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减少输液中的护理风险,提高瘫痪患者静脉输液的安全性和满意度。方法对378例进行输液治疗的瘫痪患者治疗中出现的护理风险因素进行归纳总结,并制定适用于瘫痪患者的安全、有效、规范、人性化的输液管理办法。结论安全管理减少了瘫痪患者静脉输液护理风险。

  • 标签: 瘫痪患者 静脉输液 护理风险 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超说明书用药即药物使用和说明书用法不同,主要包括药物剂量、适应人群、适应证、药物配伍等。目前,临床上对于超说明书在儿童中比较普遍。为了进一步提高药物使用安全性,临床上应该加强超说明书用药安全性。本文将以超说明书用药现状为起点,分析临床上超说明书用药的原因、意义,研究超说明书用药的危害性,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促进药物更加合理用药。

  • 标签: 超说明书 用药安全性 危害性 解决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规避风险,保障护理工作安全有序地进行。方法体现患者至上的服务理念,制定各种常见的应急预案,严格按照制度、流程的要求,消除安全隐患,提高护士的风险防范意识,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分析原因,制定改进措施。结果患者满意度提升,护理安全不良事件逐年下降。结论加强急诊护理安全管理提高了护理质量,减少了护患纠纷,提升了患者满意度。

  • 标签: 急诊 安全管理 思考 实践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PDCA循环法在眼科手术安全管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三。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6月在我院眼科工作的护士26名,2015年2月开始运用PDCA循环法对26名护士进行手术安全管理培训,持续进行5个月。由质控小组考核培训前后安全隐患得分情况。结果2015年1月与2014年1~6月安全隐患改善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15年2~6月安全隐患改善率分别为61.4%、75.0%、90.9%、93.2%、95.5%显著高于2014年1~6月及2015年1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护理总满意度87.5%显著高于培训前7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循环管理法临床应用效果好,值得推广。

  • 标签: PDCA循环法 眼科 手术安全管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房护理安全管理方法,提高助产安全质量,减少医患纠纷,保障母婴安全。方法通过分析产房存在的安全隐患,加强管理,提高助产人员业务能力,规范产房护理管理工作。结果保障产房各项医疗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将有利于减少医患纠纷。结论随着医疗水平及公众健康水平的提高,患者的法律意识、维权观念的增强,助产人员承担风险越来越大,在注重护理质量的同时,加强产房安全管理,保证产房的各项工作顺利进行,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 标签: 产房 护理 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由于精神病人在精神症状的支配下易出现冲动伤人、毁物、自伤、自杀、走失等异常行为,如管理不当,就可能出现意外事故,乃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精神科护理过程中,可能发生不安全护理因素主要涉及病人自身及病人家属、医院设施、护理人员、医护配合、管理体制等因素。因此,做好精神科病房的安全管理,对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尤为重要。

  • 标签: 精神科 护理安全 措施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医疗卫生建设事业不断完善,人们对医疗护理的要求和期待也越来越高。由于妇产科护理工作的复杂性和病情的反复性,使得妇产科护理存在许多的潜在安全隐患,对于妇产科护理水平的控制和提高显得十分重要。下面,我将分别从妇产科护理目前潜在的安全隐患和提高妇产科护理的安全水平,防范妇产科护理的不安全因素,提高妇产科的护理水平等两方面展开讨论。

  • 标签: 妇产科护理 安全隐患 解决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心血管疾病住院患者的安全管理对策。方法本科室于2012年9月实施安全管理措施,将2012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90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14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90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满意度。结果①观察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33%,对照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1.11%,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的满意率为97.78%,对照组的满意率为82.22%,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心血管疾病住院患者实施综合安全管理能够显著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保证患者住院安全,值得推广。

  • 标签: 老年人 心血管疾病 住院患者 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室的护理安全问题及对策。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于本院进行血液透析患者共60例,依据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针对血液透析室的护理安全问题,采取不同的护理对策。结果通过两组血液透析室的护理安全问题,得出观察组采用的护理对策比对照组采用的护理对策好,组间有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血液透析室的护理安全问题,采用合理的护理对策,让其护理工作更为合理化、规范化,以保证患者血液透析治疗更为安全,大幅度地降低了护理风险率,提升了血液透析患者的满意率。

  • 标签: 血液透析室 安全问题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脑萎缩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天麻素应用的安全性。方法随机将80例患有脑萎缩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两组,每组40例患者。对照组接受单纯奥拉西坦静点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天麻素静点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00%(P<0.05),同时对照组及观察组在接受治疗期间药物副作用发生率分别为20.00%及15.00%,两组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天麻素可在有效提高脑萎缩临床治疗效果的同时不增加治疗副作用的发生率。

  • 标签: 天麻素 脑萎缩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安全文化在产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孕产妇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同研究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管理,研究组在护理管理中应用安全文化,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在两组研究对象的护理满意度方面,对照组研究对象护理满意度为63.3%,研究组研究对象护理满意度为96.7%,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房护理管理当中应用安全文化可以有效改善护理质量,提高孕产妇的护理满意度,临床上有重要应用价值。

  • 标签: 安全文化 产房 护理管理 护理风险 护理满意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血透室的护理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探讨血透室的主要护理安全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护理管理对策。结果患者透析质量提高,满意度提高,医疗纠纷减少,医患关系和谐。结论建立健全护理安全质量管理规章制度和监护体系,是消除护理安全隐患,降低透析治疗风险,避免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的保证。

  • 标签: 血液透析 护理安全 管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院静脉用药的质量管理及其对患者安全用药的作用。方法对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质量管理流程进行优化,比较优化流程前后药品破损、差错发生率、患者感染和工作人员满意度情况。结果质量管理流程优化后,药品破损率、差错发生率、输液反应发生率呈逐月下降趋势,2015年3月与2014年11月、12月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生素使用率均控制在了60%以下,2015年2月、3月抗生素使用率明显低于2014年11月(P<0.05);患者满意度、中心人员满意度较优化前90%以上。结论加强静脉药物质量管理、优化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质量管理流程能有效确保静脉输液成品质量,降低静脉用药风险,减少感染发生率,提高患者和药剂人员满意度,对保障患者合理用药、安全用药发挥着重要作用。

  • 标签: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 质量管理 安全用药
  • 简介:摘要通过分析不良事件的发生的原因特点,讨论如何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为提高患者安全管理,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减少不良事件发生。

  • 标签: ?护理安全隐患 分析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理安全干预在手术室的应用价值及效果。方法将护理安全干预开展后的1248例手术资料与护理安全干预开展前的1134例手术资料进行对比。结论护理安全干预应用于手术室管理非常重要,能显著降低医疗过失发生率,提高手术医师及患者满意程度。

  • 标签: 手术室 安全管理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不安全常见因素及对策。方法加强业务培训,对护理人员进行安全护理教育规章制度及职业道德教育。结果护理人员对护理安全质量的意识得到了提高,增强了他们的法制观念,加强了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护理专业技术操作和训练,增强了护士的责任心,认真履行护士的职责。结论对护理不安全因素的落实,消除不安全因素,保证安全管理方案的实施,使护理安全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从而切实做到为患者提供安全、方便、放心、满意的优质护理服务。

  • 标签: 护理 不安全因素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