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2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患有冠心病的患者当中,患者血尿酸、高敏C-反应蛋白以及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A2的具体水平情况,以便为患者诊治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3月至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85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组对象,再选择同期内在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85名健康人作为参照组对象,两组实验对象都需要接受血尿酸、高敏C-反应蛋白以及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A2的检测,对两组实验对象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水平均要明显高于参照组对象,两组实验对象的数据在接受相关计算后结果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于冠心病患者而言,其体内血尿酸等主要指标要明显高于健康人,医生在对冠心病患者进行诊断等的时候可以参照相关临床指标,以保证患者诊治的科学性。

  • 标签: 冠心病 血尿酸 高敏C-反应蛋白 磷脂酶 血浆脂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对PCR检验法及细菌培养法在阴道细菌检验中的应用进行比较与观察。方法抽取我院于2016年3月-2017年5月间收治的具有典型的细菌性阴道炎患者的分泌物标本作为试验研究,检验时分别予以PCR检验法以及细菌培养法等检验办法。比较两种检测措施的检出结果。结果PCR检验法的检出率与细菌培养法相比显著偏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细菌性阴道炎的标本实施PCR,其检出率比较高,应用前景较广。

  • 标签: PCR检验法 阴道细菌 细菌培养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实时荧光PCR技术在沙门菌与志贺菌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10月~2017年10月于医院门诊就诊患者的520例肛拭子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实时荧光PCR法和传统培养法进行对比检测,分析实时荧光PCR技术的灵敏度、特异度并比较两种方法的检测时间。结果实时PCR法检测沙门菌、志贺菌的时间均显著少于传统培养法(2.24±0.53vs4.52±0.71)d、(2.31±0.44vs4.61±0.65)d;实时PCR法检测沙门菌、志贺菌的灵敏度均为100%,特异度分别为98.63%和97.24%。结论实时荧光PCR技术检测沙门菌、志贺菌的时间短,灵敏度、特异度高。

  • 标签: 实时荧光PCR技术 沙门菌 志贺菌
  • 简介:目的:观察肺炎患儿的九种常见血清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肺炎组50例患儿及对照组50例体检正常儿童的血清相关活性,所得数据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AST、GGT、LD、CK、CK—MB、HBDH升高有显著性意义(P<0.01),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而ALT、ALP、LD1升高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肺炎患儿存在不同程度的脏器损伤,但主要以心肌损伤为主,故应对心肌进行保护性治疗。

  • 标签: 肺炎患儿 血清酶 相关酶活性 统计学处理 正常对照组 保护性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血清淀粉和尿淀粉联合检测对早期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接收的66例疑诊早期急性胰腺炎患者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按照临床检测方式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A、B、C组,其中A组22例患者单纯给予血清淀粉检测,B组22例患者单纯给予尿淀粉检测,C组22例患者给予血清淀粉和尿淀粉联合检测,比较三组患者早期急性胰腺炎临床检出情况。结果C组早期急性胰腺炎患者检出率、准确率均明显高于A组与B组,三组患者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O5)。结论对于早期急性胰腺炎患者给予血清淀粉和尿淀粉联合检测其准确率高,检出率明显高于单纯给予血清淀粉检测与尿淀粉检测。

  • 标签: 血清淀粉酶 尿淀粉酶 联合检测 早期急性胰腺炎
  • 简介:碘普罗胺,商品名优维显,是一种低渗透压非离子型造影剂.广泛用于各种造影,尤其是心血管造影.近年来国内有文献报道其不良反应,现综述如下.

  • 标签: 碘海醇/类似物和衍生物 碘海醇/副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对脓毒血症及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一氧化氮合和降钙素原的影响。方法选择自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在我院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55例脓毒血症及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常规、血生化、一氧化氮合及降钙素原水平。结果治疗后1d,患者的白细胞(11.4±1.3)×109/L、血清肌酐(584.7±3.6)μmol/L、血尿素氮(27.5±2.6)mmol/L、一氧化氮合(54.6±3.2)U/mL及降钙素原水平(4.2±0.9)μg/L均低于治疗前(17.5±2.2)×109/L、(1160.5±10.9)μmol/L、(43.2±4.6)mmol/L、(72.1±6.3)U/mL、(8.3±1.4)μg/L,患者血浆HCO3浓度(19.5±2.0)mmol/L高于治疗前(11.4±1.5)mmol/L,前后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及脓毒血症患者治疗,不仅能有效改善其机体内一氧化氮合及降钙素原水平,还能改善其血常规和血生化指标水平,从而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脓毒血症 连续性血液净化 一氧化氮合酶 降钙素原
  • 简介:血小板输血反应是指由于免疫性或非免疫性原因,使输入患者体内的血小板发生异常破坏,而引起发热、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血小板输注后紫癜(post-transfusionpurpura,PTP)、血小板输注后无效(platelettransfusionrefractoriness,PTR)等输血不良反应[1]。本文对血小板输血反应及其对策作一简述。

  • 标签: 血小板血型 血小板输注无效 血小板特异性抗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胰腺外疾病导致淀粉升高的病因和机制。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8年6月收治上腹痛伴血和(或)尿淀粉升高的非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分析,结果136例患者中,确诊胃溃疡51例(37.5%),十二指肠球部溃疡42例(30.9%),胆囊结石15例(11%),胆囊炎10例(7.4%)尿毒症6例(4.4%),肺炎4例(2.9%),肺癌合并胸腔积液3例(2.2%),腮腺炎3例(2.2%),胃石症2例(1.5%)。结论临床上腹痛伴淀粉增高时不仅要考虑到胰腺疾病,而且还有考虑到有非胰源性淀粉增高的存在。

  • 标签: 胰腺外疾病 淀粉酶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上消化道出血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或胰胆等病变引起的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其临床主要表现为呕血和(或)黑便,往往伴有血容量减少引起的急性周围循环衰竭,是常见的急症。凝血是为白色或微黄色非晶形冻干粉剂,能直接作用于血液中的纤维蛋白原,促使转变为纤维蛋白,加速血液的凝固,达到止血的目的。当口服凝血后,立即与上消化道裂开的血管创面接触,立即在血管裂口处形成血栓,阻止血液外流,达到止血的目的。故采用凝血是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一种有效、简单、安全、快捷的方法。

  • 标签: 上消化道出血 凝血酶 止血芳酸
  • 简介:泛素蛋白酶系统(ubiquitin—proteasomesystem,UPS)是真核细胞内除溶酶体外的另一种蛋白降解系统。内源性抗原大多需要泛素蛋白酶系统处理而经MHCI类途径提呈参与免疫应答。该文就UPS与内源性抗原的关系做简要综述。

  • 标签: 泛素 蛋白酶体 内源性抗原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人尿激肽原治疗心源性脑栓塞患者的效果研究。方法选取我院中救治的心源性脑栓塞的患者6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基础治疗,实验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人尿激肽原治疗。两组患者均进行尿常规,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的检测。结果实验组的NIHSS评分,Rankin评分小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源性脑栓塞的患者实行人尿激肽原治疗,可以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人尿激肽原酶 心源性脑栓塞 效果研究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试验条件对酸性磷酸活性的影响。方法:用不同类型的样品管同时采集同一受试对象的静脉血标本,并在不同的试验条件下检测总酸性磷酸和耐酒石酸性磷酸活性。结果:采血后低温分离血清ACPT和TrACP活性在1h内无明显变化,室温放置2.5h后活性下降约9%,离心后未及时吸出血清或全血静置2.5h再离心检测,ACP活性上升约20%。促凝胶可使ACP总活性明显上升,柠檬酸钠和氟化钠一草酸钾对ACP活性产生抑制,尤以后者更为显著。胆红素对ACP活性测定有明显的负干扰。结论:ACP活性易受多种试验条件的明显影响,应加强分析前的质量控制。

  • 标签: 试验条件 酸性磷酸酶活性 影响 抗凝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常见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及监测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12月预防接种的疫苗开展回顾性分析。对接种者所发生的异常反应进行调查和分析。应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接种疫苗进行统计。结果2016年3月至2017年12月一共接种13426例,发生异常反应率为0.83%。其中一般反应发生率为76.78%,异常反应发生率为14.29%,心因性反应发生率为8.93%;异常反应中接种疫苗有白破、HIB、麻风、水痘、麻腮风等。心因性反应为流感疫苗、卡介苗。没有出现疫苗质量问题和预防接种事故问题。接种后出现发热/红肿的发生率最高,其次为血管性水肿、惊厥、过敏性皮炎、癔症、荨麻疹,各个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临床症状表现相比较,存在一定差距,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常见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情况进行了解后,加强监测,确保疫苗质量,规范工作流程,从而达到降低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出现,提升接种成功率。

  • 标签: 预防接种 异常反应 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临床近年来发生的急性输血反应,以提高临床医师对急性输血反应的识别以及临床处理能力。方法随机抽取本地区某医院2016年4月-2017年6月期间输注各种血液成分的住院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对其急性输血反映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与研究。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在此期间,共有35268人次输注了88439U的各种血液成分,其中主要为红细胞悬液、冰冻血浆以及去白血小板;笔者观察到输血期间共有165例患者出现180次急性输血反应,输血反应发生率为0.47%(165/35268),其中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FNHTR)以及过敏性输血反应(ATR)占95.56%(172/180)。结论由此可见,在临床出现的急性输血反应中,主要是以FNHTR以及ATR为主,输注血小板反应发生率最高。由此,给予患者合理输血、减少血液输注次数以及自体输血是当前减少输血反应的最好措施之一。

  • 标签: 急性输血反应 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 过敏性输血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无偿献血过程中发生献血反映的原因及预防措施,起到预防献血反应发生机率,营造一个舒适美好的献血过程。方法在200例献血反应中收集数据,以不同献血者献血前后的准备情况做比较,得出理论依据。结果其中轻度反应168例,占84%;中度反应26例,占13%;中度反应6例,占3%。

  • 标签: 无偿献血 献血反应 预防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生化检验结果反应曲线发生异常的原因。方法观察试剂空白、标准品、质控品及临床标本检测过程中出现的正常和异常反应曲线,并对异常反应曲线进行分析。结果反应曲线能反应出生化分析仪不稳定、试剂变质、临床患者标本检测结果异常和标本性状等问题。结论分析生化检验反应曲线有助于正确分析检测结果和快速发现导致异常结果的原因,检验人员应熟练掌握并能很好地应用反应曲线。

  • 标签: 临床生化检验 反应曲线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白细胞酯和唾液酸、过氧化氢联合测定技术在细菌性阴道病检测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2月至2016年8月间收治的315例疑为细菌性阴道病病患为实验对象,收集阴道异常分泌物进行联合检测法和Amsel法检测,对比两种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结果315例疑为细菌性阴道病病患中,Amsel法检测有53例阳性,联合检测法检测有51例阳性,联合检测法敏感度为90.57%,阳性预测值为94.12%;Amsel法检测有262例阴性,联合检测法检测有264例阴性,其中有5例假阴性,联合检测法特异性为98.85%,阴性预测值为98.11%;Amsel法和联合检测法检测结果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细胞酯和唾液酸、过氧化氢联合测定技术在细菌性阴道病检测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联合检测方法简便、快捷、结果稳定,值得进行广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过氧化氢 唾液酸酶 白细胞酯酶 细菌性阴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