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8 个结果
  • 简介:针对吉林油区15个已开发油田的岩石、流体性质及开发现状对试井解释中的地层油体积系数、油压缩系数、粘度、溶解油气比、岩石压缩系数、地层水压缩系数等基础参数进行了确定.主要方法是根据各油田有代表性的高压物性资料,采用多项式的方法对实测点进行拟合,得出原油的高压物性与地层压力之间的关系式;同时根据实测岩石压缩系数采用多元回归方法,回归出松辽盆地南部及伊通地区的岩石压缩系数经验公式.

  • 标签: 注水井 试井解释 多项式拟合 经验分析 油田注水开发
  • 简介:四川遂宁市磨溪龙王庙组气藏是目前我国最大的单体海相整装气藏,该气藏具有高温、高压、高产、易漏、地质条件复杂等特点,试油测试作业过程中井筒流出流体往往含有岩屑、堵漏材料、暂堵球、射孔残渣等多种形状的固相物质。为有效防止地面测试流程油嘴被堵塞或节流阀被刺坏,保障作业过程中设备和管线的安全,保证作业的连续性,通过对地面流程进行优化,利用105MPa捕屑器有效清除了高速流体中的固相物质,在龙王庙气藏的开发井中获得成功应用,彻底改变了以往捕屑器仅用于页岩气加砂压裂井钻塞作业中的使用局限。

  • 标签: 捕屑器 排液测试 固相物质 现场应用
  • 简介:在美国及许多国家、地区存在有丰富的页岩气资源。在这些资源的不断开发过程中涉及环境风险,尤其是水资源。这种分布式采掘工业的复杂原始状态及有限的影响数据,导致建立可能的影响和设计适当的调控响应面临挑战。为了评估一套潜在的水管理政策方案,此处我们建议在项目层次影响评估方法之外.采用区域性、共同性影响分析。具体来说,我们检查用于水力压裂的假定取用水和随后的废水处理,这种废水可能返回或来自目前未开发的纽约Susquehanna河流盆地的未来开采的页岩气井。结果表明:建议的取用水管理措施不能提供比单一方法更大的环境保护。我们建议采用一种使环境保护最大化、同时减少调控复杂性的政策。对于废水处理而言,据我们了解,纽约Susquehanna河流盆地现存的市政设施的废水处理能力有限,我们建议对工业处理设施采取适度的私人投资,以完成处理目标而不会对公共系统造成风险。我们得出如下结论:影响页岩气开发的确定性水资源调控应该建立在区域性、共同性基础上,这表明可以通过兼顾环境评估和调控限制开采的需要,以满足水资源管理目标。

  • 标签: 水力压裂 页岩气 水资源 区域评估
  • 简介:卧龙河气田Tc15~Tc34气藏从1973年开始投产以来,长期坚持了一整套系统的动态监测工作,取得了大量第一性资料,解决了开发中的许多问题。在气藏产能递减阶段,运用动态监测资料,拟合主产井生产方程,编制了气田开发调整方案。应用多种方法,计算和复核动态储量,使储量核增32.74×108m3,气藏日产量增加40%,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

  • 标签: (卧龙河气田)油气藏动态 监测系统 天然储量 储量计算 开发方案 增产措施
  • 简介:经对我国中、上扬子地区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富有机质页岩段的沉积序列、含气性和可改造性等有关参数分析,将其划分为四个小层,并确定富有机质页岩的1号和2号小层物性最好,为最优储层.采用我国唯一的大型全三维水力压裂物理模拟实验系统对不同小层的岩样进行压裂评价实验分析,得出底部页岩脆性矿物含量高、天然弱面发育,压裂裂缝延伸受层理影响,形成复杂裂缝网络.结合我国已完钻页岩气水平井产气效果分析,确定中、上扬子地区五峰-龙马溪组页岩气开发水平井轨迹选择应在底部20m左右优质页岩段.

  • 标签: 页岩气 水平井 井眼轨迹 储层改造
  • 简介:人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适当选择和实施二氧化碳(CO2)储存项目具有长期安全性。然而,CO2从地层泄漏的可能性依然存在,例如,在废弃井中注入的C02有可能泄漏进入上覆地下含水层。在CO2泄漏事件中,操作者应谨慎、快速地进行补救措施。迄今为止,CO2泄漏修复计划侧重于使用泄漏井的封堵方法。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需要圈闭或去除含水层中泄漏的CO2。鉴于保护饮用水资源和满足相关许可证要求的重要性,本项研究对一系列假定泄漏情况的多种修复方案进行了分析。本文考虑了3种特定修复目标,即降低含水层中可移动CO2数量、降低含水层中CO2总量以及降低液相CO2浓度。首先,利用多相流模拟器TOUGH2评估控制地下水含水层中泄漏的CO2范围和形状的过程与参数;其次,通过系统模拟来鉴定控制CO2提取的多相流动过程与相特性,例如浮力诱导流、毛细管捕集以及CO2溶解和离溶作用。随后,对比了不同修复方案的效果,包括:(1)通过垂直和水平抽水井去除气相和液相CO2;(2)注入水以溶解气相CO2并增大毛细管捕集力;(3)结合多井注入与提取方案。基于本项研究结果,可以得出多种有关不同修复方案效果的结论。首先,如有必要,通过固定和/或提取可有效修复地下水含水层中泄漏的CO2;其次,对于未形成重力舌区域内的小范围CO2羽而言,通过处于CO2羽中部的单独垂直井在数年内可去除所有CO2。在形成大范围重力舌的情况下(在盖层下圈闭的薄层、大范围CO2羽),去除CO2羽水平井更加有效,虽然这可能需要10年或更长时间。实际上,在这些情况下,注入水并快速固定和溶解CO2羽可在短期内生成更有效的圈闭。但最有效修复大范围CO2羽的方案包括结合连续和/或同时多井注入和抽取。在这种情况下,能够有效圈闭和修复大�

  • 标签: 地下水 修复 二氧化碳地质储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