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心脏骤停早期最重要的治疗是电除颤、通气和心脏按压,在行这些生命支持的同时,通过对心脏骤停的原因和病理生理变化的分析,准确迅速合理的应用复苏药物是高级生命支持的重要内容,对提高复苏的成功率是非常重要的。

  • 标签: 心肺复苏 心律失常 药物
  • 简介:成人2005年CPR与2010年CPR在急救中应用对比分析显示,2005年CPR较2010年CPR,在抢救过程中,可以缩短抢救时间,同时对未经培训的普通目击者可以在急救医生的电话指导下进行施救,等待急救医生到达现场。可以大大的提高患者的生存希望。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心脏骤停 心肺复苏(CPR)开放气道(A) 人工呼吸(B) 胸外按压(C)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5月4日下午,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在门诊大厅举办“护佑生命救在身边”心肺复苏公益培训活动.来自泰医附南丁格尔志愿护理服务队急诊分队的医护人员在门诊大厅手把手教授往来群众做徒手心肺复苏术,泰医附院门诊就医患者及其亲属、医院保洁、保安人员等100余人参加了培训。

  • 标签: 徒手心肺复苏术 培训 生命 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 门诊大厅 医护人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现场徒手心肺复苏抢救效果具有影响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2月~2014年12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具有完整抢救记录的心跳呼吸骤停患者138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并对其抢救结果展开分析。结果138例患者中,抢救成功率为23.91%(33/138),抢救失败率为76.09%(105/138);心肺复苏成功组、失败组在医务人员心肺复苏抢救结果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而非医务人员和是否存在早期心肺复苏抢救的结果差异显著,P<0.05;两组在是否获得早期心脏除颤方面的抢救成功率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群众性心肺复苏技术教育前后抢救成功率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跳呼吸骤停患者尽早实施规范心肺复苏抢救、早期除颤、应用心肺复苏药物或者行气管插管术,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通过对群众进行心肺复苏普及教育,也利用抢救成功率的提高。

  • 标签: 心跳呼吸骤停 徒手心肺复苏 现场急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急诊护理对于心肺复苏后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1 年1月到 2022 年1月期间的60例心肺复苏抢救成功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并采取计算机表法对并其进行研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 例患者,研究组心肺复苏抢救成功患者采用紧急护理模式,对照组脑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结果:研究组心肺复苏抢救成功患者不良情况发生率(6.67%)明显低于对照组(33.33%),研究组心肺复苏抢救成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急诊护理 心肺复苏 康复效果
  • 简介:最新的心脏性猝死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心脏猝死的发生率为41.84例/10万人,以13亿人口推算,国内心脏猝死总人数高达54.4万例/年,居全球之首。而目前我国心脏性猝死的抢救成功率极低,能够抢救过来的患者不足1%,大部分人根本就没有抢救的机会,死于院外。因此,普及广大民众心肺复苏知识、技能非常重要。

  • 标签: 心肺复苏 抢救成功率 心脏性猝死 心脏猝死 调查结果 流行病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公众心肺复苏培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以提高院急救能力。方法按照《2010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规范带教。重视细节培训,做到讲练到位、点评到位、纠错到位,并制定考核评分表,严格考核。结果全部学员考核合格,基本掌握CPR技能,达到培训目标。结论依新指南培训,充分关注学员对技能的把握、理解和运用,是提高目击者实施CPR自愿度及急救能力的有效方法。

  • 标签: 公众 心肺复苏 技能培训
  • 作者: 周德长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2-12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2期
  • 机构:(成都市新都区人民医院四川成都610500)【中图分类号】R1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2-0019-02苏大爷在吃完晚饭正在小区里遛弯,突然开始出现头晕症状,坐下休息一会儿也没见好转,当然准备回家休息时,突然间意识丧失直接昏倒在地。正好此时刘护士下班路过,发现情况不对,在检查苏大爷基本情况后立即开始心肺复苏,医学院学生王旭见状立即加入到心肺复苏急救中,后急救车将苏大爷拉至医院进行急救,最终保住性命。有的人在想,心肺复苏都是一个人,为什么在苏大爷的心肺复苏中需要两个人?一个人的心肺复苏和两个人的心肺复苏有什么区别?心肺复苏应该怎么操作?现在就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吧。什么是心肺复苏?大多数患者在心搏骤停前没有明显征兆,均为突然发病;少数患者在发病前几分钟内会出现乏力、头晕、胸闷、心悸等症状;当心脏波动突然停止后3~5秒时,患者会出现黑朦、头晕等症状;5~10秒后会因脑部缺氧而意识消失;10~15s会出现大小便失禁、全身抽搐症状;20~30s呼吸间断或停止,伴有明显苍白、紫绀情况;60s后出现瞳孔扩散症状;4~5分钟因中枢神经系统长时间缺氧,可引发不可逆的脑损伤及神经系统损伤;因此心肺复苏一般在现场极力进行,直至挽回心搏骤停患者生命,并获得宝贵时间。在现场的心肺复苏又称为基础生命支持,主要指在患者发生心搏骤停后现场以徒手方式进行抢救,使停止跳动的心脏重新恢复收缩功能,脑部、中枢神经及全身组织重新恢复紧急供氧。在现场的心肺复苏中,主要包括现场评估,检查患者意识状态、拨打120,检查自主呼吸及心跳,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以及人工呼吸,在急救过程中等待进一步生命支持,也就是120急救人员的到来进行专业医疗器械及药物的急救。什么是双人心肺复苏?上文中我们已经了解到心肺复苏的重要性及基本操作流程。那么什么是双人心肺复苏?双人心肺复苏与单人心肺复苏有什么区别?双人心肺复苏指两个人同时徒手进行心肺复苏,其中一个人进行人工呼吸,另一个人进行胸外按压。在苏大爷的心肺复苏中,刘护士和王旭同时徒手开展心肺复苏,其中刘护士负责人工呼吸、王旭负责心脏按压,后两人更换分工继续急救,此种情况极为双人心肺复苏。在双人心肺复苏时,如果两人同时到达现场,则立即进行分工,即将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工作分开;若两个人不是同一时间到达现场,则应该在先到达现场人员完成15次胸外按压以及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当患者突发呼吸、心脏骤停后,初级心肺复苏是现场的重要急救措施。目的浅谈初级心肺复苏急救体会。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进行初级心肺复苏急救。结论除非环境危险或存在其他特殊情况,在心肺复苏过程中不要轻易搬动患者。争分夺秒地启动心肺复苏过程对于改善患者预后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初级心肺复苏 急救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