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9 个结果
  • 简介:前言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方式的变化,人们屈颈机会的增加,颈椎病发病率不断上升,成为与现代社会相伴随的一种现代病。其中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SpondyloticMyclopathy,简称CSM)由颈椎间盘退变和相关病理变化引起的一种脊髓功能障碍性疾病,是中老年脊髓功能障碍的常见类型,约占颈椎病的5%-10%,且致瘫率高,其病理基础是脊萌遭受外部压迫和脊髓血运障碍。

  • 标签: 脊髓型颈椎病 疗效观察 手法治疗 功能障碍性疾病 临床 颈椎间盘退变
  • 简介:环枢关节错缝就是在外力、损伤、感染等因素下使环枢关节的正常位置发生变化,并刺激或压迫局部的神经、血管、肌肉出现头晕、头痛、局部疼痛、活动受限、猝倒等症状。自2005年-2009年,我们以手法为主,配合牵引、中药辩证施治、颈围固定等方法治疗该病20例,受到比较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 标签: 手法治疗 关节错缝 临床观察 环枢椎 2009年 正常位置
  • 简介:目的:观察根据圆筒枢纽学说的原理手法治疗颈7胸1.2小关节紊乱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俯卧仰头推肩法治疗颈7胸1.2小关节紊乱的临床疗效观察。结果:手法治疗21例患者显效率达95%。结论:运用圆筒枢纽学说分析颈胸枢纽对脊柱动态的调控作用,揭示枢纽力的作用线是中医整脊手法的主要力学依据。

  • 标签: 颈胸枢纽关节紊乱 手法治疗 力学机理 整脊手法 脊柱形态 中医治疗
  • 简介:目的:观察颈椎旋提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50例,采用随机分组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分为手法组25例,采用颈椎旋提手法治疗;对照组25例,采用颈椎牵引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前后临床主要、次要疗效指标均有改善,P〈0.05;结论:颈椎旋提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明显,安全性高。

  • 标签: 手法 神经根型颈椎病 疗效评价 安全性
  • 简介:颈椎病临床分型比较细,根据笔者的临床治疗和观察,可分为退变型颈椎病和外伤型颈椎病两种。退变型颈椎病:多发于40至60岁的中老年。主要症状为颈部僵硬、头痛、头晕、胸闷、心慌、耳鸣、失眠、血压不稳,有的伴有上腹部痛或手指麻木。X光片示:颈椎骨质增生,项韧带钙化,椎间隙狭窄。外伤型颈椎病:多发于20至40岁的青壮年,中小学生也时有发生,主要症状为颈部僵硬、头痛、头晕、恶心、呕吐、颈部不适,落枕样感觉,上肢可见串痛。追问病史,大多有外伤史。X光片示:颈项强直,生理曲度消失。我门诊因为条件所限,病人都以行针灸、推拿手法为主,部分病人给予口服中药、西药等治疗,但仍疗效显著,痛苦小,针对性强而倍受广大患者欢迎。

  • 标签: 推拿手法治疗 颈椎病 针灸 颈椎骨质增生 生理曲度消失 颈部僵硬
  • 简介:病因病机本病属中医学“腰痛”,“痹症”范畴。《内经》已经提出痹症的产生与“虚”有关,但对其认识仅限于“风寒湿三气杂至”,即局限于风湿性及类风湿性脊柱炎一类。《诸病源候论》明确指出:“亦有血缺气虚,受风邪而得之者。”唐代《仙授理伤续断秘方》则认为外伤瘀血亦可产生痹症,并提出药物外敷等治疗方法。金元时期,不仅认识到外伤可致腰痛,痹症,“而且劳力之人”“辛苦失度”也可致痹。《儒门事亲》里关于痹症,一些医学家认识到慢性劳损也能引起某些痹症,现代中医引入病理,采用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方法,对本病的认识更趋全面。

  • 标签: 临床体会 中药治疗 手法配合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腰椎病 风湿性脊柱炎
  • 简介:随着亚健康保健推拿的迅速发展,对脊柱亚健康的保健推拿中,由于从事这项工作的按摩师未经系统的医学培训,对脊柱的解剖、生理、病理和诊断都缺乏全面的知识。因此,在推拿按摩中如果不注意选择适应症,避免禁忌症,容易产生意外损伤。最近媒体多有报导。为了规范脊柱亚健康的保健推拿,根据脊柱解剖和运动力学、生物力学的生理功能,结合常见脊柱推拿并发症的经验教训,拟以下非医疗操作的亚健康脊柱保健推拿八种禁用手法,以杜绝脊柱亚健康保健推拿的意外损伤。

  • 标签: 脊柱亚健康 保健方法 推拿手法 生物力学 腰椎旋转法 胸腰侧扳法
  • 简介:颈椎病是因颈椎椎间盘组织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性病理改变,累及同围邻近组织(神经根、脊髓、椎动脉、交感神经等)出现相应临床症状和体征者。正常的颈椎弯曲向前,形成一弓形,保持我们正常的头部可向前、向后、向左右两侧转动的工作或生活。但是,就目前来说,现代人类社会生活、工作节奏的加快,人们超强劳动如长期坐于桌前工作、上网、玩游戏机,

  • 标签: 颈椎病 中医手法治疗 失败后 手术 社会生活 退行性改变
  • 简介:急性腰扭伤多由于轻度扭腰或弯腰后猛然直立,致使关节突关节滑膜嵌入关节之间,造成滑膜被卡压,关节突关节交锁或错位,而引起剧烈腰痛。本病属中医”弹背”,”闪腰”范畴。发病年龄以20-40岁的男性青壮年。笔者白2006年7月-2007年7月,采用三步正脊手法治疗本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急性腰扭伤 手法治疗 关节滑膜 男性青壮年 关节交锁 发病年龄
  • 简介:三维定位整脊手法,其三维概念原出于古老的系统解剖学,现今的整脊医师在做手法前,都必须细看X光片、CT或MRI,这些都是从多角度来分析病灶,也就是三维概念。

  • 标签: 整脊手法 治疗 三维定位 颈椎病 系统解剖学 病灶
  • 简介:目的:总结整脊手法、药物热疗治疗颈椎病100例,并对颈椎病的发病机理和治疗机理做初步研究。方法先根据不同类型颈椎病选择整脊手法手法后施以药物热疗。结果:对100例患者进行观察,结果显示治愈85例,占85.00%。好转12例,占12.00%。无效3例,占3.00%。总有效率为97.00%,无效者均为脊髓型颈椎病。结论:整脊手法恢复椎间复合关节三维空间内正常位置关系,药物热疗祛风散寒、活血化瘀、温经通络、消炎止痛,二者结合治疗颈椎病,可有效提高治愈率。

  • 标签: 颈椎病 整脊手法 药物热疗 临床疗效
  • 简介:对于新鲜关节后脱位,从理论到临床均有定论。但伤于失治误治而延3周以上者,临床亦不多见。由于各种病理变化产物的存在与阻止,及骨质疏松易致骨折之故,一般多主张手术切开复位,笔者在临床中,运用传统的中医正骨手法,使机化粘连的组织松解后,在行以手法整复复位,并妙用横向的捶击手法,配以内外用药,临床收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 标签: 中医整复手法 治疗陈旧性髋关节后脱位
  • 简介:神经根型颈椎病是指颈椎间盘组织退行性改变及继发性改变累及神经根而出现的肩部疼痛,一侧或双侧肢体放射痛,感觉异常等症候群。神经根型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约占颈椎病的60%。我院自2005年1月~2008年12月对20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采用整脊手法配合中药导入综合治疗,取得明显疗效,现报告如下:

  • 标签: 颈椎病 整脊手法 牵引 中药导入
  • 简介:目的:探讨胰复生,配合手法整复脊椎、针刀疏通经络、治疗脊柱源性糖尿病和非脊柱源性糖尿病的疗效评价。方法:对33例脊柱源性糖尿病运用口服胰复生,配合手法整复脊椎、针刀疏通经络、法治疗;对123例非脊柱源性糖尿病运用口服胰复生,配合针刀疏通经络等疗法治疗,分析其疗效。结果:脊柱源性总有效率96.97%;非脊柱源性总有效率97.56%。结论:口服胰复生,配合手法整复脊椎、针刀疏通经络、等疗法,对脊柱源性糖尿病有很好的疗效;口服胰复生,配合针刀疏通经络对非脊柱源性糖尿病有效。

  • 标签: 整脊手法 胰复生 脊源性糖尿病 中药制剂 中医治疗
  • 简介:目的:观察比较杠杆定位正骨手法与平面用力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367例,男211例,女156例;年龄17~78岁,其中20岁以下5例,50岁以上61例。膨出型165例,突出型117例,游离型85例。367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182例)和对照组(185例),治疗组采用牵引治疗仪持续牵引30min后,用杠杆定位正骨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牵引治疗仪30min后,用平面用力推拿手法治疗。隔1d治疗1次,3次为1个疗程。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包括腰部疼痛与不适、下肢疼痛与麻木、大小便无力与会阴麻木、直腿抬高程度、下肢行走能力、工作生活能力),并按疗效标准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6个月,平均2.6个月。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症状与体征各方面较治疗前都有较大的改善(P〈0.01),其中治疗组在腰部疼痛与不适、下肢行走能力方面优于对照组(P〈0.01)。按疗效评定标准:各型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杠杆定位正骨手法比平面用力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正骨手法治疗 杠杆 临床研究 治疗效果 疼痛与不适
  • 简介:脊柱手法以纠正脊柱畸形或力学失衡为原则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症状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了。但是,自从70多年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理机制被现代科学揭示以来,人们就开始逐渐忽略或摒弃脊柱力学失衡的手法治疗,转而关注突出髓核组织。但是,随着现代医学可发展,临床一线的医生们又逐渐发现了许多临床证据,证明大部分患者都可以通过保守治疗使症状得到缓解甚至临床治愈,而突出髓核在保守治疗成功之后并未产生显著改变,这不得不让现代医学重新审视突出髓核的临床意义。同时,根据脊柱手法在保守治疗临床工作的实际效应,临床医生在新的背景下,又开始重新展开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脊柱力学失衡问题的认识。本文从文献回顾的角度,总结了本病的这一认知历程,希望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病理认识的深入和治疗原则的完善带来一些启示。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脊柱手法治疗 脊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