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8 个结果
  • 简介:自然环境及其演变不仅对于塑造文化的区域特色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深刻地影响了文化的进程。商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重要朝代,生态环境对其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安阳殷墟刘家庄北地出土的大于4mm的12979块木炭样品进行鉴定,这些木炭分别属于18种木本植物。其中落叶的栎属出土概率最高,表明落叶的栎属是当地的优势种。对群落环境起主要作用。通过对鉴定出的木炭树种进行共存因子法分析,结果表明,商代晚期年均温(MAT)为7.4℃-15.9℃,年降水量(AP)为620-1200毫来,湿润指数(IM)为-14.2-52.6。对树种的生态特性和共存因子法分析表明,商代晚期气候与现令并没有明显的不同。通过对遗址出土的大块木炭进行树轮年代学研究,重建了商代晚期的降水量,结果表明商代晚期气候是波动的。既有干旱时期,又有湿润时期。商代晚期后段气候不是干旱。反而降雨量更大。重建结果与考古学研究结果大体相同,指示水患有可能是商都毁弃的一个重要原因。该研究为重建殷商时期的生态环境提供了契机。为探求“自盘庚徙殷至纣之灭,二百七十三年更不徙都”的原因以及周武王时,周起兵攻商,商王朝就此灭亡的原因,提供了高分辨率的环境背景信息。

  • 标签: 刘家庄北地 殷墟 木炭分析 树轮分析 生态环境
  • 简介:运用生态博物馆的理念来设计构思城市博物馆中的陈列是本文要试图论述的观点。生态博物馆从其发端到现在已有三十多年,从其先导者法国的乔治·亨利·里维埃对生态博物馆所给予的三次定义来看,对生态博物馆的认识是从最初的关注于人类生活发展的环境与状态,到后来的强调地方社区的作用,再到将生态博物馆的作用定位于人类如何更有效地将自身发展的历史和环境,进行收藏、保护和研究。

  • 标签: 生态博物馆 陈列 城市 人类生活 设计构思 环境
  • 简介:《陇戛寨人的生活变迁——梭戛生态博物馆研究》(方李莉等著,学苑出版社2010年1月版。以下简称《研究》),是对我国第一个生态博物馆一一梭戛生态博物馆较为详尽的研究性著作。纵观全书,《研究》的亮点在于研究面广,材料丰富,尤其是对陇戛寨人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记录和梳理,显得极为详尽。

  • 标签: 梭戛生态博物馆 生活变迁 本土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 现状 中国
  • 简介:根据世界遗产委员会的决定,世界遗产中心组织了名为“世界遗产和当代建筑——管理历史名城景观”的国际会议,旨在研制原则,制定指导方针,以规范和管理世界遗产城市内的高层建筑及当代建筑。会议于5月12-14日在奥地利维也纳召开,由奥地利政府承办,维也纳市和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协办。

  • 标签: 世界遗产委员会 国际会议 高层建筑 维也纳市 历史名城 管理
  • 简介:近年来,贝尔格莱德大学建筑学院开展了一系列学生课题,目的是保护塞尔维亚丰富的罗马时期以来的考卉遗址,研究遗址的展示以及将遗址积极融入现代生活和旅游项目中的可能性。罗马军营遗址TimacumMinus的复兴项目就是其中之一,它表明学生参与解决考古遗址的展示和复兴等复杂问题是卓有成效的,

  • 标签: 考古遗址 文化景观 学生参与 贝尔格莱德 建筑学院 塞尔维亚
  • 简介:目前,我国文物行业病害分析通常是定性描述,从而导致病害分析对比性差、档案价值差。为了实现对文物劣化的定量分析和系统评价,对AutoCAD进行了二次开发,建立了文物劣化定量分析与评价软件系统。通过对软件系统开发思路和特点的介绍,证实了用AutoCAD软件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专业化和本地化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 标签: AUTOCAD 文物劣化 定量分析与评价
  • 简介:北魏至隋唐时期,罗布泊地区的城市数度兴废。在隋朝初期平定吐谷浑后,该地区的城市建设获得恢复发展,后因隋末战乱再遭废弃。’唐贞观年间,来自中亚康国的粟特人康艳典率领部族在楼兰城故址和罗布泊地区重建新城,并形成经济建设与安全防卫等功能较为齐全的城镇群,这对延续和繁兴丝绸之路交通、促进丝绸之路沿线多元文化交往融合具有重要意义。罗布泊地区的城市重建,除了社会政治、经济、军事等主要驱动因素以外,自然生态的修复改善也为此提供了客观可能。而城市人口结构、社会生产方式和自然气候等是罗布泊地区生态环境得以修复改善的重要因素。

  • 标签: 北魏至隋唐 罗布泊 生态修复 城市重建
  • 简介:挪威驻华大使叶德宏先生愉快地接受了贵州省政府原副省长龙超云的邀请,于2003年3月19日至25日赴黔作为期七天的考察访问。大使随行人员有大使夫人叶卡琳女士(人类学家)、文化专员梅园梅女士;此外陪同大使考察的有国家文物局专家组成员、贵州生态博物馆项目领导小组组长苏东海先生,《中国日报》记者王姗姗女士。

  • 标签: 挪威 驻华大使 叶德宏 贵州 生态博物馆 考察活动
  • 简介:唐五代是敦煌古代历史上开发规模最大、持续时阍最长的时期。在大部分时阍内,这一地区的人口都超过了三万,他们每天在饮食、取暖、生产、饲养牲畜等方面都消耗着数量可观的柴草。这种无间断的消费一直持续了四百余年。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绿洲赖以生存的天然植被,加剧了该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此文从藏经洞出土的敦煌文书所记载的内容出发,通过对这一时期不同阶段柴价的分析.结合税柴征收的具体情况,得出了敦煌地区天然植被受到严重破坏的结论。

  • 标签: 唐五代 敦煌 柴草消费 生态环境
  • 简介:以北京延庆县大庄科乡冶铁遗址群为例,对空间结构及其与资源、环境间的关系通过GIS工具进行分析。根据对冶炼活动有显著关系的影响因子,建立遗址分布之间的定量关系,进而模拟小区域范围内的遗址预测。研究发现,该区冶铁遗址群对地理位置中的坡度和高程因素展现出较强的依赖性,主要表现为遗址的坡度(7°以下)和高程(650m以下)数值均相对较小;遗址与水系间联系明显,冶铁遗址主要集中在河流交汇处,方便冶炼过程及相关活动水源的供应;而随着冶炉容积(即冶铁产量)的增加,小范围内的冶铁遗址选择,并未以铁矿资源距离就近为最佳选取原则,表明了人类生产活动中对资源的依赖程度有所减低。

  • 标签: 景观考古 冶铁遗址 GIS 大庄科乡
  • 简介:二十世纪是西方博物馆事业发展的黄金时期,也是众多博物馆学理念与思想迸发的时代。1971年,法国博物馆学家雨果·德·瓦兰(HuguesDeVarine)率先提出了“生态博物馆”这一名词。时至今日,生态博物馆概念的提出已经历了近五十年,并在英国、瑞典、加拿大和中国等地生根发展。

  • 标签: 生态博物馆 苏格兰 斯塔 博物馆事业 黄金时期 二十世纪
  • 简介:1997年10月23日,中国和挪威签署了合作建立生态博物馆的协议①.1998年10月31日,中国第一座生态博物馆--贵州六枝梭嘎生态博物馆正式成立.此外,贵阳、花溪镇山、黔东南州黎平堂安、锦屏隆里的生态博物馆也在积极建设之中.这些生态博物馆都建于民族地区,文化的保护和开发是一对矛盾.

  • 标签: 生态博物馆 旅游业 生态旅游 民俗旅游 旅游开发
  • 简介:博物馆害虫综合防治是取代以往博物馆害虫治理措施的一种新方法。它融博物馆学、昆虫学、生态学、管理学等多门学科为一体,在治虫实践中,以生态安全和整体协作为原则,力主摒除有毒化学药剂在博物馆中的使用,并将害虫防治融入博物馆各方面的管理工作之中,提高藏品保管工作的现代化水平。现今,社会大众对博物馆在生态环保和科学管理方面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博物馆需要及时关注国外害虫治理的新动态,对博物馆害虫综合防治的概念、历史、内容、应用技术,以及与我国传统作法的差异有所了解。

  • 标签: 害虫综合防治 藏品保管 生态
  • 简介:近年来,学术界关于皖南新四军的北移路线存在许多争论。在皖南事变之前,新四军的北移有三条路线可选,即北线、东线和南线。相对而言,从北线铜陵、繁昌间渡江转移是比较安全的。新四军经该线北移路程较近、地形熟悉,掌握敌伪的活动规律,准备最为充分,具有政治优势,有敌顽矛盾可以利用,有渡江的经验可以借鉴,即使遭到拦截,可能遭受的损失也是最小的。但从北线转移也有不利因素,主要是敌顽的封锁和国民党散布了新四军北移消息。由于各种原因,皖南新四军最终放弃了从北线转移的计划。其主要教训是:项英犹豫动摇,丧失了渡江的最佳时机,高估了困难,没有舍局部而保整体的决心。无论新四军选择怎样的北移路线,大部队北渡长江和复杂的敌情迟早都是要面对的。

  • 标签: 新四军 皖南事变 北移路线 北线
  • 简介:博物馆文物环境因装饰材料所致甲醛污染以及由此产生对文物危害问题已被普遍关注。为了评价净化材料实际使用中对污染物去除净化能力,搭建了静态试验舱,建立了该环境中甲醛的定量分析方法。研究了甲醛溶液法和人造板散发法两种产生甲醛气体的方法,以及吸附材料不同加入方法等对净化材料评价结果的影响,研究试验舱内甲醛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建立了净化材料脱附量检测方法,分别测定了活性炭和三种壳聚糖基净化材料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用人造板散发法产生甲醛气体方法能用于甲醛净化材料的评价,得到净化率指标反映了净化材料在实际文物环境中的应用效果,脱附量指标能直观比对和反映净化材料对污染物的吸附稳定性。

  • 标签: 甲醛 空气污染 博物馆 净化材料
  • 简介:西部大开发,是事关我国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长远生存与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开发西部地区,有很多优势和有利条件,但这一地区生态环境极其脆弱,大部分地区森林覆盖率很低。其中,新疆森林覆盖率只有0.79%,青海为0.35%,宁夏为1.54%,甘肃为4.33%,西藏为5.84%。由于森林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沙漠化加剧,对西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造成了严重制约。

  • 标签: 西部大开发 自然环境保护 生态建设 经济建设 生产方式
  • 简介:考古工作者在三峡地区发现了大量与巴人和巴文化相关的遗物,同时也发现了不少反映当时生态环境的重要材料.巴人所处三峡地区的生态环境与三峡地质地貌紧密相关.生态环境对巴人的生活、居住、信仰、文化等多个方面产生了决定性影响.

  • 标签: 三峡 巴人 考古 生态环境
  • 简介:交流阻抗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电化学测试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各工业领域,本工作将交流阻抗技术应用于研究铁质文物封护剂的性能。为了更好研究封护剂的耐蚀性能,运用交流阻抗技术的基本原理,及用该技术对铁质文物复合封护剂与聚氨脂乳液封护剂电化学性能进行测试研究。结果证明,复合封护剂的性能优于聚氨酯乳液。实验结果提示,交流阻抗法为文物封护剂的研究提供了一种快速有效的检测方法。

  • 标签: 电化学阻抗谱 文物保护 封护剂
  • 简介:博物馆除了为观众提供观光的机会和提供教学用具之外,从总体而言,能够给观众留下深刻持久的印象。可以使观众重建对自己的理解与学习能力的自信心。它可以使人们了解过去的事情的发生根源,来龙去脉。它可以帮助观众认识到人类和人类的行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 标签: 博物馆功能 评价方法 学习能力 观众 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