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与散结镇痛胶囊联合治疗子宫腺的治疗效果。方法利用回顾性的分析方法随机选取100例子宫腺患者并均分成两组。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与治疗后的子痛经等情况。结果观察组子宫腺患者的痛经评分、子宫内膜的厚度改善情况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子宫腺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达94.29%,对照组的子宫腺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达65.71%,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和散结镇痛胶囊联合治疗子宫腺,产生了较好的疗效,治疗的过程安全且有效,具有临床上推广及应用的价值。

  • 标签: 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 散结镇痛胶囊 子宫腺肌症
  • 简介:目的:探讨曼月乐环治疗子宫腺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40例子宫腺痘并放置曼月乐环的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收治的应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的40例患者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达95.0%,而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62.5%,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的比较差异具备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曼月乐可以有效地缓解子宫腺的临床症状,在子宫腺的治疗中有着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研究与治疗中加以推广和运用。

  • 标签: 曼月乐环 子宫腺肌症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龄老年人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为高龄老年人防治提供思路和依据。方法回顾分析,入选2014年12月至2017年7月就诊于北京医院营养科的高龄老年人167例根据2014年亚洲少工作组诊断标准分为组(46例,27.5%)与非组(121例),分析不同性别患者身体成分与膳食摄入能量及三大营养素量和比例的差异,采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分析与高龄发生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与高龄非组比较,高龄患者体质指数、腰比、脂肪量、饮食摄入总能量、蛋白质较低(均P<0.05),年龄及脂肪摄入量较高(均P<0.05);高龄老年人中,女性的左手和右手握力、骨骼量、骨骼指数、矫正体质指数的骨骼量、酐、饮食摄入总能量、碳水化合物、脂肪及蛋白质低于男性(均P<0.05),体脂百分比高于男性(P<0.05)。多元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高龄患者发生与蛋白摄入不足(β=-0.290,OR=0.748,95%CI:0.569~0.984,P<0.05)和脂肪量减少(β=-2.673,OR=0.069,95%CI:0.010~0.488,P<0.05),而内脏脂肪偏多(β=0.739,OR=2.094,95%CI:1.219~3.597,P<0.01)有关。结论高龄老年人发生率较高,与蛋白摄入不足、脂肪分布异常有关。对高龄患者应及早进行个体化的营养评价及支持。

  • 标签: 老年人,80以上 肌少症 蛋白质 脂肪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和生活能力的影响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在山西白求恩医院全科医学科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合并患者70例为观察组,另外选取同期年龄、性别均与观察组相匹配的非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一般临床资料(如吸烟史、饮酒史、生化指标、合并疾病情况、营养情况等)、去脂体重指数(FFMI)、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用于评估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并比较两组患者出院3个月后NIHSS、ADL评分及脑卒中影响量表(SIS)评分(用于评估社会回归能力)。对可能存在的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入院时,观察组患者FFMI[(17.70±0.36)比(17.90±0.26)kg/m2,t=3.751]及NIHSS[(15.00±3.51)比(12.17±3.21)分,t=-4.947]、ADL评分[(28.64±6.70)比(37.14±6.68)分,t=7.518]均较对照组低(均P<0.05)。两组患者出院3个月后与入院时比较,NIHSS、ADL评分均有好转,但观察组患者NIHSS[(-1.99±1.17)比(-3.93±1.47)分,t=8.651,P<0.05]、ADL[(6.64±4.32)比(15.50±5.05)分,t=-11.158,P<0.05]恢复幅度较对照组低;而且观察组患者SIS评分较对照组低[(64.59±5.48)比(74.51±4.58)分,t=-11.639,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体重下降(OR=5.094)、骨质疏松(OR=2.856)、激素水平异常(OR=1.885)及合并疾病>3种(OR=2.045)均为脑梗死患者合并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合并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严重、日常生活能力下降明显,且恢复期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况及社会回归能力均低于未合并的脑梗死患者。体重下降、骨质疏松、激素水平异常及合并疾病>3种均为脑梗死患者合并的危险因素。

  • 标签: 脑梗死 肌少症 危险因素 神经功能缺损 日常生活能力
  • 简介:摘要总结16例横纹溶解综合致急性肾损伤患者的护理,护理重点是做好心理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连续性血液滤过护理、疼痛护理、饮食护理、加强感染预防及护理,重视出院指导,16例患者均病情好转或治愈出院。

  • 标签: 横纹肌溶解 急性肾损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多裂间隙入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8月至2012年3月,采用经多裂间隙入路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共52例,观察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等情况,影像学观察融合率,采用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scores,VAS)及JOA评分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手术切口长4~6cm,平均5cm,手术时间80~150min,平均110min,术中出血量100~400ml,平均120ml,术后随访8~15个月,平均12个月,无并发患者。末次随访融合率100%。末次随访时VAS腰痛评分从术前平均(7.23±1.78)分降至(2.33±1.72)分,VAS腿痛评分从术前平均(7.46±1.62)降至(2.41±1.61)分,JOA评分从术前平均(10.38±3.29)分增至(22.89±3.17)分。结论经多裂间隙入路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对腰椎后部结构破坏小,并发低、疗效确切,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理想入路之一。

  • 标签: 多裂肌间隙入路 腰椎间盘突出症 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左炔诺孕酮缓释系统治疗子宫腺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7月至2017年5月石景山区妇幼保健院就诊的子宫腺患者156例,采用整体抽样划分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口服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给予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痛经评分、月经量变化及子宫内膜厚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痛经评分、月经量及子宫内膜厚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效果明显优于药物治疗。s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进食小龙虾致横纹溶解患者治疗过程中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8月和2017年7月收治的进食小龙虾致横纹溶解35例患者,采用集束化护理方法。结果35例患者经过3~5天的住院治疗,全部痊愈出院。结论应用集束化护理方法护理因进食小龙虾致横纹溶解患者,效果显著。患者住院时间缩短,血清肌酸激酶指标稳定。

  • 标签: 横纹肌溶解症 集束化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腰椎间盘突出采取飞燕式腰背训练的康复效果。方法将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我院通过诊断后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100例纳为本组参研的样本,遵循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常规组与干预组,前者实施常规护理;后者实施在前者护理的前提下行飞燕式腰背训练。经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护理效果、日程生活能力评分的情况。结果干预组护理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护理后两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但干预组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性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飞燕式腰背训练应用在腰椎间盘突出中可提高患者康复的效果,改善其日常生活能力。

  • 标签: 日常生活能力 腰椎间盘突出症 康复效果 飞燕式腰背肌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游离股薄移植重建臂丛损伤术后早期并发发生的可能原因及预防措施,为进一步提高股薄移植术后的功能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05年8月-2016年12月行功能性股薄移植重建臂丛损伤111例,记录术后早期并发,包括受区、供区及全身并发。记录皮瓣危象发生的时间、危象类型及抢救结果,计算皮瓣移植成功率、皮瓣危象发生率和抢救成功率等,并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根据BMRC评分系统评估股薄术后的力。结果本组111例共122块游离股薄移植,成功率为98.4%(120/122),发生早期并发32例,其中6例同时出现2项并发:受区并发27例(84.4%),供区并发4例,全身并发7例。其中发生皮瓣危象17块,抢救成功15块,抢救成功率88.2%。皮瓣危象是影响股薄术后功能的主要因素,58.8%(10/17)的危象组患者术后股薄力达M3以上。发生血管危象的主要原因是静脉迂曲和静脉栓塞,与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无关。结论皮瓣危象是影响股薄术后功能的主要因素,术后早期发现并及时手术探查是提高皮瓣危象抢救成功率最有效的方法。

  • 标签: 臂丛损伤 股薄肌移植 皮瓣危象 并发症
  • 简介:目的总结经阴道彩色多谱勒超声对诊断子宫腺的经验。方法对68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为子宫腺患者的超声图象进行分析。结果68例子宫腺患者超声诊断中,有5例误诊为子宫肌瘤,误诊率为7.4%,诊断符合率为92.6%。结论经阴道彩色多谱勒超声能清晰显示子宫腺的超声特征。

  • 标签: 子宫腺肌症 经阴道彩色多谱勒超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的疗效及长期用药的安全性。方法对56例要求药物治疗的子宫腺患者,于经期第一天起口服米非司酮12.5mg,每天一次,连续服用6个月,比较治疗前与服药6个月后症状、体征、血红蛋白及CA125水平。结果服药期间所有患者均闭经,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改善率达96.43%。子宫体积明显缩小,内膜变薄,血红蛋白上升,贫血纠正,CA125水平下降明显。结论小剂量米司酮治疗子宫腺安全、有效。

  • 标签: 米非司酮 子宫腺肌症 疗效
  • 简介:摘要环咽失弛缓(CPA)是导致吞咽障碍的主要机制之一。神经系统疾病、源性疾病及头颈部疾病等均可引起CPA。A型肉毒毒素注射作为治疗CPA的有效手段,因其疗效明显、微创、可重复注射、并发少,在康复科医师中得到重视和应用。本文主要针对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CPA的患者选择、不同肉毒毒素制剂的剂量、注射方法、疗效和并发的国内外研究进行综述,并罗列了Pubmed及中文数据库目前检索到的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CPA的相关文献,以期为对此技术的临床应用提供指导和帮助。

  • 标签: 吞咽困难 环咽肌失弛缓症 食管上括约肌 A型肉毒毒素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治疗子宫腺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妇科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收治80例子宫腺患者为观察对象,利用随机数据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实验组(40例),对照组行高强度聚焦超声系统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配合GnRH-a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有效率为95.0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0.00%,数据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高强度聚焦超声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 子宫腺肌症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二胎产妇产后腹直分离(DRA)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不良结果。方法对2017年6月至2019年9月在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温州中西医结合医院和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产科门诊复查的300例产后6周的二胎产妇,于产后6、12个月随访,采用触诊法测量腹直分离距离(≥2指诊断为DRA);产后12个月测量不良结果:采用徒手肌肉测试法行腹壁肌肉功能(力量和耐力)、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量表评价腰背部疼痛程度、国际尿失禁专家咨询委员会问卷-尿失禁简版(ICIQ-SF量表)评价尿失禁情况及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量表)评价生命质量。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DRA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300例产妇年龄(31.7±4.0)岁,两次均顺产者171例,顺产、剖宫产各1次者36例,两次均剖宫产者93例;双胎者10例,单胎者290例。DRA发生率,产后6周为51.7%(155/300),产后6个月为39.3%(116/295,失访5例),产后12个月为27.7%(80/289,失访6例)。产后12个月82例DRA、209例无DRA产妇年龄分别为(32.6±4.4)和(31.3±3.8)岁(t=2.53,P=0.01),孕期体重增加(15.6±4.6)和(14.6±4.5)kg(t=1.65,P=0.10),孕期腹围增加(28.8±6.7)和(26.5±5.8)cm(t=2.68,P=0.01),腹围比(1.41±0.10)和(1.38±0.08)(t=2.54,P=0.01),单胎者为72和209例、双胞胎者为8和2例(Z=-3.76,P<0.01),两次均顺产者34和131例、顺产和剖宫产各1次者10和25例、两次均剖宫产者36和53例(χ2=11.39,P<0.01)。logistic回归分析产后12个月DRA的相关因素显示,产妇年龄>35岁(P=0.03,OR=1.95,95%CI:1.08~4.28)、腹围比>1.5(P=0.04,OR=6.39,95%CI:1.16~47.63)、双胞胎(P<0.01,OR=17.88,95%CI:3.03~105.51)、两次均剖宫产(P=0.02,OR=2.06,95%CI:1.10~3.86)是DRA发生的影响因素。产后12个月,DRA产妇的腹部肌肉力量(Ⅰ级0例、Ⅱ级3例、Ⅲ级27例、Ⅳ级50例)和耐力[19.5(15.3,30.8)s]均弱于无DRA产妇[Ⅰ级0例、Ⅱ级0例、Ⅲ级21例、Ⅳ级110例,Z=-3.62,P<0.01;50.0(30.5,61.0)s,Z=-8.91,P<0.01],腰背部疼痛重于无DRA产妇[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为23.3(13.3,28.9)比20.0(6.7,22.2)分,Z=-2.10,P=0.04],两者尿失禁发生率[18.8%(15/80)比14.5%(19/131)]、ICIQ-SF评分[均为0(0,0)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66,P=0.42;Z=-1.18,P=0.24);SF-36中生理健康领域得分较无DRA组产妇低[(70.0±12.7)与(75.9±12.4)分,t=-3.34,P<0.01],心理健康领域得分[(71.8±16.5)与(73.8±14.4)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1,P=0.36)。结论二胎产妇产后DRA发生率较高。产妇年龄大、腹围比大、双胞胎、剖宫产是DRA发生的影响因素;DRA可导致腹壁肌肉功能障碍、腰背部疼痛及生命质量下降。

  • 标签: 妊娠,多胎 产妇 腹直肌分离症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进食小龙虾致横纹溶解患者治疗过程中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8月和2017年7月收治的进食小龙虾致横纹溶解35例患者,采用集束化护理方法。结果35例患者经过3~5天的住院治疗,全部痊愈出院。结论应用集束化护理方法护理因进食小龙虾致横纹溶解患者,效果显著。患者住院时间缩短,血清肌酸激酶指标稳定。

  • 标签: 横纹肌溶解症 集束化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