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风湿心脏伴心力衰竭的治疗中应用多巴胺联合呋塞米、硝酸甘油效果予以研究。方法:将2018年1月-2019年1月作为研究时间,选取86例风湿心脏伴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法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43例,实验组43例,采用常规治疗为对照组,采用多巴胺联合呋塞米、硝酸甘油治疗为实验组,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用药后,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远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巴胺联合呋塞米、硝酸甘油治疗方案,临床疗效高,其不良反应少,安全高,值得推广。

  • 标签: 多巴胺 硝酸甘油 呋塞米 风湿性心脏病 心力衰竭
  • 简介:【摘 要】目的:讨论风湿心脏慢性心衰治疗中采用比索洛尔、依那普利和螺内酯联合用药的效果。方法:选择医院治疗的风湿心脏慢性心衰的患者120例,分为两组,实验组中使用比索洛尔、依那普利和螺内酯联合用药治疗,对照组中使用常规治疗。结果:两组的治疗效果,血压以及心率,LVEED,LVESD,LADD,LVEF,6min行走距离等心功能指标相比(P

  • 标签: 风湿性心脏病 慢性心衰 比索洛尔 依那普利 螺内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风湿心脏患者采用保留二尖瓣装置的换瓣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 方法:将我院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96例风湿心脏患者按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行不保留二尖瓣装置的换瓣,观察组行保留二尖瓣装置的换瓣。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左心室功能指标、心功能分级以及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治疗前2组的左心室功能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短轴缩短率(FS)、射血分数(EF)则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功能分级中的Ⅰ、Ⅱ级患者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 结论:保留二尖瓣装置的换瓣治疗风湿心脏,能明显改善左心室指标和心功能,且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风湿性心脏病 保留二尖瓣装置 换瓣术
  • 简介:摘要总结140例完全大动脉调转护理护理重点为术前给予间歇低流量吸氧,应用PGE1维持PDA的开放,及时纠酸,积极预防呼吸道感染,做好家长的心理护理及完善术前准备。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变化,加强呼吸道护理,妥善固定各管道,熟练规范操作,严格控制出入量,合理喂养,做好基础护理及并发症的观察,重视神经系统功能的监测。

  • 标签: 婴儿 完全性大动脉调转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美国心脏学会杂志:肿瘤心脏学》(JACC:CardioOncology)分别于2022年3月1日及2022年6月1日出版了第13和第14。这两重点关注了肿瘤与心血管疾病的流行学及生物学联系、肿瘤患者的体力活动及心脏康复等方面的最新成果。内容精彩纷呈,本文对此进行简要介绍。

  • 标签: 肿瘤心脏病学 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
  • 简介:摘要《美国心脏学会杂志;肿瘤心脏学》(JACC: CardioOncology)于2020年9月后改为双月刊,分别于2020年11月1日及12月1日出版了第6和第7。这两重点关注了癌症治疗致心肌损伤的遗传学机制、治疗和随访,以及相关临床研究的初步成果。

  • 标签: 美国心脏病学会 肿瘤心脏病学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妇科急腹症患者的有效护理措施,实行护理临床路径,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对43例妇科急腹症手术患者做好心理护理、生命体征的观察、指导其术后早下床活动、合理饮食及防止医院感染等。结果43例患者术后并发切口感染3例,术后发热1例,伤口裂开2例,经对症处理好转。未发生盆腔感染、尿路感染、肠粘连、下肢静脉血栓。结论针对护理干预可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急腹症 妇科 围术期 护理干预回顾性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难治人工髋关节翻修手术护理方法。方法对25例难治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翻修的患者给予精心的手术护理。结果术后随访4个月-3年,平均21个月。患者术后无感染、假体脱落及松动,患者疼痛消除对手术结构满意,依据Harris评价标准,结果平均得分95.2分。结论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肢体活动情况,给予康复指导等护理干预,对难治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翻修的成功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翻修术 难治性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伤脾破裂手术手术护理效果。方法:以35例外伤脾破裂患者为对象,分成对照、研究组,分别开展常规护理手术护理,比较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外伤性脾破裂 围手术期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以老年心脏患者为例,通过腹腔镜来对胆囊行切除手术,以及在患者在经麻醉后的体会,近而了解血流动力学。方法随机选取40例患者,用腹腔镜对胆囊进行切除,收治时间为2013年6月-2016年7月,分为两组,观察组为全身麻醉组,患者20例,对照组行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患者20例,将两组数据分开整理,按情况记载,记载术前术后病人的情况,患者术后多久醒来,即各项操作中,对伤口带来疼痛程度等级1。结果观察组数据如气管插管74.8±5.1*、诱导后97.6±7.2,对照组数据如气管插管70.1±5.8、诱导后94.1±8.8,两组数据对比,血流动力学波动大的一组为观察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硬膜外复合将切除时,应用全身麻醉效果很好,中产生的应激反应显著降低,血压正常浮动,术后短时间内,即可恢复意识,这类中治疗手段可以在老年患者中,广泛推广与应用。

  • 标签: 老年患者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全身麻醉 硬膜外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介入封堵在治疗先天性心脏时的效果和反应,实际病例来证明介入封堵在治疗先天性心脏时的优势。方法在手术前对32例先天性心脏患者在实行介入封堵术前进行身体检查、心理教育、手术中检测还有和医生之间的密切配合,手术后为能使患者尽快康复,应及时观察穿刺口、下肢循环情况、尿量情况。结果本组32例患儿封堵术后除3例出现一过I~II房室传导阻滞,3例出现一过体温升高外,余均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介入封堵治疗先天性心脏无需在胸背部切口,仅在腹股沟部留下一个毫不起眼的针眼(3毫米左右)。由于创伤小,痛苦小,不留疤痕;治疗时无需实施全身体外循环及深低温麻醉,避免体外循环和麻醉意外的发生;不需要输血,从而避免输血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住院1-3天即可出院。综上所述,介入封堵在治疗新天型心脏上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 封堵术治疗 疗效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目标护理运用在肺癌合并糖尿行肺切除患者期中的临床有效。方法:本文筛选病例为我医院接收的64例肺癌合并糖尿行肺切除患者,将所有患者以随机分组对照方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为32例,对照组患者配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开展目标护理,对比两种护理方式的临床有效。结果:护理治疗后同对照组各指标相比显示,观察组患者依从均改善较为显著,术后发生的并发症较少,血糖水平控制良好(P<0.05)。结论:及时对肺癌合并糖尿行肺切除患者开展目标护理干预,能够增强患者配合度,提高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肺癌 糖尿病 肺切除术 目标性护理 有效性研究
  • 简介:[摘要]舒适拔牙是口腔无痛微创治疗之一,通过面罩麻醉方式缓解拔牙患者对拔牙的顾虑,解决口腔拔牙疼痛的方案之一。通过吸入麻醉和微创技术的引入,最大程度减少患者的心理恐惧和创伤程度,达到最佳治疗效果,实现舒适、规范、微创和人性化。运用面罩吸入麻醉让主治医生、四手操作的护士面对放松、合作的病人能更有效、快速地进行口内操作,减少不必要的出血风险。本文将针对门诊舒适拔牙手术护理进行分析,旨在寻求更加有效的护理方式,提升舒适拔牙护理质量以及医疗服务水平。

  • 标签: [] 舒适拔牙 精细化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脏移植患者的心里应激反应及护理对策。方法我院2014年6月到2018年6月间实施心脏移植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整体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不良情绪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不良情绪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干预后试验组评分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结论心脏移植患者的实施整体护理的效果较好,能有效促使患者心理应激反应改善,对患者的手术效果提升有很大帮助,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 标签: 心脏移植 围术期 心理应激反应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心脏瓣膜手术同期行房颤双极射频消融的护理效果和经验。方法分析2012年12月至2014年3月我科收治的90例心脏瓣膜病变合并房颤患者行瓣膜置换及房颤的双极射频消融手术护理措施。结果本组患者均完成相应手术,无一例患者死亡,术后为出现严重并发症,在术后住院期间患者的窦性心律转复率为92.0%。结论对于心脏变合并房颤的患者,手术前后护理上要注意充分的术前准备及必要的心理护理,术后通过对患者心功能的支持、术后人工瓣膜抗凝治疗的指导及肺部呼吸功能的护理是该手术术后护理的关键。

  • 标签: 瓣膜置换 心房纤颤 双极射频消融 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评估改良的麻醉管理策略在心脏体外循环中对患者术后恢复和预后的影响。方法:对38名接受心脏体外循环的患者进行研究,分为对照组(传统麻醉管理)和观察组(改良麻醉管理)。采用SPSS 26.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在术后心脏功能恢复、减少肺部并发症、以及缩短住院时间等方面表现优于对照组。结论:改良的麻醉管理策略可能有效提升心脏体外循环术后患者的预后和整体康复效果。

  • 标签: 心脏体外循环术 麻醉管理 术后恢复 肺部并发症 住院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