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87 个结果
  • 简介:<正>南朝鲜阿尔泰学会成立于1985年10月1日,以振兴南朝鲜阿尔泰诸语言研究为宗旨。学会事务局设在汉城大学人文学院语言学系(地址:汉城特别市冠岳区新林洞).会长金芳汉,汉城大学语言学系教授,本系毕业,曾留学美国,从事蒙古语研究。副会长李基文,汉城大学国文系教授,曾留学美国,研究蒙古语。研究、编辑金完镇,也是国文系教授,曾留

  • 标签: 蒙古语 阿尔泰学 汉城大学 南朝鲜 朝鲜语 阿尔泰诸语言
  • 简介:2013年7月27日是朝鲜停战协议签字60周年。我曾经作为中国新闻代表团的记者,有幸在板门店目睹协议签字的前前后后,虽然60年过去了,但翻开当年在朝鲜采访时记录的4个已经泛黄的笔记本,那段特殊的战斗生活又清晰地浮现在眼前。再细想当初的许多细节,更感到今日朝鲜半岛的纷争在那时就埋下了祸根。

  • 标签: 朝鲜停战谈判 采访 回忆 新闻代表团 朝鲜半岛 板门店
  • 简介:朝鲜王朝的太平馆是专门接待明朝使臣的馆舍。围绕太平馆的接待职事,朝鲜设置迎接都监都厅,下设"六色"及各司负责使臣的生活起居,户曹、兵曹、工曹等衙门分别配合,负责财务、保卫、修缮、供给等项事务。太平馆内主要举办接待明朝使臣的各种宴会并进行贸易洽谈,是朝鲜王朝与明朝经济、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机构,具有"崇华事大"的象征意义,对维护和发展明朝与朝鲜的封贡关系发挥了重要作用。

  • 标签: 朝鲜王朝 太平馆 中朝关系
  • 简介:从清雍正(1723-1735)朝起,历乾隆、嘉庆、道光,至咸丰十年(1860),圆明园一直是清帝在京城的行宫,也曾是大清帝国的政治中心.朝鲜是与清朝保持最亲密关系的国家,因而圆明园自然成为两国进行外交活动的一个重要场所.乾隆时期,每年正月上元节(元宵节)朝鲜使臣进入圆明园参加节庆活动,已形成一种定例.遇有特殊的庆典,在圆明园举办的重大活动也少不了朝鲜使者.在1860年10月圆明园惨遭西方列强洗劫焚毁前,进入圆明园人数和次数最多的外国人就是朝鲜使臣.他们不仅为维护朝清关系做出重要贡献,同时,留下了大量翔实生动的文字记载,是不可多得的珍贵历史文献.

  • 标签: 圆明园 朝鲜使臣 清代 历史研究 中国 历史遗产
  • 简介:建州女真与朝鲜毗邻,所以当努尔哈赤起兵后势力不断强大.便引起了朝鲜方面的严密注视.并通过各种渠道与手段观察努尔哈赤为首的建州女真.本文详细陈列了朝鲜使臣出使建州后的观感记述.反映了当时朝鲜与努尔哈赤为首的建州女真关系.

  • 标签: 朝鲜使臣 出使 关注 建州女真
  • 简介:全国政协副主席洪学智将军,自20年代末期参加革命至今,已60余年,在其半个多世纪的戎马生涯中,曾身经百战,有着传奇般的经历。洪学智,1913年2月2日出生在安徽省金寨县双河乡小河口村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父亲洪金儒病故后,由于家境所迫,他高小未读完,就当学徒做雨伞,还当过放牛娃。1929年春。年仅16岁的洪学

  • 标签: 洪学智 朝鲜战场 副司令员 贫苦农民 小河口村 安徽省金寨县
  • 简介:历史上朝鲜与东北地区的女真人有密切联系.本文根据中朝两国史料记载.对明代以后女真人的一支--海西女真与朝鲜的关系给予描述.

  • 标签: 朝鲜 海西女真 关系
  • 简介:是古代生活在我国北方的一支游牧民族。奚具有悠久的历史。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即有是否用三奚、三十奚祭祀父乙和大乙的卜辞。《周礼》中有对奚的记载:"女祧,每庙二人,奚四人。"(《春官·守祧》)"女府二人,女史二人,奚十有六人。"

  • 标签: 甲骨文 游牧民族 友好往来 卜辞 记载 祭祀
  • 简介:一、引言杜维明把起源于中国的儒学划分为三种类型,即作为意识形态被政治化的儒学,成为权力者的统治工具;作为一门学问的儒学,涉及复杂的阐释技巧和对儒学经典的注释、训诂;作为为人处世和基本意义上的伦理与生活方式的儒学。在儒学长期的发展过程中,

  • 标签: 儒学 传播 朝鲜 明朝 意识形态 统治工具
  • 简介:在新中国建立初期和朝鲜战争爆发后,应中国政府的要求,有大批苏联专家和军事顾问来到中国,数量之大,涉及领域之广,可以说是空前的。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由,关于这一段特殊的历史,很少资料积累,一些史实或被扭曲,或被淹没,更没有公开报道。笔者在朝鲜战争期

  • 标签: 朝鲜战争 苏联空军 战斗活动 美国 中国人民志愿军
  • 简介:《箕雅》是朝鲜汉诗规模最大的一部诗歌总集,其中朝鲜时期的汉诗占绝大篇幅。通过对朝鲜时期汉诗用韵情况与《东国正韵》及《洪武正韵》韵部的比较来看,汉诗用韵与两部韵书的相合率均较高,且《东国正韵》与《洪武正韵》的韵部大部分对应严格。说明一方面《东国正韵》的编纂参考了《洪武正韵》,另一方面朝鲜诗人作诗用韵有的依据《东国正韵》,有的遵循《洪武正韵》。

  • 标签: 朝鲜汉诗 用韵 《东国正韵》 《洪武正韵》
  • 简介:康熙三十七年朝鲜因连年的饥荒而陷入困境,康熙皇帝遂应允朝鲜贸米之请,另赏赐朝鲜米谷一万石用以赈济灾民。笔者通过细读朝鲜方面的相关史料,并结合清朝方面的史料考辨出清朝此次运往朝鲜的米谷总数量为六万余石,而并非是三万石或四万石;并且通过对此次赈济及贸米事件的缘起、过程及余波的探析,认为此次事件只是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清朝与朝鲜的关系,而不宜对其积极意义估计过高。

  • 标签: 清康熙朝 朝鲜 赈济 史料考辨 康熙皇帝 积极意义
  • 简介:1950年6月25日凌晨4时,南北朝鲜的双方军队,在三八线上爆发了激烈的武装冲突。同日上午6时,朝鲜人民军大举反击,在飞机、坦克和重炮的掩护下,对瓮津、开城、议山、春川等地展开了猛烈的进攻,并在江陵以南施行两栖登陆。上午9时,守备瓮津、开城的南朝

  • 标签: 武装冲突 朝鲜人 出兵 人民 三八线 施行
  • 简介:因作战勇猛而被刘、邓首长爱称为"拼命三郎"、"王疯子"的王近山将军,晚年却因"犯有严重生活上的错误"被下放到河南某农场。一部当时广受欢迎的电影《上甘岭》,每每让将军在露天电影场上伤情不已、老泪频弹……本文将随着将军本人及其女儿、司机的回忆,带你走进惨烈的上甘岭战场,走进虎将王近山的情感世界。

  • 标签: 朝鲜人 首长 将军 志愿军 解放战争 司令员
  • 简介:聚居于海南藏族自治州倒淌河乡蒙古村的蒙古,在这一藏族聚居区域内的蒙古村落呈现出一种特殊的人文景观。本文试从民族学、历史学角度对该村蒙古源进行了考释。

  • 标签: 倒淌河蒙古村 蒙古族 族源
  • 简介:1950年6月,朗鲜战争爆发。深深卷入这场战争的美国,密切关注着朝鲜的近邻、新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对这场战争的态度,采取多种情报侦察手段.试图判明中国动向。中国面对美国的刺探行动,也采取了有力回击措施。围绕中国出兵朝鲜,双方展开了一场精彩的情报战,最终.中国取得了情报斗争的完全胜利.出其不意.秘密出兵。

  • 标签: 情报战 朝鲜 出兵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美 1950年
  • 简介:一群年轻的拉拉队女孩出现在冬奥会高山滑雪男子比赛中,吸引了世人的目光。她们架着时髦的墨镜,穿戴着红色为主色调的衣服、帽子,手持银色装饰雪花,看起来喜庆又充满活力。她们来自朝鲜,在统一指挥下,为参赛成员呐喊助威。

  • 标签: 拉拉队 朝鲜 呐喊 高山滑雪 统一指挥 冬奥会
  • 简介:朝鲜王朝在地方上通过监察制度和户籍制度实行礼仪政策,由於在朝鲜半岛上各地的地理环境和经济条件不同,加上地方官员管治不善和机制本身的模糊,导致未能产生成效。中宗十二年,朝鲜中央政府下令各地颁行《吕氏乡约》,目的是使各地乡人熟悉乡约条文,继而遵守乡规,学懂儒家的礼义精神。当时的朝鲜士人在全国各地流动,对於乡约的颁行和儒家文化的传播起了很大作用。

  • 标签: 留乡所 五户一统 士人流动 朝鲜乡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