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平卧位直接前与侧卧位前外侧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早期疗效。方法:在我院选取50例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按随机排列表法分组(观察组、对照组),25例/组。选取时间:2019年01月至2020年11月。对照组采取传统侧卧位前外侧手术,观察组采取平卧位直接前手术。对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后,对比两组治疗前后髋关节功能评分、疼痛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比前外侧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平卧位直接前手术临床应用效果更佳,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平卧位直接前入路 侧卧位前外侧入路 全髋关节置换术 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在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段椎体骨折手术中,采用椎旁肌间隙与后正中的具体应用效果。方法: 72例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段椎体骨折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后正中,观察组使用椎旁肌间隙,比较两组手术情况,以及治疗前后的疼痛、腰椎功能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表现优于对照组,且在治疗后的疼痛、腰椎功能及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P<0.05。结论:相比后正中,椎旁肌间隙更具安全性、有效性,值得在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段椎体骨折手术中应用。

  • 标签: 胸腰段椎体骨折 无神经损伤 手术 椎旁肌间隙入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经侧裂,经皮层显微手术对HICH的应用价值。方法:所选的是2022年1月—2023年6月接收的32例HICH患者,分两组,各16例;经皮层显微手术是常规组的方式,侧裂显微手术为试验组方法,分析治疗的结果。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有差异(P<0.05)。结论:为HICH患者施行侧裂显微手术的治疗效果优于经皮层显微手术,该手术所带来的创伤非常轻微,并发症较少,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经侧裂入路 经皮层入路显微手术 高血压脑出血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内镜下视神经减压术后病人的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总结45例经鼻内镜下行视神经减压术病人的术前及术后护理方法。结果及时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30例病人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15例患者仍无光感,1例患者面部、胸部、背部出现了座疮经过治疗护理好转出院。结论及时、积极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恢复良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鼻内窥镜 视神经损伤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切除松果体区及其附近肿瘤手术方法。方法采用Poppen手术切除松果体区肿瘤6例,小脑幕缘肿瘤3例,小脑半球上部9例。结果肿瘤全切除17例,大部分切除1例。所有病例小脑损害症状均有不同缓解,无新增手术损害症状及手术相关死亡病例。结论松果体区及其附近肿瘤采用Poppen手术切除是比较理想的选择。该具有体位简单、损伤小、术野开阔、肿瘤全切除率高和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 标签: 肿瘤 松果体区 小脑半球上部 POPPEN入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改良经颧弓显微解剖方法与术野显露情况,观察不同经颧弓术式的应用效果,探讨改良经颧弓术式的优缺点。资料与方法成人尸头标本10具,用10%甲醛固定,血管冲洗后动、静脉分别灌注红、蓝色乳胶,模拟不同方法断颧弓,显微镜下观察测量显露情况。结合16例经颧弓术中显露情况、术后并发症及预后的分析。结论改良经颧弓术野显露更广泛,周围组织结构显露更清晰,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缩短,功能恢复及症状减轻快,减轻病人经济负担,预后佳。

  • 标签: 改良 经颧弓入路 显微解剖 手术 预后
  • 简介:摘要腰椎后路内固定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椎管狭窄和椎体滑脱等腰椎疾病的主要手术方式,但术后疼痛剧烈,严重影响手术疗效。文章对后腰椎手术后疼痛的特点、对机体的影响以及近年来腰椎手术后常用的镇痛方式和镇痛药物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 标签: 后入路腰椎手术 术后镇痛 疼痛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腋窝治疗肩胛盂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月至2021年4月郑州市骨科医院上肢骨科收治的12例肩胛盂骨折患者资料,男4例,女8例;年龄30~75岁,平均53.5岁。肩胛盂骨折按照Ideberg分型:Ⅰa型2例,Ⅱ型9例,Ⅴa型1例。所有患者均采用腋窝治疗,2例合并肩关节前脱位患者均于麻醉下先行手法复位,2例IdebergⅠa型患者使用锚钉固定,余10例患者使用腋窝专用接骨板固定,3例合并大结节骨折患者均经肩外侧劈三角肌使用大结节专用接骨板固定。末次随访时分别采用肩关节Constant-Murley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Hawkins分级分别对患者治疗后肩关节功能、疼痛及稳定性进行评价。结果术后所有患者获9~20个月(平均14.4个月)随访;手术时间为55~110 min,平均76.3 min;术中出血量为60~160 mL,平均103.8 mL;住院时间为8~14 d,平均11.1 d。所有患者手术切口均为甲级愈合。术后6个月肩胛盂均获骨性愈合。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均无肩关节不稳、血管神经损伤、内固定物松动或断裂。末次随访时,肩关节活动度:前屈159.2°±26.1°,外展156.7°±29.6°,外旋(中立位)48.3°±15.3°,内旋(中立位)73.3°±12.3°;肩关节Constant-Murley评分为(94.0±5.3)分。末次随访时肩关节各方向活动度及Constant-Murley评分较术前[10.8°±11.6°、7.5°±11.4°、5.8°±10.0°、42.5°±16.0°、(4.9±4.0)分]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疼痛VAS评分0分11例,2分1例。结论经腋窝治疗肩胛盂骨折,手术创伤小,切口隐蔽美观,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是一种可行的手术方式。

  • 标签: 肩关节 骨折固定术 疼痛测定 腋窝入路 肩胛盂
  • 简介:肘关节损伤是一种常见的关节损伤,大多数复杂性肘关节脱位通常采用手术治疗.本文通过复习肘关节损伤相关文献结合标本解剖,对肘关节手术进行分析总结.根据暴露部位不同分为后侧、外侧、内侧和前侧;并对这四种手术的特点及各自适应证、优缺点进行比较.手术的选择主要由创伤部位和手术类型决定,术者应充分了解肘关节的解剖结构和功能以及各种手术的优缺点,灵活选用手术术式.

  • 标签: 肘关节 手术入路 适应证 损伤
  • 简介:目的探究锁孔治疗破裂的前循环动脉瘤的显微技术和治疗效果。方法通过眉弓眶上和翼点锁孔治疗前循环动脉瘤36例,包括前交通动脉瘤13例,后交通动脉瘤16例,大脑中动脉分叉处动脉瘤7例。手术均为发病后1~3d进行。结果术中动脉瘤显露良好,36例均成功夹闭,其中2例动脉瘤术中破裂出血。29例恢复良好,6例轻残,1例死亡。结论锁孔可显著减小手术损伤及手术并发症。完善的术前准备和设计,熟练的手术操作技术,良好的术中配合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 标签: 锁孔入路 前循环动脉瘤 动脉瘤破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良性肿瘤通过腋窝手术切除的可行性及手术体会。方法2009~2010年收治21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单侧单发肿瘤9例,单侧多发6例,双乳单发2例,双乳多发4例;最大10cm×9cm×7cm,最小2cm×2cm×3cm,临床诊断均提示为乳腺纤维腺瘤。结果本组21例患者,无切口不良愈合,无局部血肿,尤其对于乳腺多发肿瘤患者美容效果显著。结论该术式切口隐蔽性好,使手术更加美容、美观、人性化,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尤其适用于现代年轻女性。

  • 标签: 腋入路 乳腺良性肿瘤
  • 简介:目的观察分析外侧切口进行全髋置换的手术效果。方法68例患者采用外侧切口行全髋置换术,术后随访0.5~3年,并以Harris法进行功能评定。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在外侧切口下顺利进行,术中显露满意,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半年后患肢功能恢复良好,无髋外展无力和髋关节脱位显现,X线片显示假体位置良好,无假体松动,优良率达100%。结论外侧切口进行全髋置换术具有快捷、创伤小、出血少、显露良好、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患肢功能恢复好等优点。

  • 标签: 外侧切口 髋关节 关节置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上臂延长式前外侧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上臂延长式前外侧前外侧及前内侧放置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50例。结果50例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7-36个月,平均21.5个月,骨折愈合时间4-9个月。根据Neer肩关节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42例,良7例,差1例,优良率98.0%和HSS肘关节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43例,良5例,差2例,优良率96.0%。本组病例切口均一期甲级愈合。术后均未出现医源性桡神经损伤、骨折不愈合、内固定失败、畸形愈合、骨化性肌炎等并发症。结论采用上臂延长式前外侧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不需要显露游离桡神经,可直接显露肱骨干,避免医源性桡神经损伤,降低桡神经损伤率;可早期行肩关节与肘关节功能锻炼,降低肩肘关节功能障碍率。

  • 标签: 肱骨干骨折 前外侧入路 上臂
  • 简介:目的神经导航、内窥镜辅助下垂体腺瘤的经单鼻孔经手术治疗.方法对6例经磁共振成像诊断垂体腺瘤的病人术前进行磁共振成像定位,将影像资料输入导航工作站,作术前手术计划.采用零度及45度镜经单鼻腔,在导航的动态指引下确认鞍底,于内窥镜下实施瘤实质切除.结果本组5例完全切除,1例因为瘤实质较韧而作大部分切除,术后病人的视力均得到了改善.导航预期误差1.48mm,实际误差1.8mm.结论神经导航引导下的经鼻垂体腺瘤手术定位准确,内窥镜下操作对鼻腔的解剖结构影响小、组织损伤轻,病人恢复快.

  • 标签: 垂体腺瘤 神经导航 内窥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椎旁肌间隙在胸腰椎骨折手术治疗中的应有。方法临床治疗12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术中均采用椎旁肌间隙。结果12例患者手术效果良好,术后切口无感染,手术切口均为甲级愈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明显低于传统后正中手术。结论椎旁肌间隙治疗胸腰椎骨折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治疗效果满意。

  • 标签: 椎旁肌间隙入路 胸腰椎骨折
  • 简介:目的:评价双切口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2008年5月至2009年11月,手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22例,其中男15例,女7例。年龄19~67岁,平均41.6岁。左侧10肢,右侧13肢,1例为双侧,均为闭合性骨折。致伤原因:高处坠落伤9例,交通伤11例,其他2例。按照Schatzker分型标准:Ⅴ型13肢,Ⅵ型10肢。受伤至手术时间5-14d,平均9.4d,均采用双切口,双钢板固定手术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12~22个月,平均14.6个月。术后骨折愈合时间6~9个月,平均7.4个月。其中1肢因关节面粉碎严重未达到解剖复位;1肢因干骺端粉碎严重未恢复下肢正常力线,出现膝内翻;2肢出现伤口表皮坏死,无骨外露,经换药处理后愈合。膝关节功能按Rasmussen评分标准评定:优10肢,良8肢,可2肢,差3肢。结论:双切口降低了软组织的并发症,有利于关节面复位:双钢板固定可靠,可早期行功能锻炼,是一种较好的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和方法。

  • 标签: 胫骨平台骨折 内固定 手术入路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