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4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剖析比较不同临床标本实施微生物检验的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20年10月~2021年9月期间进行微生物检验的4136份临床标本的检验报告,基于检验结果分析不同临床标本的微生物检验阳性。结果:4136份临床标本中,共有657例为阳性,占比为15.88%;其中,腹水标本、伤口分泌物标本的阳性检出分别为43.37%(170/392)、36.26%(41/113),占比相对较大;次之为尿标本(16.88%)、痰(纤支镜)标本(14.87%)及全血标本(10.43%),相对最低的为脑脊液标本(8.33%)、胸水标本(6.31%)及粪便标本(2.47%)。结果:标本类型不同,其微生物检验的阳性也有明显差异,临床需根据疾病特点及患者病情,合理选择恰当标本开展微生物检验,保证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同时,也帮助患者得到及时诊疗。

  • 标签: 标本 微生物检验 阳性率
  • 简介:摘要:目的 病理诊断中病理技术HE染色的应用方法及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7年4月-2020年4月我院404份病理组织石蜡切片,按照随机小球法分为研究组、常规组,各202份。常规组应用HE染色,研究组基于常规组HE染色采取改进措施。比较两组病理诊断的准确。结果 研究组病理诊断准确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HE染色可以在病理诊断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但在具体应用的过程中,应充分结合切片情况科学运用,以便最大限度保证病理诊断的准确性。

  • 标签: 病理诊断 病理技术 HE染色
  • 简介:【摘要】目的:儿童流感疫苗接种过程中,分析同时接种发生漏脱的情况。方法:选择6-35个月儿童流感疫苗接种过程中的漏脱,并对比SIV及SIV2的漏脱,提出降低漏脱的措施。结果:SIV接种500人,等待儿童超过50d未接种SIV2表示漏脱,其中,134例儿童漏脱,漏脱为26.8%,与SIV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²=19.212,p

  • 标签: 同时接种 流感疫苗 漏脱率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孕期健康教育干预预防巨大儿发生的作用。方法 选择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接收的200例孕妇为研究主体,研究开启于2021年7月,完结在2022年6月。分组方式选择随机摸红蓝球方式,以摸蓝球者作为常规组(100例),以摸红球作为试验组(100例),将常规孕期检查应用于常规组中,将常规孕期检查以及健康教育应用于试验组中。对比每组孕妇巨大儿出现、宫高、腹围、体重增长以及胎儿B超检查指标情况。结果 试验组巨大儿出现低于常规组(P0.05)。试验组体重增长值低于常规组(P

  • 标签: 巨大儿 健康教育 腹围 宫高 产后出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产妇生产过程中采用新产程助产护理模式,观察该护理方法对会阴侧切影响。方法:将我科2018年3月--2020年8月的产妇114例作为观察对象,分成一组与二组,分别采用新产程助产护理和常规护理,对照两种护理方法效果。结果:(1)一组和二组会阴侧切发生对比中,一组是3.50%,二组是19.29%,(x2=23.231,p=0.000),结果有差异。(2)一组和二组总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对比中,一组分别是107.35±11.85(min)、224.52±25.88(ml),二组分别是141.29±15.80(min)、291.79±30.54(ml),(t=12.263,p=0.000),结果有差异。结论:产妇生产过程中采用新产程助产护理模式效果优良,该方法可推广。

  • 标签: 会阴侧切 新产程 助产护理 服务模式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高热惊厥中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并观察其复发。方法:选择2018年6月到2019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3例高热惊厥患儿作为本次研究主体,根据随机分配的方式将这93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47例)实施针对性护理,对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

  • 标签: 小儿高热惊厥 针对性护理 应用效果 复发率
  • 简介:【摘要】:目的:解析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宫外孕的诊断作用。方法:纳入我院2018年10月-2019年12月的宫外孕患者,共70例,均接受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和经阴道彩色多勒普超声诊断,前者结果纳入观察组,后者结果作为对照组,比对宫外孕的检出结果。结果:对照组诊断准确均显著高于观察组:附件区包块[92.86%vs81.43%]、胎心[34.29%vs11.43%]、胚芽[28.57%vs10.00%]、卵黄囊[48.57%vs21.43%]、假孕囊[20.00%vs4.29%],P<0.05;宫外孕诊断准确[对照组(95.71%)vs观察组(77.14%)],P<0.05。结论:宫外孕诊断管理中,与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相比,经阴道超声检查准确更高,为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推荐推广。

  • 标签: 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 宫外孕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 检出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护理干预对减少妇科不良事件发生的作用,为妇科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此次探究实验选取2019年至2020年我院在我院妇科接受治疗的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共200例,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使用针对性的护理,对两组患者接受不同的护理方式之后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①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1.00%、77.00%,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分别为2.00%、16.00%,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妇科的患者来说,使用针对性护理方式会降低不良反应发生,使患者更满意,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针对性护理 妇科 不良事件发生率
  • 简介:摘 要 目的 探讨提高肺结核患者病原学阳性的有效方式,为持续改进肺结核病质控指标提供参考。方法 应用PDCA循环理论,分析肺结核患者病原学阳性统计结果,找出肺结核患者病原学阳性低的主要原因,制定针对性的整改措施,并逐一实施,持续改进。结果 实施改进措施后,肺结核患者病原学阳性率由2018年1月份38.1%升高至2019年12月份55.8%,2020年12月份升高至57.9%,2021年12月升至65.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018年全年的肺结核患者病原学阳性率由42.9%升高至2019年全年52.4%,2020年和2021年肺结核患者病原学阳性分别升至56.4%和6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DCA循环的应用提高了肺结核患者病原学阳性,有利于该部分患者的治疗和管控,以实现肺结核病防控的持续性改进。

  • 标签: 肺结核 病原学阳性率 PDCA循环 查痰率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二级综合医院医院感染现患。方法:将2019~2021年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19年调查人数275人、2020年调查人数220人、2021年调查人数186人,分析所有患者医院感染患病、社区感染患病以及医院感染和社区感染的感染部位分布情况。结果:2019年医院感染患病为2.91%、社区感染为40%;2020年医院感染患病为0.91%、社区感染为26.5%;2021年医院感染患病为1.08%、社区感染为34.4%,医院感染和社区感染的感染部位主要分布在下呼吸道。结论:通过分析医院感染现患,临床需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从而降低医院感染,保证患者安全。

  • 标签: 二级综合医院 医院感染 现患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部超声在输尿管结石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准确。方法:选择2020年5月-2022年3月疑似输尿管结石患者75例为对象,所有患者均行X线、腹部超声检查,以手术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X线、腹部超声检查及二者联合在输尿管结石中的准确及诊断效能。结果:75例疑似输尿管结石患者经“金标准”检查确诊59例,确诊为78.67%。X线检查阳性44例,检查准确度为58.67%(44/75);腹部超声检查阳性52例,检查准确度为74.67%(56/75);二者联合检查阳性57例,检查准确度为86.67%(65/75);腹部超声联合X线检查用于输尿管结石中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高于X线检查和腹部超声检查(P

  • 标签: X线检查 腹部超声检查 输尿管结石 准确率 诊断效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和准确。方法:本研究选取了2021年7月至2023年9月期间我院诊治的58例疑似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动态心电图进行诊断,并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动态心电图的诊断准确。结果: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准确较高,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结论:动态心电图作为一种非侵入性诊断工具,在冠心病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价值和准确,有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冠心病。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冠心病 诊断准确率 功能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阳性结果的比较。方法根据收取时间不同的原则进行分组,一组为2011-2012年收取为观察组(100例)、一组为2012-2013年为对照组(100例),两组患者均实施微生物检验,收取标本为200件,分析微生物检验阳性。结果观察组微生物检验患者呼吸道标本阳性例数38例,所占比38.00%;血液、胸腹水以及脑脊液标本阳性例数10例,所占比10.00%;粪便标本阳性例数5例,所占比5.00%;其他非呼吸道标本40例,所占比40.00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阳性结果相比具有差异,应对微生物检验的相关知识以及技术进行充分掌握,进而使检验准确明显提升,为后期治疗提供有利依据。

  • 标签: 不同临床标本 微生物检验 阳性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超声诊断乳腺肿块微钙化的效果和准确。方法:本研究对象为收治时间在2017年度1月-2019年度1月的乳腺肿块微钙化患者,总例数(选取对象)200例,采取抽签分组方法分为观察组100例以及对照组100例,分别采取两种不同的诊断方式,超声诊断方式与钼靶诊断,分析并且对比两组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检出90.00%与对照组检出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的误诊5.00%和漏诊5.00%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通过对乳腺肿块微钙化患者采取超声诊断,取得显著效果,与钼靶诊断效果相当,均能提高准确

  • 标签: 超声 乳腺肿块微钙化 效果 准确率
  • 简介:摘要:目的:对ICU 患者治疗中使用优质护理干预,观察该种应用效果。方法:将2020年2月--2021年2月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分为一组(采用基础护理干预)和二组(采用优质护理干预)。结果:一组和二组院感发生和护理效果对照中,一组分别为19.11%、86.76%,二组分别为2.94%、98.52%,(x2=8.816,p=0.000),两组有差异。结论:对ICU 患者治疗中使用优质护理干预效果优良,值得推荐使用。

  • 标签: ICU 患者 优质护理 院感发生率,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品管圈(QCC)在住院患者医技检查预约执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于2019年8月至2020年4月成立品管小组,选定活动主题,分析导致住院患者医技检查预约执行不到位的原因,制定并落实应对措施。结果 实施品管圈管理后,患者预约检查的执行总执行率由改善前的82%提高至98%,护理措施的满意均较好,总满意率由改善前的83.02%提高至98%。结论 品圈活动使得医技检查预约执行得到提高,同时增加了护理团队的合作精神,促进了团队之间通力合作,对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品管圈 医技检查预约 执行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