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房护理安全管理分析及对策蒋明仙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1

产房护理安全管理分析及对策蒋明仙

蒋明仙

蒋明仙

(云南省楚雄市人民医院妇产科云南楚雄675000)

【摘要】目的:探讨产房护理安全管理方法,提高助产安全质量,减少医患纠纷,保障母婴安全。方法:通过分析产房存在的安全隐患,加强管理,提高助产人员业务能力,规范产房护理管理工作。结果:保障产房各项医疗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将有利于减少医患纠纷。结论:随着医疗水平及公众健康水平的提高,患者的法律意识、维权观念的增强,助产人员承担风险越来越大,在注重护理质量的同时,加强产房安全管理,保证产房的各项工作顺利进行,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产房;护理;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5-0263-02

产科是医院高风险区域之一,产房是产科的重中之重。随着医疗水平及健康水平的提高,法律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人们对医疗护理质量、护理服务要求越来越高,产房护理质量管理是医院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母婴安全。因此,加强产房护理安全管理,提高产房服务质量非常重要,针对产房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及防范对策,我做了如下的分析。

1.产房不安全因素

1.1人员因素

由于近年来医学院校培养助产人员少,造成助产人员紧缺。另一方面,助产护士工作、心理压力大,多数护士不愿意进产房。加之人力资源配备不合理,产房工作具有不确定性,产妇多时工作人员不够,反之工作人员又闲置下来,人力资源配备不合理直接影响护理质量和安全。

1.2技术因素

由于年轻护士比较多,所占比例大,技术力量相对薄弱,经验不足、配合与协调能力不够的原因,特别是保障母婴安全,注重个性和人本服务,以及产妇和家属对护理服务期望值过高,产房助产人员有时需要陪护时间较长,这对护理人员也产生了一定的压力,而增加护理风险,对护理安全也产生了威胁。

1.3法律意识淡薄,不会运用法律手段保护患者和自身合法权益。责任心不强,未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工作疏忽大意,对产程观察不仔细,母婴有异常情况未及时发现,未及时报告及处理,延误治疗及抢救时机。

1.4不重视护理文书书写,书写过程存在不及时、完整,涂改,医嘱执行后未及时签名,时间为点与医生记录不一致。

1.5职业暴露

产房人员的职业暴露是因为产科工作的特殊性,需要检查操作项目多,如接生、伤口缝合、检查、抢救新生儿等,容易被血液、体液污染和锐器刺伤。有的患者隐瞒传染病史,入院时已处于临产,来不及做血液检查,助产人员接触这类患者,受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病毒感染的机会较大。

2.对策

2.1加强管理,合理调配护理人员资源,减轻助产护士的工作压力,实行人性化管理,为助产护士提供一个和谐、温馨的工作环境,切实关心她们的生活和工作,缓解其压力,制定岗位职责,科学合理分工,实行弹性排班。

2.2在私立医院不断增多和越来越严峻的医疗形式下,我院产房工作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在给患者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如何降低剖宫产率和孕产妇死亡率,保障母婴安全,就必须规范职业行为,提升产房护士的综合素质。科室应有计划的进行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训,如新生儿窒息复苏抢救、产科常见急救技能等,增加外出进修学习,全面提升产房护士的综合素质,确保产房工作的质量。

2.3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强化法制观念,培养慎独精神,提高助产士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科室应定期组织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侵权责任法》等法律法规,时刻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尽职尽责为患者服务,维护护患双方的合法权益。加强工作责任心,严格执行医院及科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如交接班制度、查对制度、消毒隔离制度、应急预案。严格执行各项护理常规及操作规程,严密观察产程进展,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置。

2.4护理文书是护理过程的真实反映,一但发生医疗纠纷,护理文书是强有力的法律依据。应加强护理文书书写质量,严格按医院护理文书书写规范执行,做到书写准确、及时、完整、规范,不伪造、涂改,字迹清晰,并与医生记录保持一致。

2.5产房护士在陪护分娩前,应该先了解产妇的基本情况,仔细查看病历,对乙肝阳性、丙肝阳性、艾滋病及梅毒阳性者应安排在隔离产房,按特殊感染防护处理。在接生时使用特殊产包,戴双层乳胶手套、护目镜、防水鞋等,防止意外损伤。树立标准预防的观念,规范所有孕妇在孕期做好各种生化检查,准确了解其传染病病情携带情况,并重点做好防护,在使用锐器时我们严格规范各项操作规程,保护好自己,进行缝合时注意防止针刺伤。一但被针刺伤,应按医院职业暴露处理。

3.小结

加强产房护理安全管理,强化业务学习,使产房护理人员增强风险意识、法律意识,提高产房护理人员综合素质,保证产房各项工作顺利进行,保证医疗安全。

【参考文献】

[1]王虎娥.护患纠纷产生的原因及防范对策[J].护理研究2008,2(5):1390

[2]王群.护理安全管理实践与体会[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6):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