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02 个结果
  • 简介:自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中美关系破冰,到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两国关系实现正常,30多年来,中美两国关系经历了复杂而曲折的变化。今天,中美关系正进入一个新的具有转折意义的历史阶段,而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正是中国领导人对新时期中美关系的新表述和新要求。中美双方的表述方式不同,但打破大国争霸的历史宿命,建设稳定、平衡和共赢的新型关系,是两国共同目标。

  • 标签: 中美关系 大国关系 正常化 管理问题 两国关系 历史阶段
  • 简介:中苏关系通过去年5月戈尔巴乔夫访问中国而实现了正常,这是中苏之间一个不愉快历史时期的终结。苏联领导人说:'我们有权把苏中最高级会晤看成是一个重要的界限。一个很长的相互疏远的时期已经过去。我们将共同缔造我们的未来'。中国领导人邓小平同志则用八个字概括:'结束过去,开辟未来'。今年四月,李鹏总理访问苏联,这意味着中苏关系在正常道路上又向前迈进一步。中苏关系发展不仅使两国人民感到高兴,而且对整个国际关系产生积极影响,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 标签: 中苏关系 和平与发展 两国关系 苏联领导人 国际关系 勃列日涅夫
  • 简介:泰国的工业大部分集中在首都曼谷,这里的工厂已达饱和,十分拥挤。泰国政府六十年代初在开始实行工业时,就想把工业分散到其他地方。1960年2月18日划定的工业区有那空巴统(佛统)的坤西施、北揽府的新城县和直辖县。这几个工业区后来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实现。1972年12月13日泰国政府颁布第339号法令,再次提出设立工业区,以便使工厂企业规范和现代,并把工业区的建设列为第四个经济社会发展计划(1977—1981年)的

  • 标签: 工业区建设 工业分散 巴统 新城县 佛统 春武里
  • 简介:<正>一九七○至一九七二年,应东盟国家的要求,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研究中心在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贸易及发展会议和粮食及农业组织的参与下,研究了在联盟苑围内扩大经济合作的可能性。研究中心认为,本地区发展经济合作的主要方向应是扩大区域内部贸易和在工业领域进行合作。为此,建议以政府间协定为基础对某些商品实行有选择的贸易自由、在本地区各国的私营部门采取鼓励建立工业企业的措施,以及按各国之间的协定建立合营的工业项目。除新加坡以外,东盟其他成员国的制造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联盟内部扩大工业合作

  • 标签: 工业合作 经济合作 贸易自由化 区域内部贸易 东盟国家 政府间协定
  • 简介:19世纪末20世纪以来,现代浪潮已其不可阻挡之势席卷了世界各个角落。其中既有德、意、俄、日等国在国家政权强力推动下自上而下的现代运动,也有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在宗主国的统治下,因掠夺原料和扩大市场的需要使这些地区被迫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的畸变...

  • 标签: 甘地 现代化 反工业主义 文化民族主义
  • 简介:汽车是泰国重要的运输工具。它对国家经济建设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自1961年至1966年泰国实施第一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来,泰国的交通运输业得到了迅速发展。泰国政府投资修筑了多条公路,其中包括国家级和省级公路,从而促进了汽车装配和制造业的兴旺。加上泰国的地理条件和交通特点,汽车运输比火车、轮船等其它方式的运输方便、迅速、及时、服务范围广,并可以直接运到目的地,无须作多次搬运,因此受到广大用户的欢迎。

  • 标签: 汽车工业 汽车运输 交通运输业 汽车装配 商用汽车 省级公路
  • 简介:<正>工业初期的热门工业六十年代初期,作为新加坡传统性经济命脉的转口贸易下降,人口急剧增长,各种经济活动进展缓慢,致使失业问题严重,工潮四起,社会秩序动荡不安。以李光耀为首的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政府积极展开工业的发展计划,着重发展“代替进口”的劳力密

  • 标签: 新加坡 服装 发展计划 代替进口 工业化初期 人民行动党
  • 简介:在东南亚地区,泰国虽然是唯一没有沦为西方殖民地的国家,但却不能说它的社会经济结构就没有带上殖民地经济结构的特征。直到十九世纪中叶为止,泰国仍然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封建社会,1855年英国以武力强迫暹罗(即泰国)同英国签订暹英条约(又称鲍林条约),遏罗同意英国在暹罗各港口进行自由贸易,并规定对英国的进口商品只能征课3%的进口税。接着,美国、法国、德国、日本和沙皇俄国也相继强迫暹罗签订

  • 标签: 工业发展战略 工业化阶段 进口替代工业 进口商品 出口工业 殖民地经济
  • 简介:早在1954年泰国就颁施鼓励社会投资条例,开始进行工业建设,但因政局不稳,社会动荡,进展缓慢。1961年开始实行经济发展计划,并修订鼓励投资条例,因此人们把1961年当作泰国工业的起始时间,许多统计数字也从1961年开始。30年来泰国工业有很大发展,行业从70多个增加为2000多个,按当年价格计算,制造业产值从1960年的

  • 标签: 制造业产值 经济发展计划 出口贸易 统计数字 社会投资 当年价格
  • 简介:前言70年代初以来,印度尼西亚的制造业取得了引人注目的发展。这种发展产生于对石油与天然气收入的合理支用,从而导致该国生产能力的提高。此外,那种使面向国内市场的工业免受国际竞争威胁的保护贸易制已吸引了国内外的工业投资。然而,这种“来得容易的”工业发展很快就停止了,因为1982年石油价格的暴跌导致国际收支出现问题。为了对付石油价格的暴

  • 标签: 印度尼西亚 贸易自由化 工业技术 技术能力 制造业 不发达国家
  • 简介:战前,菲律宾在长期遭受殖民统治下,除了一些农产品加工业之外,几乎没有什么工业可言。战后以来,菲律宾从五十年代初开始推行进口替代工业,七十年代开始逐步推行面向出口工业。经过约四十年的工业发展,菲律宾经济结构和出口商品结构已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制造工业在经济中的地位上升了,工业制成品在出口商品结构中的地位提高了。但是,在我们看到菲律宾工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的同时,也不能不看到,尽管菲律

  • 标签: 工业发展 进口替代工业 工业制成品 出口商品结构 工业部门 新兴工业化国家
  • 简介:在乌克兰媒体报道中经常出现“寡头”(乌克兰语олiгарх,俄语олигарх)一词,所谓“寡头”专指控制乌克兰国民经济命脉的金融工业大鳄。乌克兰寡头是苏联解体后乌克兰产生的新的统治精英,他们拥有雄厚的经济资源和政治实力,左右着乌克兰经济政治转轨,影响国家对外战略的制定和执行,将利益触角延伸到乌克兰的各个层面。他们身份多重,不仅是富可敌国的商人,还是政党的组织者、领导者或拉达(乌克兰议会)议员、政府要员。

  • 标签: 金融工业集团 乌克兰 寡头 国民经济命脉 政治转轨 苏联解体后
  • 简介:<正>工业部门的成就印尼制造业部门的作用按国际标准衡量,印尼制造业部门过去十年的发展是迅速的。目前印尼已是发展中国家最大的工业制品生产国之一.1981年,印尼占有世界制造业增值总额的0.29%,仅次于巴西、墨西哥、印度、南朝鲜、阿根廷和土耳其而居第七位(见表一)。因此,印尼制造业部门的绝对规模大于其他亚洲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如菲

  • 标签: 工业发展 世界制造业 印尼 亚洲发展中国家 工业制品 土耳其
  • 简介:<正>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早期,印尼制造业部门从长时期停滞不前的景况中复苏起来。六十年代晚期,在新的苏哈托政府政策作用下,印尼经济首先开始急剧增长,而大多数制造业部门却一如既往四十年依然如故。因此在七十年代中期进行第一次全面工业调查时,印尼制造业部门依然十分落后。

  • 标签: 制造业 工业发展 印尼经济 政策作用 工业调查 二十世纪
  • 简介:比其他亚洲国家起步早的泰国民主道路走得并不平坦,军事政变和政治独裁的交替似乎成为了近70多年来泰国政治的主线。这种奇特的政治现象和泰国的政治文化、宗教意识、教育水平、社会结构等因素密切联系在一起。最初由精英发起的泰国民主运动,如果得不到整个国民的回应,没有获得成熟市民社会的支持,真正的民主主义也就不可能在泰国扎根。

  • 标签: 泰国 民主化 军事政变
  • 简介:<正>工业部门结构是产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就一个国家而言,工业部门结构的状况,反映国家工业发展的水平和发展的方向;合理的工业部门结构是工业高速发展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必要条件。就整个地区而言,工业部门结构的状况,反映该地区各工业部门之间可能的经济技术联系;合理的地区工业部门结构是发展各国之间工业合作、促进各国工业协调发展的首要前提。因此,对南亚国家和整个地区的工业部门结构作一探讨,有利于了解南亚同家工业发展的水平和方向,有利于认识南亚地区工业合作的潜力和前景。

  • 标签: 巴基斯坦 孟加拉国 制造业 工业部门结构 斯里兰卡 产品加工
  • 简介:俄罗斯远东地区是全国重要的军工生产基地之一,其军工部门主要为船舶制造、船舶维修和电子工业。全地区约有40家军工企业,其中32家组成地区军工生产综合体。据1989年统计,军工生产综合体产量占远东军工企业生产额的90%以上。远东军工企业在远东工业中的地位相当重要,约占远东整个工业产值的9.4—10%、职工总人数的12.7—13%、固定资产的6—6.3%,其中哈巴罗夫斯克边区和滨海边区军工企业更多,上述的三个数字比例:哈巴罗夫斯克边区分别为22.5%、24.0%、17.0%;滨海边区分别为13.6%,20%,10.3%。这些军工企业还直接涉及一些给养、后勤保障等地区。有些城市简直就是军工城市。1990年军工生产分别占阿尔谢尼耶夫市和大卡缅区工业企业总产值的91%和99.8%。可见,远东军工企业改革及转产对远东经济的影响很大。这些军工企业涉及联邦的许多部,如船舶工业部、航空工业部、电子工业部、国防工业部、无线电工业部等。而提供生产、生活保障的部门则更多,如哈巴罗夫斯克石油加工厂、“日勃伊—1”工厂、“日出”缝纫厂、电子技术厂、硫酸厂、霍尔斯克水解厂、远东柴油机厂等。90年代初,军工企业中各类产品所占比重如下:民品生产占24.5%,军品生产占34.1%,金属加工及金属框架生产占8.9%,机械维修

  • 标签: 军工企业 民品生产 俄罗斯远东地区 哈巴罗夫斯克 生产综合体 军转民
  • 简介:印度历届政府都十分重视国防工业发展,把国防工业现代、本土化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目标。目前,印度虽已成为发展中国家中军事工业复合体最大的国家之一,但仍是世界上最大常规武器进口国,没有实现国防工业发展战略目标。本文在回顾印度国防工业发展战略演变的基础上,评估印度国防工业发展现状,探讨印度国防工业发展战略失败的原因。

  • 标签: 工业发展战略 国防 印度 国家发展 工业现代化 发展中国家
  • 简介:印度力争成为军事工业大国刘晓飞潘小珠印度通过执行长期经济计划,在发展社会经济方面,已取得了可观的成就,现正努力争取实现在本世纪末成为“世界中等强国”的战略目标。为实现这一总目标,它在重点发展经济,加强科研的前提下,侧重发展军事力量,力争在21世纪称霸...

  • 标签: 军事工业 军工生产 武器装备 印度政府 卫星运载工具 国有军工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