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4 个结果
  • 简介:近人庞镜塘收藏古籍多达九万余册,不乏珍本秘籍,其中大部分已捐献国家,但有64种796册赠予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本文就其珍稀之本及版本价值略作介绍,以飨读者。

  • 标签: 庞镜塘 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 珍贵古籍
  • 简介:魏晋南北朝时期,私家藏书异军突起,非常兴旺,藏书家人数众多,藏书量前所未有,藏书活动内容丰富,学术成果异彩纷呈,逐渐形成了私家藏书文化,它的形成与当时的政治宽松、学术繁荣和佣书业发达有着直接关系。

  • 标签: 魏晋南北朝 私家藏书 佣书业
  • 简介:本文详细考证了五代时期后唐的官府藏书事业,包括后唐政府对图书典籍的搜聚、庋藏、管理、校雠、雕印等内容,论述了在战乱状态下后唐在该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和影响.通过史实,使我们感悟出中华文明之绵延不绝,原因有自.

  • 标签: 五代时期 后唐 官府藏书事业 管理体制
  • 简介:1清代乾嘉时著名学者洪亮吉把我国的藏书家分为五类,即考订家、校讐家、收藏家、赏鉴家和掠贩家。叶德辉则以为考订与校讐实是二而一,应该统称之为著述家;若专以善本为祖本,重行刊印流传,则当称为校刊家。但亦有考订、校讐、收藏和鉴赏兼而有之的学者,叶氏举出如毕秋帆的经训堂、孙渊如的平津馆、马嶰谷、半搓弟兄的玲珑山馆等均属此类。咸、同时期,贵州独山莫友芝氏的影山草堂藏书,亦颇著名·友芝的资力及其刊行的书籍数量,固比不上以上诸家,但友芝的学养渊博

  • 标签: 莫友芝 影山草堂 平津馆 经训堂 叶德辉 藏园群书题记
  • 简介:乾隆帝在位六十年(1736-1795),是中国历代王朝中统治时间最长的皇帝之一,仅比其祖父康熙帝少一年而位居第二。乾隆在位期间组织全国学者大量编撰各种经说、方略、官书、续三通以及十三经刻石、翻译佛藏外,最为重要的还是乾隆帝钦定组织编纂了我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部丛书——《四库全书》,该书共收书三千四百多种,近八万卷,几乎涉及到秦汉以来所有我国历代典籍文献。

  • 标签: 《四库全书》 藏书家 乾隆时期 私家藏书 乾隆帝 鲍廷博
  • 简介:黄裳先生藏书甚富,所藏天一阁藏书亦多,其所藏书题跋大多已收录在今出版著述中,而散失在各地图书馆黄裳藏书中的题跋则未能收录,本文将黄裳漏收题跋汇辑一束,并对藏书及题跋详加考释,为来日汇辑黄裳题跋全集提供便利,亦为同好者研究参考。

  • 标签: 黄裳 天一阁 题跋 考释
  • 简介:在美丽富饶的杭嘉湖平原北部,有一座江南历史名镇——南浔镇,在镇西南的鹧鸪溪畔有一个风景优美的江南园林——小莲庄,坐落在小莲庄内有一座享誉海内外、声震学术文化界的嘉业堂藏书楼。

  • 标签: 刘承斡 刻书家 藏书家 嘉业堂藏书楼 江南园林 历史名镇
  • 简介:上一世纪90年代,我曾往东京静嘉堂文库查阅宋元版文献,作有《静嘉堂随想》等相关文章。但对当年醑宋楼藏书售日事,仍有疑惑不解处。2005年,陆心源的玄外孙徐桢基与我取得了联系,向我口述了他所知道的陆树藩与貊宋楼藏书售日一事的内情。

  • 标签: 宋元 藏书 90年代 文献 文库
  • 简介:TheSakyaMonasteryhasalwaysbeenknownforitsrichcollectionofsutras,amongwhicharethepreciouspattra-leafscriptures,sutra-textsthataretheonlycopyextant,andthelargestbookintheworldwithalengthof1.45meters.Thescriptureswerewrittenin

  • 标签: 佛殿藏北 寺普巴 寺部分
  • 简介:福建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兼职教授、厦门市政协文史学宣委特邀研究员洪卜仁编审,是一位学识渊博、著述颇丰的史学家。数十年来他酷爱藏书,善于在沉寂的史料与档案中钩沉,从中发掘珍宝深入研究,取得了大量成果,为福建地方史研究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 标签: 史海钩沉 文史学家藏书家 洪卜仁
  • 简介: 中国自古即有藏书之优良传统,并形成了完备的藏书制度。藏书楼造就了少数精英学者,包含着近代图书馆制度之若干现代性因素。晚清以来,在西方近代图书馆理念刺激下,传统藏书楼逐渐转为近代图书馆。从传统藏书楼到近代图书馆,实乃藏书性质与藏书功能之双重转变。近代图书馆与学术研究呈现出互动关系:一方面,近代图书馆成为学术文化中心之一;另一方面,学术研究对图书馆制度建设提供了新的更高要求,促进了图书馆学、目录学和校勘学之发展。图书馆作为学术研究之基础设施,为现代学者之研究工作提供了可靠的资料保障。现代体制化之学术研究离不开近代图书馆,从而使图书馆不仅成为重要资料中心和阅览中心,而且成为学术信息集散中心,成为继新式学会、近代大学及专业研究院所之外的学术重镇。

  • 标签: 藏书楼 图书馆 重藏轻用 藏用并重 公开共享 学术体制
  • 简介:“入世”后,我国统计方法面临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影响。为此,必须深入分析我国统计制度与国际惯例的差异,及时调整和完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统计指标体系,建立合理适用的统计调查方法,加快与国际统计标准接轨。

  • 标签: 入世 统计制度 统计方法接轨
  • 简介:秦汉时期对于残障人口形成了有效的统计制度,包括对残障人口身份类型的特殊标识、严格的统计程序和法律禁条、形式不一并不断完善的文本载体等内容。本文厘清秦汉时期傅籍制度下“罷癃”的特殊身份,并以此为基础,对秦汉时期残障人口统计制度所涉诸方面做完整的描述。

  • 标签: 罷癃 占癃 人口统计
  • 简介:1947年8月,第六届国际劳工统计专家会议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召开,中国派社会部统计长汪龙出席会议。这是中国第一次派员出席此类会议。汪龙回国后详细汇报了本次会议的情况,回顾了前五次会议概况,并对当时我国劳工统计工作提出建议。

  • 标签: 国际劳工统计会议 汪龙 报告书
  • 简介:赵平安先生《汉印复姓的考辨与统计》与吴良宝先生《〈汉印复姓的考辨与统计〉补正》二文,曾对汉印中的复姓材料进行搜集考证。我们近年在使用《玺印姓氏徵》、《汉印文字徵》及其《补遗》和翻阅新旧印谱时,发现其中还有不少复姓可以增补。本文就是在上面二位先生研究的基础上,对以上三书和新旧印谱中所收汉印复姓的补充搜集与考证。

  • 标签: 汉印 复姓
  • 简介:1927——1937年间,陈济棠统军7年,统政5年多,使广东在军阀混战中维持半独立局面。广东的统计事业,适应当局行政管理和经济建设的需要,在几经周折中建立,在逐步建立中发展。无论政府统计,还是社会团体调查,都有或大或小的建树。一、政府统计事业的建立与发展民国初期,广东的政府统计事业屡遭挫折,并未真正建立。在一片舆论声中,统计事业渐为当局所重视。中央政治会议广州分会属下的建设委员会,率先建立统计事务处,办

  • 标签: 统计事业 广东省政府 陈济棠 调查统计 事务 政府统计
  • 简介:《文史》第四十八辑刊登了赵平安先生的《汉印复姓的考辨与统计》一文(以下简称“赵文”),以《汉徵》及其《補遗》为主,结合《姓氏徵》,统计出汉印中的复姓共有一百八十种。这个结论较以往的研究有了不少进展,但仍存在一些明显的疏漏。今试作补充说明。

  • 标签: 汉朝 《汉印复姓的考辨与统计》 历史考证 谱系学 中国
  • 简介:清代历朝《大清会典》和《清文献通考》等典章志书中的田土统计数据存在统计口径错误。乾隆以前历次官方统计数据中,仅康熙《大清会典》所载康熙二十四年数据较为准确,其中"田土总数"包括民田与当时已归并州县各卫所的屯田,"屯田数"为当时尚未归并州县各卫所的屯田数。雍正、乾隆两朝《大清会典》与《清文献通考》中雍正二年、乾隆十八年、乾隆三十一年的"田土总数"和"屯田数"各省统计口径不一,某些省份的两个数据均未计入已归并州县的屯田,另一些省份的两个数据则重复计算了屯田。利用各省省志中的数据修正统计口径问题,可知清代前期登记土地总数的增长速度比前人估计得更为平稳。

  • 标签: 清代 土地面积 统计口径 屯田 卫所归并州县
  • 简介:人口是社会发展的前提与基础,对人口数的还原是再现一个地区在某段时期社会状况的关键。在本文中,笔孝通过对有限的资料认真详细的考证、周密细致的分析,论证了民国时期青海省人口发展具有较高的增长率——30‰左右;并以此为基础,对民国时期青海省各个年份的人口数作出估算,希冀能对青海地区社会研究提供借鉴参考。

  • 标签: 民国时期 青海省 人口
  • 简介:荣立宇在《西藏研究》2014年第5期上发表文章,提出20世纪30年代,于道泉将仓央嘉措诗歌从藏语翻译成汉、英两种文字,开创仓央嘉措诗歌汉、英翻译先河。截至目前,仓央嘉措诗歌已经有21个汉译本。从统计学的视角来考察仓央嘉措诗歌的汉语翻译,可以看出它们在汉语文化圈中译介的一些特征,也可以呈现出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本文从翻译频率、译者身份构成以及译本特征等三个方面考察了仓央嘉措诗歌的汉译情况。

  • 标签: 仓央嘉措 汉译本 统计学 诗歌 汉语翻译 《西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