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临床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2009年11月至2012年11月期间,本院共收治了90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归纳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病理因素与患者临床预后的关系。结果单因素分析表明,患者临床预后与肝转移部位、转移灶大小、转移灶数目、有无肝外转移、有无淋巴转移、原发肿瘤分化程度、肝转移治疗方法等因素有着一定的关系;多因素分析显示,结直肠癌肝转移预后与有无肝外转移、有无淋巴转移、原发肿瘤分化程度和肝转移病灶治疗方法等因素有着较大的关系。结论积极治疗转移灶,科学选择治疗方法,均能够大幅度提高患者生存率,有无肝外转移、有无淋巴转移、原发肿瘤分化程度和肝转移病灶治疗方法等会对患者预后产生较大的影响。

  • 标签: 结直肠癌肝转移 临床预后 危险因素
  • 简介:非小细胞肺癌约占肺癌的75%~80%,脑转移总的发生率为20%,尸检为40%[1]。脑转移是非小细胞肺癌晚期及病情严重的标志之一,如不积极治疗,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仅为4周,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2-3]。随着立体定向放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提高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的局部控制率及生存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立体定向放射 护理
  • 作者: 王秀华赵玉娥刘学萍颜美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15-12-22
  • 出处:《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5年第36期
  • 机构:[摘要]30例诊断为脑膜转移癌的患者,入院后行Ommaya化疗泵置入术,囊端包埋于帽状腱膜下,引流管端置入侧脑室前角内。术后经泵输注化疗药物,通过脑室系统内化疗,克服了血脑屏障,减轻了全身用药带来的毒副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或稳定了患者神经功能,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护理干预可预防Ommaya化疗泵植入和应用中并发症,为患者持续提供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影响胃癌结直肠癌转移患者生存期的因素,并针对该影响因素进行预后的分析,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的分析胃癌、结直肠癌的患者46例。结果?患者的肿瘤周径、浆膜侵犯和肝转移的分期浸润的深度、还有手术方式、化疗和肿瘤的分化程度都影响着患者的预后。结论?对于胃癌宫颈转移患者要比结直肠癌转移患者的生存时间短,预后不好。对于癌症肝转移患者应该早期的发现,尽快的手术切除病原灶和转移的病灶,使用全身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预后。

  • 标签: 胃癌 结直肠癌 宫颈转移 肝转移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观察放射性治疗对肺癌脑转移的疗效,并探讨积极有效的护理的价值。得出结论对肺癌脑转移患者给予放射治疗,配合积极有效的护理,患者可顺利完成放疗,并达到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期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预期目的。

  • 标签: 肺癌脑转移 放射治疗 护理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肺癌脑转移患者康复及治疗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5月在我科住院的肺癌脑转移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30例。2组患者分别予以常规护理与综合护理干预,对2组患者康复治疗情况和生存率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患者住院治疗时间、并发症的发生和严重程度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肺部恶性肿瘤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预防和减少护理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生存率。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肺癌脑转移,康复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骨肉瘤肺转移患者不同治疗方法的生存分析与探讨。方法自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从我院所收治的骨肉瘤肺转移患者中选取90例参与研究,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三组,分别为外科手术治疗组、伽玛刀治疗组以及单纯性全身化疗组,观察治疗后患者的生存期,对生存状况进行分析。结果最终,采用外科手术治疗组与伽玛刀治疗组患者生存率明显高于单纯全身化疗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患者出现骨肉瘤肺转移症状后,应当优先选择外壳手术治疗法或伽玛刀治疗法,配合全身化疗可以取得显著疗效。

  • 标签: 骨肉瘤肺转移 外科手术 伽玛刀治疗 全身化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横纹肌肉瘤(RMS)骨髓转移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收治的1例RMS骨髓转移合并肿瘤出血患者的诊治经过,同时检索国内外文献报道的57例RMS骨髓转移患者资料,分析其临床特征及预后情况。结果58例RMS骨髓转移患者中有血细胞计数资料25例,其中23例存在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表现,17例患者发生血小板降低引起的出血。总体中位总生存时间为13.0个月(0.4~165.0个月),其中明确存在骨髓抑制的患者中位总生存时间为7.7个月(0.4~50.0个月)。结论RMS骨髓转移常合并骨髓抑制表现,部分患者同时存在贫血、出血、感染等并发症,预后情况极差,多学科协作进行挽救性化疗是目前治疗的主要手段。

  • 标签: 横纹肌肉瘤 骨髓转移 骨髓抑制 预后
  • 简介:【摘要】总结1例胰腺癌患者伴腹腔转移合并心衰的护理经过。护理要点:通过对患者疼痛、心衰、引流管问题和低效性呼吸形态的护理,以及适当的心理护理等处理,患者疼痛、心衰及低效性呼吸症状得到有效缓解,取得了良好效果。

  • 标签: 胰腺癌 腹腔转移 心衰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伽玛刀治疗肺癌脑转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预后的影响分析。方法 选取本院2018年1月-2021年11月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65例,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31例(伽玛刀治疗)和对照组(奥希替尼治疗)33例。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放疗的毒副反应、生存率和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毒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复发明显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伽玛刀治疗 肺癌脑转移 临床疗效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绒毛膜癌肝十二指肠多发转移患者的护理策略,提高其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方法:通过文献综述和病例分析总结了绒毛膜癌肝十二指肠多发转移患者护理的关键方法,采用多学科合作并强调个体化的护理方案,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护理和心理支持。结果:个体化的综合护理方案有效缓解患者症状并提高其生活质量,药物治疗和手术干预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发展延缓疾病进展。结论:通过实施个体化、综合的护理方案可以显著改善绒毛膜癌肝十二指肠多发转移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为其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支持。

  • 标签: 绒毛膜癌肝十二指肠 多发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腔灌注治疗在晚期胃癌腹膜转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参与本次研究患者的数量为60例,研究的起始时间为2021年1月份,截止时间为2022年12月份,研究时间为期一年,分成参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0例,参照组不提供腹腔灌注治疗,实验组腹腔灌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病灶部位、分化程度进行分析。结果:提供灌注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生存期更高,从多因素分析可知,患者腹腔积液、全身系统治疗以及手术、腹腔灌注治疗均会对患者的生存周期造成影响。结论:对于胃癌腹膜转移患者提供用腹腔灌注治疗,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周期,值得推广。

  • 标签: 腹腔灌注治疗 晚期胃癌 腹膜转移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观察射频消融(RFA)治疗同时性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前后外周血免疫指标的变化,评价RFA治疗对机体免疫功能影响及其疗效、预后.方法:选取同时性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56例,根据治疗方式和时间不同,分为同期手术切除组和分期RFA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的比例变化,并记录临床病理特点、随访资料.比较两组患者免疫变化、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年后局部复发率及新生转移率、中位生存期、3年存活率.结果:1)免疫功能变化.两组术前CD3+、CD4+、CD8+T细胞数及CD4+/CD8+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周CD3+无明显变化(P>0.05),CD4+及CD4+/CD8+比例均下降,CD8+T细胞数均上升,提示两组均降低了患者机体免疫力,但分期RFA组较同期手术组CD4+及CD4+/CD8+比例下降幅度小,CD8+T细胞数增高幅度小,提示分期RFA组对患者机体免疫力影响较同期切除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期RFA组择期行RFA术后1周(即首次术后1个月)CD3+无明显变化(P>0.05),CD4+T细胞数及CD4VCD8+比例均上升,CD8+T细胞数目下降,增强了该组患者免疫力及抗肿瘤免疫应答反应,分期RFA组术后CD4+T细胞数目及CD4VCD8+比值均显著高于同期手术切除组,CD8+T细胞数显著低于同期手术切除组(P〈0.05).2)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同期手术切除组高于分期RF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0.9%vs18.2%,P<0.05).3)1年后局部复发率同期手术切除组低于分期RFA组(7.14%vs14.89%),新生转移率同期手术切除组高于分期RFA组(17.39%vs9.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时性结直肠肝转移患者分期行RFA治疗临床效果满意,降低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患者免疫功能影响小,一定程度上保护和改善了患者免疫功能,延长了患者生命.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肝肿瘤 同时性肿瘤转移 分期射频消融 免疫功能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Tracp5b和IL-11诊断乳腺癌骨转移的价值,评价双磷酸盐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收治的乳腺癌骨转移患者210例,其中骨转移组100例,无骨转移组110例.另选取我院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抗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5b)、白介素-11(IL-11)水平.乳腺癌骨转移患者均给予双磷酸盐骨膦治疗.对比3组Tracp5b、IL-11和CEA的水平,对比乳腺癌骨转移联合检测Tracp5b、IL-11和单独检测Tracp5b、IL-11和CEA的敏感度和特异度[3].比较乳腺癌骨转移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racp5b、IL-11和CEA的水平.结果乳腺癌骨转移组血清Tracp5b、IL-11水平均高于健康体检者和乳腺癌无骨转移组(P〈0.01).联合检测敏感度均高于单独检测血清Tracp5b、IL-11、CEA的敏感度(P〈0.01).联合检测特异度和单独检测IL-11的特异度均低于单独检测血清Tracp5b、CEA的特异度(P〈0.01).治疗后血清Tracp5b、IL-11水平低于治疗前,治疗前后血清CEA无差异(P〉0.05).结论对于乳腺癌骨转移患者,联合检测破骨细胞相关性指标血清Tracp5b、IL-11具有较高的敏感度,明显降低了漏诊率,优于CEA的诊断敏感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乳腺癌 骨转移 TRACP5B IL-11 双磷酸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一次,我在考试中遇到这样一道题:看图(如图1),求阴影部分面积。当时心想,这还不简单?可一看图傻了眼,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个结果。回到家,我把题目画出来,又开始思考。爸爸走过来,看我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又看了看题目,说:“你再仔细看看图,看能不能通过转化找到合理的解法。”我认真思考起来,可根本不知道该从哪儿入手。爸爸拿起笔,在纸上简单地画了几笔(见图2)。

  • 标签: 小学生 作文 数学学习 阅读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