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2007年3月去看望好友甘肃省博物馆的祝中熹先生时,他送给了我几本《陇右文博》。在翻阅中有幸读到了于祖培先生《‘京’字初中的文化内涵及其历史影迹——宁县庙咀坪遗址浅释》一文,很受启发。于先生从文字的初去研究历史文化不失为一种有创意之方法。我相信依此法再参照文献及考古材料定会解破一些历史文化之谜。不过于氏在该文中所表述的“由是则知庙咀坪古名叫‘京”’。“现在‘京'‘姜’二字音、形的破解。表明我国在神农时期已有了成型的复杂文字”,“京是宗庙”,“《说文解字》‘人所为绝高丘也’依稀反映了‘京’原为宗庙神舍这类人工建筑的历史痕迹”观点等。鄙人不敢苟同。

  • 标签: 宗庙 初义 “京” 历史文化 神农 甘肃省博物馆
  • 简介:马王堆帛书《春秋事语》燕大夫章“起民之暨也”之“暨”,当读为“塈”,训为息;晋献公欲伐虢章“且少长于君前”之“前”,当读为“贱”;鲁桓公少章“卒必[作心]之”“果以其言[作心]之”之“[作心]”,皆当读为“谮”,诬陷之义;宋荆战泓水之上章“非德伐回”之“非”,当读为“配”;吴伐越章“使守布舟”之“布”,当读为“甫”,训为大;鲁庄公有疾章“[母心]德[作心]怨”之“[作心]”,当读为“措”,训为弃置。

  • 标签: 马王堆帛书 《春秋事语》 考释
  • 简介:1351年,徐寿辉住湖北蕲州起义。攻克蕲水后,建国天完,年号治平,1356年迁都汉阳,改元太平。1358年,改元天启。1359年迁都江州,改元天定l360年,部将陈友谅杀主夺位,改国号为汉,改元大义,铸大义通宝钱。

  • 标签: 大义 “义” 迁都
  • 简介:许衎、许师墓志跋索全星In1978and1984,twoepitaphsofYuanDynastywerediscoveredsuccessivelyatXinlifengVillageinJiaozuoCity,HenanProvince,The...

  • 标签: 墓志 许衡 神道碑 《元史》 御史中丞 金元之际
  • 简介:《圣立海》是1909年黑水城遗址所出西夏文献的一种,今藏俄罗斯科学院东方研究所圣彼得堡分所,编号инв.No.143、144、145、684、2614。原书为西夏乾祐十三年(1182)刻字司重刻本,凡五卷十五章,今仅存第十四、十五章全部及第一、三、四、五、十三章残叶,计蝴蝶装44个整叶和5个半叶。

  • 标签: 西夏文献 黑水城 遗址 圣彼得堡 东方 研究所
  • 简介:梁代大僧正法云的《法华记》对后世佛教,尤其是天台宗影响深远。而敦煌遗书中题名为《法华(经)记》的S.2733、S.4102、P.3308以及被《敦煌遗书总目索引》误判为《法华记》卷三的S.37皆非法云《法华记》的抄本。在《大正藏》第85册所收《法华记》卷三中,题注说明此卷前部分依S.2733,自“安乐行品”以下部分据S.37,此处所谓的S.37使用的是已废弃的旧编号,实际指的S.4102。

  • 标签: 光宅法云 《法华义记》 敦煌遗书 新旧编号
  • 简介:经过多次调查,我们确定固城乡五座古城,是合水境内修建最早的古城堡,其中固城古城、巷口古城、丈八寺古城、午亭子古城修建于商武乙时期。(图一)

  • 标签: 兴衰 古城堡 亭子
  • 简介:在宁县博物馆保存着一个古井口。该井口由一块整石雕为四方形,其边长116厘米,高35厘米。有高7厘米的平台,平台四角雕刻四个动物头。群众称其为“龟”。四边“龟盖”覆在“龟”身上。中间是直径36厘米的圆洞,即井口。相传,它是周老王不密为“南津”人打的“津”井口,本在南乡北庄村。第二次文物大普查时搬回宁县博物馆。

  • 标签: 狮子 博物馆 宁县
  • 简介:湖北随州市地岗东汉墓清理报告随州市考古队1994年8月下旬,湖北省随州市地岗因建设工程发现两座砖室墓,随州市考古队接到报告后,即派员赶赴现场调查,并配合工程进行了清理发掘。现将两座砖室墓(编号为M1、M2)清理情况报告如下。一、墓葬位置及形制墓葬...

  • 标签: 东汉墓 随州市 几何纹 底径 湖北随州 随葬品
  • 简介:官至少师兼吏部尚书,是明代地位最高的重庆籍官员。蹇神道碑发现于重庆北部新区天官坟附近,碑体量巨大,碑铭部分可辨,提供了许多新的史料,与清代地方志及蹇氏族谱对较考证,对于蹇及其家族历史研究具有一定意义。

  • 标签: 蹇义 神道碑 《江北厅志》 《蹇氏族志》
  • 简介:《陇右文博》2007年1期发表李仲立先生《议“京”字初非神农宗庙》一文,说京是大窑洞,驳我在《陇右文博》2004年1期发表的拙文《“京”字初中的文化内涵及其历史影迹一宁县庙嘴坪遗址浅释》中“京”是神农氏炎帝族宗庙神舍的观点。故欲借贵刊一席之地。与李先生商榷。以期“京”字初及“京”文化发展轨迹昭彰于世。

  • 标签: “京” 初义 窑洞 文化内涵 文化发展 神农氏
  • 简介:《金钱会及其铸币》是钱币学和历史学相结合的一本专著。建国、法仁先生通过对“金钱记”钱的铸行时间、铸行区域以及对该钱版别、性质的探索.不仅把“金钱记”的钱币学研究推进了一步,而且对那个时代、那段历史的重新认识取得了新的成果。

  • 标签: 金钱 铸币 转化 重新认识 历史学 钱币学
  • 简介:“中华革命军饷凭单”是辛亥革命时期以“同盟会本部”名义发行的筹饷票券。笔者参与编著的《辛亥革命时期货币》一书,收录有五元面值的该券一张。其正面居中为白日图案及交叉的青天白日旗和青天白日满地红旗帜.其上方为“中华革命军饷凭单”名称.下侧为“五圆”面值.右边为“同盟会本部发行”。左边为“黄帝纪元四千六百零九年月日押”字样,外绕花框,四角分别有“5”及“五”字面值数。背面为发行“要则”五条.内容如下:“本部为接济各地义军军需起见.特发行此饷凭单,分百圆、五十圆、十圆、五圆四种”;“新政府成立后,持有此凭单者可向新政府银行照数取换国币”;“新政府成立后.持有此凭单者在本国内无论何处均可通用”:“本凭单得由所有者转让与他人”:“本凭单发行时盖有三印为据。如未盖印及印迹不符者作为废纸”。

  • 标签: 革命军 辛亥革命时期 日本 政府成立 政府银行 同盟会
  • 简介:甘肃省宁县庙咀坪遗址,文化内涵丰富,是省级保护大遗址。传说,夏末商初,周先祖公刘在此建立起古邠国。因此,它又叫“公刘邑”、“公刘坪”。春秋战国时期,渠戎又在此建国定都。它不仅在陇东,而且在全国文化发展史上也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宁县 庙咀坪遗址 “京” 文化内涵 历史文化
  • 简介:西汉长陵位于咸阳市窑店镇三村附近,在这里出土了西汉早期的着衣式陶俑,历史研究价值非常高。本文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仪、X射线衍射仪和拉曼光谱仪对长陵陪葬墓出土的白彩着衣式陶俑的表面颜料和胎体进行了分析研究,为了解长陵陪葬墓出土的彩绘陶俑制作工艺,研究当时社会的经济和文化信息提供参考资料。

  • 标签: 长陵 着衣式 扫描电镜 X射线衍射
  • 简介:作者在系统地回顾了王莽大布的研究历程的基础上,重新爬梳了有关材料,认为“大布黄千”的正确读法应南“大黄布千”。

  • 标签: 王莽 大布黄千 大黄布千 布货十品
  • 简介:安徽境内发生的太平天国历史事件众多,使得太平天国保留着醇厚的安徽元素,同时也给安徽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太平天国历史文物。安徽博物院藏三尊太平天国谒天陈铜炮较为罕见,皆为国家一级文物,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一尊铜炮铸有铭文:"九门御林开朝王宗谒天陈正铸炮刘造太平天国辛酉十一年十二月吉日",时间大约为1862年1月。另外两尊铜炮铸有相同铭文:"九门御林开朝王宗谒天陈正铸炮刘造太平天国壬戌十二年三月吉日",时间大约为1862年4月。铜炮是谒天陈志书驻守常州期间铸造,反映了太平天国后期陈为守卫常州而做出的积极努力与贡献。陈志书是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部将,作战勇敢,战功卓著,但史书对陈的记载稀疏分散,远远不及其胞弟护王陈坤书。本文依据淮军领袖李鸿章攻打常州期间的奏疏,参阅太平天国文献,并结合地方志,考释谒天陈铜炮背后的历史信息,以揭开历史边缘人物陈志书的人生经历与悲壮命运。

  • 标签: 陈志书 太平天国铜炮 谒天义 志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