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公布之后,国内外反应强烈,盛赞它是“中国几十年来最大胆的改革”,不仅惠及中国人民,而且对全球经济的复苏将产生积极影响,其历史意义,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相提并论。关于此次深佑改草的动因,习近平同志在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说明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可以说,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而深化”。“倒逼”,是一种被动行为,即“迫使”的意思。

  • 标签: 改革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中国人民 中国共产党人 全球经济 历史意义
  • 简介:<正>我系是法语语言文学系。为适应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从一九八三年开始办科技班,并将其放在文学班同等重要的地位。科技班学生除修法国语言课程外,还修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化学、计算机科学等理科课程。作为法语语言和科技的结合,我们开设了科技法语、科技文选,作为科技生的必修课。我曾担任这两门课的教学任务,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有如下几点体会。

  • 标签: 科技法语 改革开放 科技文章 科技翻译 外语院校 学生
  • 简介:40年前,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为标志,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开启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社会革命的历史征程.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应邀出席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开幕式并发表重要主旨演讲指出,“1978年,在邓小平先生倡导下,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征程.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40年众志成城,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风化雨,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改革开放是中国和世界共同发展进步的伟大历程.”

  • 标签: 改革开放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博鳌亚洲论坛 经济体制改革 中国人
  • 简介: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使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发生了转移,改革开放成为时代的主旋律。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经济文化社会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在实践中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巩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创造了极为丰富的宝贵经验。改革开放进程中所形成的宝贵经验对于当代中国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狠抓落实,持续提升群众的改革获得感;在问题倒逼改革的境遇中,驾驭风险,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在统筹兼顾协调推进方法论的指引下,盯住重点,正确处理政府市场关系;在加强党的领导自身建设的互动中,敢于担当,充分发挥'关键少数'的重要作用。

  • 标签: 改革开放 历史脉络 时代意义 实践路向 四十周年
  • 简介:我为党报党刊写稿已近60年,尤其是1978年以后的这许多年,更是写稿用稿的“高峰期”。其中大量稿件都是为改革开放鼓呼的。在纪念改革开放40年之际,我不由想到这样一些稿件。我所在的西荡农村,明明田多劳少,加之地低湿度大,霜期来得早,不适宜种双季稻,可直至上世纪70年代末,县里每年还是往下压。结果,老百姓花了不少力气,用了不少工本,不仅双季稻“入不敷出”,还妨碍大面积中晚稻田间管理以及麦子的及时播种,这三熟的粮食总产,反而没有长得好的两熟的多,干部群众将此举生动地比为“三三进九,不如二五一十”。

  • 标签: 改革开放 党报党刊 70年代 田间管理 粮食总产 干部群众
  • 简介:1956年12月6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我的署名文章《企业要有一定的自主权》,这激发了我对经济体制改革调研的兴趣。但随后各种政治运动蜂起,一直到“文化大革命”.天天讲阶级斗争,经济建设偃旗息鼓,更遑论改革。中国何去何从?那时年轻的我非常迷茫,甚至失去了信心。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朝气蓬勃的改革浪潮恢复了我对改革的兴趣和信心。

  • 标签: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 “文化大革命” 十一届三中全会 同行 《人民日报》 政治运动
  • 简介:内发发展是指社会变迁由该社会内部的发明创造引发,反之,由外部传播引发的社会变迁则属于外发发展。这一概念的理论背景是以帕森斯为代表的20世纪60年代美国社会学的现代化理论。按照这一理论严格来说,只有美、英等少数西方早发现代化国家属于内发发展,非西方社会则是学习西方文明而实现的外发型社会。后发国家的外发发展至少要具备两个条件:第一,社会进化发展阶段的内在成熟程度;

  • 标签: 内发发展 东乡 农村发展 民主村治 市场经济
  • 简介:为促进民族教育发展,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全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加快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国务院相继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和《关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甘肃省人民政府结合我省实际,相继出台了《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意见》等决策,因此为张家川回族自治县的民族教育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机遇。

  • 标签: 民族教育 农村基础教育 张家川 改革与发展 对策与思考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 简介:在19世纪上半期加拿大建立责任政府的过程中,自由主义观念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这不仅表现在自由主义思想对加拿大殖民地人政治意识觉醒的推动上,更表现在英国社会与政坛对英帝国移民殖民地关系认识的改变上.由于美国独立的教训,维护帝国统一和防止殖民地母国分离,曾是英国人心中一个不解的结.因此,旧观念支配下的英国统治集团,几乎一致地拒绝了达勒姆关于授予殖民地责任政府的建议.随着英国自身现代政党制度的确立和自由贸易的实现,新的自由主义帝国观开始形成,并直接推动了加拿大的宪政改革.

  • 标签: 自由主义 1837年加拿大起义 达勒姆报告 加拿大责任政府
  • 简介:1977年7月.中共十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邓小平再次复出.恢复被撤销的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等职务。邓小平重返政治舞台之后.积极探索建设现代化强国的途径。他把目光投向沿海.投向南方,对广东寄予厚望。随后,他先后多次到广东视察.给予亲切的关怀和及时有力的指导帮助.总是在关键时刻指明方向,给予鼓励,使广东成为全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

  • 标签: 改革开放 邓小平 广东 中国人民解放军 中央副主席 国务院副总理
  • 简介:<正>1,HistoricmeaningoftheReformandOpening-upinTibetThestatusanddestinationofacertainobjectaltogetherformitshistoricmeaning.TounderstandreformandopeningupinTibet,weshouldfirstunderstanditshistoricmeaning.Thereismorethanonethousandyears’writtenhistoryinTibet,andthewholehistoryofTibetcanbesummarizedinto"twosummits"andtwo"fourhundredyears".Thefirstsummitisfromearly7thcenturytomid8thcenturywhenSongtsenGampoestablishedTuboDynasty,communicatedwithTangDynasty,learntfrominlandineconomicandculturalfieldsanddeepenedfriendshipbetweenTibetanandHan.

  • 标签: 实践与探索 改革开放 西藏
  • 简介:龙岩市邮政局属于社会公用性企业,担负着国家赋与的普遍服务职责,长期处于亏损状态。1998年10月29日龙岩市邮政、电信分营后,邮政面临在短期内扭亏为盈的战略调整,一方面要完成国家局、省主管局下达的各项计划指标,3年内实现扭亏为盈,另一方面闽西邮政为自身发展,又面临着资金紧缺的困境。对此,全体员工遵照江总书记“发展现代化邮政,满足社会需求”的指示,以“视苦不怕苦,知难不畏难”的创业精神,努力拼搏,取得很大成绩,为社会各界提供了“迅速、准确、安全、方便”的各项邮政通信服务。

  • 标签: 龙岩市 邮政局 中国 福建 创新机制 管理体制
  • 简介:回顾历史,教育学院作为成人高等师范学院,在开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特别是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在大规模开展教师学历补偿教育的进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进入二十一世纪,由于中小学教师学历补偿的任务基本完成,教育学院的发展普遍面临招生难的困境,一大批教育学院纷纷'翻牌'为普通师范学院,或者并入普通师范院校。目前,全国保留独立建制的省级教育学院仅剩4所,其主要职能已转向非全日制的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此可谓成人高等师范院校

  • 标签: 成人高等师范 推动成人 改革教师
  • 简介:清廷对于直省商政的统筹,始于1907年颁布的直省官制通则。其通过设置劝业道统筹农工商各业,藉以实现“集权”之目的,恰是清末官制改革试图改变内外相维格局、转为上下有序、提高行政效率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改制前各省主管商政的商务局同时兼具生产行政双重属性,无法完全归并于劝业道,导致清廷集权的举措未能按照预设安排施行。这一曲折不仅反映了改革目标结果的差距,也表明制度移植不能脱离国情。

  • 标签: 清末新政 外官制改革 劝业道 直省商政 商务局
  • 简介:19世纪30年代,面对着自工业革命开始后英国社会的巨大变化,打着改革旗号上台执政的辉格党政府,在中产阶级激进派的压力和帮助下,开始推出相应的改革措施,以求适应新形势下的社会发展。在辉格党的诸多改革措施中,特别是在济贫法的改革上,信奉边沁功利主义学说的哲学激进派发挥了重要的影响,这也是功利主义学说在实践中的第一次大规模应用。济贫法的改革虽然推动了英国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型,但是由于功利主义学说自身的局限性,以及鲜明的阶级特征,极大地损害了下层工人阶级的利益,激化了社会矛盾,留下了深刻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 标签: 济贫法 辉格党 边沁 罗米利 社会矛盾 济贫税
  • 简介:西周初年的制礼作乐,经历了一个从因袭先王之乐到创制新乐的过程。因袭先王之乐的过程,可见于《逸周书·世俘篇》;创制新乐的成绩,则见于《诗经·周颂·有瞽》。通过两篇文献的对比研究,可以清晰了解周初乐制改革的情况。

  • 标签: 《周颂》 《有瞽》 周初 乐制改革
  • 简介: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这30年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很不寻常的30年,党领导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就辉煌,党的建设也取得了巨大进步,值得大书特书。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回顾总结党的建设的光辉历程和宝贵经验,对于我们全面深刻地认识这30年的历史,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 标签: 党的建设 改革开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中国共产党 光辉历程
  • 简介:莫干山1984:思想解放大时代。英雄何须论出处20世纪80年代初,伴随“真理标准大讨论”,终于迎来了思想解放的春天,经济理论界也掀起了一场场讨论热潮。当时,中央决策层亟须关于改革思路和方案设计方面的研究,正是在这个“关于改革的现实重大问题研究”的特定领域内,中青年力量崭露头角。

  • 标签: 改革创新 莫干山 20世纪80年代初 真理标准大讨论 展望 思想解放
  • 简介:陈璧(1852—1928年),字玉苍,晚号苏斋,福建闽县人。清咸丰二年(1852年)六月生于闽县南通乡(今闽侯南通)苏坂村。光绪三年(1877年)进士及第.从此走上仕途。先后任内阁中书、礼部铸印司员外郎、监察御史、顺天府尹、户部侍郎等职,累官至邮传部尚书。陈璧仕宦期间,反对守旧,力主革新,兴利除弊,尤擅长处理经济问题.对晚清财政金融领域的近代化改革作出了重要贡献。

  • 标签: 金融制度改革 陈璧 财政 晚清 监察御史 金融领域
  • 简介:中国的改革已经进行了30余年,经济改革取得了公认的成就,但30年来政治体制改革怎么样,则需要回顾、总结,这个问题关系到中国未来的发展

  • 标签: 政治体制改革 现状 历史 经济改革 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