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低剂量CT技术在泌尿系结石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定本院收治的泌尿结石患者51例,研究时段自2017年2月至2019年1月,全部患者接受常规剂量和低剂量CT扫描诊断,分析诊断情况,对比两种诊断技术辐射剂量情况。结果经由低剂量CT技术诊断,51例患者中确诊为泌尿系统结石47例,诊断准确率92.16%,低剂量组患者CT剂量指数、计量长度乘积、有效剂量均低于常规剂量组,P<0.05。结论在泌尿系统结石诊断中,低剂量CT技术发挥着重要作用,且辅助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技术和滤过反投影技术可保证图片质量,在降低扫描辐射剂量的同时保证诊断准确率。

  • 标签: 泌尿系统结石 低剂量CT技术 常规剂量CT诊断 扫描辐射剂量
  • 简介:摘要目的将放射PET/CT技术用于肝血管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对其应用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对我院收治的71例肝血管肿瘤患者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使用放射PET/CT技术诊断,对其应用效果进行评价,将其最大标准摄取值计算出来。结果经放射PET/CT技术诊断良性肿瘤61例,恶性肿瘤10例,敏感性为96.72%(59/61),特异性为83.33%(10/12),诊断准确率为97.18%;良性肿瘤SUVmax值相比恶性肿瘤明显更小(p<0.05)。结论放射PET/CT技术在肝血管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价值较高,具有较高诊断准确率,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PET/CT技术 放射诊断 肝血管肿瘤 良恶性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在口腔临床诊疗中应用放射影像技术并分析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患者,将实施常规诊疗的设定为对照组(50例),将应用放射影像诊断的设定为观察组(50例),对比两组患者在确诊率与患者满意率两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确诊率为96%,对照组确诊率为84%,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2%,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率为96%,对照组患者满意率为74%,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HAMA、HDMA、护理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口腔临床诊疗中应用放射影像技术,可显著提高诊断准确率,为治疗方案的制定奠定良好的基础。

  • 标签: 放射影像 临床诊断 口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泌尿外科腔镜技术在结石性脓肾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62例结石性脓肾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来院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肾切除术治疗,观察组给予泌尿外科腔镜技术(经皮肾造瘘引流术)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结石完全取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泌尿外科腔镜技术治疗结石性脓肾效果显著,可有效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同时提高结石完全取出率,有利于患者恢复。

  • 标签: 泌尿外科腔镜技术 结石性脓肾 肾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CT引导下经皮脊椎内窥镜技术治疗胸腰椎脊柱感染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接收的胸腰椎脊柱感染患者66例,抽签法分观察组(CT引导下经皮脊椎内窥镜技术)与对照组(传统手术)各33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卧床时间与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并发症率较对照组低,P<0.05(具统计学差异)。结论对胸腰椎脊柱感染患者采用CT引导下经皮脊椎内窥镜技术治疗能提高手术效果且减少并发症,值得推荐。

  • 标签: CT引导 经皮脊椎内窥镜技术 胸腰椎脊柱感染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瘤技术在配合腹腔镜肝癌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6月11日-2018年6月11日于我院肝脏外科收治的经腹部CT或MRI或穿刺活检确诊的肝癌并采取肝癌切除术治疗的患者40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人。实验组给予无瘤技术配合腹腔镜肝癌切除手术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开腹肝癌切除术治疗。通过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中的总出血量、手术的总时间、术后的住院时间)、术后恢复情况(随访术后5年内患者的复发率、转移率及死亡率、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患者临床治疗满意程度结果来评估无瘤技术在配合腹腔镜肝癌切除术中的应用情况。结果实验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躯体状况、生理健康、社会心理及SF-3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均对患者进行5年随访,实验组治疗后5年复发率、转移率及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满意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5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瘤技术对于采用腹腔镜肝癌切除术的癌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和术后恢复情况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应用中大力推广。

  • 标签: 无瘤技术 腹腔镜 肝癌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净化治疗技术在重症胰腺炎治疗中的应用与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9年5月入住本院治疗重症胰腺炎患者60例作为实验对象,根据患者入院顺序进行编号,用奇偶法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n=30)与对照组(n=30)。对照组患者常规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疗法的基础上增加血液净化治疗的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炎症水平与患者在治疗前后肝功能ALT、TBIL、AST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的炎症指标在经过治疗后,组间比较即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其ALT、TBIL、AST指标变化不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重症胰腺炎患者在治疗中应用血液净化治疗技术,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患者机体的炎症因子水平,有效预防其他感染的发生,利于患者机体的恢复,在临床上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重症胰腺炎 血液净化治疗技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在人工流产手术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期间,本计划生育服务所接收的人工流产手术患者90例,将手术后给予常规护理的45例设参照组,将手术后实施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45例设为研究组,对比两组患者对于避孕节育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主动避孕率、再次意外妊娠和人工流产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对于避孕节育知识的掌握程度评分和主动避孕率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且研究组再次意外妊娠和人工流产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差异明显。结论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应用于人工流产手术患者临床护理中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避孕节育知识的掌握水平,降低再次意外妊娠和人工流产手术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计划生育技术服务 人工流产手术 意外妊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内镜(EUS)联合窄带成像技术(NBI)诊断早期食管癌浸润深度的比较。方法2016年12月-2018年8月作为病例筛选时段,抽取本院收治的疑似早期食管癌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内镜下治疗确诊,并以其作为金标准。以金标准来分析超声内镜、窄带成像技术诊断效果。结果手术病理诊断出早期食管癌浸润深度患者22例;NBI诊断出早期食管癌浸润深度的患者有12例;EUS诊断出早期食管癌浸润深度的患者有15例;EUS联合NBI诊断出早期食管癌浸润深度的患者有19例。EUS、NBI单独诊断符合率与金标准相比偏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US、NBI联合诊断符合率与金标准相比,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EUS、NBI单独诊断符合率低于EUS、NBI联合诊断符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早期食管癌浸润深度诊断中,应用超声内镜(EUS)联合窄带成像技术(NBI)诊断,不仅可以提高诊断符合率,还可以为制定诊断方案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超声内镜 窄带内镜 早期食管癌浸润深度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对女性行产后盆底康复技术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防治效果。方法从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女性盆腔功能障碍患者中选择10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均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n=500),对试验组行产后盆底修复,对对照组患者行常规修复,对比观察两组产妇产后不同时间脏器脱垂及尿失禁状况。结果试验组患者产后状况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盆腔功能出现障碍的女性行盆底康复技术可以显著改善的产后不同时间脏器的脱垂以及产妇的尿失禁状况,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酶免联合核酸检测技术对2015年-2018年岳阳地区无偿献血人群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讨论利用两种血液筛查检测技术如何缩短病毒检测“窗口期”。方法对岳阳地区2015-2018年177052例无偿献血者的血液先进行酶免检测,无反应性血液标本174471例再进行核酸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岳阳地区采供血总量逐年递增的情况下,2015-2018年度无偿献血酶免检测177052例,检出总阳性率为3%,酶免检测不同年度差异比较除抗-HIV无统计学意义外其四项均有统计学意义。而核酸检测174471例,检出HBV/HCV/HIV总阳性率0.05%,低于其他实验室阳性率12(这是由于本实验室先进行酶免初复两次检测后,无反应性标本再进行核酸检测),核酸检测不同年度比较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岳阳地区无偿献血人群酶免检测阳性率较高是ALT和HBsAg两项,总阳性率达到了1.54%和0.64%,这说明了HBV感染是该地区输血传播疾病主要残余风险。而核酸检测技术能有效的缩短病毒检测的“窗口期”,最大限度防止经血液传播疾病,保障临床用血的安全。

  • 标签: 酶免检测技术 核酸检测技术 窗口期 阳性率(不合格率)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用于检测B7-H3基因,以评价肿瘤患者的预后转归。方法收集临床病理阳性样本并用荧光定量PCR检测,然后根据B7-H3基因序列设计LAMP引物并优化反应条件。用LAMP方法检测收集的临床样本,计算阳性率,并比较LAMP和荧光定量PCR的统计学差异。结果建立的LAMP体系特异性和灵敏性良好。通过对临床样本的检测,B7-H3阳性样本的LAMP检测结果和荧光定量PC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AMP对B7-H3基因的检测具有较好的特异性,操作简便,适合在基层医院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双技术重建肩锁关节对新鲜肩锁关节Ⅲ度脱位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8年7月期间收治的80例新鲜肩锁关节Ⅲ度脱位患者,以信封法随机分入对照组(40例)及研究组(40例)并分别采取锁骨远端钩钢板治疗与双技术重建肩锁关节治疗。对比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状况、肩关节功能评分、肩锁关节间隙。结果研究组术后肩关节功能评分、肩锁关节间隙与对照组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仅2.5%,低于对照组15%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技术重建肩锁关节可以取得与锁骨远端钩钢板治疗新鲜肩锁关节Ⅲ度脱位相似的治疗效果,并且其安全性更高。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创伤性骨折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发生创伤性的骨折的患者60例,均进行多层螺旋CT检测三维重建技术,并与X线片检测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经过检测后,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检测的检出率高于X线片检测,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创伤性骨折的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检测,可以有效将患者移位的情况以及出现粉碎性骨折的情况检测出来,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多层螺旋CT 三维重建技术 创伤性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隐匿性微小骨折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50例隐匿性微小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X线及常规CT检查,观察不同检查方法对隐匿性微小骨折的诊断率及不同三维重建技术对隐匿性微小骨折的检出率。结果多层螺旋CT对各类型隐匿性微小骨折的诊断率均高于常规CT及X线诊断率;多平面重建技术对隐匿性微小骨折的检出率大于最大密度投影、容积再现技术的检出率(P<0.05),但与表面遮盖成像技术检出率比较差异不大,P>0.05。结论隐匿性微小骨折应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继续检查,能提高疾病的诊断率。

  • 标签: 隐匿性微小骨折 多层螺旋CT 三维重建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索应用蛋白芯片技术检测肝癌患者血清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lypican-3,GPC-3)的可行性。方法应用Nano-PlotterTM-压电式微量喷墨点阵制备系统制备GPC-3抗体蛋白芯片,用伯乐成像仪检测成像信号。结果应用蛋白芯片技术检测肝癌血清46份,健康人群血清18分。其中35份肝癌血清检测到GPC-3阳性表达信号,阴性对照及健康人群血清未检测到阳性信号。结论本研究成功地建立了检测肝癌患者血清GPC-3的蛋白芯片方法,可用于肝癌患者GPC-3的检测,是一种切实可行,经济、便捷、省时、有效的方法。

  • 标签: 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 蛋白芯片 肝细胞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三维重建技术联合MRI3D-TOF治疗血管源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9月来我院就诊的血管源性三叉神经痛患者72例。分别选用MRI3D-TOF检测方法与MRI3D-TOF联合三维重建技术检测方法。按血管的压迫分型与三叉神经对患者选用上面两种检测方法来诊断,安排两位医师对不同检测方法的结果进行诊断并比较。结果医师AⅢ型28例,Ⅱ型17例,Ⅰ型27例。医师BⅢ型10例,Ⅱ型19例,Ⅰ型43例。两位医师诊断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诊断结果和医师A的诊断结果相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三维重建技术联合MRI3D-TOF对血管源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诊断起到较好的作用,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以进行推广。

  • 标签: 三叉神经痛 血管源性 三维重建 MRI 3D-T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