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二OO七年四月,温家宝总理抵达东京访问,喜逢春雨,联想起杜甫的诗句“好雨知时节”有感。会见安倍晋三首相时,温家宝总理曾致辞“春雨知时节”。第一行,“和风”引用赵朴初的作品“和风起汉俳”。一九八。年日本俳人代表团初次访华时,赵朴初在欢迎宴会上即兴咏诵了这首汉俳。

  • 标签: 汉俳 温家宝总理 接力 中日 安倍晋三 赵朴初
  • 简介:摘要本文浅析了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发布的《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与日本新闻协会制定的《新闻伦理纲领》的内容、特点,并将二者进行比较,以期从中得到有益启发,以利于我国新闻行业职业规范的完善,为以后相关准则的制定、新闻立法提供借鉴。

  • 标签: 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 日本新闻论理纲领 比较
  • 简介:张抗抗,女,1950年7月生于浙江杭州市,祖籍广东新会。1966年于杭州第一中学初中毕业,1969年赴黑龙江北大荒下乡落户,在黑龙江鹤立河农场劳动、工作8年。1972年开始发表作品,1977年考入黑龙江艺术学校学习编剧,1979年毕业后调入黑龙江作家协会专事创作至今。

  • 标签: 《中日女作家新作大系·中国方阵》 书评 女作家 张抗抗 《钟点人》 残雪
  • 简介:一我爸死于二○○○年年初,过完七十岁生日不足半年。那几天的沈阳日日阴晦,时时落雪,搞得人人心烦意乱———只有南方来东北看雪的旅游者欢天喜地。久病的我爸熬不住了,把他一生中的最后一面白旗树了起来。他的心肺功能早已衰竭,这么低的气压,是老天爷送给他的旅行机票,安排他去天国旅行。这是一次有去无还的特殊旅行。他本该看我一眼再出发上路,可大雪对我百般阻挠,出租车比步行只快一点,他就等不及了。我从北陵书房赶到马路湾爸妈家时,急救中心的大夫已念完判词。我把我爸抱进怀里。他肌肤柔软,肉身温热,但魂灵却已开始飞翔。我笑着夸他一句:嗯,表现挺好,走得挺安详。他没表示什么,有点玩深沉的意思。我爸一般不玩深沉,天生不会,后天又拒绝假装老辣。多数时候,他是透明的孩子:天真、活泼、热情,好像他身心一直健康,从没受过侮辱与损害———他喜欢陀思妥耶夫斯基某个书名的句式与意思: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他的确是孩子,还是个初降红尘童蒙未开的婴儿式孩子。他瘫在床上,百无聊赖,眨着一双亮晶晶的小眼睛探头探脑,间或发出些无意义的声音。身边的一切都让他陌生,所有的陌生都让他好奇。可惜他不是孩子。孩子由无知抵达有知,能标志繁荣,是好事;他由...

  • 标签: 正常死亡 虚无主义者正常
  • 简介:由主人公一连串“性失败”的经历,凸现出的是一种性、政治、伦理的非正常关系,《后悔录》(《收获》二ОО五年第三期)就此讲述了一个关于人(性)如何被阉割的故事。但是,这个故事实际上应该分成前后两部分来看。前半部分的故事发生在禁欲的性不自由的“文革”时代,后半部分的故事背景已是解禁了的性自由的开放时代。

  • 标签: 政治 伦理 性自由 非正常关系 东西 《后悔录》
  • 简介:《现代启示录》讲的是越战,却很少有正面的战争场面,更多讲的是人性,是折射现代人所面临的矛盾和困境的一面镜子。三个小时的时间里它给我们营造的是一个无序、偶然、特异、模糊、开放、反讽、非中心、非理性甚至于疯狂的氛围本文作者运用后现代主义的符码理论及后现代主义学者对“精神分裂”的解读理论,对这部关于人性和镪望的电影进行了全新的解读,将影片中的人物形象更立体的展现在了读者面前。

  • 标签: 《现代启示录》 符码 精神分裂 现代性 欲望
  • 简介:2008年9月22日,由中国西北大学和日本东北大学合办的“中日鲁迅研究学术研讨会”在古都西安举行。会议开幕式由西北大学文学院院长李浩主持,他向远道而来的日本学者表示欢迎,并介绍了西北大学文学院在鲁迅研究方面的历史传统。西北大学副校长任宗哲和东北大学经济学院院长佃良彦到会致辞,并主持了“鲁迅的仙台时代”图片展揭幕仪式。来自日本东北大学、山形大学、

  • 标签: 鲁迅研究 学术研讨会 中日 东北大学 西北大学 综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漏"型民间故事,在中国及日本都有广泛流传。在中国,它被称为《漏》﹔在日本,它被称为《老房漏》(ふるやのもり)。中国出版过两本根据"漏"型民间故事改编的图画书,分别是《漏》(改编自民间故事,梁川/图,明天出版社2010年12月第1版)和《漏》(根据中国民间故事《漏》改编,黄缨∕图《东方娃娃》绘本版)。日本出版过十本根据"漏"型民间故事改编的图画书,分别是:《老

  • 标签: 民间故事 图画书 改编者 文字文本 小老虎 小偷
  • 简介:在当今中国文坛,女性作家写作愈来愈蔚为大观,越来越惹人眼目。文坛内外叫好又叫座的作品,多数出自于女性作家之手。即以近年来在文坛内外影响较大的作家作品来看,属于女性作家创作的,就有五十年代人中张抗抗的《情爱画廊》、王安忆的(长恨歌》、铁凝的《大浴女》、池莉的(来来往往》、方方的〈乌泥湖年谱》、林白的(玻璃虫》,六十年代人中陈染的《声声断断》、(不可言说》、皮皮的〈比如女人》、虹影的

  • 标签: 女性作家 文学创作 女性意识 女性文学 序言 《中日女作家新作大系·中国方阵》
  • 简介:由于历史原因,中、日、韩三国的国际关系和民间交往均处于很陌生的状态。冷战虽然已经结束,但因为社会制度及官方意识形态的差异,三国一直在军事上互相戒备,经济上也时常出现摩擦。相比较欧洲共同体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无缝隙合作,亚洲的区域发展显得内耗太多。学者李宪堂撰文分析东亚的历史与现实,并提出建设新型东亚国际关系的原则,发人深思。

  • 标签: 东亚历史 中日韩关系 关系原则
  • 简介:在一些西方国家眼中,“网络监管”曾是“缺民主”、“少自由”的国家与生俱来的“原罪”,必须加以反对。然而,在各种严重网络危害的侵袭下,不少国家将意识形态抛到一边——澳大利亚新上任的总理表示“审查网络和审查电影一样正常”;

  • 标签: 西方国家 网络管理 总理 意大利 视频 网络监管
  • 简介:本文试将戏剧形态分为观念形态、剧本形态、表演形态和艺术属性四个方面,将能乐与昆曲剧本,舞台,服饰设计等各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从而得出能乐对于“神”的追求和昆曲对于“人”的追求,试图得出中日古典戏剧形态的一个内蕴区别就是:中国古典戏剧更多的是对于“人”,也就是对“现世”的描摹,对世俗生活的情有独钟,而日本古典戏剧更偏向对于“神”,即“神性”的更加形而上的追求。从而让我们体会出中日古典戏剧文化的区别,以体会中日民族文化的异同。

  • 标签: 能乐 昆曲 戏剧 神性 世俗
  • 简介:前几年,“三行情书”作为诗歌领域的一股“新鲜血液”在我国网络上掀起“千层浪”。殊不知,这种新型现代诗歌源于一衣带水的日本。由于创作年龄层的跨幅较大,三行情书的创作水平亦是参差不齐,但其中也不乏好多形神兼备的优秀作品。笔者对近年来在中日网络上形成热潮的“三行情书”进行甄别,筛选出堪称“三行情诗”的优秀作品。之后对其进行对比研究,试探讨两国“三行情书”创作的不同之处。最后,笔者以翻译美学原理中的“接受美学”理论为指导,并结合飞白先生提出的“风格译”译诗方法论,对甄别出来的“三行情诗”进行翻译初探。虽然目前国内对于这一新型诗歌样式的研究尚少,但作为现代诗歌领域的一股“新鲜血液”,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其进行研究,并将优秀作品进行译介。这样,方能使现代诗歌这条大河不致枯竭,源远流长。

  • 标签: 三行情书 风格译 接受美学 翻译
  • 简介:本文以批评性话语分析理论为基础从词汇和语法两个方面对中日钓鱼岛事件的新闻进行分析,从中可以看出语言是如何为意识形态服务的,传播并强化特定的意识形态。

  • 标签: 批评性话语分析 词汇 语法
  • 简介:从本世纪初西欧文学的译介看当时的中日文学交流——关于当时鲁迅和周作人的作品的文学史意义〔日〕工藤贵正著励储译前言由鸦片战争揭开的中国的近代史,是以反殖民主义、反帝国主义、反封建主义、反满清民族主义、反西欧主义、反传统主义等混合的主题为运动的指导思想的...

  • 标签: 周作人 中日文学交流 鲁迅 西欧文学 大学图书馆 国立国会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