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不孕的医学定义为一年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性生活正常而没有成功妊娠。主要分为原发不孕及继发不孕。原发不孕为从未受孕;继发不孕为曾经怀孕以后又不孕。根据这种严格的定义,不孕是一种常见的问题,大约影响到至少10%~15%的育龄夫妇。

  • 标签: 不孕症 诊治 病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各类输尿管结石采用输尿管硬镜与钬激光联合治疗临床效果。方法本次选取1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均为我院泌尿外科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采用输尿管硬镜和钬激光联合碎石治疗。结果本组选取病例治愈4例,有效6例,总有效率为100%,无不良事件发生,具有较高安全性。结论各类输尿管结石采用输尿管硬镜与钬激光联合治疗,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防范复发事件率,降低并发症率,对保障患者预后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有较高推广价值。

  • 标签: 输尿管硬镜 钬激光 碎石 输尿管结石
  • 简介:摘要呼吸衰竭多突然发生,常常是现场复苏抢救,重点在纠正严重缺氧、二氧化碳潴留和酸中毒,同时,积极寻找急性呼吸衰竭的病因,有效地保护重要器官,特别是中枢神经、心、肾功能则是抢救成功的关键。现场急救首先是改善重要脏器缺氧状态。如果此时患者呼吸心跳已停止,则抢救过程与心肺脑复苏相同。呼吸骤停以后,如果能继续维持肺循环,机体可以借助肺泡一混合静脉血之间存在的氧和二氧化碳分压差,使静脉血继续动脉化,延迟减轻脑组织缺氧,防止中枢神经系统发生不可逆的损伤,这称为弥散呼吸。尽早开始口对口间歇呼吸,通畅气道,以新鲜空气或高浓度氧气冲洗肺泡,同时要保证有效的循环,如果发生心脏骤停,应采取有效的体外心脏按压,同时加强脑保护。有条件时,尽快根据病情进行口鼻面罩或鼻罩无创通气,或紧急行经口式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如遇紧急上气道梗阻,必要时可行气管切开。

  • 标签: 呼吸衰竭 治疗 面罩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品管圈在降低外来器械包装环节质量缺陷发生率的应用。方法由7人组成品管圈,分析外来器械包装流程最易发生缺陷的环节,找出原因,制定相应措施。结果开展品管圈后外来器械的包装缺陷由原来的平均1.1次下降至0.44次,目标达成率为88%。结论将品管圈运用在降低外来器械包装环节质量缺陷发生率上取得较满意的效果,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对提高外来器械包装质量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 标签: 品管圈 外来器械 包装 应用
  • 简介:山药,古代称薯蓣,因其营养价值丰富,可做主食亦可当蔬菜。山药含有丰富的淀粉酶,胆碱,粘液质,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糖类。自古以来被认为是物美价廉的滋补圣品。

  • 标签: 心脑血管疾病 山药 预防 食用 营养价值 物美价廉
  • 简介:目的:探讨和分析心绞痛护理康复及预防调摄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心绞痛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有针对性的护理康复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康复治疗时间、复发率及治疗费用等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康复治疗时间、治疗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P〈0.05);观察组复发率3.3%,明显低于对照组复发率16.7%,组间差异(P〈0.05)。结论对于心绞痛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康复措施,并采取切实有效的预防调摄措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远期治疗效果,缩短康复时间,减少复发率,具有安全、经济、高效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 标签: 心绞痛 护理康复措施 预防 调摄措施
  • 简介:心血管疾病是当今威胁女性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是导致中国女性死亡的首位原因。1999年,美国心脏病协会(AHA)第一次发表的女性心血管病预防建议,提高了美国民众对女性心血管疾病的公众意识,并促进了预防和治疗的进步。2007年,心血管疾病每分钟仍会导致一名美国女性死亡。2011年,AHA对女性心血管病预防指南进行了更新,并将“循证为基础”转化为“效果为基础”的指南,更加关注预防治疗的有效性。

  • 标签: 心血管疾病 女性 高血压 血脂异常 糖尿病 冠状动脉疾病
  • 简介:目的:急性心肌梗塞(AMI)是一种猝死率极高的疾病,提醒人们提早预防减缓疾病发生,提早诊断积极治疗减少猝死的发生。方法:究其原因加以控制预防为主,通过临床症状、心电图、血清学检查早期做出诊断。结果:减少AMI的发生,降低死亡率。

  • 标签: AMI 早预防 早诊断 降低死亡率
  • 简介:摘要恶性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中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多见于30~50岁妇女。以宫体部肌瘤多见,少数为宫颈肌瘤。它会根据患者全身情况的改变而有所改变,如营养、贫血、心功能、泌尿系统状态等与病程长短以及出血量或其他并发症有关。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常见的良性肿瘤,以40-50岁最多见,20岁以下少见。病因尚不明了,根据好发于生养年龄妇女,绝经后肌瘤停止生长,甚至萎缩,消失等,根据肌瘤发展过程中与子宫肌壁的关系分肌瘤间肌瘤、浆膜下肌瘤、粘膜下肌瘤三类。

  • 标签: 子宫肌瘤 诊断 治疗
  • 作者: 田祥全
  • 学科: 医药卫生 > 心血管疾病
  • 创建时间:2023-05-28
  • 出处:《中国结合医学》2019年第8期
  • 机构:大竹县人民医院,四川达州635100
  • 简介:今天来聊聊一件很严肃的事情:心力衰竭。也许你会问,“这个病听起来好像蛮严重的啊,它到底是怎么回事呢?”简单来说,心力衰竭就是心脏变得没那么强壮了,不能够充分满足身体对血液循环和氧气供应的需求。虽然这样讲起来有点可怕,但是不要害怕哦!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如何预防和治疗心力衰竭吧!

  • 标签: 心力衰竭;预防;治疗
  • 简介:根据一项新的研究,添加服用维生素C或E不能帮助预防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白内障或眼睛的晶状体浑浊是老年人失明的主要原因。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影响一半以上超过65岁的美国人。手术去除白内障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并且除了戒烟和多吃富含水果与蔬菜的饮食之外,关于如何预防它们知道的很少。

  • 标签: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 维生素C 预防 晶状体浑浊 治疗方法 老年人
  • 简介:紫苏,别名红苏、香苏、赤苏,其叶、梗、籽都可以药食两用,可谓全身都是宝。紫苏叶和梗中含有紫苏酮、迷迭香酸、叶黄素等活性成分。研究显示,提取这些活性成分浓缩制成药品或保健品服用,可以达到抗氧化、抗抑郁、抗过敏等功效。值得注意的是,我们日常食用紫苏叶摄取到的活性物质含量低,达不到临床剂量,所以不能起到抗抑郁等功效。

  • 标签: 紫苏酮 心血管疾病 全身 预防 活性成分 药食两用
  • 简介:目的对心血管病的相关危险因素与预防措施进行研究与探讨。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心血管病患者700例与健康体检者7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700例心血管患者设为观察组,将700例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与比对,并制定出相关预防措施。结果观察组中有55.43%的患者年龄为60岁以上,有43.43%的患者吸烟、32.29%的患者饮酒,有45.14%的患者患有高血压、51.57%的患者患有糖尿病、52.14%的患者患有高血脂症,有62.71%的患者存在动脉粥样硬化,观察组患者基本情况中各项比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后发现患者年龄、吸烟、饮酒、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症以及动脉粥样硬化为心血管疾病的相关危险因素(P〈0.05)。结论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吸烟、饮酒、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症以及动脉粥样硬化,将不良的生活习惯戒掉可有效预防心血管疾病。

  • 标签: 心血管疾病 危险因素 预防措施
  • 简介:我国卒中发病率和死亡率呈持续上升趋势,已经成为国民死亡的首要原因和导致残疾最严重的疾病.欧、美国家心脑血管病死亡率在20世纪30~40年代快速上升,至70年代达到顶峰.通过积极采取控烟、降胆固醇计划等预防策略后,90年代开始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1].在过去的20年,英国的主要卒中事件下降了40%[2].我国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高于心血管疾病,预防形势也更加严峻.在卒中临床事件中,约3/4为首发卒中,故一级预防是降低卒中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重要策略.遵循卒中一级预防指南,汲取国际成功经验,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一级预防策略,对于卒中预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卒中 一级预防 预防策略 筛查
  • 简介:有效地使用华法林极富挑战性,也许超过医生的想象。60多年以来,华法林成为房颤患者的主要治疗。在使用得当的情况下,华法林每年可预防60%与常见心律不齐相关的卒中。但是,华法林是出了名的难搞,因为血液水平必须维持在一个很窄的范围,来避免有害的出血等副作用。

  • 标签: 血液检测 心律不齐 商品名 凝块 拮抗剂 后文
  • 简介:人体衰老,生理功能的减退毕竟是不可抗拒的,老年人因脏器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因而影响了药物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引起药物不良反应和药物中毒的可能性增高,因此老年人用药尽可能降低其危险性,确保药物既达到有效又安全的双重目的。据研究资料显示,41~50岁病人中药物产生不良反应的达11.8%,

  • 标签: 双重目 药物治疗 药物中毒 排泄过程 组织结构 危险性
  • 简介:目的调查北京地区医院使用尿激酶(UK)和(或)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PA)静脉溶栓治疗的实施情况,为改进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本调查为横断面调查研究,采用问卷形式调查北京地区医院脑卒中治疗相关的医疗资源方面的情况.结果北京地区被调查医院的总体结果:98.1%的医院有急诊室,92.6%的医院有24h头颅CT,50%的医院有UK和(或)rt-PA静脉溶栓规程,7.4%的医院有卒中单元.有UK和(或)rt-PA静脉溶栓规程的医院与无此溶栓规程的医院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的方面为:头颅CT、磁共振成像、磁共振血管造影、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神经科医生、神经外科医生、神经介入放射医生、动脉溶栓、颈动脉支架、颅内血管成形术、重症监护病房、神经重症监护病房、卒中单元、卒中治疗程序图或临床路径.结论北京地区医院应对其拥有的卒中相关医疗资源进行组织化,提高医院静脉溶栓能力,推广卒中小组、卒中单元、卒中治疗程序图或临床路径等治疗模式,以改进卒中治疗和改善卒中预后.

  • 标签: 脑血管意外 尿纤溶酶原激活物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血栓溶解疗法 预后
  • 简介:脑卒中患者便秘的发生率较高,文献报道达65.3%。苏永静等报道,脑卒中患者便秘的发生风险以发病后7天内为最高。便秘患者用力排便会使腹压增高,外周血管阻力增加,致血压急剧上升,从而增加脑卒中复发的风险,甚至可诱发心绞痛、心功能衰竭等危及生命。保持大便通畅对于脑卒中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以往临床上多采用口服药物、开塞露塞肛、灌肠等方法来解除便秘症状。但口服番泻叶后患者可出现腹泻;开塞露塞肛后,由于高浓度的甘油刺激肠壁可引起大便次数过多,老年人肛门括约肌松弛甚至出现大便失禁;手指抠挖通便则会使患者感肛门疼痛不适;灌肠会使患者感腹胀,甚至可引起腹泻和脱水等并发症。如何安全、有效地为脑卒中患者解除便秘是护士应关注和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笔者应用腹部穴位中药贴敷预防脑卒中急性期便秘,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 标签: 脑卒中 便秘 中药 腹部穴位 贴敷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