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使用康复新液联合雷贝拉唑治疗老年患者反流性食管炎的具体效果。方法将120例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使用雷贝拉唑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康复新液联合雷贝拉唑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而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6.7%,观察组的治疗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老年患者的反流性食管炎,在使用雷贝拉唑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康复新液进行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快速缓解患者的胃部不适症状,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康复新液 雷贝拉唑 食管炎 老年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腹腔镜联合纵隔镜颈部入路食管癌根治术的手术配合。方法分析16例腹腔镜联合颈部入路经纵隔食管癌根治术的手术配合要点,通过术前对病人的各项评估及了解手术方式、手术体位、器械的在位情况,术中掌握各个配合要点,术后对各个管路的妥善固定,使病人安全的度过围手术期。结果16例患者均在腹腔镜下完成了胃和食管下段的游离,用纵隔镜经颈部入路沿纵隔完成了食管上段的的游离,术中顺利,无中转开胸开腹。结论术前及时与医生沟通,了解手术体位、手术方式,提前准备好特殊用物,各种仪器设备准备齐全,手术中医护的密切配合,术后做好患者的管路护理,均可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 标签: 腹腔镜 纵隔镜 食管癌 手术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食管癌中对患者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以我院2015年3月21日至2017年6月5日80例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护理模式,均分为两组。予以对照组基础干预,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治疗总依从概率为95.00%,干预后社会关系、物质生活、生理功能及心理状态评分分别为(81.77±3.42)分、(87.19±3.07)分、(80.81±3.66)分、(83.49±3.78)分,相比对照组均更优,P<0.05。结论针对食管癌患者,采取有效护理措施,可显著改善其生活质量,提高其配合度。

  • 标签: 食管癌 生活质量 治疗依从性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在反流性食管炎(RE)中治疗的临床情况。方法本次对比研究所选择的时间段为2015年2月~2016年8月,所选择的患者为RE患者,共76例,对照组38例选择奥美拉唑治疗,研究组38例选择埃索美拉唑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疗效与症状评分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是92.11%,对照组是76.32%;两组症状评分比治疗前皆有一定程度下降,但研究组更为明显,比较存在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对RE患者临床选择埃索美拉唑治疗的效果相对优于奥美拉唑,可作为优先选择的药物治疗。

  • 标签: 埃索美拉唑 奥美拉唑 反流性食管炎
  • 简介:目的:探讨miRNA-1246(miR-1246)促进食管癌细胞转移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Realtime-PCR法检测miR-1246在癌旁组织、食管癌组织、正常食管上皮和食管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差异。Transwell侵袭实验观察转染miR-1246mimics或inhibitors对食管癌细胞EC109转移能力的影响;裸鼠尾静脉转移实验观察稳定表达miR-1246对食管癌转移能力的影响;生物信息学分析miR-1246的候选靶基因为GSK3β,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过表达miR-1246后EC109细胞中野生型和突变型GSK3β的荧光素酶活性。Westernblot检测miR-1246对GSK3β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食管癌组织中的miR-1246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多个食管癌细胞中miR-1246的表达比正常食管上皮细胞Het-1A明显增高(P〈0.05)。与阴性对照相比,miR-1246mimics显著促进EC109细胞的侵袭能力(P〈0.05)。反之,miR-1246inhibitors明显抑制EC109细胞的侵袭能力(P〈0.05);体内实验发现稳定过表达miR-1246明显升高EC109细胞的肺转移能力。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结果证实miR-1246能够抑制GSK3β的3'-UTR区荧光素酶活性;转染miR-1246后,EC109细胞中的GSK3β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miR-1246过表达显著抑制GSK3β-wt,而不能抑制GSK3β-mut的蛋白表达。结论:miR-1246能够通过靶向GSK3β促进食管癌转移,抑制miR-1246的表达或增加GSK3β的表达可能是抑制食管癌转移的有效手段。

  • 标签: 食管癌 转移 微小RNA miR-1246 GSK3Β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泮托拉唑钠、莫沙必利联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14年7月到2016年3月间接收的80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进行治疗,征得患者同意后,按照随机序号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莫沙必利治疗,观察组采用泮托拉唑钠和莫沙必利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泮托拉唑钠、莫沙必利联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良好,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治疗有效率,因而值得我们在临床中借鉴使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心理护理程序对食管癌放射治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食管癌放射治疗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方式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干预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临床心理护理程序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结果干预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食管癌放射治疗患者的临床护理中,采用临床心理护理程序护理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临床心理护理程序 食管癌放射治疗 生活质量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TCCD)联合颈动脉超声在颅内外血管狭窄性病变中的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哈尔滨市第二医院收治的160例颅内外血管狭窄性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TCCD与颈动脉超声联合应用检查颅内外血管,观察颅内外血管狭窄性病变患者的血管病变情况。结果本组160例颅内外血管狭窄性病变患者中,经TCCD检出颅内外血管狭窄性病变145例,阳性检出率为90.63%;颈动脉超声检出颅内外血管狭窄性病变134例,阳性检出率为83.75%;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颈动脉超声检查的阳性预测值高达99.32%,阴性预测值高达100.0%,灵敏度为96.88%,特异性为95.62%。结论TCCD与颈动脉超声联合检测可预测脑卒中等疾病的发生,对诊断病因和制订治疗方案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颈动脉狭窄,颈动脉超声,经颅多普勒超声 颅内外血管狭窄性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颈部血管超声与同型半胱氨酸(Hcy)检测在脑梗塞合并颈动脉狭窄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4月我院接收的96名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组,以及来我院体检的96名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采用血管超声检测两组人员的颈动脉狭窄情况,同时检测两组的Hcy及相关生化指标。结果研究组的颈动脉狭窄发生率为94.8%,与对照组(4.2%)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此外,研究组Hcy及其他各项观察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颈部血管超声与同型半胱氨酸检测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使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 标签: 颈部血管超声 同型半胱氨酸 脑梗塞 颈动脉狭窄病变
  • 简介:目的分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发生支架内再狭窄(ISR)的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013年3月~2016年3月于高邮市人民医院接受PCI治疗并冠状动脉造影随访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84例,发生ISR者36例设定为ISR组,未发生ISR者48例设定为非ISR组,回顾性分析引起ISR的高危因素。结果将可能与ISR相关的因素进行统计,对有意义的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ISR的危险因素有:吸烟(OR=4.840,95%CI:2.155~7.604)、高血压(OR=4.486,95%CI:2.445~7.864)、体质指数异常(OR=2.289,95%CI:1.375~3.950)、三酰甘油(OR=2.066,95%CI:2.966~28.313)、病变参照直径<3mm(OR=3.254,95%CI:1.748~5.900)、靶病变长度(OR=4.538,95%CI:2.172~10.143)。结论吸烟、高血压、体质指数异常、三酰甘油、病变参照直径和靶病变长度是预测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PCI术后ISR发生的危险因素。

  • 标签: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糖尿病 支架内再狭窄 药物洗脱支架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调强放疗与顺铂及紫杉醇(UT)化疗方案联合治疗食管癌的临床效果以及对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为食管癌的临床治疗提供新方案.方法选取40例接受UT化疗方案与普通放疗治疗的食管癌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40例接受调强放疗与UT化疗方案联合治疗的食管癌患者作为观察组.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3年内生存率以及临床不良反应,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细胞因子水平变化.结果联合治疗后观察组食管癌患者有效率和生存率均高于治疗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放射性肺炎、放射性食管炎、骨髓抑制、恶心呕吐、肝功能异常和皮肤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食管癌患者治疗后细胞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6、IL-10和可溶性MHC-I分子链相关基因A(sMICA)水平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细胞因子(CRP、sMICA、IL-6和IL-8)水平低于治疗后对照组(P﹤0.05).结论调强放疗与UT化疗方案联合治疗能够提高食管癌临床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改善相关细胞因子水平.

  • 标签: 调强放疗 UT化疗方案 食管癌 联合治疗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莫沙必利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在2013年5月~2016年6月收治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52例随机分成两组作为此次研究对象,26例/组。对照组给予患者奥美拉唑单药治疗,观察组给予患者莫沙必利和奥美拉唑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更高,p<0.05,而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p>0.05。结论莫沙必利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安全有效。

  • 标签: 莫沙必利 奥美拉唑 反流性食管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莫沙必利联合奥美拉唑对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价值。方法:将我院 2014年 11月 -2015年 5月反流性食管炎患者 64例随机分组。抑酸组采用单纯奥美拉唑治疗;抑酸 +胃动力组给予莫沙必利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疾病干预效果;烧心症状消失时间、反流症状消失时间、治愈时间;副作用。结果:抑酸 +胃动力组患者疾病干预效果比抑酸组高, P< 0.05;抑酸 +胃动力组烧心症状消失时间、反流症状消失时间、治愈时间比抑酸组好, P< 0.05; 2组仅有轻微副作用。结论:莫沙必利联合奥美拉唑对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价值高,具有良好疗效和安全性,可加速症状消退,缩短疗程,值得推广。

  • 标签: 莫沙必利 奥美拉唑 反流性食管炎 治疗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人文关怀在食管癌患者护理中对医患关系及护理满意度的价值进行研究及判定。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食管癌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期间),将其依据信封式随机分组为对照组、观察组,2组患者各30例,对照组行传统护理,观察组于对照组的基础上行人文关怀护理,并将两组患者经相应护理干预的投诉率、医患纠纷率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食管癌患者经人文关怀护理后均无投诉、医患纠纷的事件发生,其护理满意度为100.00%,各项数据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文关怀在食管癌患者护理中对医患关系及护理满意度的改善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实施。

  • 标签: 食管癌 人文关怀 医患关系 护理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