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6 个结果
  • 简介:<正>苏联解体,国际力量对比变得对日本更为有利,但国际社会动荡与新旧矛盾交织,又使日本面临新的考验。在这种形势下,日本外交的主要特点是,从经济、政治、军事到环境,全面参与建立国际新秩序,并试图发挥全球性大国的作用。在这一过程中,日本将立足于亚太,谨慎而现实地处理和调整其与各国之间的利害关系。一、参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新思路与新目标苏联解体,正值以擅长外交的“政策通”著称的宫泽喜一执政,其外交既保持了日本外交的连续性,又力求在新形势下增添新特色,提出新主张,谋求新建树,实现新目标。这无疑将对90年代日本外交产生深远的影响。(一)强调“冷战后”应形成“多国协调格局”。

  • 标签: 苏联解体 日本外交 国际新秩序 联合国安理会 新目标 发挥作用
  • 简介:9.11事件,印度立即表示'无条件支持美国反对国际恐怖主义'的立场,积极加入国际反恐怖主义联盟.由于美国对印度的反应采取冷淡的态度,反而把巴基斯坦作为反恐怖主义的前线国家,印度表现出无奈、担扰和愤怒.通过冷静的思索,印度反映出对美国许多的奉劝、呼吁和要求,加强多边双边的外交活动.

  • 标签: 9.11事件 印度 思索 反恐怖主义联盟
  • 简介:<正>斯洛伐克今年1月1日独立。2月15日议会选举原执政党“争取民主斯洛伐克运动”副主席米哈尔·科瓦奇担任第一任总统,3月3日宣誓就职。金融问题专家米哈尔·科瓦奇是一位颇有经验的金融问题专家,在银行部门工作长达37年之久。1930年8月5日出生。1953年加入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1954年于布拉迪斯拉发高等经济学校毕业,在斯洛伐克地方银行任职。1964年出国任教,在古巴中央银行学校当教师。1967年被派往英国,任捷克斯洛伐克商业银行驻伦敦分行的副行长。1970年因反对

  • 标签: 斯洛伐克共和国 捷克斯洛伐克 金融问题 执政党 中央银行 商业银行
  • 简介:大选的日本政局走向马俊威日本大选结束,桥本龙太郎于11月7日再度当选日本首相,维持了4届达3年3个月之久的多党联合执政的局面被打破,自民党重新单独执政,日本政界进入保守势力主导的新阶段,政治右倾化倾向加强。一、日本政治力量新变化大选后日本政界基本...

  • 标签: 自民党 日本 社民党 中日关系 选举区 行政改革
  • 简介:展望南非大选的形势4月26-28日南非将举行历史上第一次多种族民主大选。目前,竞选活动已进入高潮。尽管右翼自由联盟仍未正式登记参加大选,各党派支持者之间为竞选而酿成的暴力冲突时有发生,但大选的如期举行已如箭在弦,引弓待发。大选,南非白人少数统治将...

  • 标签: 种族隔离制度 新政府 非国大 民族团结 国民党 南部非洲
  • 简介:1991年10月9~11日,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在北京主办了'90年代的第三世界'学术讨论会,应邀与会的有来自北京、上海、杭州等地的32个单位78位从事国际问题和第三世界问题研究的专家学者,提供论文40余篇。这次讨论会是在国际局势和世界格局发生了新的变化,第三世界处境更为严峻的形势下举行的。会上就90年代第三世界的经济、政治和外交等问题及其前景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 标签: 学术讨论会 第三世界国家 国际问题 经济区域化 反对霸权主义 区域集团化
  • 简介:18世纪60-90年代,即叶卡捷琳娜二世统治时期,俄国广泛吸收世界各国文化,其中也包括通过西欧的“中国风”、俄中贸易、向中国派传教士和研究汉学著作等多种途径对中国文化进行的接触。对中国文化的接触与吸收,促进了俄国自身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 标签: 叶卡捷琳娜二世 俄国 中国 文化
  • 简介:<正>1991年10月9日至11日,在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召开了《90年代的第三世界》学术讨论会。这是自1986年以来在现代所举行的第五次第三世界问题的专题讨论会,30多个单位共100多名学者出席了会议,与会学者就90年代第三世界经济政治发展前景及其对外关系趋向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现概述如下。一、经济形势仍然严峻,但也存在有利因素与会学者认为,80年代的十年,给第三世界留下了痛苦的教训。在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下,接连不断的地区冲突使非洲、中美洲和中东地区饱尝了战争的劫难,经济上经历

  • 标签: 第三世界国家 发展中国家经济 学术讨论会 民主化 地区冲突 发展战略
  • 简介:前言70年代初以来,印度尼西亚的制造业取得了引人注目的发展。这种发展产生于对石油与天然气收入的合理支用,从而导致该国生产能力的提高。此外,那种使面向国内市场的工业免受国际竞争威胁的保护贸易制已吸引了国内外的工业投资。然而,这种“来得容易的”工业发展很快就停止了,因为1982年石油价格的暴跌导致国际收支出现问题。为了对付石油价格的暴

  • 标签: 印度尼西亚 贸易自由化 工业技术 技术能力 制造业 不发达国家
  • 简介:自80年代下半期以来,世界上出现了从对抗、紧张转向对话、缓和以及从两极走向多极的趋势。特别是近年来苏联、东欧形势的迅速变化,对第三世界的政治经济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世界形势发展表明,第三世界在80年代中力量有了很大增长,团结合作不断加强,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第三世界参与解决重大的地缘政治问题,为缓和地区紧张局势作出贡献,积极反对超级大国的外来干涉、成为保卫世界和平的一支重要力量。80年代中,第三世界在经济上虽然困难很大,但经过艰苦努力,经济在逐步增长,特别是东亚的一些新兴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迅速,引起全世界的注意,拉丁美洲、非洲的一些国家在进行

  • 标签: 地区经济 国际经济新秩序 国际事务 增长速度 经济形势变化 地区一体化
  • 简介:3月11日,西班牙马德里发生连环爆炸案,造成了200多人遇难、千余人受伤的惨剧,被称作是欧洲的"9·11".这一事件使整个欧洲为之震撼,激起了欧洲各界对恐怖主义威胁的重新评估,加速了欧盟内部的反恐合作进程,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欧洲的政治格局,引发了欧美关系的微妙变化.

  • 标签: 欧洲 反恐斗争 “3·11”事件 反恐合作 恐怖主义 伊拉克问题
  • 简介:"9.11"事件,美国借反恐之机,大举进军中亚,从而使中亚地缘政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并对该地区的地缘政治形势产生重要影响.但美俄战略争夺加剧等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存在,使中亚形势的前景仍不容乐观.

  • 标签: “9.11”事件 中亚 地缘政治 外交政策 安全机制
  • 简介:印尼前任总统苏哈托时期(1966—1998年)所提倡的双重职能(dwifungsi)军政一体化教条随着印尼民主化进程而结束,军人参政失去了合法性来源。改革派政治领袖如前任总统瓦希德执政时期(1999—2001年)和梅加瓦蒂时期(2001—2004年)积极建立以文人统治为主的政府。军人参政在印尼民主化时代似乎不会再出现。然而,在苏哈托专政时期享有崇高政治地位的印尼军人未能完全接受民主化时代的文人统治模式。许多具有军人背景的政治人物开始以不同身份和方式试图重返政治舞台,充分利用民主化时代的机制来宣扬自己的理念和政治纲领,寻求民众对他们的支持。本文探讨印尼军人在后苏哈托时代,如何利用民主选举方式寻求合法性,以及将来可能带来的影响。

  • 标签: 印尼 军人政治 双重职能 合法性
  • 简介:德国大选的政策走向苏惠民1994年10月16日的联邦大选,是德国历届大选中最捉摸不定的一次。科尔总理虽以微弱的多数险胜反对党领袖沙尔平,但是,这种有惊无险的结果使科尔政府的地位大大削弱。大选结果会不会影响到科尔新政府的行动能力,已成为德国国内外关注...

  • 标签: 大选政策 德国大选 政策走向
  • 简介:冷战结束以来,美国的东亚安全战略经过近20年的发展与调整,已初步形成和正在努力打造冷战时期的安全网络模式,即:以保持前沿军事存在和海外基地为基石,以双边军事同盟与准同盟为轴心,以地区多边安全合作机制为辅助模式,以与区域内非同盟、准同盟国家和区域组织进行高层对话为补充形式,在美国的主导下交叉运用。

  • 标签: 美国东亚安全战略 前沿军事存在 军事同盟与准同盟 多边安全合作机制 高层对话机制
  • 简介:独立初期,印度面临着非常严峻的农业形势。在英国殖民统治下的印度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长期处于停滞的状态。根据国家农业委员会的报告,从英国人那里继承来的封建土地关系结构是使独立前印度农业陷入慢性危机的主要原因①。根据该报告,这一封建性的土地关系结构主要...

  • 标签: 印度 土地关系 新发展
  • 简介:近两年来,在美俄各自主导的反恐力量、叙利亚和伊拉克政府军、库尔德人武装等多方力量的打击下,恐怖组织"伊斯兰国"的军事实力、领土面积和财政收入损失惨重。2017年7月,"伊斯兰国"占领的伊拉克摩苏尔地区丢失,这标志着该组织在遭受沉重打击后进入衰败阶段。但目前该组织并未消亡,而是在组织结构、战术策略和恐怖手段等方面发生了变化。转变的"伊斯兰国"将继续利用网络技术和社交工具传播极端思想、制造恐怖活动、获得资金支持。此外,"伊斯兰国"武装人员的扩散、跨国"圣战者"的回流及其庞大的分支网络和众多的效忠团体将继续对中东和世界的安全形势构成威胁。为此,国际社会应加强协作,将"伊斯兰国"残存势力清除出叙伊境内,建立以大国协调为基础的国际反"伊斯兰国"合作机制,消除其重新崛起的威胁。

  • 标签: “伊斯兰国” 组织转型 新威胁 应对策略
  • 简介:本文以“九九”回归为背景,分析了澳门金融业的现状,指出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缺陷,如金融市场不发达、金融结构单一、金融业对外依赖性强、信贷资产结构不合理存在金融泡沫及资金利用不充分等等,并影响到澳门金融业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针对上述问题,对回归澳门金融业如何进一步发展,逐步完善其结构,发挥现代经济的核心作用,作了对策性探讨。

  • 标签: 澳门回归 澳门金融
  • 简介:1997年7月起的亚洲金融危机是由泰国肇起的,泰国经济在亚洲金融危机冲击下受到严重影响,被世界银行列为亚洲"五大受灾区"(韩国、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之一.本文着重论述与分析泰国爆发金融危机的原因、泰国在金融危机的两次经济衰退与两次经济复苏的历程、泰国政府所采取的政策对应,并与亚太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进行若干比较以探索其共同规律与特点,最后作一些展望.

  • 标签: 金融危机 泰国 经济发展 经济指标 金融市场
  • 简介:"9.11"事件,俄美关系发生重大改变,由于双方互有需要,俄美接近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但是,俄美之间的利益对立和观点分歧难以弥合,远未成为伙伴和朋友.执行独立自主的全方位外交政策仍是俄罗斯对外战略的既定方针.

  • 标签: 俄罗斯 美国 对外关系 "9.11"事件 俄美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