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0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人文关怀”已成为当今护理工作备受关注的话题,当前医改的新形势,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开展,将护士推到了“人性化”服务的最前沿。各级医院相继推出了一系列“以病人为中心”的各种“人性化”服务举措,为患者营造人情味的,温馨的人文就医环境;那些在“人性化”服务的最前沿与患者直接接触的护士,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她们在为患者实施人文护理的同时,内心同样在呼唤着人性的关怀。

  • 标签: 护理管理 人文关怀 护士长 护士
  • 简介:1通用格式作者名(前3名,etal).题名[文献类型标志/文献载体标志].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更新或修改日期)[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请注意,电子期刊需标注“[文献类型标志/文献载体标志]”、“获取和访问的路径”。

  • 标签: 著录格式 电子文献 参考文献 文献载体 文献类型 电子期刊
  • 简介:有证据表明,缺血预适应(IPC)可使脑组织对随后缺血性损伤的耐受力增加,但其机制尚不清楚。有研究者通过动物实验,认为依赖于磷酸腺苷(AMP)诱导蛋白激酶(AMPK)的细胞自噬在IPC脑保护效应起重要作用。将实验所用的SD大鼠先用空载体、复合物C(一种AMPK抑制物)或3-甲基腺嘌呤(3-MA,一种细胞自噬抑制物)处理后,进行IPC建模(闭塞大脑中动脉10min),然后检测脑组织AMPK和细胞自噬标记物的活性。IPC后24h,所有大鼠均诱导出永久性脑缺血,再过24h后检测脑组织梗死体积、神经功能缺损和细胞凋亡程度。实验证实IPC激活AMPK并在卒诱导了细胞自噬,这与脑缺血后梗死体积减小、神经功能缺损减轻、细胞凋亡减少有关。同时,IPC诱导的细胞自噬可被复合物C抑制,而IPC的脑保护作用可被复合物C或3-MA抵消。研究者认为,AMPK激活的细胞自噬与IPC的神经保护作用有关,提示AMPK可能作为卒预防和治疗的靶点。

  • 标签: 脑保护作用 细胞自噬 缺血预适应 缺血性损伤 卒中模型 SD大鼠
  • 简介:目的探讨心电图在急性肺栓塞诊断治疗的价值。方法对30例急性肺栓塞患者心电图表现进行分析。结果30例患者心电图均有改变,表现各异。结论心电图对肺栓塞的诊断具有比较重要的价值。多次心电图检查观察动态变化并结合临床进行全面分析,综合判断,对PTE诊断和预后的判断有更大意义。

  • 标签: 急性肺栓塞 心电图 溶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鱼骨图分析法在护理不良事件管理的应用。方法通过用鱼骨图分析法分析12例护理案例,讲述鱼骨图的具体实施方法。结论运用鱼骨图分析法进行护理不良事件管理,能有效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 标签: 鱼骨图 护理不良事件
  • 简介:目的探析高血压护理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76例高血压病患,采用抽签法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38例。两组患者均行常规护理,研究组搭配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治疗依从率及住院期间安全事件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病患治疗依从率(进食、就寝、服药、检查)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安全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健康教育应用于高血压护理可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减少安全事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高血压 护理 健康教育 安全事件
  • 简介:标题心肌梗死-14试验溶栓疗法研究结果表明abcuximab能提高溶栓疗法的成功率和范围。作者AntmanEM,GiuglianoRP,GibsonM,etal

  • 标签: 心肌梗死 -14试验 溶栓疗法 治疗
  • 简介:心脏疾病是引起缺血性卒的重要来源,心源性脑栓塞占缺血性卒的25%.在脑动脉狭窄基础上由于心脏疾病所致的血流动力学紊乱,可诱发脑梗死.在对隐源性卒寻找病因的过程,发现这类患者卵圆孔未闭的比例较高,特别是小于55岁的年轻患者.为此,卵圆孔未闭与缺血性卒的关系受到关注.

  • 标签: 卵圆孔未闭 缺血性卒中 心脏疾病 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
  • 简介:Meta分析可增加效应量的强度,增强结果的精确性,得出更加可靠的结论,为临床提供参考的信息;同时还可分析不同研究间的差异甚至产生新的假设[1]。

  • 标签: META分析 生存资料 风险比 应用 精确性
  • 简介:目的:为了深入研究脑钠肽在临床诊断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到2014年3月在我院心血管内科进行住院治疗的心衰病患136例,将这些病患作为治疗组,同时选取这一期间体检健康者60人,将其作为对照组,对比治疗组与对照组脑钠肽平与心功能状况等指标。结果治疗组病患脑钠肽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治疗组脑钠肽浓度随着心功能恶化逐渐升高,和心功能等级有着显著关联,P〈0.01,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脑钠肽是慢性心力衰竭的重要预警指标,它和心功能等级有着显著的关联,因此快速测定脑钠肽的浓度有助于心血管疾病的及时诊断与治疗。

  • 标签: 心血管病学 脑钠肽 心血管疾病 临床应用 诊断价值
  • 简介:我国民间保存肉类、鱼类等动植物食品时,常采用腌制、暴晒等方法制成咸制品或腊制品。腊肉、咸鱼、咸菜等都含有亚硝基化合物,该物质在肠道可转变为亚硝胺,亚硝胺是一种较强的致癌物。那么,怎样才能消除这些食品的致癌物质呢?

  • 标签: 致癌物质 腌腊食品 亚硝基化合物 植物食品 亚硝胺 制品
  • 简介:目的探析B型钠尿肽检测在心衰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200例心衰患者,通过微粒子发热法(MEIA)对患者血浆BNP浓度进行检测,患者左室结构与功能的测定是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开展的。结果不同NYHA心功能患者的血浆BNP水平差异性显著(P〈0.05)。不同分级患者相比较后发现均存在显著差异性(P〈O.05)。血浆BNP水平和LVEDD之间存在正相关(r=O.567,P=0)。血浆BNP水平与LVEF之间存在负相关(r=-0.597,P=0)。治疗后,患者血浆BNP水平得到极大的改善。200例患者出院后随访,3个月内复发率是2.5%,死亡率是2%。结论B型钠尿肽检测在心衰诊断的应用,能够准确掌握患者的心衰病情,及时进行有效治疗,降低患者的血浆BNP水平与病死率。

  • 标签: B型钠尿肽 检测 心衰诊断 应用价值
  • 简介:目的探讨心房颤动(Af)J波出现后6~12个月是否发生室性心律失常尤其恶性室性心动过速。方法从113例Af住院患者中选择12例伴有J波心电图(ECG)和临床资料,追踪分析其后6~12个月期间的ECG。结果3例J波伴偶发“RonT”室性期前收缩(PVS)或多源、多发PVS;2例J波消失,PVS呈二联律;7例未见PVS。全部病人无室性心动过速(VT)或心室颤动(Vf)发生。结论并非所有的J波都能发生室性心律失常。

  • 标签: J波 室性心律失常 心房颤动
  • 简介:从我国高血压流行调查情况发现:高血压的知晓率从1991年的26.3%上升至2002年30.2%,治疗率从1991年12.1%升至2002年24.7%.而高血压的控制率仅从1991年的2.8%上升至2002年的6.16%.2002年,预计高血压发病人数近1.6亿.高血压防治在中国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这种背景下,2004年10月由高血压联盟颁布的2004年高血压指南的修订版,具有重要意义.新的高血压防治指南体现了如下特点:

  • 标签: 防治指南 中国 2002年 1991年 2004年 解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位截瘫患者的术前访视及术护理措施。方法器械护士与巡回护士共同做好患者的术前与术的心里护理缓解患者的心里压力。更好的配合手术结束。结果通过医护共同努力使高位截瘫患者手术顺利进行。结论手术室护士的爱心与关心是截瘫患者手术成功的重要条件。

  • 标签: 高位截瘫 术前访视 术中护理
  • 简介:目的总结延续性护理在脑卒中患者康复的应用方法,并分析应用效果及影响。方法选择从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患者90例,根据入院日期的不同分成观察组(单数日入院,n=45)和对照组(双数日入院,n=45)。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行延续性护理,护理3个月。记录和观察护理前后两组自我护理能力、日常活动能力的变化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护理前两组自我护理能力、日常活动能力评分无显著差异。护理后两组自我护理能力、日常活动能力评分均显著提升,且观察组提升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组内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脑卒中患者加用延续性护理,可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日常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缩短康复进程,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延续性 护理 脑卒中 康复
  • 简介: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在脑梗死患者护理的效果。方法用“随机法”将我院86例脑梗死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其中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心理状态、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神经功能评分和焦虑、抑郁评分分数比对照组的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护理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梗死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神经功能水平和日常生活能力,改善不良心理状态,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 脑梗死 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