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活动时间:6月1日——6月30日活动期间回复:“关注本刊公众号的截图+本刊公众号任意一条消息在朋友圈中连续转发三天的截图”即可有机会获得女子世界杂志社提供的精美礼品一份,先到先得!获奖名单将于7月8日在本刊公众号中公布,敬请关注。

  • 标签: 女子世界 截图 朋友圈
  • 简介:华裔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又一次成为舆论的焦点,是因为他关于"中国大学的本科教育非常成功"这一番话.他列举的主要理由是,清华大学一年级学生比美国大一学生基础更扎实,学习更努力,连"三角方程式"都能脱口而出.所以他不仅断言中国大学教育很成功,对社会贡献很大,而且认为"中国对学生的中学时代基础教育是成功的".杨振宁的话代表了一种观点,也引起了广泛的争议.

  • 标签: 中国 高等教育 教育模式 丘成桐 杨振宁 教学质量
  • 简介:吴英死刑判决后,网上质疑声起。2月7日,该案审判长就审判答记者问,为法院辩护。浙江高院相关负责人表示,网络上关于吴英案审判违心违法的言论,完全是造谣,该院将追查追究造谣者的法律责任。我国《法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第45条,对法官发表言论进行了限制:"法官发表文章或者接受媒体采访时,应当保持谨慎的态度,不得针对具体案件和当事人进行不适当的评论,

  • 标签: 《法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 公众 审判长 死刑判决 答记者问 法律责任
  • 简介:近年来,随着"社会治理"理念的提出,社会领域的公众参与日显重要。但是,推动公众参与社会治理的政府动力不足,制度供给不充分,公众参与的积极性、组织化、专业化程度偏低,不利于公众参与社会治理的良性发展。必须转变政府社会治理方式,提高公众参与社会治理的意识和能力,健全公众参与的制度保障,大力培育社区社会组织和非政府组织,引入专业社工,促进专业社工与志愿义工的科学结合。

  • 标签: 公众参与 社会治理 问题及对策
  • 简介:公众舆论通过多种形式影响着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公众舆论影响公共政策的形式主要包括人民代表大会与政治协商会议、决策听证制度、公众咨询制度、直接的政治参与、人民来信来访制度和社会协商对话制度。不断完善公众舆论参与公共政策各种方式,可实现公共政策的规范化、科学化与民主化。

  • 标签: 公众舆论 公共政策 依归 对策
  • 简介:优化政府行为是现时代迫切要求,从人类政治历史演进过程来看,公众政治参与是优化政府行为的重要动力,在我国目前推动政府行为优化过程中,公众参与有着促进政府行为合法化、公正性、高效性、稳定性等重要价值.为有效吸收公众参与与政府行为,必须形成一整套科学、完整的保障机制.

  • 标签: 公众 政治参与 政府行为 优化
  • 简介:近年来,中国部分省、市、区的党政"一把手"网络听民意已成为一种政治现象。上海市长韩正、广东省委书记汪洋等地方要员脱口而出的"潜水"、"打好铁"、"织围脖"、"拍大砖"等时尚

  • 标签: 公众参与 参与应 应成为
  • 简介:大是大非是一个敏感问题。在复杂的国际国内局势面前,在党的十八大即将召开前夕,在新老领导班子交替的关键时刻,能不能经受住大是大非的考验,成为检验每一位公民、特别是领导干部的试金石。谈及大是大非,有人回避躲闪,有人讳莫如深。

  • 标签: 是非观 公众 调查 论辨 国内局势 领导班子
  • 简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70号《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已经2010年1月20日国务院第98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0年4月1日起施行。总理温家宝二○一○年一月二十七日

  • 标签: 气象灾害 灾害防御 防御条例
  • 简介:从9月5日起,普通群众可通过写信,发电子邮件,发传真等方式,对安徽省政府2006年立法项目提出自己的建议。截至9月9日,省政府法制办已收到26个项目的立法建议。群众的立法建议,属于省级立法权限的,法制办将在立法项目中给予充分的考虑;

  • 标签: 安徽省政府 立法项目 征集 公众 立法建议 电子邮件
  • 简介:在无意识的情况下我们会浪费掉多少能耗?重庆市制冷学会给《中国周刊》提供了一份数据:重庆市拥有三千多万人口,一千多万户家庭,按每个家庭有一台空调计算,每台空调每年待机能耗有10度电,有待机能耗的电器还有机顶盒、手机充电器、电热水器等多种设备,因此全重庆市待机能耗消耗电能高达数亿度。而生产1亿度电将消耗3万吨煤炭,排放8万吨二氧化碳;同时,使用电取暖器取暖比使用热泵空调取暖能耗高50%以上,使用电热水器比使用热泵热水器能耗高70%以上,不正确的使用空调也会使能耗大幅度增长。重庆市的耗电情况是中国的一个缩影。一边是大规模地能源损耗,而一边则是

  • 标签: 公众节能 减排意识流 激活公众
  • 简介:今年新修订通过的《环境保护法》第十四条提出,“国务院有关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组织制定经济、技术政策,应当充分考虑对环境的影响,听取有关方面和专家的意见”。这是我国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为政策环境影响评价(简称“政策环评”)打开了一扇门。

  • 标签: 技术政策 公众参与 《环境保护法》 决策 环境影响评价 政府组织
  • 简介:《中国改革报》2009年5月5日报道,2009年5月正式实施的新修订《消防法》首次将火灾公众责任险写人法律,规定国家鼓励、引导公众场所和生产、储存、运输、销售易燃易爆危险品的企业投保火灾公众责任险。据悉,目前上海已有2000余家公共场所购买火灾公众责任险,占此类场所的1/4。

  • 标签: 公众责任险 火灾 法律 《中国改革报》 易燃易爆危险品 公共场所
  • 简介:近年来,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进程加快,围绕延迟退休这一话题的争论从未停止。目前,清华大学提出的养老体制改革方案中关于“延迟到65岁领取养老金”的提议,再次引发了关于延迟退休问题的新一轮争论。《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的调查显示,94.5%的受访者明确表示反对延迟退休,仅3.2%的受访者表示支持,2.3%的受访者表示中立或未表明态度.

  • 标签: 延迟退休 《中国青年报》 公众 体制改革方案 受访者 社会进程
  • 简介:以"圆明园铺膜事件"为契机,在全国范围掀起的"环评风暴",加深了公民对于环境影响评价的认识。对比欧美国家,我国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机制存在明显的缺陷,研究者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和建议。

  • 标签: 环境影响评价 公共参与 对比分析 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