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1例54岁男性患者因急性心肌梗死先后2次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第1次PCI植入西罗莫司洗脱支架5枚,术后5周患者出现胸闷、憋气症状。考虑为劳力型心绞痛。于出现症状后第5天行第2次PCI,植入西罗莫司洗脱支架2枚,术后第4天患者再次出现胸闷症状并逐渐加重。按心功能不全治疗2d,症状无明显缓解。术后第5天实验室检查示白细胞计数15.5×109/L,中性粒细胞0.90,给予头孢替安抗感染治疗,患者症状仍未缓解,且出现发热(最高为38.5℃)。术后第9天胸部CT示双肺间质肺炎,考虑为西罗莫司洗脱支架所致。给予亚胺培南、奥司他韦和甲泼尼龙治疗,2周后患者症状明显缓解,胸部CT示双肺间质炎症好转。

  • 标签: 药物洗脱支架 西罗莫司 肺炎 肺疾病 间质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特发性间质肺炎中医内科治疗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将 2019年 1月 ~2019年 7月在我院呼吸科入院治疗的 84例特发性间质肺炎患者纳入研究,按照治疗方式的差异,将 84例特发性间质肺炎患者分为中医治疗组和西医对照组,针对西医对照组,采用糖皮质激素、抗生素进行治疗,并予以支气管扩张、常规吸氧治疗方式,中医治疗组,采用中医疗效,对两组疗效做出对比。结果:在治疗前,中医治疗组与西医对照组在临床症状积分、动脉血气上无显著差异,经过治疗后,中医治疗组各项指标的改善情况均优于西医对照组,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 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特发性间质肺炎患者,再用中药疗法,成效更为理想,患者各项指标均得到了显著改善,值得在患者的治疗中进行推广。

  • 标签: 特发性间质性肺炎 中医内科 治疗 体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质性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80名间质肺炎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比较肺功能和肺炎感染程度、生活质量。结果:经护理后,观察组CPIS、MB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间质性肺炎 综合护理干预 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医干预方案在特发性间质肺炎干预工作中的应用方式以及其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作为研究地点,通过便利抽样方案完成于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入院就诊后确诊为特发性间质肺炎的患病样本收录工作,将其分为常规组与中医组两组,完成其干预效果等指标的收录工作,对其进行分析。结果:经过干预后,中医组患病样本的疾病干预效果显著优于常规组样本,p<0.05。结论:在特发性间质肺炎的干预工作中,基于中医理念为患病群体提供中医干预治疗,能够有效改善该群体的临床症状,提升特发性间质肺炎干预效用,建议对该方案展开进一步探索应用。

  • 标签: 特发性间质性肺炎 中医治疗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进行血清白介素(IL)一4、干扰素(IFN)一γ与弥漫间质肺疾病的相关研究。方法分析我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弥漫间质肺疾病患者。根据患者是否患病,将患者分为A-弥漫间质肺疾病组和B-健康对照组。A组患者83例,B组患者20例。比较两组患者血清IL-4以及IFN-γ水平。结果血清IL-4A组为291±77pg/mL,B组为218±27pg/mL,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IFN-γA组为217±39pg/mL;B组为IFN-γ为309±41pg/mL,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血清IL-4及IFN-γ可能是弥漫间质肺疾病的有效生化标志物。

  • 标签: 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 IL-4 IFN-&gamma 生化标志物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经尿道电切治疗膀胱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后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120例经尿道电切治疗的膀胱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n=60)进行综合护理,对照组(n=60)进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复发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复发率5.00%,2例出现膀胱刺激症,2例出现术后血尿症状,1例出现低氧血症,1例出现尿外渗;对照组术后复发率10.00%,4例出现膀胱刺激症,5例出现术后血尿症状,2例出现低氧血症,3例出现尿外渗。结论给予经尿道电切治疗的膀胱患者综合护理后能有效减小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综合护理是预防并发症发生的重要措施。

  • 标签: 经尿道电切术 膀胱炎 护理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肾移植后间质肺炎发病凶险,预防和治疗难度较大。探索有效的前瞻护理干预和即时护理应对策略,减少发病和挽救生命。方法选取近五年肾移植手术519例中回院治疗的间质肺炎患者41例予以研究。建立前瞻护理干预体系,包括健康教育、保护护理、加强患者的依从、加强规范的术后随访工作、帮助规律随访、开展移植讲堂等部分,树立预防为主,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观念,尽量在源头上切断发病链条。在结合临床诊断和临床治疗的基础上,即时护理应对包括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以呼吸道护理为核心,坚持心理护理,从而提高患者耐受和依从,解决低氧血症。并予以系统出院指导。结果41例中34例治愈出院,3例因经济原因放弃治疗,5例死亡。住院时间平均22天。全部患者均接受过经鼻导管或面罩吸氧,BiPAP呼吸机辅助呼吸12例,BiPAP呼吸机转呼吸机辅助通气9例,5例死亡。结论前瞻护理干预是防治间质肺炎的关键环节,即时护理应对是治愈间质肺炎的重要组成部分。减少细菌感染尤其是多重感染的机会。纠正低氧血症,

  • 标签: 肾移植 间质性肺炎 前瞻性护理干预 即时性护理应对
  • 简介:摘要膀胱间质细胞(IC)是区别于神经细胞和平滑肌细胞(SMC)的一类细胞。目前对IC的研究多聚焦于Cajal间质细胞(ICC)初始的起搏机制中,可认为IC中ICC表面存在产生超极化激活的内向电流的超极化激活环核苷酸门控阳离子通道,使得ICC成为膀胱起搏细胞成为可能。而成纤维样细胞和端粒细胞与膀胱平滑肌细胞和神经纤维之间存在毗邻关系,与膀胱ICC类似,猜测其可能为膀胱间质细胞起搏过程的参与者。但目前仍缺乏针对IC起搏机制的基础实验,本文拟通过综述IC起搏的可能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Cajal间质细胞 起搏 尿潴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吡非尼酮治疗老年类风湿关节合并间质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9年8月至2021年4月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央医院收治的180例老年类风湿关节合并间质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90例。参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硫酸羟氯喹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参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吡非尼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晨僵时间、疾病活动程度、相关因子水平、动脉血氧分压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0.00%,81/90)高于参照组(70.00%,81/90);两组患者的晨僵时间及疾病活动评分28(DAS28)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的晨僵时间及DAS28评分均低于参照组(P均<0.05);两组血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类风湿因子(RF)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研究组CRP、ESR、RF水平低于参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均较治疗前增高(P<0.05),且研究组动脉血氧分压高于参照组(P<0.05)。参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2%(2/90),研究组为3.33%(3/9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吡非尼酮能够明显改善老年类风湿关节合并间质肺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相关临床指标。

  • 标签: 类风湿关节炎 间质性肺炎 吡非尼酮 炎性因子
  • 简介:摘要大动脉主要累及全身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而出现相应部位缺血表现。临床上以间质肺炎起病的大动脉非常少见,容易漏诊。现报道伴有两肺间质病变的多发性大动脉1例,以提高对大动脉进一步认识。患者老年女性,以咳嗽伴气短半年,加重伴发热1周就诊,行胸部CT提示两下肺间质改变。入院后以间质肺病诊治流程进行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体格检查发现患者存在双侧颈部、锁骨下可闻及血管杂音,听诊两下肺可闻及vecrol啰音,双侧肱动脉搏动减弱等重要阳性体征,提示大动脉病变,遂行大动脉CTPA及血管B超均提示全身多处动脉弥漫环形增厚,符合大动脉表现。故最终明确诊断为多发性大动脉,予以口服激素治疗,患者临床症状逐步改善。以间质肺炎为首发表现的多发性大动脉容易误诊为肺部本身疾病引起的,外周可闻及血管杂音及动脉搏动减弱,及时进行大动脉CTPA及血管B超有助于尽早明确诊断。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观察胸部高分辨率CT(HRCT)在间质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2016年5月--2018年1月期间,选择我院收治的临床诊断肺部感染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两种方式检查,即HRCT与X线检查,对比分析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结果。结果①HRCT检出率为97.27%,X线检出率为80.91%,经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HRCT组,磨砂玻璃样改变检出率35.45%,网格状影率82.72%,结节或小片状影率65.45%,混合影39.09%,蜂窝肺43.63%,X线组分别为11.81%、38.18%、13.63%、10%、12.72%,组间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部高分辨率CT诊断间质肺疾病,应用价值高,建议在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高分辨率 CT 间质性肺疾病 应用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是一种自身免疫系统疾病,可累及全身多个系统,其中以肺受累最为常见。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导致的肺损伤中,间质肺疾病是最常见的类型,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因此早期筛查、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及病情监测显得尤为重要。高分辨率CT是诊断间质肺疾病的重要手段,但因放射线对人体的影响,在早期筛查、诊断及病情随访中受到一定限制。肺功能作为病情评估的重要指标,其受检测方法、难以统一的标准化及患者配合程度等因素的影响而应用受限。生物标志物作为客观指标,能够动态反映人体生理、病理的细微变化,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结合文献综合分析生物标志物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合并间质肺疾病患者诊断、治疗及病情监测中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合并间质性肺疾病 生物标志物 涎液化糖链抗原 微小RNA
  • 简介:摘要世界卫生组织将由肺部疾病引起的毛细血管前肺动脉高压归类为肺动脉高压的第3类。最常引起第3类肺动脉高压的肺部疾病包括慢性阻塞肺疾病(COPD)和间质肺疾病(ILD)。ILD相关肺动脉高压在全球的患病率高,临床预后亦欠佳,当前还没有获得批准的上市药物治疗该疾病。既往研究表明,吸入曲前列环素12周后可改善第1类肺动脉高压患者的运动能力。同时有研究表明,吸入曲前列环素可改善第3类肺动脉高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因此,有待进一步评价吸入曲前列环素治疗ILD相关的肺动脉高压的有效和安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协同护理模式对间质肺病激素治疗病人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6月-2018年12月收治的70例间质肺病激素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35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协同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自我护理能力与自我效能感。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自我护理能力健康知识水平、自护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自我概念、总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均有显著提高(P<0.05),且观察组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自我效能感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均有显著提高(P<0.05),且观察组自我效能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间质肺病激素治疗患者采用协同护理模式,更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与自我效能感,改善护理质量。

  • 标签: 间质性肺疾病 激素治疗 协同护理模式 自我护理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间质肺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焦虑、抑郁症状。方法选取间质肺疾病患者中挑选100例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时期来院做常规体检的100例健康体检者纳入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的生活质量和焦虑、抑郁症状。结果(1)两组的生活质量比较,活力、躯体疼痛以及精神健康的SF-36维度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其余SF-36维度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2)间质肺疾病患者焦虑、抑郁症状分析,有22例焦虑症状,有20例抑郁症状,有16例合并有焦虑、抑郁症状;(3)经过多因素分析得知,患者焦虑或者抑郁越严重,则MRC评分越高。结论间质肺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低于健康体检者,由于疾病原因部分间质肺疾病患者会伴随有程度不一的焦虑症状及抑郁症状。

  • 标签: 间质性肺疾病 生活质量 焦虑 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