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9 个结果
  • 简介:一、"无名"的莫言在跨越文化的文学交流中,文学翻译的角色有目共睹。而在开启一国文学在他国的接受的进程中,翻译作为一种有效的途径,更是被普遍地采用。因此,研究者在梳理类似的接受史时会发现,译介史不仅必然地参与其中,而且在先期,往往还主导其发展。

  • 标签: 莫言 介史 接受史 中国当代文学 文学交流 文学评论
  • 简介:托马斯·曼1875年6月6日生于德国北部的卢卑克市一个巨商家庭。中学毕业后曾在慕尼黑一家保险公司当过见习生;由于对创作发生兴趣,便参加了杂志的编辑工作。他的文学生涯很顺利,从未遭到退稿,作品发表后每每引起热烈反响。发表了一些短篇小说后,在意大利游历期间开始写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布登勃洛克一家》,1901年出版即引起轰动,一举成名,在20世纪的德国文学中树立起了一座伟大的里程碑。

  • 标签: 德国文学 里程碑 长篇小说 勃洛克 编辑工作 短篇小说
  • 简介:三月开始的时候,我搬到了A4楼由利亚的房间。这个身高1.8米的学文学的德国女生无论在哪方面都有点大手大脚,可从踏进她房间的那一刻起,我就喜欢上了她那大大咧咧的风格和细细密密的情致。她的床上是自已准备的套着红色格子被罩的鸭绒被,一个罩着同样的红色格子布的胖乎乎的大方枕,床头的墙壁上挂着一整块从红色渐变成黄色的暖色调布料,与床铺很是协调。布料上吊着一个巨大的捕梦器——圆形的网兜下方飘着几根长羽毛,与安娜那铺着脏兮兮的黄绿色碎花布的床比起来,显得异常完美。

  • 标签:
  • 简介:尸体真的只是一件物件吗?在这个科学和理性全面胜利的年代,作为一个现代人,若有勇气否定上帝存在、灵魂不死、天国地狱等,也应该接受自己的尸体只是一件物件,一件自然变化过程完结后的遗物。

  • 标签: 尸体 灵魂不死 德国 变化过程 物件 现代人
  • 简介:对于任何一个对异文化稍感兴趣的人而言,沃尔夫·勒佩尼斯(WolfLepenies)的《德国历史中的文化诱惑》都是值得推荐的。因为作者不但以其思想穿透力远远超过就事论事本身的漫谈论说,而且在简洁的语言之后显出深

  • 标签: 文明结构 德国历史 德国人 文化功用 马克斯·韦伯 德国文化
  • 简介:摘要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欧洲列强疯狂抢夺和瓜分非洲的时期,在多难的非洲大陆上,帝国主义横行霸道,后起之秀的德国也不例外,他急切的想要分一杯羹,不甘于落后于其他帝国主义强国。它的殖民扩张始终跟它的外交政策同步,在非洲的扩张也一直伴随着和其他列强的冲突和争夺,在对殖民地的管理上也带有自己独有的军事专制特征。

  • 标签: 十九世纪末 德国 非洲 殖民扩张
  • 简介:初次踏访德国,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不是波澜不惊却深藏着机锋的莱茵河,不是雕刻奢华而尽显才智的科隆大教堂,不是历史绵长、藏品丰富然而却件件都是异族文物的罗马博物馆,也不是说服力无比强大的现代艺术路德维希博物馆——而是德国的人!

  • 标签: 法兰克福 德国 思维 科隆大教堂 路德维希 现代艺术
  • 简介:浪漫主义时期,勃拉姆斯、舒伯特、舒曼、马勒等一大批音乐家创作了大量艺术价值极高的德语艺术歌曲,使其在音乐艺术领域绽放出夺目的光辉。由此德国艺术歌曲成为美声演唱者学习、演绎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今各大音乐院校声乐专业在教学体系中,设置了德语语音课或德语基础选修课,主要教授德语发音及简单对话和短语。但这对于演唱者深刻演绎德国艺术歌曲是远远不够的,演唱者想要对德国艺术歌曲做出完美的诠释,则必须对德语进行深度的学习。

  • 标签: 德语学习 艺术歌曲 演唱者 德国 浪漫主义时期 勃拉姆斯
  • 简介:在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纪念日前夕,由中国著名雕塑家吴为山创作的铜质马克思雕像于4月13日在德国西南部城市特里尔——马克思的出生地落成。雕像高4·4米,重2.3吨,置于1.1米高的基座上,竖立在特里尔市中心的西蒙教堂广场上。

  • 标签: 马克思 特里尔 雕塑家 雕像 德国 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