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01 个结果
  • 简介:我们在病区开展的三种互动活动,既提高了护理质量、增加了患者的满意度,又降低了护理纠纷、杜绝了护理差错。营造了护理人员积极学习争上进,医、护、患三方快乐和谐的工作环境,现报道如下。

  • 标签: 病区 护理质量 护理纠纷 护理差错 护理人员 工作环境
  • 简介:目的:评价新生儿科陪住人员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以回顾性分析方法,应用卫生部医政司护理中心整体护理协作网对住院病人满意度调查表进行统计,比较健康教育方法改进前后的效果。结果:改进健康教育方法后的年平均满意率较改进前提高了5.9个百分点,改进后效果较改进前有明显提高(χ^2=20.625,P<0.01)。结论:对一个成年住院病人进行健康教育是不困难的,但是对新生儿科不同的陪住人员进行健康教育的方法需要探讨,通过采用床头悬挂卡片的方式、循序渐进的教育方法,效果好。值得在新生儿科、儿科等病房进行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新生儿科 健康教育 效果观察 满意度
  • 简介:留置鼻胃管操作是最常用的护理技术操作之一,但应用鼻胃管胶布固定法,由于胃管粗、硬,加上患者面颊部出汗、天冷胶布粘性差等原因,固定胶布易松脱,常需反复粘贴,以防胃管滑脱。且胶布对局部皮肤有刺激,易引起皮疹、水疱,一旦发生,必须更换固定部位,不仅影响美容,浪费胶布,而且极大地增加护理工作量。而胃管“∞”悬吊法操作环节较繁多,操作费时。为避免以上缺陷,我科探索出一种白纱带固定胃管的方法,自2004年9月应用于临床,经观察,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 标签: 胃管操作 胶布固定法 胃管“∞”悬吊法 护理技术操作 护理工作量 胃管滑脱
  • 简介:目的静脉输液采用改良胶布固定方法的效果观察。方法改良组80例用改良胶布固定法,对照组80例用传统胶布固定法。结果对照组出现局部刺痛、渗漏、输液不畅等输液问题29例,改良组出现以上输液问题10例(P〈0.05)。结论改良胶布固定法优于传统胶布固定法。

  • 标签: 输注 静脉内/方法
  • 简介:结肠镜检查是诊断肠道疾患最常用、有效的一种检查方法。肠道清洁的程度如何对结肠镜检查的成功率有直接的影响。为探索一种简便、快速、依从性好的肠道清洁准备法,并提高肠道清洁程度,2004年1月—2005年10月,本研究对658例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分别采用泡服蕃泻叶加口服甘露醇与泡服恒康正清肠道清洁准备方法进行比较,发现肠道清洁程度泡服恒康正清法优于泡服蕃泻叶加口服甘露醇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现报道如下。

  • 标签: 肠道准备法 肠道清洁准备 口服甘露醇法 结肠镜检查 准备方法 恒康正清
  • 简介:应用计算机系统管理门诊信息,使病人能够获得规范、透明、便捷的就诊服务.将挂号收费处、医生工作站、护士工作站及各检查科室的信息通过计算机联网,病人持有预付款的磁卡即可实现"一卡通"服务,即凭卡就诊、预约、检查、治疗、检验、取药.简化了就诊流程,减少了病人排队交费的次数和时间,提高了病人满意度.

  • 标签: 门诊 信息管理系统
  • 简介:我院于2005年7月开始实施医疗费用一日清单制,运行大半年来,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不仅维护病人的权益,而且降低了医疗纠纷的发生,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 标签: 费用和收费 费用一览表
  • 简介:目的提高奉科护生科研意识和能力。方法2000级39名护生为对照组,2001级41名护生为宜验组,对照组护生在进入临床实习前进行集中科研讲座,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成立导师科研管理小组方法,指导护生进行科研能力训练,师生双向互动,加强护理科研教育。结果实验组科研意识和能力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改革护理科研教育方法能有效地促进本科护生科研能力的提高。

  • 标签: 护理 科研 教育改革 管理
  • 简介:总结2001年7月至2002年5月对217例手外伤患者实施清洁护理的经验。认为清洁护理作为一项专业性操作,要结合个体需求,专科特点来实施,介绍了手外伤住院患者的清洁护理技术要点及效果评价标准。

  • 标签: 手损伤 清洁护理 效果评价
  • 简介:膀胱镜检查是泌尿外科疾病诊断的重要方法。由于检查时给患者造成一定的痛苦,导致许多患者害怕甚至拒绝检查。检查前尿道内应用润滑剂及麻醉药对减轻患者疼痛具有重要作用。本院自2004年6月起在膀胱镜检查前予尿道注入润滑止痛胶(商品名为舒泰),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膀胱镜检查 润滑止痛胶 疼痛 插镜成功率
  • 简介:多年来,我院供应室在处理各种诊疗包时,为防止器械生锈,一直采用液状石蜡油擦拭器械,但效果不理想。灭菌后的器械仍然生锈,生锈的器械使用后可产生不良的后果。我们2001年起采用医用凡士林纱布擦拭器械灭菌后观察,器械不但不生锈且光泽明亮,收到良好的效果

  • 标签: 凡士林纱布 医用
  • 简介:目的:探讨王不留行耳穴治疗促泌乳效果。方法:对64例阴道顺产、健康的产妇予王不留行耳穴治疗,并设对照组,观察二组泌乳情况。结果:观察组乳母较对照组乳母泌乳始动时间早,且泌乳效果好。结论:耳与人体经络、脏腑有着密切联系,王不留行刺激耳穴,对防治产后乳汁不足确实有效,且安全、方便,无副作用。

  • 标签: 王不留行 耳穴固定 泌乳效果
  • 简介:寻求一种较理想的皮肤切口保护方法,对减少术后切口感染非常重要。1996年4月至9月,我们对84例腹部Ⅱ类切口同时用两种保护方法(同一切口两侧各采用一种方法),并对其效果进行比较。(1)保护方法:第一种保护方法(以下称方法1)是切口皮肤常规消毒后,铺单、切开皮肤、皮下止血,然后以皮肤切口边缘处置一四层纱垫保护皮肤,进腹后再置一四层纱垫保护腹膜,最后用缝针同时将两处纱垫固定在腹膜和皮下层。

  • 标签: 皮肤切口 皮下 手术切口 效果比较 腹膜 切开
  • 简介:目的探讨消化内镜引起医源性感染的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从内镜的清洗消毒方法、附件的消毒灭菌和管理方法、预防消毒后内镜的二次污染3方面完善和加强消化内镜的院感管理,比较改进法与原方法内镜的消毒合格情况。结果改进后内镜清洗合格率从改进前74.2%提高到82.9%(P〈0.05);内镜消毒合格率从改进前95.%提高到100%(P〈0.005);活检钳及一次性器械合格率从改进前75%上升至100%(P〈0.005);口塞、弯盘消毒合格率从改进前92%上升至100%(P〈0.005);采取预防内镜二次污染措施后检测镜身与弯曲部合格率从92%上升至100%(P〈0.05);检测活检孔道合格率从98%上升至100%(P〉0.05)。结论通过完善和加强消化内镜的院感管理,内镜与附件合格率达100%,避免了内镜二次污染,从而预防和控制消化内镜引起的医源性感染。

  • 标签: 消化内镜 医源性感染 清洗 消毒 预防
  • 简介:随着社会进步,患者对护理服务质量的要求日益增高。如果把一个未经过专科培训的护士派到临床护理工作中单独工作,一则自身感到压力很大,二则工作质量不到位,患者不满意,医生不满意。为使新护士顺利过渡到单独临床工作期,笔者作为护士长亲自设计并具体实施了专科培训。

  • 标签: 神经内科 新上岗护士 专科培训 培训方法 护理质量
  • 简介:骨髓穿刺是血液科最常用的穿刺技术,但由于是侵入性操作,患者在穿刺前、穿刺时都有紧张、恐惧心理,有很多患者拒绝穿刺,影响诊断和治疗.为了减轻患者的身心痛苦,笔者于2003年1月至2004年8月对本院血液科102例行骨髓穿刺患者采用了心理干预,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心理干预 骨髓穿刺 护理技术 血液科
  • 简介:目的研究超声雾化吸入疗法与氧驱雾化吸入疗法的临床效果差别。方法通过对我科40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患者进行超声雾化吸入疗法和氧驱雾化吸入疗法临床效果比较。从体温、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和肺部口罗音持续时间等方面进行临床观察。结果结果显示两种疗法之间差异无显著性,但超声雾化组缺氧发生率远远高于氧驱雾化组。结论超声雾化和氧驱雾化吸入疗法均能达到稀释痰液、排痰消炎之目的,但超声雾化吸入组副作用远远大于氧驱雾化吸入组。且氧驱雾化器价格便宜,一人一具,有利于防止院内交叉感染。故在治疗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氧驱雾化吸入疗法优于超声雾化吸入疗法,尤其适合COPD患者。

  • 标签: 超声疗法 气雾剂 氧吸入疗法
  • 简介:为探讨手术室护理单元运用护理新模式做好手术期护理的效果评价.作者在完善术中护理的基础上,开展了对患者的术前和术后护理访问,使手术期护理成为完整、系统、连续的整体护理。其效果评价结果为:(1)增强了患者对手术护士的信赖感,消除或减轻了恐惧心理;(2)适应新模式.提高了手术室护士的专业素质;(3)使护理程序的科学方法应用于手术室护理中;(4)连接了病房与手术室的护理.改善护患关系。

  • 标签: 患者 效果评价 术前 手术期护理 手术室护理 术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