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4 个结果
  • 简介:本文是笔者参加2008年金陵协和神学院主办的"神学教育与神学思想建设研讨会"提交的论文,文章通过对儒家注重修身养性这个角度入手,剖析教育促进人的发展的这个根本目的,从而反思中国教会的神学教育。通过分析,笔者主张,神学教育的重要性在于对人的培养,而不仅仅是对"工人"的培养。因此,神学教育要关注人性与心性,而不是仅仅关注人的思辨能力和牧会技能。

  • 标签: 教育 儒家传统 神学教育
  • 简介:“中印友好,利在双方,惠及亚洲和世界。中印关系已经远远超出双边范畴,具有全球性意义。”中国古代的传统思想文化渊源,是在轩辕黄帝的上古道统思想文化基础上,形成了姜太公的道学理论、孔子的儒家思想,吸收了印度佛教文化为一体的中国古代传统思想文化。同时,法显、唐玄奘和义净等大德高僧到印度求法,将中国古代的传统思想文化传播到印度,奠定了中印两国思想文化交流的基础。

  • 标签: 传统思想文化 中印关系 文化交流 思想文化渊源 思想文化基础 轩辕黄帝
  • 简介:本文简要叙述了祭司传统的历史、祭司阶层的重要地位和"祭典"的神学与灵命信息,指出旧约献祭和节期等敬拜制度的意义,不仅仅在于"预表"新约时代某些事物,而且在于教导我们持守一种庄严、有序的敬拜生活,并负起为邻舍代祷的责任。

  • 标签: 祭司传统 旧约敬拜制度
  • 简介:“我记得小时候,曾经有邻居问我们家借了钱,借了不还,差点产生邻里矛盾,祖母信佛,她就轻轻的一句话,她说:‘就当布施了。’这个细节对我影响很大。”

  • 标签: 人物采访 书法 季风 传统
  • 简介:韩国是我们的近邻,但由于复杂的历史原因,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它曾经是一个遥远和神秘的国度。当今,随着中韩关系越来越密切,两国的民间交流空前活跃,韩国不仅在地理上而且在心理上都已经成为我们的邻居。

  • 标签: 韩国 寺院 嬗变 现代 传统 中韩关系
  • 简介:农历四月中旬的拉卜楞,风光明媚,景色宜人。加上藏族僧俗传统的“娘乃节”,更是远近驰名。“娘乃节”是藏族民俗文化的一部分,也是宗教信仰、生产劳动之后的精神慰藉、对再生负责的精神表现。“娘乃节”也叫“四月祭会”,“娘乃”意为“闭斋。”藏历四月氏宿出现,又名氏宿月。相传释迦牟尼于农历四月十五日降生、成道、

  • 标签: 拉卜楞寺 藏族人 闭斋 生产劳动 景色宜人 月祭
  • 简介:昔日释氏振法鼓于天竺,夫子扬德音于华夏,两个思想巨匠,在东方两个文明古国的宗教、文化史上,都开创了一个新的纪元。两汉之际,佛法东渐,东方两大文化系统之间开始了一场历时久远、影响宏阔的文化大交融。佛教对于中国古代文化影响之巨大和深刻,以至于人们在研究中国古代各种文化,诸如哲学、科学、文学艺术、书法绘画等,不能置佛教于不顾;当然,佛教自传入中国之日起,也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作为结果,则是东传之佛教逐步走上了中国化的道路。

  • 标签: 思维模式 中国古代文化 心性本体论 佛性论
  • 简介:关岭自治县座落于云贵高原东部脊状斜坡南侧向广西丘陵倾斜的斜坡地带。这一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境内地貌具有高低起伏大,类型复杂多样的特征.山峰林立,彼此相连.海拔最高点1850米,最低处370米。

  • 标签: 关岭县 民间传统医药 品牌经营 管理体制
  • 简介:通过对部分剪纸传承人的调查,结合对相关文献资料的分析,发现胶东传统剪纸的传承现状并不乐观,存在着传统褪色、功利色彩浓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和累积形成很大的负面力量,阻碍胶东剪纸文化的传承与可持续发展。本文认为,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应该做好以下几件事:一是要在制度层面做好顶层设计,构建科学合理的传承体系;二是建立胶东剪纸文化博物馆;三是对传承人的有效监管;四是营造理性产销环境。

  • 标签: 胶东剪纸 传承 现状 对策
  • 简介:以笔者近年在上海浦东地区所做的田野调查、浦东川沙道士薛明德先生的口述资料为基础,本文尝试研究清末至解放初期上海浦东乡村道士的概貌。长久以来,这些乡村道士以“家族道士”的形式生存,世代延续着家族的道业。作为浦东地方社会中最主要的“仪式专家”,历史悠久的家族道士常常成为一个社区仪式生活的“主祭司”。通过提供传统的仪式服务与仪式指导,家族道士与社区的庙和村民之间,形成了长期稳定的主顾关系。另一方面,浦东沿海社区的各个家族道士之间因为互拜法师形成的“师承”关联,以及共同的祖师祭祀、仪式互助等行动,使该地区的家族道士自然地形成一幅地方道士团体的面貌,表达了这些火居于社区之中的乡村道士的一种身份意识。

  • 标签: 上海浦东 乡村社区 仪式专家 家族道士 薛家道士
  • 简介:冰心(1900.10.5-1999.2.28),原名谢婉莹,祖籍福建长乐,出生于书香门第之家,1913年随父迁居北京。冰心自幼接受了良好的家风熏陶和西方教育,其父谢宝璋的爱国之心和强国之志也深深地影响着冰心幼小的心灵。冰心自幼身处中国儒家、佛教、道教文化和西方基督教文化的多重熏陶之中:她接受过正规的私塾教育,同时也接受了开放的、

  • 标签: 冰心 宗教文化 意识 传统 西方教育 基督教文化
  • 简介:本文从赵朴老在上世纪50、80年代对中国佛教的总结,依三大特点(宗派的兴起、文化艺术上的影响、国际友谊的建立)、三性(全面性、丰富性、广延性)、三化(学术化、艺术化、社会化)等,探讨中国佛教三大优良传统(学术研究、农禅并重、国际友好交流)的形成;同时,考察三大传统的不足与困境,呼吁继承与发扬赵朴老的这一事业,继续探讨中国佛教优良传统

  • 标签: 赵朴老 三大特点 三性 三化 三大传统
  • 简介:我记得,我崇敬的老师季羡林先生曾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文章里,对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作过非常精辟的论述,作为一位著名学者他本人并不信佛,但他对印度文化和佛教,

  • 标签: 中国传统文化 佛教 著名学者 印度文化 季羡林
  • 简介:古人云:“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邪教以神道惑人则天下乱矣”。邪教“法轮功”与世界上其他邪教组织一样,以起初为了搞“教主崇拜”而竭力地神化李洪志自己,逐渐以宣扬迷信,诋毁社会、诋毁科学的反社会、反人类、反科学的种种罪恶行径。到最后设立和发展邪教组织,欺骗、诱导痴迷者走上邪路,至终自戕毁灭的可悲下场,与传统宗教提倡的敦品励

  • 标签: 异端邪教 传统宗教 宗派 礼仪形式 宗教领袖 教义
  • 简介:自本世纪六十年代起,神学论坛异常活跃,许多新的神学流派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对自己以及周围世界,对传统的基督教进行重新思考和回答。

  • 标签: 妇女神学 基督教神学 重新思考 圣经 上帝 六十年代
  • 简介:大约100年前,中国的佛教改革家太虚和德国的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相继注意到了佛教和基督教两者与社会经济之间的亲疏关系,并对此予以了研究,但由于条件所限,研究工作均未能深入。之后近百年,东西方许多有识之士对造成佛教、佛教徒和佛教国家在适应资本主义经济生产方式方面长期落后的原因进行了探讨,这种探讨在现代社会尤其受人关注。本文通过对佛教和基督教信仰模式的对比,对形成二教经济差距的原因进行了尝试性的研究分析。

  • 标签: 佛教伦理 新教伦理 佛教经济 基督教
  • 简介:中国佛教的优良传统是从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开放性格;重视文化建设,始终把佛教学术事业视为自身发展的生命力;自力更生的求生精神;重视僧人修学制度几个方面表现出来的。这些传统至今仍然具有一定的影响。未来的佛教要发展,一是要适应当代思潮,顺应社会发展的规律;二是要提高僧人品学的素养,造就一批高层次的佛教学者;三是把握住弘扬佛教文化这一中心课题

  • 标签: 中国佛教 佛教寺院 《出三藏记集》 佛教僧人 生产劳动 中国佛教史
  • 简介:人类的一切交往,包括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交往,向来都是双向交流的。人类历史表明,当一种文化传人到另一种文化氛围中时,往往有两个方面的可能性:一是外来文化为了迎合或适应当地文化环境的需要而使自身有所变形;二是当地文化在外来文化的影响刺激下也会发生某种程度上的变化。中国佛教,尤其是在隋唐时期发展而来的禅宗乃至此后的宋明理学,就是在这种文化交流与对话背景下的产物。确切地说,它是中印异质文化交流碰撞的结品。

  • 标签: 中国传统文化 双向交流 中国佛教 异质文化交流 外来文化 文化氛围
  • 简介:一、爱国会的成立和功绩伴随着新中国成长的步伐,中国天主教在天主圣神的引领下,广大爱国爱教的神长教友自发成立了自己的爱国组织——天主教爱国会。从此,中国教会走上了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正确道路。中国天主教面貌一新,开始了本土化发展历程,赢得了天主教在中国牧灵福传事业的可喜成就。

  • 标签: 爱国爱教 爱国会 光荣传统 中国天主教 中国教会 本土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