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对急性压力超负荷大鼠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制作急性压力超负荷大鼠模型,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参附注射液治疗组、西地兰治疗组、多巴酚丁胺治疗组,观察药物治疗前后各组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在结扎大鼠腹主动脉导致急性压力超负荷后,心率(HR)在参附组与西地兰组药物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多巴酚丁胺组用药后HR也显著增加(P〈0.01);参附组、西地兰组、多巴酚丁胺组药物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左室收缩压(LVSP)、左室等容收缩末期压力上升最大速率(+dp/dtmax)在治疗后均有非常明显的升高(P〈0.01);参附组药物治疗后左室舒张期压力下降最大速率(-dp/dtmax)较治疗前明显上升,而西地兰组和多巴胺组则显著下降(P〈0.01);药物治疗后,参附组左室舒张末期压(LVEDP)有非常显著性的下降,而西地兰组与多巴酚丁胺组则明显上升(P〈0.01)。结论参附注射液对急性压力超负荷状态下的大鼠血流动力学有良好的早期干预作用。

  • 标签: 参附注射液 大鼠 血流动力学
  • 简介:背景:腰-硬联合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均是老年人手术中常用的麻醉方式,各有优缺点。采用合适的麻醉方式保持循环稳定可以降低患者的手术风险和并发症,提高治疗成功率。目的:分析对比硬膜外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髋关节置换中的麻醉效果以及对于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髋关节置换老年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试验组予以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予以硬膜外麻醉。对比两组患者各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和中心静脉压变化,感觉、运动阻滞起效及恢复时间,麻醉后30min各阻滞平面和Bromage运动阻滞评分以及麻醉效果。结果与结论:对照组麻醉后5min、30min和术毕的平均动脉压显著低于麻醉前和试验组同时间点(P0.05)。试验组的麻醉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χ2=5.6917,P=0.0170〈0.05)。提示与硬膜外麻醉相比,腰-硬联合麻醉可以减少髋关节置换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麻醉效果更佳。

  • 标签: 植入物 人工假体 硬膜外麻醉 髋关节置换 腰-硬联合麻醉 Bromage运动阻滞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依托咪酯复合丙泊酚对全麻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110例行全身麻醉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依托咪酯麻醉诱导,研究组患者采用依托咪酯复合丙泊酚麻醉诱导,对两组患者诱导前(T0)、插管前(T1)、插管时(T2)、插管后3min(T3)以及插管后10min(T4)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以及平均动脉压(MAP)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T0比较,两组的SBP、DBP以及MAP在T1、T2、T3、T4时间点均显著降低(P<0.05);与研究组比较,对照组SBP、DBP以及MAP在T1、T2、T3、T4时间点降低更加明显(P<0.05)。结论依托咪酯复合丙泊酚对全麻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较小。

  • 标签: 依托咪酯 丙泊酚 全麻 血流动力学
  • 简介:颅脑创伤(traumaticbraininjury,TBI)患者在围麻醉期,各种刺激会使交感神经兴奋,颅内压升高,造成脑组织肿胀、颅内出血或脑灌注压降低等情况,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及预后[1]。因此,减少不良刺激和降低交感神经过度兴奋,降低新陈代谢和耗氧量,减轻伤害性刺激,减轻TBI患者因应激因素引起的过度血流动力学改变尤为关键。地佐辛是一种阿片受体混合性激动-拮抗剂,镇痛效果较强,

  • 标签: 地佐辛 麻醉恢复期 血流动力学
  • 简介:采用分子对接和分子动力学方法,考察了硝基类二肽类化合物抑制剂的侧链结构对嗜热菌蛋白酶(TLN)的抑制效能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当侧链基团为异丁基时,抑制剂与TLN的活性部位之间形成的氢键数目最多,并可以提高抑制剂与TLN的结合能力.理论计算的结合自由能大小与抑制剂的抑制常数相吻合.以上结果从理论上进一步揭示了硝基类二肽化合物侧链结构对TLN的抑制能力的影响复杂性,即除了一般意义上的疏水作用外,侧链结构的变化导致氢键的形成能力变化也不可忽略.

  • 标签: 抑制剂 嗜热菌蛋白酶 硝基 构效关系 氢键
  • 简介:目的:探讨在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肝细胞癌(HCC)患者癌组织中HBsAg和肝细胞核因子4α(HNF4α)表达及其与组织学分化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1月~2013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经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为HCC组织256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HBsAg、HNF4α和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表达。结果在256例HCC癌组织中,发现HBsAg阳性12例(4.7%);在39例高分化、119例中分化和98例低分化肿瘤组织中,HBsAg阳性率分别为20.5%、1.7%和2.0%,前组显著高于后两组(P〈0.05);HNF4α阳性百分比在高分化癌患者中为65.6%(21/32),显著高于中、低分化癌患者18.8%(3/16,P〈0.001);在12例HBsAg阳性癌组织中,HNF4α阳性11例(91.7%),而在选择的36例HBsAg阴性癌组织中,HNF4α阳性13例(36.1%,P〈0.05);在4例HBsAg阳性中分化和低分化HCC组织中,免疫组化显示GPC-3呈补丁样分布。结论HBsAg在HBV相关HCC患者肿瘤细胞中的低表达可能与肿瘤细胞低表达HNF4α有关。

  • 标签: 肝细胞癌 肝细胞核因子4Α
  • 简介: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和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TCCS)联合检测评价颅内段椎动脉(IVA)重度狭窄支架置入治疗前后及再狭窄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11年11月至2013年11月经CDFI和TCCS联合检测并行全脑DSA证实的IVA重度狭窄患者102例,比较支架治疗前、术后1周及术后3、6、12个月椎动脉颅内、颅外段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期末流速(EDV)、IVA搏动指数(PI)及颅外段阻力指数(RI)、管径、频谱形态和血流动力学参数。根据随访12个月时TCCS结果,将患者进一步分为再狭窄组(16例)和无再狭窄组(86例)。结果(1)TCCS检测显示,支架置人术后1周狭窄段的PSV、EDV、PI较术前明显改善,分别为(109±40)比(258±63)cm/s、(47±18)比(132±45)cm/s、0.91±0.15比0.75±0.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再狭窄组的PSV、EDV在术后3—12个月逐渐升高,术后12个月与术后1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无再狭窄组的PSV、EDV在术后12个月与术后1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CDFI检测显示,术后1周患侧颅外段的PSV、EDV较术前明显改善,分别为(64±15)cm/s比(51±15)cm/s、(24±6)cm/s比(19±7)cm/s(均P〈0.01),RI值和颅外段椎动脉管径逐渐改善,于术后12个月时达到最高[0.61±0.07比0.63±0.12,P=0.038;(3.6±0.4)mm比(3.4±0.5)mm,P=0.009]。结论CDFI与TCCS的联合应用可以客观评价IVA支架置人术前、术后颅外段及颅内段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为支架置入的有效性和再狭窄的影像学评估提供参考信息。

  • 标签: 颅内椎动脉 支架 狭窄 再狭窄 彩色多普勒超声 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
  • 简介:目的探讨原发性和转移性小肝癌超声造影的血流动力学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及临床证实的210个原发性小肝癌和93个转移性小肝癌的超声造影表现,比较两组小肝癌在动脉期、门脉期和延迟期增强表现的异同。结果(1)303个小肝癌病灶,超声造影表现为动脉期快速增强、门脉期或延迟期消退,转移性小肝癌增强达峰时间和开始消退呈低回声时间明显早于原发性小肝癌(P〈0.05)。(2)超声造影动脉期显示,95.7%(201/210)的原发性和2.3%(2/93)的转移性小肝癌呈高回声(P〈0.05),门脉期及延迟期显示原发性和转移性小肝癌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在超声造影动脉期增强形态上,原发性小肝癌和转移性小肝癌分别有93.4%(196/210)和35.5%(33/93)的病灶呈整体均匀性增强(P〈0.05);转移性小肝癌中,54.8%(51/93)的病灶周边呈环状或不规则状增强,明显高于原发性小肝癌的5.2%(11/2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转移性和原发性小肝癌在超声造影动脉期均呈快速增强,但在增强方式和开始消退呈低回声的时间上均存在一定差异。超声造影为原发性与转移性小肝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提供了重要的影像学依据。

  • 标签: 小肝癌 超声造影 血流动力学
  • 简介:目的探讨无创血液动力学检测于妊娠12周预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ypertensivedisordersinpregnancy,HDP)的可行性。方法随机选取我院门诊无妊娠合并症及妊娠并发症的孕妇4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33例)和对照组(239例)。观察组于妊娠12周行无创血液动力学检测,以时量平均波形曲线下面积(AMP2)≥90%、中心动脉收缩压≥100mmHg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阳性预测指标。对照组于妊娠20周行平均动脉压检测,以平均动脉压≥85mmHg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阳性预测指标。结果观察组妊娠12周时量平均波形曲线下面积71.30%~134.51%,均值87.91%±20.93%,中位数85.90%,中心动脉收缩压81.22~115.43mmHg,均值(83.76±22.59)mmHg,中位数83.21mmHg,预测发病人数14人,预测发病率6.01%,实际发病人数12人,实际发病率5.15%,敏感度85.71%,特异度99.10%。对照组平均动脉压69.33~106.15mmHg,平均值(81.33±18.47)mmHg,中位数80.27mmHg,对照组预测发病人数41人,预测发病率17.67%,实际发病人数13人,实际发病率5.60%,敏感度31.70%,特异度88.66%。2种预测方法的敏感度、特异度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时量平均波形曲线下面积≥90%、中心动脉收缩压≥100mmHg为阳性预测标准,于妊娠12周采用无创血液动力学检测预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具有预测孕周早、敏感度高、特异性强等优点。

  • 标签: 无创血液动力学 妊娠12周 预测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 简介:基于FLUENT计算流体力学软件,模拟A357铝合金大型复杂构件所用淬火槽内介质流场分布情况。分别采用两类淬火槽结构(未置搅拌系统和配置搅拌系统),对槽内介质流速及流场均匀性进行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对于未置搅拌系统的淬火槽,其内部介质流场未发现明显的规律性;而对于配置搅拌系统的淬火槽,在不同工艺参数条件下,其内部介质流场均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可知,配置搅拌系统的淬火槽优势明显。另外,获得了流场均匀性较合适工艺参数。最后,通过与文献中的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所建计算模型,该模型具有很高的计算精度,能对淬火槽的结构进行优化,从而为大型构件的热处理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指导。

  • 标签: A357合金 流场分布 淬火槽 计算流体动力学模拟
  • 简介:摘要本文对10名健康青壮年志愿者中进行了单纯单剂量口服甲硝唑400mg+氢分子医学手段干预,并与其进行了唾液药代动力学对比研究,以探讨氢分子医学对于甲硝唑在青壮年体内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影响。两组甲硝唑药时曲线均符合房-室开放模型。结果为氢分子医学干预组(B组)和对照组(A组)之间药代动力学相关参数T检验差异显著,饮用吸入氢气组对甲硝唑吸收快,吸收量多,达峰快,消除速度慢,半衰期延长,AUC明显增大,引起体内药物浓度高持续时间久。结果表明吸入高浓度氢气有助于改善甲硝唑在人体内的代谢。

  • 标签: 甲硝唑 药物代谢动力学 氢分子医学 氢气
  • 简介:目的检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经曲安奈德治疗后,眼动脉、视网膜中央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峰值(PeakSystolicVelocity;PSV)的变化,探讨曲安奈德对其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对13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13只眼)经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治疗前后,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技术对比研究眼动脉及视网膜中央动脉的收缩期血流速峰值(PSV)的变化。所有患者都随访3个月,分别于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测量眼动脉及视网膜中央动脉的收缩期血流速峰值。结果所有患者都完成了治疗并随访3个月,视网膜中央动脉(CRA)的收缩期血流速峰值(PSV)在治疗前与治疗后1周,无明显差别(P〉0.05)。在治疗前与治疗后1月,3月两时间点上测量,眼动脉(OA)及视网膜中央动脉(CRA)的收缩期血流速峰值(PSV)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曲安奈德(TA)可以通过抑制炎症反应,下调炎症因子,抑制新生血管形成,改善眼动脉和视网膜中央动脉的血管张力,从而改善动脉血流速峰值,对减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展起到一定作用。

  • 标签: 曲安奈德(TA)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 眼动脉(OA) 视网膜中央动脉(CRA) 收缩期血流速峰值(PSV)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预处理对无抽搐电休克治疗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精神科60例ASAⅠ或Ⅱ级的精神病患者,其中男性22例,女性38例,年龄21~59岁,体重48~86kg,?随机分成干预组(D组,30例)和对照组(N组,30例)。D组先予以Dex1μg/kg(Dex用0.9%氯化钠稀释成4μg/ml)泵注10min,N组则予以同等容量的0.9%氯化钠泵注10min。记录两组通电时、通电后3、10min的HR、SBP、DBP、MAP。计算RPP和PRQ。结果{与N组比较,D组患者HR、SBP、MAP、RPP在通电时、通电后3min,明显偏低(P<0.05)。结论??行MECT前10min予以Dex1μg/kg泵注,能明显减轻MECT通电时及通电后血流动力学的急剧变化,降低RPP值。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 血流动力学
  • 简介:采用SEM、TEM、EDS、DSC、XRD和拉伸实验研究铸态7X50合金及其均匀化处理过程的组织演变。结果表明,铸态7X50合金相组成主要有S(Al2CuMg)、T(Al2Mg3Zn3)、MgZn2和少量的Al7Cu2Fe和Al3Zr相。均匀化处理过程中枝晶网和残留相逐渐减少,经(470°C,24h)+(482°C,12h)均匀化处理时,T相消失,S相有微量残留,Al7Cu2Fe相几乎没有变化。铸态合金的DSC曲线中在477.8°C处有一较强吸热峰,经470°C、1h均匀化后合金的DSC曲线在487.5°C处出现一个新的吸热峰,而经482°C、24h均匀化处理后合金在487.5°C处的吸热峰基本消失。在XRD谱中未出现T(Al2Mg3Zn3)相,这和T相与S(Al2CuMg)及MgZn2相相关的结论相吻合。预均匀化处理制备的板材中再结晶晶粒分数明显降低,抗拉强度和断裂韧性相对常规均匀化处理制备的板材分别提高约15MPa和3.3MPa·m1/2。

  • 标签: 7X50铝合金 组织演变 均匀化处理 残余相 再结晶
  • 简介:目的通过对锁定钢板(LCP)外置与外固定支架固定骨折的生物力学的研究分析,为临床应用LCP外置固定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不同长度的牛小腿骨(胫骨20条形成骨折标本并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LCP外置固定和外固定支架固,观察标本在不同的载荷下承受的轴向压缩、扭转和弯曲作用下变化情况。结果两组在100、200、300、400、500、600、700N载荷轴向压缩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载荷越大则轴向压缩值差距越大。两组在4、6、8、10、12、14N.cm扭转角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载荷越大则扭转角度值差距越大。两组在50、100、150、200、250、300N载荷弯曲位移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载荷越大则弯曲位移值差距越大。结论LCP外置固定骨折在轴向压缩、扭转和弯曲等生物力学方面优于外固定支架,其在临床治疗开放性骨折方面有着潜在的应用价值。

  • 标签: 锁定钢板 外固定支架 骨折 生物力学
  • 简介:万古霉素为糖肽类抗菌药,是临床上用于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一线用药。大量研究表明,万古霉素的PK/PD参数AUC0-24h/MIC≥400与其临床疗效密切相关。但是,万古霉素在不同人群中的药物代谢动力学行为差异较大,因此,通过群体药物代谢动力学模型来实施万古霉素的优化给药尤为重要。本文对近年来万古霉素在不同群体中药物代谢动力学模型研究进展和基于PPK给药方案的优化研究进展综述如下,以期为临床万古霉素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

  • 标签: 万古霉素 群体药物代谢动力学 给药方案
  • 简介:目前,我国食品安全事件进入高发期,而监管主体、产销主体和消费主体三方的监管合作嫌隙是一大肇因。有鉴于此,2013年初,我国将原多部门分环节的监管模式变革为以食药监总局为主导的统合协调监管模式,并于2015年修订《食品安全法》。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可以发现,虽然相关立法修订在不少方面有利于三方合作的改进,但鉴于"失措""失信"与"失察"因素制约,三方主体仍可能面临潜在的合作困境。为此,有必要以强化消费主体共治责任、激励产销主体合作意愿以及引入监管主体良性竞争为切入点,进一步检计监管模式构建上的相关制度问题,进而完善我国食品安全信息的沟通机制,促进有效监管合作。

  • 标签: 食品安全 监管模式 合作困境 信息不对称
  • 简介:我国《票据法》本身没有明文规定支付密码、单纯交付以及票据流通性,对此三者须基于法教义学原理准确理解和适用现行法。但以“2013年度上海金融商事案例7”为代表的有关法院判决与理论见解对于支付密码、单纯交付、票据流通性的认识,存在诸多偏差和相互矛盾之处。在我国现行法体系中,支付密码的经济及法律功能不容否认,它是绝对必须记载的特别法定事项,支付密码欠缺或错误会造成票据效力的瑕疵;而单纯交付不具有合法性,单纯交付支付密码欠缺或错误的支票不能设定或转移票据权利;较之于持票人利益及票据的流通性,出票人利益及票据的安全性应居于优先地位。

  • 标签: 法教义学 支付密码 单纯交付 票据流通性 票据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