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预分诊提高患者的救治效果及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方法研究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在我院进行门诊预的患者400例当做研究对象,用数字法将两组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190例,对照组患者210例,实验组患者的采用预分诊的护理模式,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分诊模式,观察两组患者的救治准确率以及两组患者对医院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救治准确率(89.47%)明显高于对照组(83.33%)(χ2=10.462,P=0.001);实验组患者对医院护理的满意度(94.74%)明显优于对照组(89.47%)(P<0.05)。结论通过预分诊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救治的准确率,对挽救患者的生命有重要意义,同时也能够提高患者对医院护理的满意度,应在临床中积极推广。

  • 标签: 预检分诊 救治效果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心内科门诊预分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就诊的心内科门诊3000例进行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MEWS评分情况,根据评分合理安排患者分诊去向,并进行情况跟踪及及时诊断和救治。结果MEWS评分5分以上,病情加重的患者比例明显增加,相比于5分以下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心内科门诊预分诊中可以有效确诊患者病情,同时避免患者漏诊和误诊,值得应用参考。

  • 标签: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 心内科门诊 预检分诊
  • 简介:正常受试者标出的线段中分点偏向于线段真正中点的左侧,这被认为是人体右侧大脑功能相对增强的结果。右侧大脑一直参与了从婴孩到成人中的依赖/依附性的障碍。这种与大脑半球的联系预测了患有依赖型人格障碍病人,在线段中分作案中,他们的中分点将显著地偏向左侧。方法这个假设被试在有用右手习惯的30名健康人,14、16、18和26名的分别患有精神分裂型、反社会型、边缘型和依赖型人格障碍的病人中。受试者们完成了8条水平位的线段中分作业,也回答了病理人格维度测试-基础问卷(DAPP-BQ),此问卷为自测式,可测出人格障碍的18种特征。结果与正常人相比,依赖型人格障碍患者们的中分点显著偏向于左侧。与正常人和其它人格障碍患者相比,依赖型人格障碍患者有增高的DAPP-BQ依赖、降低的刺激寻求、冷酷和行为不良。结论用线段中分作业可将依赖型人格障碍从其它的人格障碍或健康人中区分开来。本实验暗示了线段中分作业可以增强依赖型人格障碍诊断的特异性.同时也定位了在这种障碍中的异常大脑半球。

  • 标签: 人格障碍 大脑功能 精神分裂 病理人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苯工作工人的肝脾B超检查结果。方法在于我门诊部进行B超检查的苯作业工人中进行选取,选取的时间为2015年2月-2017年3月,在这期间随机选取一个月来进行分析,此次选取的总数为75人,将其称为苯作业组,再对我门诊部进行B超检查非苯作业工人采取同样的方式选取75人,将其称为非苯组,对所有人进行腹部B超检查,对其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通过对两组病患的超声检测发现,苯作业组的检测出的异常检出率为30.87%,而非苯组为15.68%,通过对比二者差异明显(P<0.05),对苯工作组工龄进行区分发现,工作十年以上的异常检出率为37.89%。十年以下的为24.01%,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苯作业工人的异常检出率与其工作年限有关,工作时间越长异常检出率就越高,通过B超来对苯工作者进行检查,能够使其早日对病症进行治疗,降低苯引发疾病的发病率。

  • 标签: B超检查 肝脾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SysmexXE50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计数外周血有核红细胞(NRBC)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SysmexXE5000血液分析仪对105例外周血标本进行NRBC计数,同时对同一份外周血标本的有核红细胞采用人工显微镜镜进行百分率计数。以镜法作为参考标准,比较不同方法的计数结果。结果SysmexXE5000血液分析仪与人工显微镜镜计数外周血中NRBC结果有很好的相关性(r=0.975)且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ysmexXE50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能快速、准确地自动计数外周血有核红细胞,可以作为外周血有核红细胞计数的一种过筛检测方法。

  • 标签: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 有核红细胞 镜检 准确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婴幼儿腹泻粪便镜脂肪球与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胶体金对1387例腹泻婴幼儿大便样本进行轮状病毒检测,同时行显微镜检查。结果不同性别轮状病毒阳性率和镜脂肪球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组轮状病毒阳性率和脂肪球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轮状病毒阳性组镜脂肪球阳性率显著高于轮状病毒阴性组(P<0.05)。结论大便常规检测发现脂肪球时,提示临床医生怀疑轮状病毒感染,需及时进行轮状病毒检测,避免临床误诊、漏诊,及早确诊并指导临床医生合理及时用药。

  • 标签: 腹泻 脂肪球 轮状病毒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品管圈在提高门诊护理人员预分诊准确率中的应用方法以及应用效果施行分析与总结。方法组建品管圈,制定活动主题与活动计划,掌握目前门诊预分诊情况,设定相应的目标,对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制定解决对策同时充分落实,对比开展品管圈之前以及开展之后门诊护理人员预分诊准确率情况。结果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门诊护理人员预分诊准确率获得了显著的提高,和开展品管圈之前对比差异明显。结论品管圈活动能够显著提升门诊护理人员预分诊准确率,利用持续护理质量改善活动,能够促进护理质量和圈员综合素质,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品管圈 门诊预检分诊准确率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尿干分析法和镜两种方式结果差异性的原因,为临床提供可参考的依据。方法以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所分析的600例尿液样本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同时采取尿液非离心镜和尿干化学分析法进行检验,并对检验结果进行研究分析。结果白细胞尿干化学结果与镜的阳性符合率为(23+22+307)/(97+86+320),即为70.0%;红细胞尿干化学结果与经验的阳性符合率为(52+120+184)/(131+224+196),即为75.5%。结论尿液分析的过程中,镜的作用同样重要,因此要进行全面的检验对比才能有效得出结果,而不仅仅只注重尿干化学分析的结果,才能提升今后的临床水平。

  • 标签: 尿干化学法 镜检 不一致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联合应用尿液干化学法与尿沉渣镜法进行白细胞检验的临床价值,为相关临床治疗提供有效依据。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接受治疗的80例例行尿液白细胞检验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进行对患者尿液干化学法检验,观察组对患者进行联合应用尿液干化学法与尿沉渣镜法,对比两组患者的漏诊率与误诊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漏诊率与误诊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白细胞检验呈阳性率高于对照组,但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联合应用尿液干化学法与尿沉渣镜法进行白细胞检验的临床价值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白细胞检验 尿液干化学法 尿沉渣镜检发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清CA125、CA72-4、CA199单及联检诊断卵巢癌的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8月~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卵巢癌患者43例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进行血清CA125、CA72-4以及CA199单和联检,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敏感性。结果联合检测的敏感性明显高于单,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运用血清CA125、CA72-4以及CA199联合检测对卵巢癌进行诊断,能够使试验的敏感性明显提高,从而提高诊断准确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临床上判断病情和制定治疗方案提供有效依据。

  • 标签: 卵巢癌 肿瘤标志物 联合检测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尿常规、血常规、粪常规并称临床医学的“三大常规”检查,能够初步反应临床患者身体健康状况,尤其在反应患者是否发生早期肾脏病变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过往临床工作中,对患者尿常规的检测方法由于科学技术的限制只能采用传统的手工检测,然而当今科技的迅猛发展,也让尿常规的检查进入可以全自动化的时代,但是在某些指标检测中,自动化检测仍旧存在一定的缺陷。尿常规检查中的尿沉渣镜有助于对泌尿系统患者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同时也能够对预后判断有一定作用,再说尿沉渣镜样本方便采集、容易掌握等优点。尿液干化学分析仪凭借准确性好、高度灵敏、简单操作等一些优点,现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推广使用。尿沉渣分析法相比于尿液分析,不仅可以对尿中的有形成分进行定量分析,还能够对尿中一些细胞形态定性分析,这样就为临床上诊断、治疗提供更加可靠的数据。本文主要对传统手工镜方法和尿液干化学分析仪检测进行对比分析,现将两者的优劣叙述如下。

  • 标签: 尿常规检查 尿液干化学分析仪 显微镜检 结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作业疗法干预对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3月—2018年6月间收治的58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给予作业疗法干预,对干预后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价。结果经作业疗法干预后患者肌电值及FMA评分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肌力及肢体功能较治疗前得到了显著改善。结论对脑梗死患者实施作业疗法干预的效果较好,可促进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脑梗死 作业疗法 肢体功能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联合应用尿液干化学法与尿沉渣镜法进行白细胞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将在我院进行尿常规检验的93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纳入时间(2015年10月—2017年10月),取患者新鲜中段尿液后,分别给予患者单纯尿液干化学法、单纯尿沉渣镜法和干化学法联合尿沉渣镜法进行白细胞检验。结果此次尿常规检测结果显示,93例患者使用干化学法,定量白细胞检出率为11.83%,使用沉渣镜法定量白细胞检出率为26.88%,干化学法联合尿沉渣镜法定量白细胞检出率为39.78%,均显著低于联合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化学法联合尿沉渣镜法能够有效提高定量白细胞的检出率,提高尿常规检测的准确性及有效性,降低误诊率,具有使用价值。

  • 标签: 尿液干化学法 尿沉渣镜检法 白细胞检验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某油田野外作业员工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选取100例某油田野外作业员工为研究对象。发放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生活习惯调查表展开调查。根据生活习惯调查表分析影响员工心理状态的相关因素。结果当日回收有效SDS、SAS量表和生活习惯调查表88、69、97份,总有效例数64例,包括存在中重度抑郁、中重度焦虑情况的员工28例(43.75%),无或轻度焦虑、抑郁情况的员工36例(56.25%),分别纳入心理状态不良组和心理状态良好组。心理状态不良组睡眠质量较差、接受健康宣教≤2次、家庭负担较重、吸烟过度者例数显著大于心理状态良好组(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睡眠质量较差、接受健康宣教≤2次、家庭负担较重是影响员工心理健康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睡眠质量较差、接受健康宣教≤2次、家庭负担较重的野外作业员工心理健康状态不良的比例相对较高,应给予关注。

  • 标签: 野外作业员工 心理健康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油田野外作业员工心理疾病预防与控制。方法随机数表法抽取52例长庆油田野外作业员工为受试对象,予以为期4周的心理干预。比较受试员工干预前及干预4周后负性情绪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生活习惯(长庆生活习惯调查表)变化。结果干预4周后,受试员工SAS、SDS评分均较干预前有显著下降(P均<0.05);关注心理健康、坚持运动、烟酒未过量、饮食均衡、睡眠充足的比例均较干预前有显著提升(P均<0.05)。结论适宜的心理干预措施可有效预防及控制油田野外作业员工心理疾病。

  • 标签: 油田 野外 心理疾病 预防 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解珠海地区酸雾酸酐作业人员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按照相关标准,对接触酸雾酸酐作业工人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结果2015年作业场所酸雾酸酐浓度均低于国家标准限制。酸雾酸酐作业人员轻度阻塞性肺通气功能障碍、慢性咽炎、牙龈炎、牙周病、牙阻生的发病率分别为18%、11%、24%、43%、7%,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的发生率。结论低浓度接触酸雾酸酐引起作业个人呼吸道和牙齿的损害。加强定期体检和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和佩戴制度至关重要。

  • 标签: 职业健康 酸雾酸酐 危害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姿势反馈式作业疗法对脑卒中患者偏瘫侧上肢及手功能的影响。方法从我科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期间选取48例脑卒中患者。并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24)与对照组(n=24)。观察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方法结合反馈式作业训练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方法。疗程为三个月,并与治疗前与疗程结束后分别采用Fugl-Meyer运动量表(FMA)评定上肢及手功能,应用Barthel指数(MBI)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分析两组评定结果得出结论。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FMA及MBI评分(观察组29.58±5.64分,44.51±10.72分;对照组29.33±5.58分,44.58±9.77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疗程后评分均有所提升。(观察组38.58±7.03分,74.42±6.80分;对照组37.29±8.38分,63.33±9.40分)。观察组评分两项评定均高出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反馈式作业训练较之前常规康复治疗对于提高卒中患者患侧上肢及手功能疗效更为显著。具有临床应用意义。

  • 标签: 脑卒中 康复治疗 姿势反馈式作业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对住院的慢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作业疗法训练,改善患者阴性症状,保持患者的社会功能,以提高其生活的主动性,也更大限度地提高生活质量。方法将84例慢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研究组进行作业疗法训练,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护理,两组进行对比分析,运用NOSIE-30、SSPI作为效果评定依据。结果研究组经12个月的作业治疗后,NOSIE因子分数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1)。SSPI评分中,研究组分数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说明患者的社会功能明显提升。结论作业疗法能提升慢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作业疗法 社会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日常的药物治疗基础上施以作业治疗对患者的认知功能及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将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服用利培酮4~6mg,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合用作业治疗,疗程1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认知功能以及抑郁情绪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在治疗后MCCB值明显增高,HAND值明显减低。对照组治疗前后MCCB、HAMD值无明显差异。结论作业治疗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和情绪有明显改善作用。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作业治疗 认知功能 抑郁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