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乳腺叶状肿瘤(phyllodestumours,PTs)是乳腺的一种纤维上皮肿瘤,通常为良性,但复发常见,少数患者会发展为血行转移。回顾分析我院近期收治的1例4.9kg巨型乳腺交界叶状肿瘤并进行文献复习,探讨其临床特点、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

  • 标签: 乳腺交界性叶状肿瘤
  • 简介:摘要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poptosis-associatedspeck-likeproteincontainingaCARD,ASC)是一种含有N端热蛋白样结构域和C端胱天氨酸募集结构域的接头分子。ASC是一新发现的抑癌基因,在肿瘤发生、细胞凋亡和NF-κB信号通路的调节方面发挥重要的生物学作用。本文就其与肿瘤相关做一简单综述。

  • 标签: TMS1/ASC基因 肿瘤 细胞凋亡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肝脏良性脂肪肿瘤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分析。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2月~2019年2月我院收拾的20例肝脏良性脂肪肿瘤患者行CT检查的临床资料。结果肝脏脂肪瘤16例,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4例,因病区肿瘤内含有特殊脂肪,因此CT表现典型。病理检查有助于进一步对肝脏脂肪瘤和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进行确诊。结论肝脏良性脂肪肿瘤在临床少较为少见,应用CT检查有助于提高检查诊断,利于术前定性诊断,对疑难不典型病变,可增强扫描、动态扫描加以鉴别诊断,以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率。

  • 标签: 肝脏良性脂肪性肿瘤 CT 诊断 鉴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妇科恶性肿瘤晚期患者癌疼痛护理探讨。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妇科恶性肿瘤晚期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联合应用疼痛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护理效果和疼痛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的疼痛护理效果和疼痛护理满意度效果均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妇科恶性肿瘤晚期患者疼痛护理,护理人员应该对关于癌疼痛的相关知识扩大宣传的力度,让妇科恶性肿瘤晚期患者有一定的知识了解,从而提供更专业有效的措施和护理,制定出对于妇科恶性肿瘤晚期患者的疼痛护理计划,使得能够改善患者疼痛,提高疼痛护理的效果和满意度。

  • 标签: 恶性肿瘤 晚期患者 癌性疼痛 护理
  • 简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患病率日渐增多,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如心脑血管疾病、肾脏病变等成为威胁人民生命健康的重大问题[1]。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结果显示,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糖尿病患者合并肿瘤更为常见。

  • 标签: 糖尿病 恶性肿瘤 相关性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胰腺囊肿瘤(PCNs)的诊断与治疗。方法采用回顾描述研究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8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244例PCNs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70例,女174例;中位年龄为43岁,年龄范围为5~79岁。根据患者术前评估结果和术中探查结果确定手术方式。观察指标:(1)PCNs分类和临床病理学情况。(2)PCNs患者术前CA19-9水平情况。(3)影像学检查结果。(4)手术情况。(5)术后并发症情况。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数或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1)PCNs分类和临床病理学情况:244例PCNs患者中,浆液瘤(SCN)76例,黏液瘤(MCN)56例,实假乳头状瘤(SPN)96例,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IPMN)16例。76例SCN患者中,男22例、女54例;年龄为(51±14)岁,年龄范围为22~78岁;32例术前有腹痛,44例术前无腹痛;47例肿瘤位于胰腺体尾部,29例肿瘤位于胰腺头颈部。76例SCN患者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均为良性。56例MCN患者中,男16例、女40例;年龄为(49±16)岁,年龄范围为20~79岁;34例术前有腹痛,22例术前无腹痛;35例肿瘤位于胰腺体尾部,21例肿瘤位于胰腺头颈部。56例MCN患者中,11例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为恶性。96例SPN患者中,男21例、女75例;年龄为(32±14)岁,年龄范围为5~68岁;42例术前有腹痛,54例术前无腹痛;58例肿瘤位于胰腺体尾部,38例肿瘤位于胰腺头颈部。96例SPN患者中,1例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为恶性。16例IPMN患者中,男11例、女5例;年龄为(56±10)岁,年龄范围为41~76岁;11例术前有腹痛,5例术前无腹痛;4例肿瘤位于胰腺体尾部,12例肿瘤位于胰腺头颈部。16例IPMN患者中,6例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为恶性。(2)PCNs患者术前CA19-9水平情况:76例SCN患者中,9例术前CA19-9水平升高;67例术前CA19-9水平正常。56例MCN患者中,7例术前CA19-9水平升高,49例术前CA19-9水平正常。96例SPN患者中,14例术前CA19-9水平升高,82例术前CA19-9水平正常。16例IPMN患者中,4例术前CA19-9水平升高,12例术前CA19-9水平正常。244例PCNs患者中,226例为良性PCNs,18例为恶性PCNs。226例良性PCNs患者中,26例CA19-9水平升高;18例恶性PCNs患者中,8例CA19-9水平升高,两者术前CA19-9水平升高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084,P<0.05)。(3)影像学检查结果:244例患者中,163例行超声造影检查,其中SCN 59例,MCN 37例,SPN 55例,IPMN 12例。163例行超声造影检查患者中,82例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一致,诊断符合率为50.3%(82/163)。其中,SCN、MCN、SPN、IPMN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67.8%(40/59)、54.1%(20/37)、32.7%(18/55)、4/12。244例患者中,198例行CT检查,其中SCN 60例,MCN 44例,SPN 82例,IPMN 12例。198例行CT检查的患者中,135例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一致,诊断符合率为68.2%(135/198),其中SCN、MCN、SPN、IPMN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76.7%(46/60)、79.5%(35/44)、58.5%(48/82)、6/12。(4)手术情况:244例患者均根据术前评估结果和术中探查结果成功施行手术,术中无死亡病例。76例SCN患者中,20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20例行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14例行胰体尾切除合并脾切除术、9例行肿瘤局部切除术、7例行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术、6例行胰腺中段切除术。56例MCN患者中,20例行胰体尾切除合并脾切除术、16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9例行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8例行胰腺中段切除术、3例行肿瘤局部切除术。96例SPN患者中,34例行胰体尾切除合并脾切除术、23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5例行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12例行肿瘤局部切除术、8例行胰腺中段切除术、3例行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术、1例行全胰腺切除术。16例IPMN患者中,9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3例行胰体尾切除合并脾切除术、3例行全胰腺切除术、1例行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5)术后并发症情况:76例SCN患者中,17例发生胰瘘(生化瘘12例、B级胰瘘5例),7例腹腔感染,1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患者发生胃排空延迟,1例腹腔出血,1例乳糜瘘,1例胰腺中段切除术患者术后发生胰肠吻合口瘘。56例MCN患者中,7例发生胰瘘(生化瘘2例、B级胰瘘5例),3例腹腔感染,2例胆瘘,1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患者发生胃排空延迟,1例消化道出血,1例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96例SPN患者中,14例发生胰瘘(生化瘘5例、B级胰瘘8例、C级胰瘘1例),6例腹腔感染,4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患者发生胃排空延迟,2例腹腔出血或消化道出血,1例胆瘘,1例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16例IPMN患者中,3例发生胰瘘(生化瘘、B级胰瘘、C级胰瘘各1例),2例腹腔出血或消化道出血,1例腹腔感染,1例胆瘘,1例围术期死于肺栓塞。所有并发症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选择保守治疗、经皮穿刺置管引流、介入治疗或二次手术,均好转出院。结论PCNs主要包括SCN、MCN、SPN、IPMN。各型PCNs缺乏典型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也缺乏特异性。术前CA19-9水平可对PCNs术前良恶性判断提供一定参考。影像学检查是PCNs主要的诊断依据。PCNs应严格把握手术指征,有手术指征时应积极手术治疗。

  • 标签: 胰腺肿瘤 实性假乳头状肿瘤 浆液性囊性肿瘤 黏液性囊性肿瘤 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干预措施应用于肿瘤患者临床医疗护理工作中发挥的作用。方法选择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本院60例恶性肿瘤患者,按照30例/组分别设置对照组以及研究组,对照组实施常规临床医疗护理,研究组开展常规临床医疗护理联合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经心理干预,患者顺利、有效完成治疗护理工作的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患者心理状态相对对照组要积极乐观,治疗、护理配合度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对肿瘤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另外实施科学的心理干预,能够保证患者在心理方面保持积极乐观的状态,提高患者治疗及护理配合度,有利于改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能够大大提高患者带病期间的生存质量。

  • 标签: 心理干预 肿瘤 重要性
  • 简介:目的探讨功能胰腺内分泌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9例功能胰腺内分泌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定性诊断明确胰岛素瘤15例,胃泌素瘤2例,胰高血糖素瘤2例。术前B超、CT、MRI、EUS、门静脉穿刺分段取血胰岛素测定诊断的阳性率分别为15.8%(3/19)、67.5%(10/16)、71.4%(5/7)、87.5%(7/8)及100%(2/2),术中B超的诊断阳性率85.7%(6/7)。行开放手术7例,腹腔镜手术11例,1例胰高血糖素瘤患者诊断时已出现肝转移未行手术。具体为肿瘤局部切除13例,胰体尾切除3例。胰体尾切除+脾脏切除1例,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1例。结论血清胰岛素、胃泌素、胰高血糖素的测定是胰腺内分泌肿瘤定性诊断的主要依据。多层螺旋CT双期胰腺薄层扫描是定位诊断的主要手段,术中B超是对术前定位诊断的检验和补充。肿瘤切除是主要术式。

  • 标签: 胰腺内分泌肿瘤 胰腺切除术 腹腔镜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抗肿瘤药发生药物发生不良反应(ADR)的特点和相关因素,以减少肿瘤患者ADR的发生。方法回顾分析312例ADR的发生时间、人群分布、ADR级别、抗肿瘤药物构成比、累积系统及临床表现等。结果312例ADR报告中,男性居多,占62.5%;有253例(81.09%)ADR发生时间<24h;抗肿瘤药物中铂类抗肿瘤药最多,奥沙利铂占14.42%;严重ADR居多有156例,占62.82%;给药途径中以静脉滴注为主;312例ADR患者主要累积的是血液系统和消化系统,共计384例次,占88.45%。结论应规范抗肿瘤药物的ADR常规处理,做好抗肿瘤药物ADR的预防、监测工作,尽可能减少严重不良反应给患者带来的伤害。

  • 标签: 抗肿瘤药 药物不良反应 回顾性分析
  • 简介:1病例报告中枢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rimitiveneuroectodefmaltumors,PNET)是一种罕见的高度恶性神经系统肿瘤。现将我院2006年发现1例报告如下:

  • 标签: 脑肿瘤 中枢性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 误诊
  • 简介:摘要作为G蛋白偶联受体超家族的重要成员,CXC趋化因子受体1(CXCR1)是CXC趋化因子白细胞介素-8最重要且颇具亲和力的受体之一。CXCR1常表达于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T细胞等细胞表面,并且可与CXC趋化因子配体(CXCL)6、CXCL7、CXCL8相结合。研究发现CXCR1在促进恶性肿瘤转移、化疗耐药以及维持肿瘤干细胞特性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下调CXCR1表达能显著抑制恶性肿瘤的生物学特性。目前学术界将CXCR1视为恶性肿瘤的原癌基因,CXCR1有望成为恶性肿瘤诊断和治疗的潜在靶点。

  • 标签: 受体,趋化因子 受体,白细胞介素8A 趋化因子,CXC 肿瘤
  • 简介:摘要:妇科肿瘤是临床治疗中常见的一种肿瘤类型,肿瘤患者在患病期间,病情会给患者带来比较剧烈的疼痛感,而疼痛感的出现会导致患者的情绪受到影响,从而出现严重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导致患者的治疗效果受到影响,同时也会影响到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因此需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患者癌疼痛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来降低疼痛感,本文就具体护理方法进行综述,内容如下。

  • 标签: 妇科 恶性肿瘤 癌性疼痛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肿瘤患者的常见药品不良反应并分析相关。方法:选择2021年5月~2023年5月期间在本院治疗肿瘤并发生不良反应的100例患者,对其基本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总结患者的年龄、性别、药品类型、不良反应类型、不良反应轻重程度等分布特点,并予以相关分析。结果: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以女性居多,51~60岁年龄区间者占比最高。引发不良反应的药品类型以植物来源药物的注射剂型为主。类型主要为血液系统不良反应。轻重程度和患者年龄、体重、药品种类等有关,P<0.05。结论:采用肿瘤药物治疗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药物并加强不良反应监测。

  • 标签: 肿瘤 药品 不良反应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肿瘤相关便秘中的循证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3月~2021年8月收治的肿瘤便秘患者100例资料,按护理方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50例、观察组50例。结果:观察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总有效率64.00%;观察组总有效率96.00%,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循证护理 肿瘤患者 便秘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影像学检查在胰腺囊肿瘤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自2019年1月至2021年10月在我院治疗,经手术或经皮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胰腺囊肿瘤患者25例,对所有患者的术前影像检查资料和病理诊断结果进行调取,对照患者在术前腹部超声检查、腹部增强CT检查及腹部MRI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本组25例胰腺内囊肿瘤患者中,采用腹部超声检查,同时采用腹部增强CT和MRI检查12例,与病理诊断相符9例,不符3例;采用腹部超声检查和腹部增强CT检查6例,与病理诊断相符4例,不符2例,采用腹部超声检查和腹部MRI检查7例,与病理诊断相符5例,不符2例。结论:胰腺囊肿瘤采用腹部超声联合腹部增强CT和MRI检查,诊断符合率高于腹部B超联合腹部增强CT检查或腹部B超联合腹部MRI检查。结论:对于胰腺囊肿瘤的诊断,腹部B超检查联合腹部增强CT和MRI是术前诊断胰腺囊肿瘤的重要检查方式,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 标签: 影像组学 胰腺囊性肿瘤 诊断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随着当前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逐渐发生变化,而这也导致各种恶性肿瘤的发病几率不断增加,其中妇科恶性肿瘤就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疾病,对女性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和威胁。而在患者的治疗期间,需为患者采取合理的护理措施措施才可以更好的降低患者的癌疼痛,提升其生活质量。因此本文就妇科恶性肿瘤晚期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进行分析,内容如下。

  • 标签: 妇科 恶性肿瘤 晚期 癌性疼痛 护理
  • 简介:摘要:妇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主要指的是宫颈癌、子宫内膜癌以及卵巢癌,其发病率相对较高,会给患者的生活造成严重影响,一般情况下会采取手术切除配合化疗的方式来延长患者的生命,但根据相关数据来看,半数以上患者在病灶转移后会导致患者躯体各部位出现剧烈且持续的疼痛感,而这也就需要使用药物进行缓解。

  • 标签: 妇科 恶性肿瘤晚期 癌性疼痛护理
  • 简介:【摘要】口腔炎的发生不仅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而且会导致治疗的依从,严重者还可导致治疗计划中断。本文介绍了化疗口腔炎的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从采用加强营养、保持口腔清洁、应用黏膜保护剂等措施预防护理化疗口腔炎症。

  • 标签: 化疗性口腔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肿瘤患者疼痛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1.6-2022.8我院收治60例肿瘤疼痛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取循证护理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疼痛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抑郁、焦虑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抑郁、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情感、功能、生理及家庭社会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肿瘤疼痛患者施行循证护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肿瘤 癌性疼痛 循证护理 护理干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