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关节镜清理术治疗膝关节痛风关节的应用疗效。方法:研究时段为20161-20181月,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膝关节痛风关节患者,共选择64例,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先后进行编号,利用计算机软件分组,具体遵照“均等、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实施关节镜清理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治疗前后疼痛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62%,较对照组68.76%高,P0.05;治疗前1d观察组VAS评分同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d后,两组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更低,P0.05结论:在膝关节痛风关节治疗中,关节镜清理术治疗效果理想,并能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情况,推荐推广。

  • 标签: 关节清理术 膝关节 痛风性关节炎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与别嘌醇这两种药物在治疗痛风的临床效果,并比较分析两种药物的安全。方法:将 2017年 8月~ 2019年 7月我院收治的痛风患者 63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 31例,研究组 32例。对照组予以别嘌醇口服治疗,研究组采用治疗,比较两组尿酸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血尿酸水平均有所降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尿酸水平,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18.75%( 6/3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48.39%( 15/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痛风患者采用进行治疗后的疗效更显著,可有效地抑制血尿酸水平,同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更加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推广。

  • 标签: 非布司他 高尿酸血症 慢性痛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分析治疗痛风伴高尿酸血症患者的有效及安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90例痛风伴高尿酸血症患者进行研究观察,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别嘌呤醇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尿酸水平以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药物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尿酸水平相比治疗前明显有所降低,而观察组的更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治疗痛风合并高尿酸血症采用治疗后的效果更显著,可有效控制患者的尿酸水平,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意义。

  • 标签: 痛风 高尿酸血症 非布司他 有效性 安全性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痛风关节(gouty arthritis,GA)和类风湿关节(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血液中,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和淋巴细胞比值(PLR)、红细胞分布宽度-CV(RDW)水平变化的诊断价值。 方法 选取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间本院106例GA患者,同时选102例RA患者,检测其血常规、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尿酸(UA)、类风湿因子(RF)水平。同时选100例健康体检者样本作为对照组(Healthy control,HC),检测其血常规。 结果 GA组NLR、PLR水平明显高于HC组(P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痛风伴高尿酸血症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方法:选取2022.3~2023.3期间我院治疗的60例痛风伴高尿酸血症患者,随机将其分为2组,给予对照组别嘌醇治疗,给予研究组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治疗前后尿酸水平。结果:总有效率:研究组的96.67%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尿酸水平:研究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痛风伴高尿酸血症患者采取治疗可促使临床效果得到进一步提升,并可降低患者尿酸水平,该药值得推广。

  • 标签: 痛风伴高尿酸血症 非布司他 别嘌醇 临床效果 尿酸水平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治疗原发性痛风合并轻中度肾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原发性痛风合并轻中度肾功能不全患者为本次研究样本,采样时间2019年04月~2021年03月,治疗方法比较,探讨其临床应用疗效,随机电脑抽签分组,对照组/30(别嘌呤醇治疗),实验组/30(治疗),对比患者(1)尿酸、肾功能指标;(2)不良反应发生几率。结果:较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尿酸及肾功能指标变化、不良反应发生几率有显著改善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痛风合并轻中度肾功能不全疾病患者实施治疗干预,有较好临床疗效,保障患者治疗安全,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非布司他 原发性痛风合并轻中度肾功能不全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剂量治疗痛风伴高尿酸血症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此次研究对象均是我院在2022年6月-2023年6月间收治的痛风伴高尿酸血症患者,共计88例,采用随机抽签的方式进行分组,分设为甲组与乙组,组内各44例,甲组应用高剂量(80mg/次),而乙组则应用低剂量(40mg/次),就不同剂量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甲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3.18%,高于乙组患者的68.18%,组间差异显著(P<0.05);甲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为9.09%,与乙组患者的11.36%相比,并无明显差异(P>0.05);同时,患者年龄、病程、身体质量指数、基线尿酸水平等因素均对治疗效果有一定影响。年龄越大、病程越长、身体质量指数越高的患者,其治疗效果相对较差;而基线尿酸水平越高的患者,治疗效果相对较好。结论:高剂量治疗痛风伴高尿酸血症的效果更为理想,且未有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是一种兼具有效与安全的治疗方式。

  • 标签: 非布司他 痛风伴高尿酸血症 治疗效果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局麻下膝关节镜检查和清理术在急性痛风关节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0年1月~2011年8月,收治24例24膝急性痛风关节患者,局麻下经膝关节镜检查并行清理术,术后正规抗痛风治疗,严格控制高嘌呤饮食摄入。结果术后所有患者症状均较术前明显减轻,结合关节镜检查和术后病理检查,24例均确诊为痛风关节,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病例;24例术后随访3~21个月,患者患膝功能良好,4例随访期间复发,药物治疗后好转。结论关节镜手术在急性痛风关节诊治中,诊断直接准确,治疗创伤小、见效快、恢复好,局麻下手术简化了治疗过程,也减少了一些并发症的发生,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痛风 关节镜 局麻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临床应用治疗90例痛风合并高尿酸血症病人,探究在临床痛风合并高尿酸血症病人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为今后指导临床合理安全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2月到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90名痛风合并高尿酸血症病人,对实验对象进行为期20周的实验干预,所有人员按照数字分组的方法,平均的分为观察组、实验组和对照组3组,每一组包含30名病人,在观察组中使用(每天一次,每次40毫克)对病人进行治疗,在实验组中则使用(每天一次,每次80毫克)对痛风合并高尿酸血症病人进行治疗,而在对照组中则使用别嘌醇(每天三次,每次100毫克)进行治疗,对病人治疗前后血尿酸水平以及不良反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血尿酸水平均降低,且P<0.05;同时实验组和对照组较观察组显著降低,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三组病人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没有显著差异。结论在临床治疗痛风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具有显著的降低血尿酸水平的治疗效果,且80毫克/天优于40毫克/天,临床容易引发急性通风发作不良反应。

  • 标签: 痛风 高尿酸血症 非布司他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治疗老年痛风的临床效果、安全及对血尿酸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痛风患者88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4例,对照组给予苯溴马隆片治疗,观察组给予治疗;且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血尿酸水平、临床症状积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观察及评估。结果观察组44例老年痛风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7.93%(43/44)高于对照组数据70.45%(31/44),P<0.05。观察组44例老年痛风患者的血尿酸水平(治疗后6周285.12±8.12umol/L、治疗后12周260.02±5.23umol/L、治疗后24周291.20±8.35umol/L)低于对照组数据(治疗后6周297.65±8.78umol/L,治疗后12周274.65±7.45umol/L,治疗后24周321.02±10.25umol/L),P<0.05。观察组44例老年痛风患者的关节疼痛、关节肿胀、关节压痛及关节活动障碍等临床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数据,P<0.05。观察组44例老年痛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4.55%(2/44)低于对照组数据20.45%(9/44),P<0.05。结论老年痛风患者采用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能够在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基础上发挥显著疗效,值得应用及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气滞血瘀型痛经的有效治疗方案。方法选择我院2011~2013年收治的痛经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5例,观察组给予联合三七血伤灵胶囊治疗,对照组给予布洛芬治疗,观察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所有数据均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痊愈20例,显效2例,有效1例,总有效率是92%,对照组痊愈11例,显效4例,有效2例,总有效率是72%,(P<0.05)。数据有显著差别,观察组疗效显著好于对照组。数据结果还显示不良反应观察组显著少于对照组。结论联合三七血伤灵胶囊治疗气滞血瘀型痛经,效果满意,而且具有安全,疗效佳,胃良反应小等优点。

  • 标签: 塞来昔布 三七血伤灵胶囊 布洛芬 气滞血瘀 痛经
  • 简介:目的以聚乙二醇单甲醚-聚乳酸(mPEG-PLA)嵌段共聚物为载体材料制备载药胶束,并考察其在大鼠体内药动学情况。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载药胶束,评价载药胶束的微观形态、粒径分布、Zeta电位等理化性质;采用动态膜透析法考察乙醇溶液和载药胶束的体外释药情况;考察乙醇溶液和载药胶束经尾静脉注射后在大鼠体内药动学情况。结果透射电镜显示载药胶束粒径均一,成球状或类球状分布,平均粒径为(35.6±15.1)nm,PdI为0.152±0.05,Zeta电位为(-24.6±2.9)mV;载药胶束在0.5%SDS磷酸盐缓冲液中24h累积释放81.5%;乙醇溶液和载药胶束在大鼠体内的t1/2分别为(4.41±0.41)h和(6.38±0.81)h,AUC分别为(86.17±4.08)和(142.21±7.82)mg·(L·h)^-1。结论载药胶束与乙醇溶液相比,延长了药物在大鼠体内的滞留时间,有望提高药物治疗效果。

  • 标签: 塞来昔布 胶束 药动学 薄膜分散法 动态膜透析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对胰腺癌SW1990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实验分为两部分进行。(1)将SW1990细胞分为氟尿嘧啶组(50μg/mL)、组(50μmol/L)、联合组(50μmol/L+氟尿嘧啶50μg/mL)、空白组,培养24h后采用MTT比色法检测各组NW1990细胞的生长抑制率,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细胞周期分布比例;(2)分别采用不同浓度(12.5、25.0、50.0、100.0μmol/L)的及同时采用上述不同浓度的分别联合50μg/mL的氟尿嘧啶处理SW1990细胞24h,采用RT-PCR法检测SurvivnmRNA的表达差异,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环氧合酶-2(COX-2)、基质金属蛋白酶-14(MMP-14)的表达差异。结果:组、氟尿嘧啶组、联合组的细胞抑制率均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联合组显著高于组和氟尿嘧啶组(P〈0.05),组显著低于氟尿嘧啶组(P〈0.05);组、氟尿嘧啶组、联合组的G_0/G_1期细胞比例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组、氟尿嘧啶组显著低于联合组(P〈0.05),氟尿嘧啶组显著高于组(P〈0.05),随着浓度的增加,组、+氟尿嘧啶组的SurvivnmRNA、COX-2及MMP-14蛋白表达水平均逐渐降低且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同浓度的情况下,+氟尿嘧啶组的SurvivnRNA、COX-2及MMP-14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胰腺癌SW1990细胞生长具有显著地抑制作用,并且呈剂量依赖关系,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SurvivnmRNA、COX-2及MMP-14蛋白表达有关。

  • 标签: 塞来昔布 胰腺肿瘤 SW1990细胞 生长抑制 Survivn 氧合酶-2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黄连素辅助治疗急性痛风关节的有效及对指标的影响。方法:急性痛风关节患者选自(2021.02-2023.02)我院治疗者,共有58例。遵照掷色子法平均分组,29例/组。对比组:胶囊治疗,研究组:胶囊+黄连素辅助治疗。评析、处理二组的炎症指标、治疗有效。结果:在治疗后,研究组的炎症指标低于对比组(P<0.05);研究组的治疗有效高于对比组(P<0.05)。结论:应用胶囊+黄连素辅助治疗,可以使急性痛风关节患者的炎症指标得到改善,提高治疗有效,加快病情恢复,值得借鉴。

  • 标签: 黄连素辅助治疗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炎症指标 治疗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康复疗法治疗痛风关节的有效。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2月48例痛风关节患者作为对象根据随机信封法分组,各有2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综合康复组则给予脱敏治疗、安康信、关节松动等综合康复疗法。比较两组痛风关节治疗效果;疼痛消失时间、独立下地活动时间;干预前后患者关节疼痛评分、膝关节周径。结果综合康复组痛风关节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综合康复组疼痛消失时间、独立下地活动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关节疼痛评分、膝关节周径相近,P>0.05;干预后综合康复组关节疼痛评分、膝关节周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康复疗法治疗痛风关节的有效高,可缓解疼痛,减轻肿胀,促进患者活动功能改善,值得推广。

  • 标签: 综合康复疗法 痛风性关节炎 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火针结合中药内服治疗急性痛风关节的有效。方法:择取80例急性痛风关节患者作为实验研究对象,摸球法随机分组,两组中各有40例,对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方案,对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火针结合中药内服治疗方案,分析两组的治疗前后VAS评分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V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而治疗后两组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火针结合中药内服治疗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 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能谱CT对痛风关节的诊断价值及准确。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8月~2022年8月收治的50例疑似痛风关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分别实施能谱CT检查,以关节穿刺和镜检尿酸单钠晶体诊断=“金标准”,观察能谱CT检查方式效能。结果:①观察组50例疑似痛风关节患者中,经病理诊断检查确诊42例,占比84.00%;②灵敏度、特异度、诊断符合率数据比较,,CT能谱成像检查效能95.24%、87.50%、94.00%,与病理诊断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49、1.067、3.093,P=0.152、0.302、0.079>0.05)。结论:在痛风关节患者的疾病诊断中,采取能谱CT检查方式效果较佳,其诊断效能更高,更加利于患者疾病诊断,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能谱CT 痛风性关节炎 诊断价值 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