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0 个结果
  • 简介:本研究采用Tobii1750眼动仪,记录3~9个月中国婴儿对亚洲、高加索和非洲女性动态面孔的眼动扫描。结果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婴儿逐步表现出对本族鼻子的注视时间比例高于他族。3个月婴儿对鼻子的注视不存在种族差异,6个月婴儿对本族鼻子的注视显著高于他族,对非洲鼻子的注视显著高于高加索,9个月婴儿对本族鼻子的注视显著高于他族,而对非洲和高加索鼻子的注视不存在显著差异。这说明面孔种族接触经验影响了婴儿对本族和他族面孔的眼动扫描。

  • 标签: 婴儿 面孔种族效应 眼动扫描
  • 简介:<正>第22届国际心理学大会于1980年7月6日至12日在莱比锡举行,包括中国心理学家在内的57个国家的3960多名心理学家出席了会议。在国际心理学大会期间,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召开了代表大会,决定接纳中国为会员国。在代表大会通过中国心理学会的入会申请以后,中国心理学会的两名代表随即参加了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各成员国代表大会,同各国代表一起,对该会的有关活动和新的执行委员会参加了讨论和选举。

  • 标签: 国际心理学大会 中国心理学会 联合会 心理科学 代表大会 心理学家
  • 简介:采用颜色-形状联合搜索任务探讨短期特征联结知觉学习的效果和机制。训练被试在由不同颜色和形状组合的字母干扰子中搜索具有特定颜色和形状的目标字母,训练时间约为40分钟。通过训练,被试搜索特定的颜色-形状联结的目标字母的能力有所提升,并且学习效应能够迁移至背景改变目标不变的条件中,但是不能迁移至背景不变目标改变的条件中。这一结果提示,被试在进行短期联合搜索知觉学习时,学习到的是目标,而并非背景或目标与背景的联系。

  • 标签: 视知觉学习 联合搜索 短期 目标 背景
  • 简介:人们在交互过程中会同时表征自我和他人相关的信息,形成社会性联合表征。然而,.自我和他人相关信息是以整合还是分离的形式存在,这一问题尚未厘清。本研究以工作记忆蓬佐错觉为指标展开了探讨。实验中要求两名被试分别记忆部分构成蓬佐错觉的线段并回忆。结果发现,竞争和合作场景下的个体不仅表征了他人相关的信息,还将其和自身相关的信息进行了整合,形成工作记忆蓬佐错觉效应,表明社会交互条件下会自动整合成社会性共同表征。

  • 标签: 社会交互 信息整合 工作记忆 蓬佐错觉
  • 简介:为考察儿童对说服行为的理解及其与自身作出的说服行为之间的关系,以及心理理论在其中发挥的作用,研究采用情境故事法,考察72名3-6岁儿童(M=4岁10个月,SD=9.72月)对说服行为的理解、自身做出的选择性简单说服行为、互动性复杂说服行为和心理理论(包括错误信念理解、情绪心理理论等)。在控制了年龄、性别和言语能力后,线性回归分析发现只有心理理论能直接预测儿童的简单说服行为;而说服理解对儿童复杂说服中采用正面说服策略次数的影响则受到了心理理论的调节。结果表明,儿童对说服行为的理解和心理理论能力共同决定了其主动作出的说服行为。

  • 标签: 学龄前儿童 说服 说服行为 说服理解 心理理论
  • 简介:选取3-6年级数学学习困难和数学学习正常的儿童共458名,比较了两类儿童空间能力的发展特点.结果表明:(1)正常儿童的空间能力优于数困儿童,二者空间视觉化能力均优于空间定向能力;(2)正常儿童与数困儿童的空间能力均随年龄增长而提高,但二者不同空间能力快速发展的时间点不同;(3)单纯数困儿童的空间能力优于混合数困儿童,后者空间定向能力发展滞后;(4)正常儿童的空间能力在发展过程中对数学成绩的作用量为26.17%,数困儿童为28.43%.

  • 标签: 儿童 数学学习困难 空间能力
  • 简介:以165名3~4岁幼儿为研究对象,采用情境故事法考察谎言概念理解的年龄特点,并进一步探讨幼儿心理理论、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谎言概念理解的作用。结果表明:(1)幼儿对说真话行为与说谎行为的概念理解不是同步发展的,对说谎的概念理解要早于对说真话的理解,4岁幼儿的谎言概念理解水平高于3岁;(2)控制幼儿的年龄和言语能力后,心理理论与谎言概念理解显著正相关,专制教养方式与谎言概念理解显著负相关;(3)幼儿心理理论在专制教养方式与谎言概念理解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 标签: 幼儿 谎言概念理解 心理理论 专制教养方式
  • 简介:采用Simon效应研究范式.以阿拉伯数字为实验材料.三个实验分别要求被试判断呈现数字的空间位置、颜色和大小.系统考察Simon效应、空间一数字反应编码联合效应的加工特点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三个实验中,不管采用何种判断标准.被试总是对左侧的数字按左键反应更快,对右侧的数字按右键反应更快。数字加工中出现Simon效应:而对不同大小的数字按左键和按右键的反应时差异均不显著.数字加工中均未出现SNARC效应。(2)Simon效应和SNARC效应不同质,两者的加工机制也互不相同,而且Simon效应对SNARC效应具有抑制作用。(3)Simon效应与SNARC效应相比,Simon效应相对更稳固,SNARC效应则相对更灵活,易受知觉信息变化的影响。

  • 标签: SIMON效应 SNARC效应 空间表征 抑制.
  • 简介: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特点、影响因素及其测量──《中国-9岁儿童的社会性发展》课题总报告陈会昌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中国-9岁儿童的社会性发展》系由中国儿童发展中心主持和组织、由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资助、国内六省市十三个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参加、于19...

  • 标签: 儿童社会性发展 儿童气质 弱智儿童 影响因素 心理发展 攻击性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