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胃肠道急性穿孔的X线诊断。方法对患者进行X线检查并诊断。结论X线检查发现气腹是诊断本症的重要征象,但非直接征象。发现气腹后首先应排除非胃肠道穿孔所致之气腹。气腹只能诊断胃肠道穿孔,不能定位。有不少病例穿孔后无气腹,故X线检查未见气腹不能排除胃肠穿孔。

  • 标签: 胃肠道急性穿孔 X线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息肉气钡双重造影表现,提高诊断胃息肉的能力。材料与方法本组选择经气钡双重造影检查,X线征象典型胃息肉30例,其中男18例,女12例。结果病变发生于胃窦12例,胃体10例,弥漫性8例。病变呈炎性增生型21例,腺瘤型9例。病变多发14例,单发16例。结论气钡双重造影检查结合内窥镜及病理学检查是诊断胃息肉的主要方法。

  • 标签: 胃息肉 气钡双重造影
  • 简介:(东平县州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山东东平271506)摘要目的探讨对100例颈椎病的临床及X线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颈椎病的临床资料结合X线摄影检查进行诊断。结果对100例颈椎病患者,都做出了正确诊断。结论实践证明,临床结合X线摄影是诊断颈椎病的重要方法之一。

  • 标签: 颈椎病 临床诊断 X线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下叶肺结核X线的特征及误诊原因进行全面分析,从而提高诊断的准确率。方法对经证实的60例下叶肺结核患者的X线胸片表现及其临床症状及体征予以全面分析,概括其X线特征和临床诊断的要点。结果下叶肺结核X线表现特征性较为明显,且病灶具有显著多样性特征,病灶部位多集中于下叶靠近斜裂的位置,本组患者中初诊的误诊率为50%。结论下叶肺结核误诊的主要原因具有显著多样性,在临床诊断中,应全面掌握下叶肺结核的X线特征及表现,将X线的临床表现与特点充分结合,此外还应按照医嘱进行复查能够十分有效的降低疾病的误诊率。

  • 标签: 下肺结核 X线诊断 误诊原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肠梗阻诊断中实施CT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诊治的肠梗阻患者29例,给予全部患者X线和CT检查,以手术结果为依据,对两种检查方法诊断情况进行评估。结果:X线检出率为82.76%(24/29),CT检出率为96.55%(28/29),存在突出差异(X2=5.1697,P=0.0421,P<0.05)。经手术确认,机械性梗阻18例,动力性梗阻8例,绞窄性梗阻3例。X线检查准确率为21/29(72.41%),CT检查准确率为29/29(100.00%)明显较高(P<0.05)。在29例患者中,梗阻位于十二指肠5例,空肠11例,结肠6例,回肠6例, 直肠1例。根据表2可知,X线梗阻位置检出率为17/29(58.62%),CT检查检出率为29/29(100.00%),X线检查较低(P<0.05)。通过手术可知,肠肿瘤8例,肠粘连18例,肠套叠3例。X线梗阻病因检出率为25/29(86.20%),CT检查检出率为100.00%,CT检查检出率较高(P<0.05),CT检查诊断体检相比于X线检查较为良好(P<0.05)。结论:相比于X线检查,CT检查诊断效果和体验均较优,可以为肠梗阻治疗提供依据,具备良好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肠梗阻 CT X线 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部X线平片对小儿肠梗阻的诊断价值,重点探讨小儿肠梗阻不同病因的X线的表现。方法收集了2011年1月-2014年6月经手术证实的小儿肠梗阻52例,术前24h均拍摄腹部正侧位X线平片,对其X线的表现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52例肠梗阻术前腹部X线平片诊断正确率为71.6%。结论小儿急腹症除X线常规检查外应联合超声检查更有利于早期肠梗阻诊断。

  • 标签: 儿童 肠梗阻 X 线检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探讨急性肠梗阻的X线表现特点,总结诊断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急性肠梗阻的临床资料和X线表现特点。结果X线显示的梗阻的部位与手术后临床结果符合率为91.67%。结论X线拍片结合透视是临床诊断急性肠梗阻首选检查办法,诊断迅速,准确率高。

  • 标签: 急性肠梗阻 x线 表现特点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胃扭转的X线表现,应用数字化胃肠X线机提高胃扭转的类型和扭转方向的诊断准确率和手法整复率。方法分析近年来检查发现的31例胃扭转的X线表现,其中器官轴型24例,经手法整复21例。网膜轴型7例,经手法整复2例。结果器官轴型胃扭转多见,手法整复成功率高。网膜轴型胃扭转较少见,手法整复成功率较低。结论应用数字化胃肠X线机提高胃扭转的类型和方向的诊断准确率,对提高手法整复率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胃扭转 手法整复 数字X线
  • 简介:正常胸片纵隔两侧边缘清楚锐利,病理情况下它可以变得模糊。究其原因,一部分是由于肺部病变所致,如肺炎、胸水、纤维粘连等。它们虽使胸片正位纵隔边缘模糊,但正常的纵隔解剖结构没有变化。当肺叶切除后,纵隔的移位和旋转是造成纵隔边缘模糊的主要原因。作者收集近期资料完整的肺叶切除术后8例胸片作回顾性分析,观察纵隔边缘X线表现,并讨论其变化与纵隔解剖学变化的关系。病例1:男64岁,右上叶中央型肺癌作右上叶切除术后第3天、7天分别摄全胸片后前立位片,见纵隔中线右移约2.5cm,右上纵隔边缘模糊不清,左侧纵隔边缘清楚锐利(图1)。

  • 标签: 肺叶切除 X线 胸片 主动脉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X线诊断肺结核患者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肺结核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并分析其临床X线表现特征及诊断的准确率。结果52例肺结核患者中原发型11例、血行播散型13例、浸润型19例、慢性纤维孔洞型9例、胸膜炎型9例,X线诊断准确率为94.23%(P>0.05)。结论运用X线诊断肺结核影像表现清晰、特异、准确率高,且经济实惠,操作简单。在临床工作中结合患者病情以及其他检查,可以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率,达到优异的诊断效果。

  • 标签: 肺结核 X线胸片 表现特点 诊断准确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加深对美克乐氏憩室X线征象特点的认识,以助于临床早期正确诊断。方法对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美克尔氏憩室患者,经小肠插管双重对比造影X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美克尔氏憩室的主要X线表现①“T”字征;②三角形粘膜皱壁;③狭颈征;④憩室内胃小区粘膜及溃疡。结论小肠灌肠双结比法对美克尔氏憩室的正确诊断与鉴别诊断为首选方法。

  • 标签: 美克尔氏憩室 小肠插管双对比造影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社区小儿肺结核X线检查结果。方法选取2008-2014年来我社区门诊服务的55例小儿肺结核X线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55例社区小儿肺结核X线检查结果中,显像为云絮状的阴影26例,显像为典型的哑铃状双极征象4例,显像为肺门区有边缘模糊的密度增深阴影14例,显像为肺门区有边界清晰的分叶状或结节状的阴影11例。结论社区小儿肺结核与小儿肺炎诊断相似,需进行鉴别诊断,两者X线检查结果相似,需结合临床分析及其它实验室检查确诊。

  • 标签: 小儿肺结核 X线检查 临床诊断 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