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44 个结果
  • 简介:膀胱引流管包括经保留导尿管和耻骨上膀胱造瘘管2种,是泌尿科临床应用十分广泛的医疗手段,但作为一种侵袭性治疗方法,其1周内导致菌尿的发生率高达100%。为了减少尿路感染的发生率,我科对近年来收治的108例保留膀胱引流管的患者分别采用常规及加用膀胱冲洗护理,并进行对比观察,结果表明,后者能较好地预防和延迟尿路感染的发生,现报道如下。

  • 标签: 膀胱造瘘管 引流管 护理方法 膀胱冲洗护理 尿路感染 医疗手段
  • 简介: 摘要: 目的 探讨更安全、有效的金属气管套管清洗消毒方法。 方法 将回收的金属气管套管100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50件,对照组采用3%过氧化氢浸泡消毒,手工刷洗,超声清洗,全自动喷淋清洗消毒机清洗;实验组采用煮沸消毒器煮沸消毒,手工刷洗,超声清洗,全自动喷淋清洗消毒机清洗。 结果  实验组清洗效果略高于对照组。 结论  采用煮沸消毒器煮沸消毒,手工刷洗,超声清洗,全自动喷淋清洗消毒机清洗金属气管套管,提高了清洗消毒效果,延长了金属气管套管使用寿命,降低了工作人员的感染风险。

  • 标签: 金属气管套管 清洗方法 清洗效果 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比较两种不同的镇静剂应用策略对重症监护室(ICU)患者的影响,评估其在镇静状态、治疗结果和不良事件方面的差异。方法:将2022年10月至2023年9月期间在本医院的22重症监护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11)和观察组(n=11),分别接受不同的镇静剂应用策略。结果:根据研究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在镇静深度评分、治疗持续时间、疼痛强度评分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具有显著优势。然而,在住院时间、ICU停留时间和不良事件发生率方面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显著性(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镇静剂应用策略在ICU患者中可能会影响镇静深度、治疗持续时间和疼痛强度。然而,对于住院时间、ICU停留时间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差异,需要进一步研究以确认其统计学显著性。这些发现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不同镇静剂策略的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 标签: ICU 患者 镇静剂 疼痛管理
  • 简介:近年来,在高等护理教育的改革中,人文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20世纪90年代以前,护理专业未开设人文社会科学(以下简称人文社科)的课程,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落实,人文社科的课程逐渐增多,到目前为止已开设了6门学科:“三理”即护理伦理学、护理心理学、护理管理学,同时还开设了护理美学、人际沟通学、卫生法规学。人文社科的开设对提高护生的综合素质无疑是必要的。为了解其开设10多年来的教学现状,我们于2007年4-5月进行了1次调查,现报道如下。

  • 标签: 人文学科 教学现状 高职护生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高等护理教育 人文素质教育
  • 简介:寻求一种较理想的皮肤切口保护方法,对减少术后切口感染非常重要。1996年4月至9月,我们对84例腹部Ⅱ类切口同时用两种保护方法(同一切口两侧各采用一种方法),并对其效果进行比较。(1)保护方法:第一种保护方法(以下称方法1)是切口皮肤常规消毒后,铺单、切开皮肤、皮下止血,然后以皮肤切口边缘处置一四层纱垫保护皮肤,进腹后再置一四层纱垫保护腹膜,最后用缝针同时将两处纱垫固定在腹膜和皮下层。

  • 标签: 皮肤切口 皮下 手术切口 效果比较 腹膜 切开
  • 简介:早产患儿采取血液标本,是儿科难度较大的操作之一。股静脉相对固定,比较粗,穿刺后并发症少,是临床上首选的穿刺部位。早产儿因置于暖箱,给股静脉穿刺带来不便。近2年来,我病区对100例暖箱内早产儿分别采取直刺法和斜刺法采取血标本进行比较,现将经验介绍如下。

  • 标签: 暖箱 早产儿 股静脉穿刺 护理技术
  • 简介:冠状动脉造影(CAG)是指向左右冠状动脉开口处插入一种特别的冠状动脉导管,注入造影剂,从而显示冠状动脉走形和病变的一种心血管造影方法,可明确冠状动脉狭窄部位、狭窄程度,定量诊断冠心病,为估计病人预后、决定药物使用及介入性治疗提供更为准确的指标。具有创伤小、痛苦少、疗效确切等特点,其最大缺点在于术后仰卧一段时间,同时要求患肢的制动。

  • 标签: 冠状动脉造影术 体位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护士长与专科护士共情水平之间的差异,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人际反应指针量表(IRI-C)对某省184名在岗护士长、281名在岗专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护士长的共情得分显著高于专科护士(P<0.01).[结论]护士长的共情水平高于专科护士,专科护士与病人沟通时要提醒自己适时适当地使用共情,以增进医(护)患和谐,提高沟通效果.

  • 标签: 护士长 专科护士 共情
  • 简介:目的探讨弹力网绷带在儿科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住院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静脉留置针采用常规固定法,实验组静脉留置针采用常规固定法后再用弹力网绷带固定,观察两组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明显延长(P〈0.05)。结论小儿静脉留置针加用弹力网绷带固定效果明显优于常规固定法,减少患儿重新穿刺的机率,既减轻患儿的疼痛,又提高患儿家长的满意度,同时也减轻了护理工作量,提高了护理质量,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弹力网绷带
  • 简介:目的研究超声雾化吸入疗法与氧驱雾化吸入疗法的临床效果差别。方法通过对我科40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患者进行超声雾化吸入疗法和氧驱雾化吸入疗法临床效果比较。从体温、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和肺部口罗音持续时间等方面进行临床观察。结果结果显示两种疗法之间差异无显著性,但超声雾化组缺氧发生率远远高于氧驱雾化组。结论超声雾化和氧驱雾化吸入疗法均能达到稀释痰液、排痰消炎之目的,但超声雾化吸入组副作用远远大于氧驱雾化吸入组。且氧驱雾化器价格便宜,一人一具,有利于防止院内交叉感染。故在治疗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氧驱雾化吸入疗法优于超声雾化吸入疗法,尤其适合COPD患者。

  • 标签: 超声疗法 气雾剂 氧吸入疗法
  • 简介: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理想的封管方法。方法将30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封管方法,实验组采用脉冲式封管,边推边退针至针斜面至肝素帽内,再推1~2ml封管液。比较两组静脉留置时间、堵管率及静脉炎发生率。结果实验组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堵管率及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改良的封管方法优于传统的封管方法。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封管方法 置管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血常规检验中采取不同的采血方法对血常规检验结果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8~2021.8在我院收治的100例血常规检验受检者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指尖末梢采血,观察组采取静脉采血。比较两组血常规检验结果。结果 观察组检验报告中的WBC(白细胞计数)、PLT(血小板计数)、HcT(红细胞比容)均比对照组高(P

  • 标签: 指尖末梢采血 静脉采血 血常规检验
  • 简介:腹腔镜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成熟的技术使手术时间越来越短,术后恢复快,因此越来越受到患者的青睐。但由于腹腔镜手术器械结构复杂,带电的腹腔镜器械不耐高温高压也不能浸泡,给灭菌增加了难度,而且灭菌时间过长,不能满足临床手术的需求。2004年1月开始,我院为了满足临床腹腔镜连台手术的需要,对腹腔镜带电器械经过严格防水处理后一同与腹腔镜非带电器械采用汇日灭菌器进行快速低温湿灭菌40min,经205次灭菌后监测,其灭菌效果和电功率均满意,现报道如下。

  • 标签: 腹腔镜手术器械 灭菌方法 临床手术 腹腔镜器械 手术创伤 手术时间
  • 简介:目的比较2种不同卧位预防早期压疮的效果。方法采用Braden评分表对伴有意识或运动功能障碍的卧床患者进行压疮危险因素评估,将评分≤12分的203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02例和对照组101例。观察组采用仰卧位身体向左或右倾斜20~30°与仰卧位交替的方法翻身,对照组采用900侧卧位与仰卧位交替的方法翻身,探讨2种卧位预防早期压疮的效果。结果观察组97例预防早期压疮有效,有效率达95.09%。对照组86例有效,有效率为85.1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仰卧位身体向左或右倾斜20~30°与仰卧位交替的方法翻身,较90°侧卧位与仰卧位交替翻身预防早期压疮明显有效。

  • 标签: 压疮 卧位 预防 比较
  • 简介:阴道冲洗是治疗阴道和宫颈炎症的一项重要手段,也是一些妇科手术术前准备的内容。目前临床常用的阴道冲洗液为1:5000高锰酸钾溶液,是一种价格低廉的强氧化剂,通过氧化细菌体内活性基团而发挥杀菌作用。酸性氧化电位水为无色、透明、无刺激性异味、高氧化还原电位(ORP)(1000—1150mV)、低pH值(2.3~2.7)的水。另外还溶解有10~50mg/L氧和30~40mg/L活性氯,杀灭病原微生物作用强。本实验分别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和酸性氧化电位水进行阴道冲洗,通过细菌菌落生长情况,比较阴道冲洗前后两种溶液杀菌效果的强弱。

  • 标签: 阴道冲洗 高锰酸钾 酸性氧化电位水
  • 简介:目的比较蓝光床与蓝光箱治疗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选择60例高胆红素血症,符合光疗指针且直接胆红素基本正常,仅以间接胆红素高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蓝光箱,治疗组使用蓝光床,每天照射12h,连续照射3天,观察血清胆红素的变化及副作用。结果光疗后两组血清总胆红素与间接胆红素值下降显著,且治疗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光疗副作用治疗组少于对照组。结论蓝光床与蓝光箱比较,具有疗效好、方便、舒适、副作用少等优点。

  • 标签: 高胆红素血症/治疗 光疗法 蓝光
  • 简介:目的比较中美两国麻醉专科护士工作范围的异同,为探讨我国麻醉专科护师的建设提供借鉴。方法以布雷迪的比较教育学经典四步法对中美两国麻醉专科护士工作范围进行描述、解释、并列、比较。结果由于中美两国卫生政策及医疗保健水平的不同,中美两国麻醉专科护士工作范围在临床实践、管理、教育、科研等4个方面都有较大的差异。结论虽然我国麻醉专科护师的工作范围较现有的麻醉护士有所扩展,但仍与美国麻醉专科护士有差别。未来中国的麻醉专科护士不仅参与和协助麻醉医师的完成麻醉过程,而且将更多地关注麻醉过程中患者安全与舒适。

  • 标签: 中国 美国 麻醉护士 工作范围
  • 简介:目的比较两种不同护理方法预防和控制鼻咽癌放射性皮肤损伤的效果.方法对直线加速器放疗的105例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Ⅰ40例和观察组Ⅱ35例及对照组30例.观察组Ⅰ放疗前将新鲜芦荟汁涂擦在照射野皮肤上,观察组II放疗前用医用射线防护喷剂在照射野内均匀喷洒,与对照组按常规护理局部皮肤比较.3组放疗后,照射野皮肤按WHO对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分级标准每日进行观察评价,并及时记录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发生的时间和程度,评价至总疗程结束,疗程结束后征求每位患者的意见.结果芦荟和医用射线防护喷剂均能预防和控制放射性皮肤损伤,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芦荟及医用射线防护喷剂2个观察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芦荟涂擦用于预防和控制放射性皮肤损伤容易被患者接受,方法简单,经济实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放射性皮肤损伤 芦荟 医用射线防护喷剂 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表面麻醉下白内障手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随机选择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232例,表面麻醉下手术137眼,球后麻醉下手术95眼,对两组麻醉效果、并发症、手术时间进行比较。结果:表面麻醉下和球后麻醉下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麻醉效果无显著差异(P〉0.05),但表面麻醉可以减少球后麻醉可能导致的并发症,且手术时间比球后麻醉短。结论:表面麻醉下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是安全可行的。

  • 标签: 表面麻醉 白内障 超声乳化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