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74 个结果
  • 简介:道德智慧是一种道德形而上学智慧。它以反思人类道德生活经验的多元性、零散性、碎片性、杂乱性和不合理性为起点,以引领人类从道德-伦理的关系框架来认识、理解和把握道德的本质为至高点,以批判性地反观和评判人类道德生活能力和道德生活状况为终点,从而体现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的融合和统一。人类应该多仰望形而上世界中的客观伦理,洞察客观伦理对主观道德的支配作用,追求合乎伦理的道德生活,以展现其人之为人的道德智慧。

  • 标签: 道德智慧 主观道德 客观伦理
  • 简介:网络社会的崛起和发展深刻地改变着现实社会,也产生了所谓"网络道德问题".网络本身的工具性、虚拟性特征是产生网络道德问题的客观原因.网络道德的核心是网民利益,基本原则是资源共享,而智慧、克制和爱心,则是网络道德的主要内容.

  • 标签: 网络 道德 核心 原则
  • 简介:本文旨在比较孟子的道德成熟论与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论之间的异同,从而探究在道德成熟论中有哪些部分仍然与当今世界的道德教育有着密切的关联。在本文中,我们试图站在科尔伯格的视角向孟子的道德成熟论提出挑战,并尝试着以某种创新性解释来帮助孟子作出合理的回应。通过这场虚构的对话我们发现,尽管孟子和科尔伯格在理论倾向、对道德进步的界定以及在道德观上有着明显的差异,但二者之间依然能够进行富有创造性的对话,从而使我们可以汲取儒家的思想资源以重新审视当代中国以及东亚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道德教育。

  • 标签: 孟子 科尔伯格 道德成熟论 道德发展论 道德教育
  • 简介:<正>一位外国哲学家曾这样说过:“人与人之间的友谊问题是仅属于道德领域的问题。”我认为这话是很有道理的。一个在社会中生活的人,如何交友,怎样认识和看待朋友之间的友谊,这本身确是一个道德问题。不仅友谊的缔结,需要道德的指导,而且友谊的发展和巩固还要靠道德来维系。反过来,友谊产生以后又会对道德发生影响,真正的友谊会促进人们精神境界

  • 标签: 友谊观 人与人 道德领域 精神境界 交友之道 外国哲学
  • 简介:<正>朝鲜民族从古代起,无论家庭生活中,还是社会生活中,都有着较为丰富的道德实践和道德传统。但古代朝鲜民族伦理道德方面的理论著作却很少见。因此,要研究古代朝鲜道德,首先必须找出古代朝鲜民族的道德事实,从而由此综合、分析、归纳出道德思想。本文拟从一些与朝鲜古代道德相关的习俗和事实着手,初步探讨朝鲜古代的道德。一、堂拜先祖先祖崇拜指奉谢祖先恩德,祭尊先祖,承继先祖之愿,至今也是家族道德的一个内容。古代

  • 标签: 古代朝鲜 道德研究 朝鲜民族 夫余 先祖 高句丽
  • 简介:文章研究梳理了道德认知研究中的测量方法的理论脉络及其演进。道德认知的测量始于皮亚杰和科尔伯格的临床访谈法。后来者从中汲取精髓,采用量表的形式进行道德认知测评,比如莱斯特的确定问题测验以及林德的道德判断测验。随着内隐社会认知理论的发展,研究者将实验测量方法(比如IAT)用于道德认知测评。文章研究分析了各种测量方法的优势和劣势,并对未来的道德认知测量作出展望。

  • 标签: 道德认知 测量 内隐联想测验
  • 简介:<正>“对学生进行数学教育是不是道德基础和道德原则教育?”起初我回答说,数学内容本身,数学的逻辑精确性趋向以及概念和结论的确定性,无疑会激起正直与诚实的内在要求。其次,教师本身酷爱课题,会使他去积极培养学生类似的感情,同时也向他们指明了认识的乐趣,以及掌握了认识定量法的人类理智的能力。教师这种积极性在道德上是深刻的,以致于我们不由得参与到形成学生道德基础的过程中去了。我的老师A·R·辛欣曾讲:钻研数学科学必然会在青年人身上循序渐进地培养出许多道德色彩明显,并进而能够成为其主要品德因素的特点。在数学教育所形成的特征中,辛欣指出了真诚、正直、坚韧和勇敢四点。人们都明白,数学教师是不可能搞欺骗的,任何自高自大和

  • 标签: 数学教育 数学教师 数学科学 学生道德 培养学生 道德基础
  • 简介:<正>有的犯罪之人,翻然悔悟,猛回头,瞬间决定了自己与前截然不同的道德行为,开始重新作人。这就属于道德上的顿悟。道德顿悟是在人根据道德的需要,按照个人所掌握的社会道德行为准则即善恶标准,对自己和别人的思想和行为进行评价的基础上产生的。道德顿悟发生后,多半引起定向性道德行为。对自己过去不道德思想行为的悔悟,最终可能采取行动设法弥补已造成的损失。对于新的道德原则和规范的领悟,也终究会导致新的言论和行动。道德顿悟,一般说来有以下四个特点:

  • 标签: 顿悟 不道德 道德行为准则 逻辑推理 密切相关 暂时联系
  • 简介:<正>史学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最初起源于古代的记事。自从西周以来,各个朝代都设有史官,记述帝王的言行和国家的大事。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史家除记事和记言之外,有的人还开始比较过去的各种历史事实,试图总结和探讨人们自己的历史,以取得有用的经验教训,以利于统治者的统治。历代统治阶级中的有识之士都想把史学作为“鉴往知来”、“垂训鉴戒”的工具。孔子作《春秋》,“寓褒贬,别善恶”,企图以道义“拨乱世反之正”,司马迁作《史记》,自称是“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略考其行事,综其终始,

  • 标签: 史学家 史德 治史态度 魏收 曲笔 信史
  • 简介:道德共识,是指不同主体在道德的认知上所达成的一致性认识和理解。道德本身具有特殊性,共识自身具有局限性,由此造成道德共识的有限性,说明道德共识是存在边界的。道德共识的边界表现在三个方面:现实边界、逻辑边界和价值边界。探析道德共识的边界具有重要意义,确立了道德共识的评价标准、限定了道德共识的影响范围和规定了道德共识的应有视角。

  • 标签: 道德 共识 边界
  • 简介:<正>在目前一般伦理学著作及谈论共产主义道德的文章中,大都讲了共产主义道德的一般内容,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爱情、婚姻和家庭中的道德,等等,但是不谈或很少谈政治道德问题。这不能说不是一个缺陷。其实政治道德是伦理学中一个重要课题,也是现实生活中的一个重大问题,很值得我们的重视和探讨。在旧社会里有许多人是不问政治的,也不讲什么政治道德;地主、资产阶级的政治活动家,讲究权术、钻营、投

  • 标签: 政治道德 共产主义道德教育 重要课题 重大问题 政治生活 职业道德
  • 简介:道德资本的存在有其客观依据。道德作为人性化产品设计的灵魂、缩短单位产品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重要因素、市场信誉之源、激活有形资本的特殊资源和理性消费的引导或约束力量,对价值增殖和财富增长起着独特的资本性作用。

  • 标签: 道德 资本 道德资本
  • 简介:中华道德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许多优秀的传统。这些优秀传统在当代中国社会依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价值。要真正发挥好优秀传统道德的现实作用,就必须正视当代中国道德生活的新挑战,对中华道德优秀传统加以适当的调整和拓展,从而在对应挑战的过程中开拓前行。

  • 标签: 中华道德 传统文化 价值 道德建设 发展
  • 简介:唐君毅是中国现代史上著名的哲学家,也是现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其道德观是建立在其心本体论哲学之基础上的,他对道德生活本质、道德自我在宇宙中的地位、现实世界之物质是精神之体现的论述,以及希望建立一个充满高尚理想与道德价值的社会的思想,对于我们当今构建和谐社会无疑具有积极的启迪意义。

  • 标签: 唐君毅 道德观 道德自我
  • 简介:择偶在人类生存与社会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个体偏好并参照一定的标准来选择自己认为是具有"优良品质"的伴侣,而人类特有的道德价值观则是挑选"高品质"配偶的有力工具。本文从Haidt的道德五基准理论出发,探讨道德规范与人类择偶标准间的联系,系统地阐述了道德的五个基准:伤害/关爱、互惠/公平、内群体、等级/权威和贞洁/圣洁准则对于个体择偶标准及心理的影响。未来研究应重视文化差异性、道德理论本土化等问题,并考察生理、心理和社会多方面因素对两者间相互作用的影响。

  • 标签: 道德理论 道德规范 道德五基准 择偶理论 择偶标准
  • 简介:胚胎干细胞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干细胞来源的伦理争论,提出了如何看待“胚胎道德地位”的问题。围绕这一问题,有三种观点,它们分别从生物性、理性功能以及人的潜能性来界定胚胎的道德地位。通过对三种观点的分析,本文强调坚持人的尊严原则,是推动新兴生物技术发展的核心和归宿。

  • 标签: 胚胎 胚胎干细胞 生命伦理
  • 简介:尼采对道德的价值重估不仅批判了柏拉图一基督教道德基于神目观的形而上学道德实在论(“自在的善”),而且驳斥了康德和功利主义立足于抽象的道德规则的伦理学,他认为它们都是以外在的权威和标准压制生命的本能条件,本质上都是虚无主义。他的道德视角主义否定了道德的绝对价值和客观标准,认为没有道德事实,只有对现象的道德解释。一方面,解释总是多元的、多视角的,因而道德是多元化的;另一方面,一切道德要求都必然关联着内在根据即生命的本能条件,没有无奈件的道德要求。尼采的道德视角主义在我们今天的道德话语(比如“内在理由”的伦理学)中仍有活力。

  • 标签: 尼采 道德 视角主义 柏拉图-基督教道德 功利主义
  • 简介:<正>近年来在一些大城市的公共场合,时常可以看到一些青年男女在旁若无人地亲昵,从搂肩搭背直到长久接吻。看到这种景象的人,不外乎有四种反应:有人反感,认为是伤风败俗,呼吁舆论及治安部门予以谴责甚至制裁:有人觉得与自己无关,视

  • 标签: 人权 当事人 治安部门 公共交通工具 公德 道德约束
  • 简介:阴阳"是传统中国哲学的古老学说。在古代中国,情感主义者(如孟子和王阳明)都没有把阴阳作为其道德理论的基础,但事实上,中国的阴阳思想为18世纪欧洲情感主义奠定了基础。在情感主义伦理学中,"阴"可以理解为潜在能力,"阳"可以理解为理性目标,二者具有必然的补充性。阴阳可以视为个体和整体意义上的道德情感论的基础,并有可能通过阴阳范畴将情感主义伦理学加以规范化。

  • 标签: 道德情感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