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设计一种数字化的老年视觉评估系统。方法:该系统由VC++和计算机视觉库OpenCV设计开发完成,数据库采用MicrosoftSQL2005。结果:该系统包括中央视野、色觉和实物辨别能力三大评估平台,以及系统维护和数据存储和查询等功能。结论:该系统能够对老年人的视觉进行较精准的评估,可以为老年眼部疾病的早期发现和治疗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持。

  • 标签: 数字化 视觉评估 眼部疾病
  • 简介:目的:探讨婴儿痉挛症脑电图(EEG)及临床发作特点,以及对临床诊断的指导价值。方法:对53例婴儿痉挛症患者进行脑电图检测观察。结果:EEG典型高度失律77%,不典型高度失律23%,主要表现为弥漫性高波幅、不同步棘波、多棘尖—慢综合波群不规则混合间断或持续爆发—抑制反复出现,3~6周/秒无规律发放。结论:临床以短暂急剧强烈的多发性肌强直性收缩为其主要临床表现,智能缺损和脑电图高度失律为特征,可以肯定脑电图是诊断婴儿痉挛症唯一可靠的检测依据。

  • 标签: 婴儿痉挛症 脑电图 临床表现
  • 简介:目的:探讨抽动障碍患儿临床脑电图的特征。方法:对135例抽动障碍患儿临床及脑电图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该组患儿抽动症状以面部及头颈部抽动为主,短暂性抽动症、慢性抽动症、多发性抽动症患儿异常脑电图的发生率分别为25.3%、44.1%、50.0%,短暂性抽动症异常脑电图出现率低于慢性抽动症及多发性抽动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抽动症患儿脑电图的异常病程的长短及严重程度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脑电图可做为评估病变严重程度的客观依据之一。

  • 标签: 抽动障碍 脑电图 临床
  • 简介:目的:研究正常儿童优势眼视觉诱发电位特征。方法:对47名正常儿童进行全视野刺激多导视觉诱发电位研究。结果:优势眼视觉诱发电位以0z电极为代表,P100潜伏期较非优势眼缩短(P<0.01),而N75—P100峰峰值较非优势眼增大(P<0.05)。结论:中枢神经系统存在偏利现象,这种偏利现象可能与控制视神经髓鞘优先形成的某种遗传机制有关,或是中枢神经系统突触的局部构造、突触效能的差异。

  • 标签: 视觉诱发电位 优势眼
  • 简介:本文对186例头痛患者的脑电图及头颅CT检查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脑电图可作为头痛病人的常规检查,其表现中度以上异常及局灶性异常改变的患者是头颅CT检查的重点,脑电图正常也不能完全否认CT检查的价值。

  • 标签: 头痛 脑电图 计算机断层摄影
  • 简介:我院就用胃电图检查作为临床辅助诊断已五年,并与胃镜和钡餐检查进行了对比,现将有关资料报告分析如下:资料来源于我院门诊及住院有恶心、呕吐、上腹闷胀疼痛、食欲不振、黑便或不明原因、不典型、不规则腹痛等症状受检者。共行胃电图检查186例次。记录结果按第二次全国胃电图会议推荐的诊断标准分类。其中37例同时进行了纤维胃镜检查;20例进行了钡餐检查,作以下比较分析。胃电图检查胃镜检查比较:胃电图诊断胃炎16例,胃镜检查诊断为胃炎15例,正

  • 标签: 胃电图诊断 钡餐检查 十二指肠溃疡 诊断符合率 纤维胃镜检查 胃溃疡
  • 简介: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为了有效地执行其功能,需要一个超稳定的内环境,这一内环境稳定性的维持,依赖于血脑屏障舷(BloodBrainbarrier,BBB).BBB是由无窗孔的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及细胞间紧密连接、基膜、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足突和极狭小的细胞外隙共同组成的一个细胞复合体,是存在于脑和脊髓内的毛细血管神经组织之间的一个动态的调节界面.

  • 标签: 血脑屏障 功能研究进展 毛细血管内皮细胞 结构 中枢神经系统 胞间紧密连接
  • 简介:目的:分析颞叶癫痫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脑电图定位的意义。方法:回顾分析92例颞叶癫痫患者的脑电图。结果:左颞有癫痫样波者42例,右颞有癫痫样波者29例,双颞有癫痫样波者21例,临床表现癫痫样波发放部位有关,癫痫波的传导主要有容积传导和神经传导方式。结论:结合患者临床表现脑电图癫痫样波起始部位分析有助于致痫灶的定位。

  • 标签: 颞叶癫痫 临床特点 脑电图 临床表现 诊断
  • 简介:蒲公英消痔栓系我院老中医经验方,由蒲公英等十一味中药组成,临床用于治疗各型痔疮及肛肠疾病,均有良好效果。本文对其药理及毒性进行了实验研究。一、抗炎作用选用wistar大鼠,连续给药四天,以10%鸡蛋清0.1ml足趾致炎,比较其致炎前后大鼠足趾的厚度,结果表明:药物组对照组比较,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

  • 标签: 消痔栓 肛肠疾病 经验方 毒性研究 大鼠 抑制作用
  • 简介:患者,王××,男性,48岁,患者10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恶寒、头痛、腰痛,在当地医院按流行性出血热治疗,症状有所缓解。1天前无明显诱因症状加重,意识不清,故而来我院治疗。查颅脑CT正常,查脑电图为“α型意识障碍脑电图”。实验室检查血常规:EBC7.7×10~9%,N70%,L20%,

  • 标签: 脑电图 病毒性脑炎 诱因 颅脑CT 恶寒 意识不清
  • 简介:内科学双语教学是医学教育国际化的一项教育改革举措,是医学教育发展的大趋势,已在全国范围广泛开展。本文分析了内科学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帮助改进策略,以期促进内科学双语教学顺利开展,提高双语教学质量。

  • 标签: 内科学 双语教学 改进
  • 简介:目的:探讨脑电图(EEG)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在脑瘫儿早期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对39例脑瘫儿EEG、BAEP检测结果的分析,了解EEG、BAEP检测在脑瘫儿早期诊断中的意义。结果:EEG正常14例(35.9%),异常25例(64.1%)。BAEP正常8例(20.5%),异常31例(79.5%)。结论:BAEP异常率较EEG异常率高,说明BAEP对脑瘫儿早期诊断,估计预后,指导治疗均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标签: 脑电图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脑性瘫痪
  • 简介:经绝期前女性同年龄男性及经绝期后女性相比,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后两者.而经绝期后女性同年龄男性相比,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则无显著差异.大量群体研究发现,绝经女性接受激素替代治疗(hormonereplacementtherapy,HRT)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下降,甚至有研究报告下降幅度高达50%,雌激素被认为在其中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动物和人体实验已证实雌激素确实具有有益的心血管保护作用,这些作用包括对血管组织的直接作用和全身性作用,雌激素特异性受体(ER)的结合是雌激素发挥心血管保护作用的重要环节之一.本文简要就ER的基因定位、结构、分布及所介导的雌激素心血管保护作用进行综述.

  • 标签: 雌激素受体 心血管 保护保护
  • 简介:随着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在临床上日益广泛的应用,细菌的耐药性问题日趋突出,迫切需要对其耐药机理及防治进行研究。国内外迄今为止对氟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性研究认为,细菌对这类抗生素的耐药性为染色体介导,尚未发现氟喹诺酮耐药质粒。我们首次从一株临床分离的大肠杆菌(E.coli)多种耐药株中克隆到氟喹喏酮耐药质粒,并对质粒的结构及耐药性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通过对临床分离的多重耐药菌E.coliHx88108的

  • 标签: 耐药质粒 喹诺酮 耐药性研究 耐药机理 多重耐药菌 染色体介导
  • 简介:目的:探讨病毒性脑炎(病脑)患者脑电图(EEG)临床及CT之间的关系。方法:将临床确诊的62例病脑患者进行EEGCT检查,对其EEG异常的阳性率、异常程度病程、临床表现、CT之间的关系进行比较分析,并作统计学处理。结果:发病10天以内EEG中、重度异常39例(78.0%),10天以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EEG可表现三种形式:以弥漫性异常为主(51.5%);弥漫性异常伴局灶慢波(32.3%);局灶性异常(16.2%)。EEGCT之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EEG检查对病脑的诊断,鉴别诊断、以及动态观察病情、判断预后有重大意义。CT不能取代EEG。

  • 标签: 病毒性脑炎 EEG CT
  • 简介:目的:探讨儿童期良性中央-颞区棘波灶性癫痫(EBCC)的临床发作形式,动态脑电图(AEEG)不同类型的改变,追踪临床、AEEG及预后情况。方法:对36例不同年龄、不同发作特点、不同发作类型进行清醒、自然睡眠或药物诱导睡眠AEEG描记。结果:本组36例临床发作表现多为部分型,AEEG特点;其中21例(58%)局限于一侧的中央-颞区,15例(42%)呈双侧基本以一侧为主的中央-颞区为起搏点播散到额顶呕,但仍以中央-颞区波幅最高。结论:本病6-10岁为多发年龄,AEEG浅睡期阳性率最高,并以中央-颞区为主的散发、阵发单个棘、尖波或棘、尖-慢综合波间断或连续为发作特点。另外药物治疗比末治疗预后要好。

  • 标签: 儿童良性癫痫 动态脑电图 临床 追踪
  • 简介:强直性肌病是一组发病原因不清楚的遗传性疾病,多数观点认为主要是肌浆膜传递障碍所致。肌强直是其主要症状。现将我院今年收治的3例强直性肌病的临床肌电图分析报告如下。

  • 标签: 强直性肌病 肌电图 临床分析
  • 简介:周围神经损伤后,成功的神经再生取决于很多因素.这其中神经当时所处的微环境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大量的实验证明,该微环境中的神经营养因子对周围神经的维持和存活有着不可缺少的作用.本文拟对神经营养因子周围神经再生的关系作一综述.

  • 标签: 周围神经损伤 神经营养因子 周围神经再生
  • 简介:本文同步记录了蟾蜍在体心脏的心肌电周期心肌机械周期活动,初步研究了二者之间的时间关系。结果表明,心房兴奋0.05秒后出现心室机械收缩,心室兴奋0.06秒后出现心室机械收缩。此外,应用肾上腺素的正性变力、变时和变传导作用,对该法进行验证,获得了一定的阳性结果支持。

  • 标签: 心脏 心肌电周期 心动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