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27 个结果
  • 简介:《地方志工作条例》将地方综合年鉴定性为“系统记述本行政区域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情况的年度资料性文献。”从年鉴资料性文献这一基点出发.下大力气深入挖掘并合理地安排、处理年鉴资料.改变目前年鉴中部分资料性不强、安排处理不当等状况。最大限度地强化年鉴的资料功能,发挥其他同类出版物所不可替代的作用.应该是年鉴编撰工作努力追求的目标。

  • 标签: 年鉴编撰工作 资料性 资料收集 文献 《地方志工作条例》 行政区域
  • 简介: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十一:《杜子美集无遣忧》:“余家有唐顾陶大中丙子岁所编《唐诗类选》,载杜子美遣忧一诗云:‘乱离知又甚,消息苦难真。受谏无今日,临危忆故臣。纷纷乘白马。攘攘著黄巾.隋氏营宫室,焚烧何太频?’世所传杜集,皆无此诗。

  • 标签: 杜甫 苦难 唐诗 辑录 资料
  • 简介:中统元年(1260)十二月 以梵僧八合思八为帝师,授以玉印,统释教。三年(1262)十一月 敕圣安寺作佛顶金轮会。十二月 作佛事于昊天寺七昼夜。至元二年(1269)三月 僧机为总统,居庆安寺。六年(1269)十二月 己丑,作佛事于太庙七昼夜。十三年(1276)九月 壬辰朔,命国师益怜真作佛事于太庙。十四年(1277)二月 丁亥,诏以僧亢吉祥、怜真加加瓦并为江南总摄,掌释教。十六年(1279)十二月 帝师亦怜吉(真)卒。敕诸国教师、禅师百有八人,即大都万安寺设斋圆戒,赐衣。按:此处似是帝师八思巴卒,见《释老传》。十七年(1280)三月 乙卯,立都功德使司,从二品,掌奏帝师所统僧人并吐番军民等事。

  • 标签: 帝师 西僧 十二月 佛教 搠思吉斡节儿 五台山
  • 简介:本材料是内蒙古《格斯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1984年1月至1989年12月搜集的木刻本、手抄本(包括记录、复印本)、艺人录音带及各种文本的《格斯尔》出版物目录。其中木刻本、手抄本20部,录音带356盘(小时),各种文本《格斯尔》48部,《格斯尔》风物传说120则。

  • 标签: 搜集整理 卫拉特 蒙文 风物传说 内蒙古 新疆
  • 简介:红色文献资料主要指从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起至1949年10月新中国建立之前,由中国共产党机关或各根据地所出版、发行、制作的各种文献资料,因其史料性较强被人们誉为“现代文物”。本文对红军长征时期及陕甘宁边区时期的红色文献资料进行了综述。

  • 标签: 红色文献资料 红军长征时期 陕甘宁边区时期
  • 简介:乾隆朝巴县档案的93个地方职役事例,大量出现保甲(保长、保正)、乡约常见名称外,还有约邻、坊长、约保、约坊、约甲、保邻、乡保、牌头、牌保、牌甲、地约、厢长、街约、场头、客长、约客、邻约等,这些用语的归类,如从空间上看分属于城、郊、里;如从行政系统看,大致属于乡约、保甲、场头客长三个系统以及三者的交叉。巴县档案保留了珍贵的签退承替乡约、保甲的制度与实践事例。我们找到230件嘉庆朝刑科题本的地方职役记载,地方职役的用语乡约、保正数量极少,较多的是约邻204件、保邻14件,其中约邻占绝对压倒性的多数。虽然约邻有乡约与邻居合称的含义,但是多数情况下可以径作"乡约"理解,是入约的邻居。"约邻"取代"乡约"成为日常用语,应是嘉庆时期乡约制度实践的特色之一。巴县档案中保留的告示、契约文书,有"约邻"的用语。百姓在供词中,也讲到向"约邻"报案,约邻处理纠纷。

  • 标签: 基层社会 地方治理 约邻 乡约 保甲
  • 简介:地方志资料浩如烟海,一地、一行一业的人和事多如牛毛,把所有的资料都搜集齐全不可能,必须有选择地搜集,科学取舍,才能事半功倍。一、熟悉各类资料价值特点资料大体上可分为文字资料、实物资料、口碑资料三大类。文字资料和实物资料可称为“死”资料,口碑资料可称为“活”资料

  • 标签: 地方志资料 取材 文字资料 实物资料 事半功倍 价值特点
  • 简介:我国有着2000多年的修志历史,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尤其是近20余年编修社会主义新方志的实践活动中,修志者为编修好志书,在志书资料的搜集、整理、鉴别、考证、运用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对方志资料工作进行了一些理论上的研究和探讨,使地方志资料学呈现出明显端倪,并初步形成方志资料学的“胚胎”。但是,从建立新方志学科的又一分支学科——方志资料学的要求而论,还远远不够。

  • 标签: 地方志资料 修志 志书资料 方志学 考证 搜集
  • 简介:<正>金毓黻先生编辑《辽海丛书》对于研究东北史极为有用,惜止编到十集,金先生匆匆内渡。解放后,金先生在北京。我于一九五六年于长春去信提起《辽海丛书》现在已不大容易买到,能不能再计划重印?金先生复信说,他原来计划还要印若干集,但恨力

  • 标签: 东北史 金毓黻 再计划 辽海 上海图书馆 解放后
  • 简介:“地方志是严肃的、科学的资料书”(胡乔木语)。资料是编修地方志的基础。我们编修地方志,主要工作就是搞资料。从资料收集、筛选、考证,到使用、加工,都是和资料打交道,最后运用资料编纂出志书来。因此,资料的多少、真伪、优劣,就成为决定志书质量的重要条件。这就要求我们重视资料工作,遵循“征集宜广,挖掘宜深,真伪宜辩,采用宜慎”的原则。做好资料工作,提高自觉性和科学性。

  • 标签: 续志 编纂工作 资料搜集 管理体制 工作质量
  • 简介:我国东周时期旗帜,史书不乏记载,其中以《周礼》最为详细。《周礼·司常》中的九旗影响深远,自汉以来,几乎历代都有学者研究。他们或以注流,或以图解,然而经文简略,歧义颇多。这个问题只有现代田野考古工作在我国深入开展以后才有解决的可能,然而丝麻类物质长期理在地下,发掘时发现早已腐朽,故而缺乏实物和形象化资料

  • 标签: 考古资料 《周礼》 考古发掘 羽状物 东周时期 悬挂式
  • 简介:地方志书的生命和权威性在于真实。是否真实,取决于修志的资料是否翔实可靠。而我们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到的历史的、现实的各种资料准确无误的极少。仅就目前收集到的《额敏县志》的资料分析看:全真全假的比较少,真假掺杂的比较多,有的资料虽属真实,但稍经分析、推敲,就会发现仍有不准确之处。对于这些资料,如不经过认真地鉴别和考证,是很难达到真实可靠的。因此,要确保修志资料的翔实可靠,唯一的途径是下大力气对资料进行鉴别和考证。

  • 标签: 修志 地方志书 额敏县 翔实可靠 三区革命 图志
  • 简介:新编地方志的文字篇幅冗长,难以控制,且有越来越严重的趋势,严重影响志书的质量。其中非资料文字在新方志编纂中较为普遍,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占成书文字篇幅比率大。从志体、遵循方志行文规则、提高编纂者语言文字能力三方面简要分析归纳根源,尽量避免或减少非资料文字入志。

  • 标签: 方志 非资料 文字
  • 简介:要提高志书质量,就要从资料抓起.文章主张多渠道开拓资料来源,同时把握好入志资料的取舍,在此基础上对入志资料普遍存在的三个弊病进行加工改造,通过资料的广收、精取、加工三个必要的环节,把志书质量步步推向更高的台阶.

  • 标签: 资料 广收 精取 加工
  • 简介:资料是修志的基础,收集的资料必须准确、真实、可靠。收集的资料要按照志书的篇目科学分类,分类的详和略要把握准确、妥当,粗和略也要适当。在资料收集和整理的过程中可以根据篇目编写资料长编或资料专辑,通过编纂资料长编实现对资料的检验,从而保证志书的质量。

  • 标签: 地方志 资料 收集工作
  • 简介: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关心福建发展,亲自为福建谋划未来。福建在赢得重要战略机遇的同时,也迎来推进新福建建设、实现历史性跨越的挑战。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地方志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新常态里,地方志的资料工作应围绕各级党委、政府中心工作,贴紧各项重大决策部署的实施和各项工作目标历史进程开拓创新,变静态资料为动态资料,变潜在的利用价值为现实的使用价值。

  • 标签: 机遇 短板 地方志资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