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经阴道三维超声成像在诊断子宫畸形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本院于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期间收治的84例子宫先天畸形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诊断方法的区别从而将84例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42例患者实施二维超声诊断,观察组42例患者实施经阴道三维超声成像诊断。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诊断结果。结果:对比分析得知,观察组患者的临床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经阴道三维超声成像诊断子宫畸形具有显著应用价值,提升了子宫畸形的临床诊断精准率,并且还有利于清晰直观的体现患者宫腔结构与宫底外观,值得在临床上广泛运用。

  • 标签: 经阴道三维超声成像 子宫畸形 临床诊断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超声成像技术在乳腺癌诊治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方法:收集2018-07~2020-06在我院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癌女性患者110例(共110个腋窝淋巴结),其中转移性淋巴结59例(恶性淋巴结组),非转移性淋巴结51例(良性淋巴结组)。均进行常规彩色多普勒超声超声成像技术检查,比较恶性与良性淋巴结组超声超声成像技术参数;金标准以术后病理结果为准,计算常规彩超、超声成像技术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结果:与良性淋巴结组相比,恶性淋巴结组L/S值≤2、形态不规则、淋巴门消失、非淋巴门型血流比例及YM值均更高(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彩超、SWE多参数联合诊断的曲线下面积为0.945,敏感性为77.12%,特异性为86.59%,诊断效能优于常规超声超声成像技术。结论:超声成像技术可提高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良恶性鉴别的诊断效能。

  • 标签: 超声成像技术 乳腺癌 诊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脑卒中患者腓肠肌痉挛评估中应用多模态超声成像的价值。方法:对我院收治的脑卒中下肢瘫痪患者予以选取,设置为研究组,样本共计30例,纳入时间起始于2021.3,终止于2022.3,对同期于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体检者予以选取,设置为参照组,样本共计30例,对研究组患者患侧及参照组右侧腓肠肌内侧同一部位行多模态超声成像检查,观察和比较组间静息状态下腓肠肌超声参数。结果:静息状态下,研究组患侧SWV(3.72±0.81)m/s、PA(14.96±3.11)°相比参照组要高(P

  • 标签: 脑卒中 多模态超声成像 腓肠肌痉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脑卒中患者腓肠肌痉挛评估中应用多模态超声成像的价值。方法:对我院收治的脑卒中下肢瘫痪患者予以选取,设置为研究组,样本共计30例,纳入时间起始于2021.3,终止于2022.3,对同期于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体检者予以选取,设置为参照组,样本共计30例,对研究组患者患侧及参照组右侧腓肠肌内侧同一部位行多模态超声成像检查,观察和比较组间静息状态下腓肠肌超声参数。结果:静息状态下,研究组患侧SWV(3.72±0.81)m/s、PA(14.96±3.11)°相比参照组要高(P

  • 标签: 脑卒中 多模态超声成像 腓肠肌痉挛
  • 简介:摘要:随着压力容器的广泛应用,如何确保其安全运行已经成为重点。使用TOFD超声成像检测技术是目前最好的检验方法,因此要对TOFD技术进行充分研究,才能更好地实际应用,同时也促进了相关技术发展。

  • 标签: TOFD超声成像技术 压力容器 检验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临床诊断中腹部超声的价值。方法:纳入研究对象为2016年2月至2023年2月之间疑似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患儿,共40例。对所有患儿均采取腹部超声检查,以手术结果作为金标准。计算腹部超声检查和金标准之间的诊断检出情况。结果:经过金标准检查,40例疑似患儿中确诊32例,经腹部超声检查,检出31例;腹部超声的敏感度、特异度以及诊断符合率依次为93.75%,87.50%,92.50%,金标准与腹部超声的诊断符合率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诊断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具有良好的效能,能够获得和金标准相近的诊断准确性,适合推广。

  • 标签: 新生儿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超声 诊断效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老年人结肠癌的应用价值。方法收取我院150例老年结肠癌患者,收取时间在2015年10月20日直至2016年11月12日,并将老年人结肠癌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75例患者实施电子结肠镜检查),观察组(75例患者实施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观察组老年结肠癌患者阴性患者有5例、阳性患者有70例、检出率93.33%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老年结肠癌患者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显著提高诊断符合率,值得应用。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老年人 结肠癌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就超声诊断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我院收治的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儿,均给予X线诊断和超声诊断,对比两种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 :超声诊断的检出率高于X线诊断(P<0.05)。结论 超声用于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诊断中准确性和临床价值更高。

  • 标签: 临床价值 超声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MRI)与多层螺旋CT诊断结肠癌致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的52例结肠癌致肠梗阻患者,均为2018年8月-2020年7月就诊,患者均以MRI及多层螺旋CT诊断,对比分析诊断效果。结果 诊断准确性相比,MRI对结肠癌致肠梗阻的检出率为100.0%,与多层螺旋CT92.3%的检出率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

  • 标签: 结肠癌 肠梗阻 MRI 多层螺旋CT 效果
  • 简介:目的比较高频超声、乳腺X线检查及高频超声结合乳腺血氧功能成像在诊断乳腺肿块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高频超声、乳腺X线检查及高频超声结合乳腺血氧功能成像在110例乳腺肿块中的诊断结果,分别比较其对乳腺癌、乳腺纤维腺瘤、乳腺脓肿及乳腺囊肿或囊性病变的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同时比较3种检查方法的准确率。结果高频超声、乳腺X线检查及高频超声结合乳腺血氧功能成像对乳腺癌的灵敏度分别为80.00%、70.00%、80.00%;特异度分别为94.94%、98.73%、97.47%。对于乳腺纤维腺瘤的诊断,乳腺X线检查的ROC曲线下面积仅为0.400,明显小于高频超声和高频超声结合乳腺血氧功能成像(均为0.669);乳腺X线检查对乳腺脓肿的诊断准确率也较低,ROC曲线下面积小于高频超声和高频超声结合乳腺血氧成像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41和0.766),乳腺血氧功能成像可通过提示肿块内部血红蛋白浓度来提高临床诊断非急性期乳腺脓肿的准确率。结论高频超声、乳腺X线检查及高频超声结合乳腺血氧功能成像是临床诊断乳腺癌的有效手段之一,可有效提高高频超声对临床症状不明显的乳腺脓肿的诊断准确率。

  • 标签: 乳腺肿块 高频超声 乳腺X线检查 乳腺血氧功能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常规超声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运用于72例乳腺实性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作用分析。方法回顾分析72例女性,患有乳腺实性结节的常规超声以及超声弹性成像的资料。结果我们发现用常规超声检查诊断乳腺实性结节良恶性的特异度为92.63%、敏感度为80.56%、准确度为89,31%。用超声弹性成像诊断乳腺结节良恶性的特异度为87.37%、敏感度为75.00%、准确度为83.97%。结论为了提升诊断恶性结节的敏感性必须采用常规超声超声弹性成像评分相结合,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乳腺癌,提升早期的乳腺癌检出率,为防止乳腺癌进入晚期提供有意义的参考价值。

  • 标签: 超声 超声弹性成像 乳腺良恶性结节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弹性成像技术用于头颈部放疗前后血管弹性检测的相关研究。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12月收治的42例接受放疗的头颈部肿瘤患者,分别于放疗前、放疗时间2.5-3周(放射剂量26-30Gy)、放疗结束时(放射剂量50-60Gy)、放疗后3月接受颈动脉常规超声检测及超声弹性成像检测,统计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颈总动脉内径变化率(△D)、血液与颈动脉壁应变率比值(A/B)。分析A/B、IMT、△D变化情况。结果A/B在放疗期间随放疗剂量增加而增加,△D在放疗期间放射剂量的增加而减少,放疗后3月均保持与放疗结束时相对稳定。结论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颈动脉弹性在早期下降,随放射剂量的增加,下降程度越明显,且该变化至术后3月未见明显改善。

  • 标签: 超声弹性成像 头颈部肿瘤 放疗 颈动脉 血管弹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弹性成像在宫颈癌筛查中诊断价值的研究。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非宫颈癌(CA)及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收治的CA及CIN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采取经阴道超声弹性成像技术检查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宫颈部位,统计分析图像和测量相关数值。结果观察组患者在THOMAS弹性成像分级在4级以上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中CA患者中有19例被检出,CIN患者中有17例被检测出来,两者检出率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超声弹性成像是一种无创检查方法,其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能有效补充现有宫颈癌筛查,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超声弹性成像 宫颈癌 筛查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乳腺增生性结节与乳腺癌鉴别诊断中应用超声弹性成像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间收治的通过病理以及手术方法证实为乳腺增生性结节的患者24例与乳腺癌患者31例,对照分析患者的常规超声诊断结果与超声弹性成像诊断结果,同时将两种诊断结果对照最终的病理结果,给予两组患者UE评分。结果乳腺增生性结节患者的UE评分多在1~2分之间,乳腺癌患者的UE评分多在4~5分之间。乳腺增生性结节与乳腺癌的常规超声诊断正确率分别为79.17%%、64.15%;乳腺增生性结节与乳腺癌的超声弹性成像诊断正确率分别为87.50%、96.77%;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增生性结节与乳腺癌应用超声弹性成像进行临床诊断,准确率高,特异性与敏感性良好,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乳腺增生性结节 乳腺癌 超声弹性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与高频超声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以2017年9月—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40例乳腺癌患者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经病理检查确诊,术前行MRI、高频超声检查,对影像结果进行回顾分析,对比MRI与高频超声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结果MRI诊断准确率为82.50%,误诊率为17.50%,高频超声诊断准确率为85.00%,误诊率为15.00%,MRI、高频超声联合诊断准确率为97.50%,误诊率为2.50%,明显高于MRI、高频超声单一检查诊断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高频超声单一检查诊断率两者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联合高频超声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更优,值得借鉴。

  • 标签: 磁共振成像(MRI) 高频超声 乳腺癌 诊断
  • 简介:近年来医学影像技术飞速发展,通过将多模式的医学图像整合到手术导航系统中,可以有效提高外科手术的精确性和灵活性,增加手术安全性并缩短手术时间。我们对近年来新兴的基于三维超声成像的软组织外科导航技术,在医学外科领域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系统阐述了其原理、临床应用及优缺点。

  • 标签: 三维超声 软组织 导航 外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超声造影成像检查在肝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肝肿瘤患者58例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采取常规超声检查和超声造影成像检查,然后将这两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与病理检查相比较,分析常规超声检查和超声造影成像检查鉴别肝良恶性肿瘤中的应用价值。结果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肝良恶性肿瘤进行常规检查与术后病理比较的准确率相对较低,而采用超声造影成像检查肝脏良恶性肿瘤与术后病理检查准确率比较相对较高,组间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上采用超声造影成像诊断鉴别肝良恶性肿瘤,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值得在临床诊断中推广应用。

  • 标签: 超声造影成像检查 肝良恶性肿瘤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浅表软组织及小器官诊断中全景超声成像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定本院收治的浅表组织及小器官病变患者120例,研究时段从2015年8月至2018年8月,均行全景超声成像技术以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以手术病理诊断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诊断方法的诊断符合率。结果120例研究对象经手术病理诊断,均确诊为浅表组织及小器官病变,确诊率为100.00%。其中43例甲状腺癌,占35.83%;29例乳腺癌,占24.17%;21例血管瘤,占17.50%;12例颈动脉体瘤,占10.00%;15例神经纤维肉瘤,占12.50%。全景超声成像技术诊断符合率(98.33%)显著较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符合率(83.33%)高,P<0.05(具统计学差异)。结论全景超声成像技术可有效提高浅表软组织及小器官病变超声诊断准确率,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 标签: 浅表软组织 小器官 全景超声成像技术 诊断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