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眼部药脂质纳米制剂的研究是当前肿瘤疾病开展药剂学纳米制剂研究领域内的热点之一。本文针对肿瘤疾病开展纳米制剂研究,包括脂质体,胶束,白蛋白纳米粒为研究主线,探讨其对眼部药所起的作用研究,并在临床治疗实践中,以其突出治疗成效,进一步指导临床科研,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其在药剂学上的贡献。

  • 标签: 眼部给药 脂质 纳米制剂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小儿病毒性肠炎治疗的方法及预后。方法传统治疗与经皮药治疗仪治疗。结果经皮药治疗仪治疗疗效显著,病程短,疗效肯定。结论经皮药治疗仪见效快,操作简单,易被推广,为儿科应用中医药开辟了一条新路。

  • 标签: 病毒性肠炎 经皮给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碘131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最佳药方法,以减少碘131治疗的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10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盲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小剂量药方法,对照组采用大剂量药方法,从而分析碘131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最佳药方法。结果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的药方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碘131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方面,采用小剂量药方法不仅可以使治疗效果提高,同时还可以减少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的不良反应的发生,减少环境污染,值得我们在临床上的借鉴与推广。

  • 标签: 碘131 甲状腺功能亢进 给药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药时间对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疗效影响。方法选取高血压患者80例,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在清晨600-700时间段服药;观察组在夜间2000-2100时间段进行服药;动态监测两组患者24h血压变化情况,做好详细记录。结果不同时间段进行服用降压药,均能降低患者24h血压平均值。但是,对比两组患者夜间与清晨时间段收缩压与舒张压平均值,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降压药物的代谢动力以及患者血压波动节律,制定合理的药时间,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变化,使降压疗效有效提高。

  • 标签: 不同给药时间 高血压 降压疗效 影响
  • 简介:摘要轮状病毒肠炎俗称秋季腹泻,由轮状病毒感染所致,感染对象以5岁以下的婴幼儿多见。经皮药治疗腹泻主要通过经皮离子电渗的原理使中药的有效成分经过患儿皮肤渗入机体发挥作用,以减少肠腔内的渗透活性物质,促进肠道正常功能的恢复,从而达到治疗腹泻的作用。

  • 标签: 轮状病毒秋季腹泻经皮给药婴幼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菌药物的药时间及其临床合理用药情况。方法随机抽取我院于2017年2月—2018年2月期间开出的2340份含抗菌药物的处方,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获取患者用药情况,分析其药时间及临床合理用药情况。结果2340份处方中,624的药方中使用了大环内酯类药物、585使用氨基糖苷类、417使用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714使用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合理用药率达到85.04%(1990/2340)。通过分析药物的PK/PD、PAE的不同,评估出最佳的药时间。结论针对不同类型的抗菌药物,应结合患者实际情况、药物的药时间和药间隔,制定出合理的用药方案,以提高临床合理用药率,降低不良反应。

  • 标签: 抗菌药物 给药时间 给药间隔 临床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缩宫素对产后2小时内出血的影响。方法将正常足月妊娠阴道分娩,非高危妊娠的120例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80例,胎儿娩出后立刻予米索前列醇400ug直肠药。对照组60例,胎儿娩出后立刻臀部肌肉注射缩宫素20u。结果实验组第三产程平均时间较对照组缩短5.25min(P<0.01),产后2h内平均出血量较对照组减少18.1min(P<0.01)。结论提示米索前列醇具有比缩宫素更强的宫缩作用。

  • 标签: 米索前列醇 缩宫素 产后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雾化吸入联合静脉滴注沐舒坦治疗新生儿肺炎的疗效,探讨不同药途径联合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3月~2011年12月间收治的新生儿肺炎患者68例,随机分成治疗组34例与对照组34例,均采用止咳、常规抗感染等治疗,治疗组另外采用生理盐水加沐舒坦注射液经雾化吸入器吸入,同时将沐舒坦注射液加葡萄糖注射液中患者进行静脉滴注,观察对比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68例新生儿肺炎患者中,治疗组患儿临床症状、体征消退时间及住院天数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缩短,有效率达95%,对照组有效率为,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两组患者中均未发现相关不良反应。结论沐舒坦不同药途径联合治疗新生儿肺炎效果确切,值得临床上应用推广。

  • 标签: 沐舒坦 新生儿 肺炎 不同给药途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鱼腥草注射液静脉药造成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2月-2016年7月通过鱼腥草注射液静脉药治疗且出现不良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数据显示,患者在注射鱼腥草注射液24h后最容易出现不良反应;其皮肤损害、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7.17%、23.91%、20.65%。结论临床在鱼腥草注射液容易出现不良反应的时间段要加强监测,并及时观察不良反应,一旦出现异常情况,要立即停药并实施针对性的处理,从而提高整体治疗效果。

  • 标签: 鱼腥草注射液 静脉给药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药物剂型和药途径临床合理性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4月-2013年4月医院在新剂型药物在给药途径上的应用状况。结果药物剂型和药途径与临床治疗效果密切相关,同一药物剂型所用的辅料和制备工艺不同,或药途径不同,所产生不同的疗效与不良反应会有明显的差异。结论药物剂型应根据患者药途径的特点进行制备,与药途径相适应。医务人员并加强对药物剂型因素的重视,不断学习新剂型的相关应用知识,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 标签: 合理用药 药物剂型 给药途径 临床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中医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在历史的长河中经久不衰,经过数千年的传承仍然采用传统技法,有着西医无法比拟的先天优势。本文就中医的经皮药和中药的透皮吸收进行比较,研究经皮药和透皮吸收之间的方法和关系,有助于中医经皮药的治疗技法的推广和发展,以及中药的透皮吸收药剂的研制和开发。

  • 标签: 中医 中药 经皮给药 透皮吸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的局部药方案对细菌性阴道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60例BV患者随机分成四组给予阴道局部用药,A组予甲硝唑400mgQd×7d;B组予硝呋太尔250mgQd×7d;C组予甲硝唑400mgQd×7d后,予乳杆菌250mgQd×10d;D组予硝呋太尔250mgQd×7d后,予乳杆菌250mgQd×10d。分别于停药3天及停药2月后复查。结果各组短期有效率均高于75%,A、B、C三组有效率无明显差异;D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其余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复发率则明显高于其余三组(P<0.05)。A组无明显阴道微生态环境改善作用;B、C组具有一定的阴道微生态环境改善作用,且作用相近,两次复查差异不大。D组改善作用明显优于其余三组(P<0.05)。结论硝呋太尔联合乳杆菌方案治疗BV,在有效率、复发率及阴道微生态环境调整方面均具有明显优势。单纯应用硝呋太尔作用与甲硝唑联合乳杆菌作用相近,亦有一定的阴道微生态环境改善作用,在有效率及复发率方面亦优于单用甲硝唑。单纯应用甲硝唑,无明显阴道微生态环境改善作用。

  • 标签: 细菌性阴道病 阴道微生态平衡 乳酸杆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相同剂量不同药频次甲基强的松龙(甲强龙)治疗重症哮喘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68例重症哮喘患者随机分为A、B组,分别静脉应用甲强龙,A组40mg每8h静脉注射1次,B组120mg日1次静脉注射,观察两组患者入院第2天、第4天、第6天的临床疗效、肺功能改善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第2、4天治疗有效率(%)、最大呼气流量(PEF)、用力肺活量(FVC)、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差异明显;第6天治疗有效率、PEF、FVC、FEV1无明显差异;两组并发症无明显差异。结论每8h静脉注射1次甲强龙治疗重症哮喘病人较为适宜。

  • 标签: 重症哮喘 甲强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沐舒坦治疗新生儿肺炎的最佳药途径。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180例新生儿肺炎患者,均使用沐舒坦予以治疗,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1组、对照2组,对照1组应用雾化吸入法药、对照2组应用静脉滴注药,研究组应用静脉滴注加雾化吸入法联合药,分析对比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临床症状消除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的临床症状消除所需时间和对照1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和对照2组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1组和对照2组临床症状消除时间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通常在对患者进行药治疗时,只要通过静脉药就能够较好的减少临床症状消除时间,若患者肺部罗音较为显著,大量痰液,对通气功能造成较大影响时,需要将静脉滴注与雾化吸入进行联合应用才能够有效消除症状。

  • 标签: 沐舒坦 新生儿肺炎 给药途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微粒药系统在体内分布的特点以及制剂设计的研究。方法利用微粒药系统在体内具有的不同分布特点,分析制剂的研究设计。结果制剂设计得到的被动靶向性、表面抗体或配基修饰的主动靶向性以及表面修饰技术的长循环性,其在药物的生物利用度、作用时间以及体内靶向定位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而且改变微粒所带电荷的阳离子脂质体还提高了对晚期癌症的治疗效果。结论利用微粒药系统在体内不同分布特点进行的制剂设计,其被动靶向性、主动靶向性、长循环性以及阳离子脂质体,均对药物的治疗起到了促进的作用,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标签: 微粒给药系统 体内分布 制剂 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