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4 个结果
  • 简介:目前,我国的资产减值会计规范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资产减值的计量属性选择和运用至关重要。本文分析了资产减值的性质,从存货、非流动资产、金融资产、生物资产、建造合同形成的资产、递延所得税资产等方面分析了资产减值的计量属性选择和运用及应注意的问题。

  • 标签: 资产 资产减值 计量属性 金融资产 所得税资产
  • 简介:本文从环境管理体系、内部与外部绩效、财务与非财务绩效等视角研究了环境绩效指标涉及的内容及相互关系,并提出了计量不同环境绩效指标的方法。

  • 标签: 环境绩效 环境绩效指标 财务绩效
  • 简介:我国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明确的公允价值作为计量属性之一,并在17个具体准则中不同程度的运用了这一计量属性。公允价值计量作为会计计量属性在我国是一个新生事物,深入学习研究有关公允价值在新企业会计准则中的应用及其限制,对我国更好的应用公允价值这一计量属性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公允价值计量 应用 会计计量属性 新企业会计准则 新生事物 学习研究
  • 简介:信息观和计量观是会计的两大模式。信息观以有效市场为前提,认为在不完善的市场中,企业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编制的会计报表具有信息含量。计量观认为在完善的市场条件下,在合理保证信息可靠性的同时将公允价值引入财务报表能够更好地帮助投资者预测企业未来业绩。从20世纪60年代末期以来,信息观一直在财务会计理论和研究中占据统治地位。这源于1968年鲍尔和布朗(Ball&Brown,本文以下简称BB)的实证研究。BB以1957到1965年9年间纽约证券交易所261家上市公司为样本,排除了财务报表内可能提供信息的其他部分,如流动性和资本结构,将注意力集中于对盈利的信息含量的检验上。通过非正常报酬率和未预期盈利两大指标验证了年度盈利与股票价格的密切关系,开创了信息观的研究先河。以信息观为指导,财务会计理论形成了以历史成本为基础,侧重于提供盈利信息的会计模式。长期以来,广大信息使用者对信息观的作用也表示了认同。然而伴随着客观环境的变化,信息观的不足日益凸现,使得人们对计量观的认识越来越充分,更多的人要求采用计量观提供会计信息。一、客观环境的变化(1)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以知识资本作为财富增加的源泉,以知识创新作为发展的动力。无形资...

  • 标签: 信息观 观计量 观转变
  • 简介:一、直销企业人力资源状况大部分的直销企业将职业教育放在企业经营的首要位置,认为高投入的教育不仅能产出高素质的人才,还能得到高额的经济回报。2005年9月1日颁布的《直销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也对直销员的素质进行了严格规定:直销企业应当对拟招募的直销员进行业务培训和考试,考试合格后由直销企业颁发直销员证。未取得直销员证,任何人都不得从事直销活动。

  • 标签: 直销企业 人力资源会计计量 人力资源状况 企业经营 职业教育 经济回报
  • 简介:本文对现有人力资源价值计量模型进行了评述,在此基础上,对用于调整人力资源未来工资报酬折现模型的效率因子表达式进行了修正,并对人力资源未来工资折现模型和完全价值计量模型进行了改进。

  • 标签: 人力资源 价值 模型 改进
  • 简介:财政部2006年2月发布的新会计准则于2007年1月1日在上市公司正式实施。新会计准则中正式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然而当前,源于美国的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公允价值会计饱受指责,“当前会计准则对金融危机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一观点导致一些人对现在的公允价值会计产生了极大的怀疑。而笔者认为公允价值本身无可指责,当前的金融危机不是由于公允价值会计的经济内涵和运用基础出现了问题,而是人们对公允价值会计的操作出现了问题。因此,需要建立起在极端、非正常市场状况下,指导会计师正确操作公允价值会计的有效机制。

  • 标签: 公允价值会计 会计计量属性 会计准则 金融危机 上市公司 会计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