来的负面影响。国内外等多个权威糖尿病指南对胰岛的起始治疗进行了推荐。ADA和EASD认为,基础胰岛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明确。多项临床研究证实,地特胰岛疗效强,安全性好,且患者治疗满意度高。

  • 标签: 基础胰岛素 糖尿病 2型 体重 起始
  • 简介:前不久。国际权威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的一份研究评估声称,使用胰岛增敏剂罗格列酮的患者心肌梗死及因心血管发病死亡的风险增高。虽然有关争论仍在继续。但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已决定在其说明书中添加黑框以示警告。

  • 标签: 胰岛素增敏剂 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 中药 医学杂志 医学期刊 发病死亡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德谷胰岛与门冬胰岛联合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确诊为2型糖尿病患者,确诊患者数量为60例,患者的纳入时间属于2021年11月至2022年11月,分组应用奇偶法形式,2组均30例,常规治疗纳入到对照组之中,德谷胰岛与门冬胰岛联合治疗的患者视为观察组,就组间治疗前后血糖指标、胰岛功能指标加以对比。结果:(1)治疗前血糖指标未可见明显的组间差异性,期间差异性水平较低,P>0.05。观察组的2型糖尿病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较之于对照组得以下降,能够明显发现组间具有显著的差异性水平,P<0.05。(2)治疗前胰岛功能指标未可见明显的组间差异性,期间差异性水平较低,P>0.05。观察组的2型糖尿病治疗后胰岛抵抗指数较低、胰岛分泌指数、C肽较之于对照组得以提升,能够明显发现组间具有显著的差异性水平,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开展德谷胰岛与门冬胰岛联合治疗确切,能够降低患者血糖,调节其胰岛功能。

  • 标签: 2型糖尿病 德谷胰岛素 门冬胰岛素
  • 简介:以往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主要通过胰岛泵或皮下注射的方式,而辉瑞公司生产的吸入型胰岛(insulinrecombinanthuman,Exubera)为患者提供了,更为简便的获取胰岛的替代治疗方法。Exubera是基因重组人胰岛,以干粉的形式封装于泡囊中,通过特制的吸入装置,经患者的口腔吸入并经肺部吸收,在肺部吸收的速度快,符合内源性胰岛的释放特征和人体需要,也可以在进餐的同时使用。

  • 标签: 胰岛素 干粉吸入剂 EXUBERA 安全性
  • 简介:目的:探讨糖尿病弱势群体在使用胰岛过程中的风险及防范对策。方法对45例糖尿病特殊人群进行评估,分析应用胰岛时存在的问题和风险。结果上述病例均存在高于普通糖尿病群体的安全隐患,不安全因素主要包括自行注射时剂量不准确、笔式胰岛使用不当易损坏、不能识别低血糖或有效处置、药物存放和保管不妥等。结论对于自我管理能力有限的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时必须寻求支持系统,否则危害性大于疾病本身。

  • 标签: 糖尿病 弱势人群 注射胰岛素 风险 对策
  • 简介:糖尿病是一种全身性进行性代谢性疾病,由于胰岛β细胞不能正常分泌胰岛,使胰岛相对不足,以及靶细胞对胰岛敏感性降低,引起糖类、蛋白质、脂肪和水、电解质代谢紊乱,使肝糖原和肌糖原不能合成。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不断上升,糖尿病的治疗方法也越来越多。其中有:饮食治疗、运动治疗、口服药物治疗、胰岛治疗、胰岛强化治疗等等。我院最新使用的治疗糖尿病的方法为——胰岛泵治疗。现将胰岛泵在护理使用中的注意点总结如下。

  • 标签: 糖尿病 胰岛素泵 护理
  • 作者: 陈芳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9-06-16
  • 出处:《药物与人》 2019年第6期
  • 机构:隆昌市人民医院内三科陈芳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不断变更以及一些不良习惯的养成,我们国家乃至世界上糖尿病的患病率和发病率都存在着急剧增长的现象。现在我们国家有很多人都患有糖尿病,已经是名副其实的糖尿病大国,有很多患者利用注射胰岛素的方法来达到控制病情的目标。在全球注射技术的调研中我们可以发现,多数的糖尿病患者在进行注射操作的时候会伴随着大量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可能会导致药物不能有效吸收,甚至还有可能会危害病人的生命。所以我们为大家介绍一下患者在进行注射时可能出现的错误,以及介绍如何用九个步骤来掌握胰岛素的正确注射方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了解胰岛致过敏反应发生的情况并分析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胰岛所致的242例过敏反应文献进行分类统计与分析。结果男女比例为1.1:1,61.1%的病例为老年人,15.7%的病例既往有过敏反应史,91.3%的患者皮下注射给药,50.0%的病例使用预混胰岛,80.2%病例发生在多次用药后,过敏反应以局部反应为主(57.0%),绝大多数的病例被治愈或好转。结论胰岛可引起较为严重的过敏反应,甚至可致休克,使用时须慎重考虑年龄、用法用量等相关因素,做到合理用药,减少过敏反应的发生。

  • 标签: 胰岛素 过敏反应 合理用药
  • 简介:目的:观察胰岛抵抗(insulinresistance,IR)形成过程中,己糖胺途陉(hexosaminebiosynthesispathway,HBP)的变化;初步探讨HBP过度活跃对胰岛信号传导系统的影响。方法:以谷氨酸脱氢酶(GDH)法测定HBP限速酶-GFAT(Glutamine:fructose-6-phosphateamidotransferase)活性。以高脂高糖饲料诱导C57BL/6N小鼠形成IR动物模型。以高浓度的中效胰岛诱导HIRc细胞建立IR—HIRc细胞模型。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胰岛信号系统之蛋白表达及其磷酸化水平的变化。结果:以高脂高糖饲料喂养8周后,C57BL/6N小鼠可产生明显的IR;

  • 标签: 胰岛素抵抗 己糖胺 实验研究 C57BL/6N western 信号传导系统
  • 简介:摘要:胰岛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贯穿二型糖尿病(T2DM)发生、发展的整个过程,是T2DM、高血压、血脂紊乱等一系列代谢性综合征的共同病理基础。IR的发生机制复杂,主要原因在于胰岛受体细胞降低了对胰岛的敏感性,导致葡萄糖摄取和利用效率降低,从而使血糖升高,此时体内会代偿性分泌过多胰岛,以维持血糖的稳定。随着近年来中医药关于胰岛抵抗的研究在不断深入,通过大量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发现了更多的具有改善IR中药和中药有效成分。因此,本文就近年来对IR具有明显改善作用的中药和中药有效成分进行综述。

  • 标签: 胰岛素抵抗(IR) 二型糖尿病(T2DM) 中药 有效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