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方法70例出院糖尿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出院时进行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在常规出院指导基础上,在出院后定期进行电话随访,2组患者分别于出院后3、6个月复查血糖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血糖正常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话随访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糖尿病 电话随访 血糖
  • 简介:无用的创作,对于我意味着从现在开始,我将只听从心灵的声音……我所做的是现代艺术,每件都是孤本,至于美与不美并不重要……就像在旅行中,我其实从来不会带着某种刻意的目的去寻找什么东西,只是任凭欲望去感知。我从不提前预想什么事情,我只是向人们敞开自己的心灵。

  • 标签: 第一夫人 订制 马克 着装 随访 现代艺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电话随访率中的应用方法与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确定活动主题,针对电话随访率低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制定相应的整改方案,并组织实施。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电话随访率显著上升。

  • 标签: 品管圈 提高 电话随访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随访护理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2年12月该时间段本院接收的患有高血压的老年患者60例,将其分为甲乙两组,分别采用常规和随访两种方式展开护理,观察不同护理方式的应用效果。结果:研究显示,不同方式对选取的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后,乙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优于甲组,且乙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显著改善;乙组患者对随访护理的效果更满意,对高血压防治及相关用药知识的掌握程度更高。两组患者研究数据之间存在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患有高血压的老年患者实施随访护理,对其整体护理效果的提升和改善有积极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随访护理 老年高血压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黄斑水肿常发生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葡萄膜炎患者,对视功能造成严重影响。微视野检查技术能精确、高效地评估视网膜特定区域的光敏感度,可协助客观地分析黄斑水肿的微结构改变和视功能下降的对应关系。作为视力检查的补充,微视野检查可检测黄斑水肿患者新的治疗手段带来的视功能变化。(国际眼科纵览,2021, 45: 216-220)

  • 标签: 黄斑水肿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静脉阻塞 微视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室间隔夹层瘤(DAIS)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提高临床医生对其认识,改善患者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5月至2018年1月青岛市市立医院心脏外科收治的6例DAIS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情况。结果6例DAIS患者中,3例与主动脉窦瘤破裂有关,其中1例以左束支传导阻滞初次就诊时漏诊,因胸闷、憋气再次入院后明确诊断;2例由感染性心内膜炎引起;1例为急性心肌梗死所致,术前误诊为室间隔穿孔,于急症手术探查过程中明确诊断。所有患者均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行DAIS修补术。感染性心内膜炎和主动脉窦瘤破裂所致DAIS的5例患者手术效果满意,其中1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术后当天出现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急诊植入临时起搏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DAIS的患者术后出现顽固性低心排血量,术后7 d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其他5例患者术后随访2~12年均存活,NYHA心功能分级Ⅰ~Ⅲ级。结论感染性心内膜炎和主动脉窦瘤破裂是DAIS的主要原因,手术效果确切。

  • 标签: 室间隔夹层瘤 外科手术 主动脉窦瘤破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侧声带麻痹导致发音障碍患者行声带外侧自体脂肪注射术治疗的临床长期随访观察结果。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2003年7月至2020年6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因单侧声带麻痹致发音障碍并于支撑喉镜下行自体脂肪声带外侧注射术的163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86例,女77例,年龄9~73(34.50±12.94)岁。比较患者手术前后主观听感知评估(GRBAS评估)、客观声学评估、嗓音障碍指数(VHI)量表评价及频闪喉镜检查。所有患者随访1~18年,中位随访时间6年。应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63例患者中术前轻度声嘶(G1)17例(10.4%),中重度声嘶(G2~3)146例(89.6%);频闪喉镜下见患侧声带呈弓形,固定于旁正中位或外展位,声门闭合不良。术后139例患者(85.3%)发声恢复正常(G0),18例(11.0%)患者轻度声嘶(G1),6例患者(3.7%)中度声嘶(G2)。其中,131例患者(80.4%)声嘶明显改善,29例患者(17.8%)声嘶轻度改善,3例患者(1.8%)声嘶无明显改善。患者的客观声学参数中频率微扰(Jitter)、振幅微扰(Shimmer)、噪谐比(NHR)和最长发声时间(MPT)均有明显改善,VHI评分亦明显好转。频闪喉镜下见患侧声带内移,声门闭合改善,声带黏膜波接近或恢复正常。当脂肪注射量为3.0~4.5 ml时,术后3个月内患者的主观听感知评分G、R、B、A改善更为明显,VHI和MPT均自术后1年明显好转。双侧声带注射时,自术后1个月起B、A评分较单侧注射明显改善(术后1个月单双侧注射对比:tB评分=1.42,tA评分=1.51,P值均<0.05)。结论声带外侧声门旁间隙自体脂肪注射填充手术治疗单侧声带麻痹引起的发音障碍远期疗效良好,手术疗效与脂肪注射剂量和注射侧别有关。

  • 标签: 声带麻痹 声门闭合不良 声带注射填充术 自体脂肪 发音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童紫癜性肾炎(Henoch-Schönlein purpura nephritis,HSPN)的临床病理改变特点及其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15年6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接受过肾活检且随访时间≥5年的HSPN患儿临床病理资料。随访终点事件定义为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90 ml·min-1·(1.73 m2)-1。按照患儿是否发生终点事件将入选者分为达终点事件组和未达终点事件组。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法分析HSPN患儿肾脏不良预后的影响因素。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法进行生存分析,Log-rank检验比较肾小球节段性硬化(S1)组和无肾小球节段性硬化(S0)组患儿肾脏累积生存率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及曲线下面积(AUC)评价诊断价值。结果共130例HSPN患儿纳入本研究,中位发病年龄为11.7(8.6,13.3)岁,男性71例(54.6%),中位随访时间为100.0(75.8,119.0)个月,有12例(9.23%)患儿发生终点事件。与未达终点事件组(n=118)比较,达终点事件组(n=12)患儿基线高血压比例、24 h尿蛋白量、血总胆固醇、血尿酸、血肌酐水平较高,血白蛋白水平较低(均P<0.05)。两组患儿用药种类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肾组织病理改变方面,与未达终点事件组比较,达终点事件组患儿系膜细胞增生(M1)、S1、肾小管萎缩或间质纤维化(T1/T2)和球囊粘连的比例较高(均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1是肾脏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HR=7.739,95%CI 1.422~42.114,P=0.018)。生存分析结果显示,S1组患儿肾脏累积生存率明显低于S0组(Log-rank χ2=17.069,P<0.001)。ROC曲线评估S1预测肾脏不良预后发生的AUC为0.710(95%CI 0.549~0.872),敏感度为0.667(95%CI 0.349~0.901),特异度为0.754(95%CI 0.666~0.829)。结论S1是HSPN患儿肾脏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具有预测诊断价值。

  • 标签: 肾小球肾炎 儿童 病理学 紫癜性肾炎 牛津分型 IgA血管炎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乳房自体脂肪注射术后不同阶段的超声图像特点,探索超声作为术后影像学评价手段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成形外科2015年10月至2021年9月进行乳房自体脂肪注射患者的超声影像学资料。根据图像观察手术后不同时间乳房各层次结构(皮肤层、皮下脂肪层、腺体层、乳房后间隙、胸壁肌肉层)是否清晰,有无异常回声,并记录异常回声所在位置、大小、形态、有无钙化及血流信号。结果共纳入61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0~41岁。单次单侧乳房的脂肪注射量为70~300 ml,其中251~300 ml 15例,200~250 ml 36例,小于200 ml 10例。61例患者术后共进行了125次超声检查,每例患者进行了1~4次复查,复查距手术的时间间隔为1~47个月。连续观察术后患者的超声图像,变化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其一,乳房后间隙形成的脂肪带初期呈中等回声带,缺少条索状纹理,随着时间推移,其内逐渐形成较多且清晰的强回声间隔;其二,在乳房皮下脂肪层、腺体层及乳房后间隙均可见局灶性脂肪坏死,初期呈边界不清晰的不规则无回声区,随着时间推移其边缘回声渐增强,形成边界清楚的圆形或卵圆形无回声区。结论超声可作为乳房自体脂肪注射术后管理的一项有效且必要的手段,能为临床医生准确判断手术效果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 标签: 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乳房 乳房整形 自体脂肪注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髌股关节置换术治疗重度髌股关节骨关节炎的早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0年12月行髌股关节置换术的严重髌股关节骨关节炎患者64例(80膝),男9例(12膝)、女55例(68膝);年龄(60.50±8.82)岁(范围27~82岁)。术前膝关节X线片提示髌股关节退变均为Kellgren-Lawrence Ⅳ级,内外侧胫股间室无明显退变。单侧髌股关节置换48例,双侧髌股关节置换16例,其中同期双侧髌股关节置换9例、分次行双侧髌股关节置换7例。对术后随访5年以上的患者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纽约特种外科医院(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膝关节评分及牛津膝关节评分(Oxford knee score,OKS)评估临床疗效;测量手术前后膝关节髌骨轴位X线片上髌骨倾斜角和站立位双下肢全长正位X线片上髋-膝-踝角;观察有无切口感染、假体周围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假体松动、磨损及胫股间室严重骨关节炎等并发症。结果64例患者随访(4.31±1.79)年(范围1.5~8.2年),随访5年以上者25例(32膝)。膝关节VAS评分、HSS评分及OKS评分分别由术前(5.91±0.82)分、(68.06±6.03)分和(21.22±3.46)分改善至术后1年(0.88±1.01)分、(90.09±3.30)分和(39.06±3.37)分,术后5年(0.41±0.76)分、(94.53±2.99)分和(42.13±3.17)分,手术前后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89.38,81.47,56.73;P<0.001)。髌骨倾斜角由术前8.21°±3.14°降低至术后5年的3.58°±4.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6,P<0.001);术前髋-膝-踝角为179.01°±1.43°、术后5年为178.77°±1.67°,手术前后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1,P=0.096)。随访期间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因假体松动、假体磨损及胫股间室严重骨关节炎而行膝关节翻修的情况。结论髌股关节置换治疗重度髌股关节骨关节炎的早中期随访临床疗效良好,可以明显缓解膝关节疼痛症状并改善膝关节功能。

  • 标签: 髌股关节 骨关节炎,膝 关节成形术,置换,膝 随访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阶段电话随访了解子宫动脉栓塞术(Uterinearteryembolization,UAE)对妇女的远期影响(主要包括月经量改变和性生活质量方面),有助于评定UAE技术在妇产科领域开展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对子宫瘢痕妊娠妇女出院后根据距离UAE手术的年限分三组1~2年组(包括2年)、2~3年组(包括3年)、3年以上组,设计随访表分别进行电话随访结果术后2~3年组(包括3年)、3年以上组的术后月经量较术后1~2年组(包括2年)有显著增加(P<0.05);在性生活质量方面方面三组并无明显著差异;所有妇女中术后有再生育4例,其中流产3例,足月产1例。结论UAE技术对子宫瘢痕妊娠患者是安全有效的,术后月经量不仅得到恢复,肢体供血引起下肢麻木、臀部疼痛等并发症术后逐渐消失,对患者远期性生活质量不存在影响,在再次生育方面也有了事实的初步证实。通过此次分阶段电话随访进一步完善了优质护理的内涵,利于医疗知识的普及、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

  • 标签: 瘢痕妊娠 UAE 随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肿瘤化疗出院患者对电话随访的评价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132例2015年6月-2017年6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肿瘤化疗出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分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6例,对照组患者没有进行电话随访,而观察组患者进行了电话随访。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对随访的评价以及对影响康复因素的认知度。结果经过电话随访后,在评价方面,观察组患者的对随访的满意度(95.45%)高于对照组患者对随访的满意度(54.55%),差异明显(P=0.047);在对影响康复因素的认知度方面,观察组患者对影响康复因素的认知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肿瘤化疗出院患者采取电话随访的方式,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对电话随访评价的满意度以及对影响康复因素的认知度,有着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肿瘤化疗出院患者 电话随访 评价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电话随访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遵医行的影响。方法将骨质疏松性骨折病人91例,按出院序号随机分为试验组46例,对照组各45例,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常规治疗、护理相同。对照组患者出院后常规电话随访1次。试验组患者出院后每周电话随访1次。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1个月、2个月遵医行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出院后1个月、2个月遵医行为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出院后每周电话一次能提高遵医行为,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疾病康复,提高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电话随访 骨质疏松症 骨折 遵医行为
  • 简介:目的调查分析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社区治疗及管理情况,探讨有效的社区健康干预措施。方法对某市某社区卫生服务站建立健康档案的150例60岁以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社区治疗及管理,同时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指导,提高老年患者对高血压防治知识的知晓率和治疗依从性。结果采取科学有效的治疗和管理措施后,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有所改善,干预前后的血压控制率分别为50.7%和89.3%,同时患者对高血压防治知晓率和治疗依从率也有所提高,在干预前后患者的行为也发生了改变。结论社区继续采取科学的治疗措施,广泛的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对于控制高血压,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积极的意义。

  • 标签: 高血压患者 老年 社区 治疗管理
  • 简介:目的探讨亲属活体肾移植供体肾切除对供体的安全性和长期影响。方法观察78例活体肾移植供体选择、供肾的切除及供体长期随访结果78例供体肾切除手术全部成功,其中切取右肾32例,左肾46例。测术前及术后1天、1周的血肌酐(Cr)、尿素氮(BUN)及血压情况,发现手术前后Cr、BUN、血压均有变化,其中Cr的变化较为明显。78例供体术后随访2~5年,发现供体Cr、BUN、血压及尿蛋白均有变化,但各观察指标的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从近5年的随访来看,活体供肾肾切除手术是安全可行的,术前详细地检查供体各项指标,术中仔细操作,以及随访对于保障供者的安全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肾移植 供体 随访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随访分析探讨新生儿低血糖的严重程度及持续时间对神经发育的影响。方法对2014年1月—2016年1月份在我院治疗的30例新生儿低血糖患儿进行随访,于1岁~2岁之间行智力发展指数(MDI)和精神运动发展指数(PDI)检测,对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神经发育评估对照组MDI为95±15,PDI为100±15;实验组1MDI为94±14,PDI为97±15;实验组2MDI为67±16,PDI为72±15;实验组3MDI为58±14,PDI为60±15;实验组4MDI为58±12,PDI为55±10(见表3)。实验组1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实验组2、3、4结果与对照组直接差异显著(P<0.05)且实验组2与实验组3、4结果之间差异显著(P<0.05)。MRI检测对照组出现检测异常的0人(0%);实验组1出MRI检测异常的0人(0%);实验组2出现MRI检测异常的5人(50%);实验组3、4MRI检测均出现异常人数7人(70%)。结论研究证实了新生儿低血糖性脑损伤往往是不可逆的,其遗留的神经系统后遗症并无有效治疗方法,重在预防新生儿低血糖。目前临床工作中,需要对高危新生儿进行严密监测,及早发现及治疗,尽量减轻低血糖程度,缩短低血糖持续时间,稳定血糖,以减少神经系统损害。

  • 标签: 新生儿低血糖 MDI PDI MRI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卵巢癌患者随访依从性与影响因素.方法选择从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在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卵巢癌患者90例,根据随访依从性的高低,分为甲组、乙组,甲组46例,随访依从性高;乙组44例,随访依从性低.归纳并总结影响卵巢癌患者随访依从性的因素.结果甲组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者占28.26%,平均年收入5000元以下者占30.43%,无治疗满意度不高,乙组分别是75.00%、81.82%、84.09%,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躯体化评分1.47±0.51、抑郁评分1.43±0.63、焦虑评分1.34±0.45、偏执评分1.37±0.52,乙组分别是1.61±0.48、1.69±0.19、1.57±0.57、1.70±0.53,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影响卵巢癌患者随访依从性的因素有受教育程度、年收入、治疗满意度、心理健康程度.关键词卵巢癌;随访依从性;影响因素中图分类号R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286-01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