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且总结胸腰椎多节脊柱骨折病人接受手术治疗的具体方法与效果。方法对于我们医院在过去一年之内所收治的胸腰椎多节脊柱骨折病人资料100例施行分析,根据给予病人治疗方案的差异对其施行分组,给予对照组病人后路治疗,给予研究组病人前路手术治疗,对比两组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将所得各项数据开展统计学计算。结果两组病人临床治疗有效率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两组病人前缘高度以及后凸角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中对于胸腰椎多节脊柱骨折病人开展手术治疗期间,依照病人不同骨折情况为其选取最佳的手术方式,前路手术能够有效恢复病人的椎体前缘高度和后凸角效果,缓解病人椎体压力,对于脊柱存在理想的固定效果,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 标签: 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 椎体前缘高度 后凸角 前路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胸腰椎多节脊柱骨折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对68例胸腰椎多节脊柱骨折患者进行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采用后路手术治疗)与实验组34例(采用前路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1%,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9.4%,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椎体前缘高度为(32.2±4.1)mm,后凸角为(5.3±1.2)°;对照组患者椎体前缘高度为(21.4±3.7)mm,后凸角为(17.8±3.6)°;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实验组患者33例(97.1%)腰背疼痛症状消失,1例(2.9%)残留腰背疼痛症状;对照组患者29例(85.3%)患者套被疼痛症状消失,5例(14.7%)残留腰背疼痛症状,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胸腰椎多节脊柱骨折手术治疗中采用前路手术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显著提高患者术后脊柱融合率,并发症显著降低,明显改善患者椎体前缘高度与后凸角,缓解疼痛症状,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胸腰椎 多节段脊柱骨折 手术治疗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椎弓根内固定治疗术在胸腰脊柱损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胸腰脊柱损伤患者32例,所有患者均接受椎弓根内固定治疗术进行治疗,比较治疗前后脊柱后突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压缩率、椎体后缘高度压缩率、疼痛程度和生活质量,并总结患者一般手术情况和术后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的脊柱后突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压缩率、椎体后缘高度压缩率、疼痛程度和生活质量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本组32例患者,手术时间80~120min,平均时间95.29±7.18min,术中出血量100~300mL,平均出血量129.58±21.64mL,术后患者的神经功能均恢复至E级。结论椎弓根内固定治疗术可有效提高胸腰脊柱损伤的治疗效果,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胸腰段 脊柱损伤 椎弓根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颈椎前路混杂减压融合内固定术和后路椎管成形术结合微型钛板内固定术治疗四脊髓型颈椎病的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52例四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使用颈椎前路减压三个间隙短钢板内固定和一个间隙自锁融合器融合术,对照组使用后路椎管形成术结合微型钛板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患者VAS颈痛视觉模拟评分。结果两组VAS颈痛视觉模拟评分比较术前均有一定降低,并且观察组在术后3、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其VAS颈痛视觉模拟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颈椎前路混杂减压融合内固定术和后路椎管成形术结合微型钛板内固定术对四脊髓型颈椎病均有一定治疗效果,但前路手术治理效果更加理想,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及高。

  • 标签: 颈椎前路融合内固定术 颈椎病 椎体成形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C型胸椎骨折采用长后路内固定系统治疗的疗效。方法将本院2015年3月到2018年3月收治的80例C型胸椎骨折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短后路内固定系统治疗,研究组采用长后路内固定系统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方案的疗效。结果对照组优良率是85.0%,研究组是95.0%,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术后的后凸角小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5.0%)低于对照组(20.0%),差异显著(P<0.05)。结论C型胸椎骨折采用长后路内固定系统治疗的疗效满意,可明显减小伤椎后凸角,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C型胸椎骨折 长节段后路内固定系统 治疗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冠脉造影和动态血压监测(ABPM)参数的研究,探讨血压晨峰(MBPS)及对冠心病冠脉狭窄的预测价值。方法对252例入选病例行冠脉造影术,术后监测24h动态血压,按血压晨峰程度是否超过35mmHg分为晨峰组和非晨峰组;冠脉病变的狭窄程度用病变的血管支数及Gensini积分表示。结果晨峰组冠脉单支、双支、三支病变率及冠脉病变Gensini积分显著高于非晨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冠脉单支、双支及三支病变组晨峰程度均显著高于冠脉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校正了年龄、病史等因素的影响后,晨峰程度对冠脉狭窄有独立预测价值。结论血压晨峰与冠脉病变密切相关,是冠心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冠心病 血压晨峰 冠状动脉造影 冠状动脉狭窄 Gensini积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椎管内注入药物治疗结核脑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于2011年2月至2016年3月间接治的84例结核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结果治疗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86%、76.19%,相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蛋白定量、白细胞计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管内注入药物治疗结核脑膜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椎管 地塞米松 异烟肼 结核性脑膜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单纯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中医护理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诊治的2017年1月至2017年10月单纯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90例进行研究分析,其中将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给予研究组患者进行中医护理4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45例。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护理干预后,护理总有效率以及临床满意度结果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中医护理后其护理总有效率以及临床满意度结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结果比较存在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对单纯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进行中医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并显效提高患者临床护理总有效率,尽早帮助患者恢复健康,因此该护理干预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单纯性 胸腰椎压缩性 骨折 中医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内镜下切开术联合支架置入治疗难治食管良性狭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2月~2017年2月间收治的36例难治食管良性狭窄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内镜下切开术联合支架置入进行治疗,评估手术指标、术后恢复情况,另对比手术前后患者吞咽困难评分。结果本组手术成功率为100%(36/36),手术平均操作用时(43.15±3.94)min,平均住院时间(5.7±0.2)d。术中2例患者少量出血,术者内镜下采用止血钳钳夹处理,成功止血;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3.9%(5/36),无感染、大出血以及穿孔等严重并发症。与术前相比,术后第1周、第4周时患者吞咽困难评分有显著改善,独立样本t检验提示数据差异具有统计显著(t=13.570、23.673,P=0.000,0.000)。结论内镜下切开术联合支架置入可有效改善难治食管良性狭窄患者吞咽困难症状,成功率高,术后较少并发症,建议临床加以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难治性食管狭窄 内镜下切开 支架植入术 吞咽困难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经输尿管镜钬激光术治疗尿道狭窄并尿道结石疗效及安全。方法选取我院尿道狭窄并尿道结石患者70例,根据患者自愿选择手术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中患者35例,采取的是经输尿管镜钬激光术治疗,对照组中患者35例,采取的是电切镜冷刀术治疗;对两组手术方式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其中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36.9±7.8),比对照组时间更长(p<0.05);研究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为(10.5±5.4),较对照组更少(p<0.05);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7.14%,高于照组患者的85.71%(p<0.05)。结论经输尿管镜钬激光术治疗尿道狭窄并尿道结石手术操作简便,并且创伤和出血量更低,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输尿管镜 钬激光术 尿道狭窄 尿道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对无症状颈动脉重度狭窄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9月至2017年10月期间在该科住院患者150例(≥狭窄程度大于或等于7O%),行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在支架置入术前2周内及置入术后3个月采用阿尔茨海默病评估量表认知部分(ADAS-Cog)、简易智能量表(MMSE)、连线测验(TMTa、TMTb)对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评估。结果所有患者均安全、成功的置入颈动脉支架。与术前相比,支架置入术后3个月患者的认知功能均有所改善,术后3个月内无新发脑梗死。结论颈动脉狭窄可能是患者认知功能减退的原因之一,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可以改善无症状颈动脉狭窄患者认知功能。

  • 标签: 颈动脉重度狭窄 认知功能减退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核磁共振在椎管肿瘤中的临床价值,进一步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0年5月至2016年4月经手术治疗的椎管内肿瘤患者8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手术前进行核磁共振检查,并对此次检查结果与手术后随访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准确分析。结果80例患者术前核磁共振检查诊断星型细胞瘤20例、血管母细胞瘤4例、转移瘤15例、神经鞘瘤4例、神经纤维瘤10例、室管膜瘤15例、脊膜瘤7例、脂肪瘤5例,所有患者均进行术后病理学检查,检查结果为星型细胞瘤20例、血管母细胞瘤4例、转移瘤15例、神经鞘瘤4例、神经纤维瘤10例、室管膜瘤15例、脊膜瘤7例、脂肪瘤5例,对比发现两组检查结果肿瘤类型完全一致,核磁共振检出率为100%。结论经分析结果可知,核磁共振检查对于椎管内肿瘤具有较好的诊断结果,且操作简单方便,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 标签: 椎管肿瘤 核磁共振 诊断 价值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在尿道狭窄患者的治疗中应用尿道狭窄内切开+电切术或经尿道绿激光瘢痕汽化治疗的效果。方法观察组患者采取经要到绿激光瘢痕汽化治疗,对照组患者均采取尿道狭窄内切开术联合电切术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用时住院时间和术后最大尿流均显著短于或者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术后并发症率分别是96.67%、6.67%;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及术后并发症率分别是80.00%、3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尿道狭窄患者治疗中实施经尿道绿激光瘢痕汽化术治疗的效果更优,可有效改善患者术后尿流并降低术后并发症率,该治疗方案值得应用并推广。

  • 标签: 尿道狭窄 电切术 瘢痕汽化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将单侧PVP实行于高龄骨质疏松腰椎压缩骨折患者的治疗中,研究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此文实验资料是2015年5月至2017年12月本院收入并开展PVP治疗的60例高龄骨质疏松腰椎压缩骨折患者,依据患者采取单侧或是双侧PVP治疗予以分组,双侧PVP治疗用于参照组(30例),单侧PVP治疗用于实验组(30例),统计两组患者的手术耗时、骨水泥用量、有效总计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手术耗时、骨水泥用量比较参照组患者统计数值,P<0.05,表明计算值研究的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的有效总计率比较参照组患者统计数值,P>0.05,未表明计算值研究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高龄骨质疏松腰椎压缩骨折患者开展单侧PVP治疗能获得和双侧PVP治疗基本相同的效果,且其将手术耗时、骨水泥用量明显降低,展示出更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单侧PVP 高龄 骨质疏松 胸腰椎压缩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诊介入治疗老年ST抬高心肌梗死(AMI)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心内科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90例AMI患者,采用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Ⅰ组和Ⅱ组,每组45例,Ⅰ组行PCI治疗,Ⅱ组行溶栓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内径、ST抬高总和和住院天数。结果Ⅰ组患者30d内病死率、心血管事件发生率(4.44%、8.89%)均明显低于Ⅱ组(17.78%、24.44%)(P<0.05),梗死相关动脉血管再通率(93.33%)明显高于Ⅱ组(57.78%)(P<0.05);Ⅰ组患者左室舒张末内径、ST抬高总和和住院天数明显小于Ⅱ组(P<0.05),左室射血分数明显高于Ⅱ组(P<0.05)。结论急诊介入治疗老年ST抬高心肌梗死能够有效提高降低30d内病死率和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提高再通率,挽救濒死心肌,预后效果显著。

  • 标签: 急诊介入 心肌梗死 静脉溶栓 血管成形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胃镜下食管内支架置入术治疗食管癌伴狭窄的有效。方法此次研究的患者例数共计80例,所有患者均是在2015年4月~2017年1月入院治疗,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胃镜下扩张器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用胃镜下食管内支架置入术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对照组高17.50%,治疗前的两组狭窄口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狭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出现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少12.5%,差异较大,p<0.05。结论针对于食管癌伴狭窄的患者,采用经胃镜下食管内支架置入术治疗的效果较良好,安全较高,能快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保证其生存质量,值得临床的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经胃镜下 食管内支架置入术 食管癌 狭窄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腰椎转移瘤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原因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将我院2016年6年7月-2017年8月接收的首次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48例患者纳入到本次研究中,回顾分析最终诊断为腰椎转移肿瘤的患者,并对误诊原因进行分析。结果48例患者中,明确原发灶的患者有43例,未发现原发病灶的患者有5例。43例明确原发灶患者中,有16例肺癌,8例乳腺癌,4例胰腺癌,2例甲状腺癌,2例胃癌,3例食管癌,2例前列腺癌,6例肝癌。5例未发现原发病灶患者中,经过病理检查之后,提示为腺癌3例,转移肺中低分化腺癌2例。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如果出现保守治疗效果不理想现象,应尽量避免腰椎CT检查结果,而应全面分析和收集患者临床资料,仔细检查患者身体状况,询问病史,通过综合方式分析疾病,以避免腰椎转移瘤误诊现象的发生。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转移瘤 误诊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血管内治疗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的效果。方法回顾17例患者的临床表现、颈部血管超声、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等相关资料及血管内支架置人情况,分析血管内支架置入的疗效。结果左侧锁骨下动脉重度狭窄12例,次全闭塞1例,右侧锁骨下动脉重度狭窄3例,右侧锁骨下动脉闭塞1例,成功置人17枚锁骨下动脉支架;术后患侧上肢脉搏、血压恢复正常;随访12月,无明显再狭窄。结论血管内支架置入治疗SSS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且安全有效。

  • 标签: 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 血管内支架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椎管内占位的诊断中应用MRI影像的诊断效果。方法整群择取我院2014年8月~2016年8月间经手术病理证实为椎管内占位的90例患者,将其分CT影像检查组45例和MRI影像检查组45例,比较两组诊断方法应用效果情况。结果经CT影像检查诊断的准确率是84.44%;经MRI影像检查诊断的准确率是100%,两组比照存在差异(P<0.05)。结论MRI影像应用于椎管内占位诊断中具有较为显著的应用效果,诊断的准确率高,可推广应用。

  • 标签: MRI影像 椎管内占位 诊断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