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糖尿足病患者施予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价值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90例糖尿足病患者的资料,将其中接受西医治疗的45例作为A组,另外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的45例作为B组,观察比较其结果。结果B组患者的治疗疗效、创面愈合时间好于A组患者,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在运用到对糖尿足病患者施予治疗后,具备较优的治疗成效,值得全方位推行与运用。

  • 标签: 糖尿病足病 治疗 中西医结合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血清尿酸与2型糖尿及血清尿酸与糖尿肾病的关系。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该院收治的56例2型糖尿病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作为病例组,选择同期在该院进行体检的100名健康志愿者,将其作为对照组。测定两组血清尿酸及其他代谢指标,比较其差别分析血清尿酸水平与2型糖尿关系;同时将病例组根据24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分为3组正常尿蛋白组,微量白蛋白组及临床白蛋白组,以正常尿蛋白组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各组的血清尿酸水平及其他代谢指标,分析在糖尿肾病发展中不同阶段的变化水平。结果病例组血清尿酸水平较健康對照组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尿酸血症发生率糖尿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代谢综合征发生率糖尿组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临床白蛋白组的血尿酸平均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尿蛋白组(P<0.05),微量白蛋白组的血尿酸平均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尿蛋白组(P<0.001);在临床蛋白尿组与微量白蛋白组中,血清尿酸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尿酸升高在2型糖尿及慢性糖尿肾脏发生和发展中可能起到一定作用,为以后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依据。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2型糖尿病 血清 尿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护理小组模式在培训非糖尿专科护士中的应用方法建立糖尿护理小组,进行糖尿基础知识、糖尿护理知识理论授课、血糖仪的使用、胰岛素笔的使用现场示范和录制视频教学。结果经过专科培训后的糖尿基础知识、护理知识有了显著提高P<0.05,血糖仪的使用、胰岛素笔的使用较前规范P<0.05,47名护士所在科室健康教育质量培训后1个月后教育质量较前明显升高P<0.05。结论糖尿护理小组培训对非糖尿专科护士的糖尿基础知识、糖尿护理知识、教育水平、胰岛素笔的使用和血糖仪的使用规范性均显著提高,为提高非糖尿专科糖尿护理水平打下良好基础。

  • 标签: 糖尿病护理小组 培训 非糖尿病专科护士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新邵县首起人间布暴发疫情进行调查分析,为防控工作提供建议和依据。方法采用现场流行学方法对病例流行学史、发病诊治经过、流行学特征等进行流行学调查;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进行初筛,阳性标本再用试管凝集试验(SAT)进行确认。结果4例布实验室确诊病例均为染疫羊养殖户雷某玉一家人,且为与染疫羊密切接触者。结论本起疫情的传染源为未经检疫引进的感染了布的山羊;新邵县为布非流行区,但存在疫情传入和转变为流行区的危险,需从源头上严把染疫动物输入、输出关;加大对农民布知识的宣传与健康教育,加强临床医师布病防治知识培训,建立健全疫情监测和防控体系,严防疫情的传入与传播。

  • 标签: 人间布病 流行病学调查 防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一一品”护理模式缓解糖尿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糖尿足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将所有病例分为两组,每组40例,实验组采用“一一品”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并记录两组治疗效果、患者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治疗效果、患者生活质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一一品”护理模式有利于糖尿足患者控制血糖和足部病变,值的推广。

  • 标签: &ldquo 一病一品&rdquo 糖尿病足 护理
  • 简介:目的:验证和评价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核分枝杆菌DNA(TB-PCR)和临床-病理-影像综合评分系统在结节与菌阴性结核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TB-PCR检测和临床-病理-影像综合评分,分析鉴别病理活检报告为“结节或增殖性结核”的91例患者.并通过随访验证诊断准确率,评价2种鉴别诊断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①TB-PCR检测结果,91例患者中77例结核分枝杆菌DNA为阴性,14例阳性,阳性率为15.4%。而这77例TB-PCR检测结果为阴性的患者中.随访后仍维持诊断为结节者74例,结核2例,无法确定诊断者1例;14例TB-PCR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患者中,随访后仍维持诊断结核3例,结节8例,无法确定诊断3例。TB-PCR检测结果与随访后诊断一致的病例共77例(结核3例、结节74例),诊断明确率为84.6%(77/91),而诊断结节的准确率达93.9%(77/82)。②临床。病理.影像综合评分结果,91例患者中经评分诊断为结节者80例。诊断为结核者11例。80例评分诊断为结节的患者中,随访后仍维持结节诊断者75例.结核1例,无法确定诊断者4例。在11例评分诊断为结核的患者中.随访后诊断仍维持结核诊断者4例,结节7例。评分结果与随访后诊断一致的病例共79例(结核4例、结节75例),诊断明确率为86.8%(79/91),诊断结节的准确率达97.56%(80/82)。结论:TB-PCR检测和临床.病理.影像综合评分系统对于结节与菌阴性结核间的鉴别诊断均具有较高的诊断明确率和准确率。

  • 标签: 结节病 菌阴性结核病 结核分枝杆菌 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评分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银屑方治疗寻常型银屑血热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6年3月于我院治疗的114例寻常型银屑血热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7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取阿维A胶囊和银屑方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49%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2.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7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9.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寻常型银屑血热证患者,采取银屑方治疗,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探讨。

  • 标签: 寻常型血热证 银屑病方 阿维A胶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研究脑血管伴帕金森(PD)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PD患者94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依据是否伴发脑血管,将其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9)。采集两组患者晨起空腹肘静脉血,并行颈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血清Hcy、LDL-C水平及IMT均显著高于对照组,HD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患者的Hcy、LDL-C水平与脑血管伴PD发病呈显著正相关(OR=5.635、1.598、3.688,P<0.05),HDL-C水平与脑血管伴PD发病呈显著负相关(OR=0.714,P<0.05)。结论Hcy、LDL-C、IMT是脑血管伴PD发生的危险因素,而较高的HDL-C则可降低其发病风险。

  • 标签: 脑血管病 帕金森 相关性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神经传导速度(NCV)在糖尿周围神经(DPN)电生理特点。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6年1~12月在我院入住的54例2型糖尿周围神经病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有症状DPN22例,无症状DPN32,正常健康对照组30例,采用日本光电EMB-9200K型肌电图分别测定胫神经、腓总神经、腓肠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结果有症状DPN与无症状DPN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症状DPN与正常健康人对照组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检测对DPN的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

  • 标签: 2型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变
  • 简介:摘要川崎(KD),亦即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急性发热红疹疾病,常见于学龄前儿童,尤其多见于一至两周岁的婴儿。婴幼儿的全身中小血管出现炎症,容易引起冠状动脉的扩张以及动脉瘤。发严重时,甚至会引起缺血性心脏,导致婴幼儿猝死。目前,不典型川崎和不完全型川崎缺乏特征性诊断指标和明显的临床病症,因此难以在早期发现川崎,尽早进行对症治疗仍有难度。川崎临床诊断和治疗亟需完善。近几年来,临床上对川崎病患者进行丙种球蛋白(IVIG)以及多种激素治疗实验,目前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是尚未进行广泛性推广。本文是对川崎诊断和最新的治疗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 标签: 川崎病 诊断 治疗 进展
  • 简介:例1:女,39岁。既往体健,近1a来易感烦躁、头痛不适,并伴低热,T37.3℃左右,体重减轻约10kg,多饮、多尿、多食症状不明显。因头痛加重伴恶心、呕吐1周来诊,门诊查空腹血糖17.6mmol/L,以糖尿收入院。查体:T37.3℃,P110次/min,BP160/80mmHg,意识清,双眼球轻度突出,甲状腺Ⅲ度肿大,无血管杂音。HR110次/min,心律齐,双肺、腹部无异常,双下肢无水肿,尿糖++++,酮体++,血常规无明显异常,FT326.09Pmol/L,FRT4181.51Pmol/L,TSH0.01MIV/L,血白蛋白30.9g/L,诊断糖尿合并甲亢,糖尿酮症,入院后给予对症支持治疗,给予口服降糖药物控制血糖,同时予丙基硫氧嘧啶和心得安治疗甲亢,因血糖下降不明显,4d后换用正规胰岛素治疗,剂量依据每日血糖调整,病情稳定后带药出院。

  • 标签: 糖尿病/并发症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并发症
  • 简介:摘要手足口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病人和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发病最多。多发生于10岁以下婴幼儿,3岁以下发病率最高,以手、足、口腔等部位皮肤黏膜的皮疹、疱疹、溃疡为典型表现,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脊髓膜炎、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我区根据国家疫情网络直报对辖区手足口病患者逐一进行流行学调查。现将2014—2016年1767例临床确诊病例按不同年份、季节、年龄、性别、职业、地区分布进行统计分析。

  • 标签: 手足口病 流行病学调查 预防控制
  • 简介:现将我院收治儿童蚕豆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男,2岁。主因发热伴茶色尿1d入院。患儿于入院前1d晚曾进食蚕豆,于夜间出现发热,体温达38℃左右,伴流清涕,呕吐一次,为胃内容物,呈非喷射状,量中等,排尿4~5次,呈浓茶色,无尿频、尿急、尿痛及尿量减少,无咳嗽,无抽搐。发病以来精神、食欲较差,睡眠可,大便正常,无排黑便史。患儿母亲既往进食“蚕豆”时有乏力,尿色发红病史。其外祖母祖籍广西。查体:T38.1℃,R46次/min,P136次/min,BP85/50mmHg,神志清楚,精神差,面色苍黄,颜面及躯干部皮肤轻度黄染,全身皮肤未见皮疹及出血点,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巩膜无黄染,口唇苍白,口唇黏膜光滑,咽部略充血,扁桃体无肿大,心肺听诊未见异常,腹软,肝脾未触及,无包块,叩鼓音,肠鸣音正常存在,神经系统查体未见异常。血常规示:WBC21.9×109/L,N0.722,L0.212,RBC2.25×1012/L,Hb71g/L,HCT19.9%,MCV88.4fl,MCHC357g/L,PLT244×109/L。尿常规示:胆红素(+),酮体(++),血(++),...

  • 标签: 蚕豆病 | 人类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肌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抽选我院收治的40例心肌病患者,对其实施护理干预,观察效果。结果经有效的护理干预后,40例患者呼吸困难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水肿、腹水、发绀症状均消失,患者自述耐力有所增强,心绞痛、焦虑情绪得以缓解,均未发生相关并发症;护理满意度达95%(19/20)。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心肌的治疗效果,减轻或消除不良症状,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避免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增强患者的耐力,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心肌病 护理
  • 简介:我院2003-2006年间共收治银屑病患者186例,采用矿泉浴等综合治疗及科学护理,取得满意疗效,护理体会如下。

  • 标签: 银屑病/治疗 银屑病/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银屑的临床疗效以及阿维A药物治疗银屑的研究进展。方法选择银屑病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5例。分别给予两组患者常规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阿维A药物治疗,观察患者皮肤情况、治疗效果。结果50例患者治疗第八周时痊愈35例,显效12例,好转31例,有效率94.34%和7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阿维A药物治疗银屑的效果理想,不良反应小,值得推广,今后应进一步研究治疗银屑的作用机制和不同性别的治疗差异。

  • 标签: 银屑病 临床研究 皮肤病
  • 简介:摘要胆石流行学研究胆石流行学,可了解本的发病情况,找到易患因素,进一步探索预防措施。胆石在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都是常见。本文旨在探讨胆石症的临床诊治。

  • 标签: 胆石病 类型 发病因素 胆石成因
  • 简介:《胃肠学》杂志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主办、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和上海市消化疾病研究所编辑出版,萧树东教授任主编。《胃肠学》创刊于1996年,1999年起正式对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内统一刊号:CN31-1797/R,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8-7125,邮发代号:4-624。

  • 标签: 学杂志 征订启事 杂志征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