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封闭引流技术在临床治疗骨科感染创伤面的作用和护理心得。方法为194例有皮肤软组织损伤的下肢感染创伤面病患采取封闭引流进行理疗,7至14天后,对于创伤面游离组织直接缝合伤口。结果95例患者创面肉芽生长新鲜,行游离植皮或直接缝合修复创面,2例病人的骨外露较多,实施3至4次封闭引流,创面新鲜后进行植皮术后愈合。结论封闭引流技术在引流创面坏死物质及渗液方面成效显著,能够有效促进创面的愈合,提高术后效果。

  • 标签:
  • 简介:创伤、糖尿病、血管性疾病均可致下肢胫前溃疡。由于胫前皮下软组织少,骨面受损机会大,局部血循环不足,加上行走负重等原因,容易造成创面难以愈合,一旦伴有细菌感染,溃疡创面愈合难度更大。本次研究利用封闭技术治疗难愈性胫前溃疡,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胫前溃疡 负压技术 难愈性 封闭 修复 创面愈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封闭引流(VSD)治疗小腿狗咬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解放军第98医院普外科2010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小腿狗咬伤致皮肤软组织严重损伤的患者4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处理方法不同分为VSD组和普通换药组,其中VSD组20例,普通换药组25例,比较两组疗效。结果VSD组患者住院时间、伤后至二期手术时间少于普通换药组,VSD组患者伤后第1、2、3、4、5天血清CRP低于普通换药组,VSD组患者患肢肿胀程度低于普通换药组。结论VSD引流技术在小腿狗咬伤致皮肤软组织严重损伤的治疗中较普通换药更有优势。

  • 标签: 狗咬伤 小腿皮肤软组织严重损伤 VSD 普通换药
  • 简介:摘要近年来,VSD即封闭引流(vacuumsealing-drainage)在临床中应用日益广泛,其是一种全方位、高效的引流方法,能显著加快感染腔隙的闭合和感染创面的愈合,防止细菌入侵,有效控制感染,其技术的应用,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1。本文回顾我院骨科在2013年2月-2013年12月间应用VSD技术治疗26例开放性损伤患者,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 标签: VSD负压封闭引流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封闭引流术(vacuumsealingdrainage.VSD)在创伤骨科中的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我科收治VSD治疗患者42例,给予围手术期护理和相关康复训练指导。结果42例行VSD治疗的患者肉芽组织生长良好,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加强对VSD围手术期护理,促进创面愈合,疗效明显

  • 标签: 负压封闭引流术 骨科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观察封闭引流(VSD)治疗碱烧伤创面的效果。方法2016年6月—2020年3月,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男性碱烧伤患者符合入选标准,对其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磺胺嘧啶银组30例和VSD组30例,年龄分别为(36±8)、(35±10)岁,烧伤总面积分别为(7.2±2.0)%、(8.5±3.0)%体表总面积。入院后,磺胺嘧啶银组患者给予清创后常规磺胺嘧啶银换药治疗,每日换药1次;VSD组患者给予清创后持续VSD治疗,将设置为-10.67 kPa,每6~8天更换1次材料。治疗第1、4、7天,收集磺胺嘧啶银组患者创面渗出液和VSD组患者创面引流液,采用便携式pH计行pH值检测并统计渗出液/引流液量;治疗7、14、21 d后,计算2组患者创面愈合率;治疗前、治疗7 d后,采集2组患者静脉血,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治疗14 d内每次换药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估2组患者疼痛评分;统计2组患者医疗费用、出院时满意度评分。对数据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t检验和Bonferroni校正。结果(1)治疗第1、4、7天,VSD组患者引流液pH值分别为9.75±0.59、9.01±0.46、8.13±0.28,明显高于磺胺嘧啶银组患者渗出液的9.35±0.62、8.18±0.18、7.58±0.09,t=2.03、6.80、7.56,P<0.05或P<0.01。治疗第1、4天,VSD组患者引流液量分别为(553±83)、(239±65)mL,明显多于磺胺嘧啶银组患者渗出液的(440±77)、(175±49)mL,t=3.44、2.24,P<0.05;治疗第7天,VSD组患者引流液量为(21±8)mL,明显少于磺胺嘧啶银组患者渗出液的(149±44)mL,t=-12.61,P<0.01。(2)治疗7、14、21 d后,VSD组患者创面愈合率分别为(39±6)%、(74±10)%、(92±3)%,均明显高于磺胺嘧啶银组的(25±3)%、(59±6)%、(77±6)%,t=7.07、5.59、7.09,P<0.01。(3)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中TNF-α和IL-8水平均相近;治疗7 d后,VSD组患者血清中TNF-α和IL-8水平均明显低于磺胺嘧啶银组(t=-8.75、-8.04,P<0.01)。(4)VSD组患者换药时疼痛评分、医疗费用明显低于磺胺嘧啶银组(t=-4.28、-7.56,P<0.01),患者出院时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磺胺嘧啶银组(t=10.91,P<0.05)。结论VSD技术应用于临床碱烧伤创面可有效促进残留碱液的去除,减轻碱液对皮肤组织的进一步损伤,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有效去除炎症介质,减轻换药疼痛,降低治疗总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烧伤,化学 负压伤口疗法 伤口愈合 碱类
  • 简介:摘 要:目的:探究分析手外科临床应用封闭引流技术的相关问题。方法:研究年限2017年1月-2019年12月,纳入样本共40例,以治疗干预方案差异均分为研究组(封闭引流)、对照组(基础性治疗),对比两组各项指标。结果:对比两组治疗后愈合率、换药次数、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更具优势(P<0.05)。结论:手外科临床应用封闭引流技术临床效果显著,可全面推广。

  • 标签: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手外科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封闭引流技术在骨科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骨科患者作为实际研究对象,总共有 50例骨科患者,选取时间为 2017年 9月至 2018年 9月,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使用常规的引流治疗方式,命名为常规组,另一种则使用封闭引流技术进行治疗,命名为研究组,每组 25人,并对治疗的数据进行记录分析。结果:经过治疗以后,常规组有效治疗人数为 15例,治愈有效率为 60%,研究组的有效治疗人数为 23例,治愈有效率为 92%,明显要高于常规组。除了有效率以外,研究组的各方面数据记录都要远优于常规组。结论:使用封闭引流技术进行骨科患者的治疗,具有较高的有效治愈率,可以进行广泛的推广和使用。

  • 标签: 骨科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临床应用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VSD封闭引流术在四肢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2010年3月应用封闭引流术的26例病人疗效分析。结果26例均7-10天揭除薄膜,取出VSD敷料,检查创面,5例慢性骨髓炎骨外露患者3例肉芽组织向心性生长已完全覆盖外露骨质,另2例骨外露面积明显缩小,周围创面肉芽新鲜、生长旺;12例创伤性皮软组织缺损,6例糖尿病足均见创面肉芽新鲜,一期行中厚皮片游离植皮覆盖创面;3例褥疮,均通过先后2次应用VSD技术缩小了创面、促进了创面肉芽生长,2例通过直接减张缝合闭合了创面,1例通过局部转移皮瓣闭合了创面。结论对于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以及创面感染患者,使用VSD技术是一种简便而有效的理想方法之一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封闭引流技术在骨科临床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究。方法将我院 2015年 5月 -2016年 8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 76例骨科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这 76例骨科疾病患者中有 40例男性患者,有 36例女性患者,运用随机分配的方法将这 76例骨科疾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这两组,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分别有 38例骨科疾病患者,封闭引流技术被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所选择,常规引流技术被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所选择,对比以及评估观察组以及对照组骨科患者的创面愈合情况以及感染复发情况和住院的时间。结果患者在手术过程当中更换引流装置的次数实验组为 2-3次,对照组为 5-6次,观察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情况良好,对照组患者创面创面愈合情况一般,观察组患者的住院平均天数为( 18.14 ±4.9)天,对照组患者的住院平均天数为( 27.45 ±8.4)天,对这两组患者进行随访,观察组患者有 1位出现感染复发的情况,对照组患者有 7位出现感染复发的情况,通过观察发现,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情况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情况差,观察组的治疗方式能够很大程度的改善患者的病情。结论 运用封闭引流这种较为先进的引流技术对患者进行治疗有显著的治疗效果,这种先进的引流技术值得在临床上广泛的推广运用。

  • 标签: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骨科临床 应用
  • 简介:摘要:为进一步提高建筑给排水设计的水平,充分发挥出无供水的优势,本文主要针对节水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无供水设备的优点分析;无供水设备的工作原理分析三点内容,从多个角度出发,提出具体的可行性方法,为后续的工作展开提供有效的借鉴和参考。

  • 标签: 给排水设计 建筑工程 无负压供水 应用分析 工作原理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对骨科疾病应用封闭引流技术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确保患者早日康复。方法选取于我院骨科疾病收治患者100例,根据患者入院的编号进行平均分组,双数为实验组,单数为对照组,均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给予封闭引流技术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住院费用和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创面二期缝合愈合明显由于对照组;实验组引流次数、创面愈合以及感染复发情况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科疾病患者采用封闭引流技术效果确切,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复,降低感染,值得推广。

  • 标签: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骨科疾病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骨科治疗期间封闭引流的应用价值 。方法:于 2018年 5月到 2020年 5月随机选取 100例骨科治疗患者并随机进行分组 。以随机数字法方式进行分组处理。常规组以常规换药治疗措施为主,实验组采用 封闭引流技术。 以综合预后效果为主进行对比研究。 结果:实验组患者康复相关指标均显著优于常规组,统计学对比结果有意义, P < 0.05 ;实验组有 1 例患者复发感染,常规组有 4 例患者复发感染,复发率分别为 2.00% 、 8.00% ,对于结果有意义, P < 0.05 。 结论:封闭引流可以有效应用于骨科,对于骨科创面感染的患者具备较高的康复推动作用,可以在骨科普及。

  • 标签: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骨科 干预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行封闭引流技术(VSD)治疗的骨科创伤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近期接收的50例行VSD治疗的骨科创伤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综合护理,对比其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骨科创伤患者的VSD治疗中,加强患者心理以及日常生活等方面的护理,应用综合护理方案,能够较好地促进创面的愈合。

  • 标签: 〔〕骨科创伤 VSD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封闭引流在Ⅳ期压疮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以便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40例Ⅳ期压疮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成两组,每组20例,对照组仅采用换药治疗,观察组采用封闭引流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换药次数、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100%)明显高于对照组(90.0%),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封闭引流治疗Ⅳ期压疮患者效果明显,能够提高治疗总有效率,缩短换药次数、创面愈合时间,降低患者疼痛,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负压封闭引流 Ⅳ期压疮 影响效果 研究
  • 作者: 陈震
  • 学科: 经济管理 > 企业管理
  • 创建时间:2014-01-11
  • 出处:《价值工程》 2014年第1期
  • 机构:TheUncompactedProcessingMethodofTBeamHoggingMomentGrouting陈震CHENZhen(中铁建港航局轨道交通公司,广州511442)(CRCCHarbour&ChannelEngineeringBureauGroupRailTransitCompany,Guangzhou511442,China)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封闭引流技术(vacuumsealingdrainage,VSD)的护理经验。方法对26例患者采用VSD技术治疗,探讨临床护理方法。结果26例患者治疗软组织缺损和感染性创面,术后创面均行二期缝合,局部转移皮瓣关闭或中厚皮片植皮关闭。结论VSD是一种处理各种复杂创面和用于深部引流的全新方法,严密的监护和有效的护理是保证VSD成功的重要环节。

  • 标签: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将封闭引流术应用于骨科临床中,观察及分析效果情况。方法:本研究对象是骨科患者 80例,依照随机分组方式分成各具备 40例的研究组、参照组,予以参照组患者常规形式引流技术治疗,而针对于研究组的患者展开封闭引流技术治疗方案。分别观察及统计两组病例的引流管更换次数、创面面积、创面愈合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感染发生率、住院费用几项指标情况。结果:通过进行对比两组患者的引流管更换次数、创面面积、创面愈合时间、感染发生率,结果显示同参照组相比较研究组的优势均更显著, P<0.05。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结果显示研究组均更少, P<0.05。结论:将封闭引流技术应用到骨科患者治疗期间,可以获得到相对良好的成效,有效的减少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推广应用的价值巨大。

  • 标签: 骨科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