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了解南京市浦口区2009年8月龄—14岁及下儿童麻疹减毒活疫苗(MeaslesAttenuatedLiveVaccine,MV)强化免疫活动(SupplementaryImmunizationActivities,SIA),在血清学和流行病学效果。方法通过采集0岁~、1岁~、3岁~、5岁~、7岁~、10岁~、15岁~、20岁~年龄组人群血清,检测麻疹抗体,分析比较抗体水平和SIA前后0岁组、1-14岁组和15岁及以上组的麻疹发病例数增减情况。结果SIA后全区麻疹抗体阳性率91.12%,各龄抗体阳性率在30%-92.96%,达到保护水平(800IU/ML)的阳性率为64.75%,不同年龄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别,SIA前后的1-14岁年龄组发病例数减少80%-100%。结论全区麻疹强化免疫安全有效果,达到全省同期水平,全区15岁及以上年龄组麻疹抗体水平偏低而发病例数偏多,证明该年龄组是消除麻疹的重点人群,应开展以麻疹疫接种为主要手段综合防制工作。同时还要继续加强后续的麻疹减毒活疫苗(MeaslesAttenuatedLiveVaccine,MV)强化免疫活动(SupplementaryImmunizationActivities,SIA)和监测工作,确保全区2012年消除麻疹。

  • 标签: 麻疹减毒活疫苗 强化免疫活动 保护水平Nanjing pukou 1 4 years old and younger children measles vaccine aggrandizement immunity effect assessment
  • 简介:摘要肺炎链球菌在机体抵抗力下降时会引起各种肺炎球菌性疾病,WHO将其列为12种造成严重疾病负担的重点致病菌之一。当前肺炎链球菌的耐药性呈上升趋势,接种疫苗成为减轻疾病负担的重要有效措施。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PPV23)是一种主要针对成人的预防性疫苗,覆盖了全球成人病例中65%~91%的分离株。国内外研究已经证实了PPV23在降低成人肺炎球菌性疾病的发病率、住院率、死亡率以及经济负担方面的有效性。虽然我国肺炎球菌性疾病的疾病负担重,但成人接种率却很低。为此,本文总结了成人肺炎球菌性疾病的国内外流行情况以及接种PPV23疫苗对高危人群尤其是老年人的预防保护效果和获益情况,为国内开展成人接种计划提供参考和新的思路。

  • 标签: 肺炎链球菌 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 疾病负担 成人接种计划
  • 简介:目的探讨免疫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及乙肝疫苗接种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月在疾控中心收集的158例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孕妇和婴儿进行本次研究,分析孕妇使用乙肝免疫球蛋白的情况,并对婴儿免疫方式进行调查,检测婴儿乙肝血清标志物。结果注射HBIG免疫预防的孕妇HBV感染率占6.25%,未注射HBIG免疫预防的孕妇HBV感染率占6.35%,两组比较无差异(P>0.05);单纯接种乙肝疫苗的婴儿阳性率占9.76%,乙肝疫苗接种联合HBIG免疫预防的婴儿阳性率占2.56%,联合组阳性率低于单纯组(P<0.05)。结论乙肝疫苗接种联合HBIG免疫预防可以有效阻断母婴传播,降低婴儿的HBV感染率。

  • 标签: 乙型肝炎病毒 母婴传播 免疫预防 乙肝疫苗接种
  • 简介:摘要目的对阳江市连续2年麻疹减毒活疫苗(measles-vaccine,MV)强化免疫控制麻疹效果进行分析,为制定消除麻疹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收集整理2009年3月对全市8月龄至14岁儿童和2010年9月对4岁以下儿童MV强化免疫报表数据、现场评估和2008年麻疹疫情数据,采用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阳江市2009—2010年MV强化免疫报告接种率为98.25%,调查接种率为98.05%,均>95%,达到预期目的。2009—2011年麻疹发病率分别为0.04/10万、0.04/10万、0/10万。结论阳江市经过连续2年MV强化免疫控制麻疹效果显著,麻疹发病率大幅度下降至零。

  • 标签: 麻疹疫苗 免疫接种 加强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硫酸镁湿热敷治疗儿童接种白破疫苗局部红肿硬结的效果。方法2012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接种白破疫苗后出现局部红肿、硬结的49例儿童,分别给予硫酸镁湿热敷治疗25例(治疗组)和传统湿热敷处理24例(对照组)。结果随访1天~3天,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75%,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酸镁湿热敷治疗儿童接种白破疫苗局部红肿硬结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白破疫苗 红肿硬结 硫酸镁湿热敷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童接种手足口疫苗对手足口病的预防效果及安全性。方法从黑河市某实验幼儿园小托班随机选取适龄儿童160例进行分组研究,其中80例儿童为对照组,另外80例儿童为实验组,对照组未接种手足口疫苗,实验组接种手足口疫苗,比较两组手足口病发生率,观察实验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实验组手足口病发生率为1.25%,对照组手足口病发生率为11.250%,实验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75%,但症状较轻,未采取任何措施,三天后自行缓解或消失。结论儿童接种手足口疫苗可显著降低手足口病发病率,且不良反应较少,预防效果安全、可靠、有效,值得其它地区借鉴及推广。

  • 标签: 手足口病 预防效果 手足口疫苗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预防乙型病毒性肝炎中接种乙肝疫苗后的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 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随机抽取疾病监控管理系统中接诊的婴幼儿100例;给予所有婴幼儿免疫程序均按照0-1-6个月,其母亲同时进行乙肝免疫球蛋白的接种,观察在预防乙型病毒性肝炎中接种乙肝疫苗后的效果。 结果 100例婴幼儿在首次接种乙肝疫苗后的4-12-24周后的HBsAb阳转率相比,P<0.05;且婴幼儿在1-2-3次接种疫苗以后的乙肝抗体滴度相比,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婴幼儿接种乙肝疫苗在预防乙型病毒性肝炎中的效果显著,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 标签: 预防 乙型病毒性肝炎 接种 乙肝疫苗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控制麻疹,继续实现2012年麻疹控制在1/100万的目标,控制流行性腮腺炎和风疹的流行。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南华县2013年麻腮风疫苗群体性预防接种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次群体性预防接种1.5~14岁摸底登记儿童40019人,累计接种儿童38039人,接种率为95.05%,1980其中接种禁忌症924人,拒绝接种714人,缓种人数为342人。结论群体性预防接种适龄儿童接种率达到了95%的目标,建立了有效的免疫屏障,增强了儿童的免疫力,为我县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防控奠定了基础。

  • 标签: 麻腮风疫苗 群体性预防接种 效果 分析
  • 作者: 周翠云 孙丽莹 宋伟 王冬梅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国际外科学杂志》 2020年第02期
  • 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疾病预防控制与感染管理处 10005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重症医学科 10005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普外科 10005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国际医疗中心 100050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5岁以下儿童肝移植术后接种乙肝疫苗免疫应答的效果及多针次接种必要性的评估。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2018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普外科同一肝移植组进行肝移植手术,术后遵医嘱注射乙肝疫苗完成4针次以上的5岁以下17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75例,女性95例,年龄4个月至5岁,患儿每针次接种疫苗后随来院肝移植门诊复诊时抽血检测乙肝五项,观察HBsAb应答效果及其相关影响因素。计数资料数据用例数和百分数(%)表示,组间比较用χ2检验。结果5岁以下患儿肝移植术后完成第1个疗程乙肝疫苗注射后免疫应答成功121例(HBsAb≥100 IU/L),应答失败49例(HBsAb<100 IU/L),接种第2个疗程后应答成功29例,最终只有20例患儿接种8针次即2个疗程后HBsAb<10 IU/L。影响乙肝疫苗接种免疫效果的相关因素与性别、原发病、供肝方式、术后接种疫苗时间无关,与年龄、居住地、术前HBsAb滴度高低有关(抗-HBs以100 IU/L为标准)。平均年龄2岁以上患儿明显比1岁以下患儿术后接种第1个疗程后免疫应答率高,术前儿童接种过乙肝疫苗且抗-HBs滴度>100 IU/L患儿其术后接种第1疗程后免疫应答率更高(84.72%),术前抗-HBs滴度<100 IU/L患儿术后接种乙肝疫苗第1疗程后免疫应答稍低(60.71%)。结论大部分肝移植患儿可通过接种乙肝疫苗主动免疫获得保护性抗体来预防乙肝病毒再感染,坚持多针次接种能有效地诱导机体产生乙肝抗体,提高免疫应答水平,具有保护效果,且经济有效,肝移植术后接种乙肝疫苗存在必要性,是目前肝移植术后推广应用方法之一。

  • 标签: 肝移植 肝炎疫苗,乙型 儿童,学龄前 免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乙肝疫苗(HepB)纳入计划免疫管理所取得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5月前后在我院体检的人员600例资料,对乙肝检查相关数据指标进行统计并通过统计学方法比较差异性。结果实行计划免疫管理之后,人员HbsAg阳性率为3.3%,单独抗-HBs阳性率为40.0%,抗-HBs阳性率为14.0%,总抗-HBs阳性率为51.7%,单独抗-HBc阳性率为8.3%,数据与管理工作实行之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肝疫苗(HepB)纳入计划免疫管理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 标签: 乙肝疫苗 计划免疫管理 HbsAg阳性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评价2011年新疆和硕县脊髓灰质炎疫苗(OPV)强化免疫活动的实施效果。方法对全县各乡镇、村、居委会、机关单位上报的口服OPV应急强化免疫的资料进行汇总分析。结果2011年和硕县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5轮OPV强化免疫活动,每轮报告合计应种人数132297人,实种人数131768,强化免疫前零剂次儿童数共为278人,每个年龄组每轮报告服苗率均>98%,小于1岁接种人数为189人,为继续保持全县无脊髓灰质炎状态打下了基础。结论通过OPV强化免疫活动,提高了全县易感人群的免疫水平。

  • 标签: 脊髓灰质炎疫苗(OPV) 强化免疫 效果分析 和硕 新疆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家属健康教育对降低儿童百白破疫苗接种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采集 2019年儿童百白破疫苗接种案例 21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均为 109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接种护理,观察组针对家属情况做健康教育,分析各组处理后接种儿童不良反应率、家长接种知识知晓情况。结果:在不良反应率上,观察组 2.75%,对照组 10.09%,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p<0.05);在家长接种知识知晓合格率上,观察组各项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针对家属做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提升家属对百白破疫苗接种有关知识的了解度,减少儿童百白破疫苗接种不良反应。

  • 标签: [ ]家属 健康教育 儿童百白破疫苗接种 不良反应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在新生儿接种的安全性和免疫效果。方法对我院新生儿进行全程疫苗接种,分析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对新生儿接种的安全性和免疫效果。结果母亲乙肝表面抗原阴性的新生儿在首针免后一年,其抗-HBs的阳转率和抗体滴度均达到较高水平,以后逐渐下降。5ug酵母乙肝疫苗的阻断保护率高达91.38%,其抗-HBs阳转率及抗体滴度(G)也出现降低的趋势。结论对新生儿接种国产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明显的免疫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普及。

  • 标签: 重组酵母乙肝疫苗 新生儿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流感疫苗接种的方式来预防流感样症状发生所发挥的效果,并探究接种的安全性。方法:研究抽取43例进行流感疫苗接种的人群设定为研究组,同期抽取43例未接种疫苗的人群作为对照组,对两组进行为期半年的随访,统计两组研究对象流感样症状的发生率。统计研究组患者在接种后出现的不良反应,作为评价接种安全性的指标。研究组结果:研究组流感样症状的发生率为4.65%,明显低于对照组39.53%,数据对比P

  • 标签: 流感疫苗 流感样症状 接种预防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12岁以下儿童接种流感疫苗后,在流行性感冒方面的预防效果。方法:从2021年6月~2022年6月前来本院接种流感疫苗的儿童中选取50例,纳入观察组;并在同期前来本院接受健康体检的儿童中选取50例未接种流感疫苗的儿童,纳入对照组。比对两组儿童在离院1月、3月、6月时的流行性感冒发生情况,统计观察组接种流感疫苗的儿童在接种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①两组儿童离院1个月、3个月、6个月时,观察组儿童的流感发病率分别为0.00%、2.00%、12.00%,6个月内的总发生率为14.00%,均低于对照组的10.00%、20.00%、28.00%、58.00%,P<0.05。②观察组接种流感疫苗儿童在接种疫苗3天内,有1人出现接种穿刺点位红肿情况,但症状并不严重,24小时后红肿消退;另有1人出现机体发热情况,症状同样不严重,服用布洛芬退烧药后体温逐渐降低至正常范围,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结论:12岁以下儿童接种流感疫苗后,可明显降低流行性感冒的发生率,且接种安全可得到保证,不仅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即使出现不良反应,症状也相对较轻,可在短时间内自行恢复如初。

  • 标签: 12岁以下儿童 流行性感冒 流感疫苗 流感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流感疫苗接种预防流感样症状发生的效果及接种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11月至2021年10月份之间接种流感疫苗人群100例作为研究组,同一时期选取未接种流感免疫人群1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发生流感病例数以及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100例2例发生流感症状,发生率为2.0%,对照组100例12例发生流感症状,发生率为12.0%,对照组发生率更高,差异P<0.05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4例,发生率4.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12例,发生率12.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高。结论:流感疫苗接种预防流感样症状发生的效果显著,与未接种流感疫苗人群比较,发生流感症状人数与不良反应发生比例更低,其安全性更高,临床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流感疫苗 流感症状 预防接种 不良反应 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通过将常规护理、伤口综合性护理两种措施应用后对患者安全性和满意度的影响,来探讨两种护理措施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72例样本均来自于2020.10——2021.10之间,样本均为于我疾控门诊进行狂犬疫苗接种的患者,随机性的将这72例患者分为两个组别,并基于不同护理措施,分别为常规组(36例,常规护理)、综合组(36例,伤口综合性护理)。比较两组应用效果。结果:综合组患者安全性更高,组间相较P<0.05。综合组患者满意度更高,组间相较P<0.05。结论:行狂犬疫苗接种的患者应用伤口综合性护理效果显著。

  • 标签: 狂犬疫苗接种 伤口综合性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