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总结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术后早期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3例(82.14%)经保守治疗痊愈,5例(17.85%)保守治疗无效及时实施手术治疗后治愈。结论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应首先实施保守治疗,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严格掌握手术指征,解除梗阻,提高治愈率。

  • 标签: 腹部手术 早期炎性肠梗阻 治疗体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早期康复对肺癌手术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的影响与价值。方法:选取50例本院肿瘤科于2019年3月-2020年4月收治的肺癌患者,以上患者均进行肺癌手术治疗,应用数字随机排序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25例,围术期给予常规护理)和研究组(25例,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早期康复训练),对比护理后两组患者肺功能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百分比(FEV1)、血氧分压(PaO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早期康复训练 肺癌 手术术后 肺功能 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探讨妇科肿瘤患者腹部手术全麻术后早期回病房6h内不同体位对患者生命体征、疼痛、引流量、压疮等的影响。方法选择妇科肿瘤腹部手术全麻术后清醒的患者300例,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50例。试验组采用有枕平卧、循序渐进式半卧位,体位循序渐进改变6小时,对照组采用传统体位,去枕平卧头偏一侧位6小时。监测两组心率、呼吸、呕吐、头晕、肩背痛、压疮、烦躁、引流量畅通度等不同之处,并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在心率、血压、呕吐、头晕、头痛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呼吸急促、烦躁、引流量畅通度、压疮、颈肩、腰背痛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肿瘤腹部手术全麻术后患者在清醒的前提下,回病房6h内有枕平卧,采用循序渐进式半卧位较去枕平卧位能减轻患者术后不适,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妇科肿瘤 手术 全身麻醉 早期体位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治疗方法和预防。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癫痫术后早期再发癫痫的原因及其对术后住院时间和预后等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7月至2004年6月在我院行开颅手术治疗的顽同性癫痫患者240例,总结其年龄、病程、癫痫灶位置、手术方法、术后早期再发癫痫的次数及分布情况、住院时间、术后腰椎穿刺检查例数以及1年期预后随访的情况,并比较分析早期癫痫发作次数、术后早期癫痫的影响因素及其对预后与术后住院时间的影响。结果本组240例患者中,术后早期再发癫痫91例(37.9%),其中发作1~5次53例,大于5次38例;无发作149例,术后首次发作在24h以内者22例,48h内者39例,72h内者13例,4~7d17例。1年随访EngelⅠ级175例,Ⅱ级32例,Ⅲ级20例,Ⅳ13例。年龄、病程对术后早期再发癫痫无影响,而颞叶癫痫者及切除癫痫灶者术后早期再发癫痫分别较非颞叶癫痫者和未切除癫痫灶者少。多于5次术后早期再发癫痫病人预后EngelⅠ-Ⅱ级22例(57.9%).明显较发5次以下组和术后无发作组预后差(P〈0.05),同时术后住院时间延长,腰椎穿刺检查比例也明显高于其它两组(P〈0.05)。结论术后早期再发癫痫较为常见,颞叶癫痫及切除癫痫灶者术后再发癫痫的发生率低,术后再发癫痫超过5次者预后不良、术后住院时间延长及腰椎穿刺检查比例增高。

  • 标签: 癫痫外科 术后早期再发癫痫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综合治疗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疗效。方法回顾分析43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9例早期炎性肠梗阻经胃肠减压、生长抑素、糖皮质激素和肠外营养等综合措施治愈,平均治愈时间12.1±8.4d;4例经手术治疗治愈。结论非手术综合治疗是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有效治疗方法。

  • 标签: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 综合治疗 非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胃肠道手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护理。方法: 2018年 2月至 2019年 1月内选择我院收诊的 100例胃肠道手术患者作为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占 50例,其中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配合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护理,观察并比较护理效果。结果:①观察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数据分析,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P<0.05);②调查显示,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胃肠道手术,配合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护理,可促进胃肠功能恢复,且患者满意度高。

  • 标签: 胃肠道手术 早期下床活动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实验主要探究早期康复护理用于锁骨骨折内固定术治疗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范围限定在来我院治疗的90例锁骨骨折患者中,采用随机数字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对照组,每组各45例,实验组患者在锁骨骨折内固定术后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肩关节Constant评分、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进行分析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在护理前肩关节Constant评分无明显差异,护理后实验组肩关节Constant评分与对照组相比,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5.55%,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80%,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相比,大于对照组患者且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结论对锁骨骨折内固定术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护理能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还能有效提高肩关节Constant评分,值得推广。

  • 标签: 锁骨骨折 早期康复护理 对策探究
  • 简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发生在腹部手术后早期,是近年来逐渐被重视的腹部外科手术并发症之一。2004年3月至2008年6月我科收治30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现结合本组资料的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 标签: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 治疗 外科手术并发症 腹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58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效果。结果58例均禁食、胃肠减压、应用生长抑素、糖皮质激素和营养支持疗法等综合治疗,治愈56例,好转2例,平均治愈时间12.5天,治愈率96.6%。

  • 标签: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 肠梗阻 腹部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胃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方式。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到2016年12月所收治的100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划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胃癌患者术后对实验组患者实施肠内营养护理,对照组患者实施肠外营养护理,对比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对比效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患者手术后应对其实施肠内营养护理治疗工作,提升患者身体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期限,该护理方式具有较高的临床护理价值。

  • 标签: 胃癌患者 临床护理 肠内营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理解全髋置换术后疼痛并实施早期干预措施是提高患者手术后恢复的关键。手术过程对周围组织的影响、手术后炎症反应与神经受压是造成疼痛的主要原因。在早期干预措施方面,合适的镇痛药物管理和个体化的镇痛计划是必不可少的。通过进行强度适当的运动和活动以及物理治疗方法,可以促进康复过程。在管理患者术后的不适和焦虑方面,明确教育、情绪支持、社群和病人组织的信息和资源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最后,建立针对疼痛干预的有效沟通和监测机制能够帮助及时发现并处理患者的疼痛问题。通过全面理解全髋置换术后疼痛的原因并采取早期干预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手术后康复水平并减轻不适和焦虑。

  • 标签: 全髋置换术 早期干预措施 监测机制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出血患者术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8月-2022年10月本院收治的62例脑出血患者,以随机抽签法分组,各3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肢体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脑出血术后患者护理中,给予早期康复护理,有效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肢体功能,值得广泛开展。

  • 标签: 脑出血 早期康复护理 生活质量 肢体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胃癌术后患者采用早期营养支持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70例胃癌术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选取时间2021年3月-2022年3月),双色球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常规护理)、观察组35例(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比两组患者的营养状况指标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 护理前,观察组在HB、ALB等指标对比上无显著差异性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在HB、ALB等指标对比上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指标对比差异显著用P<0.05表示;护理后,对照组的QLQ-STO22评分为48.36±4.02分,观察组的QLQ-STO22评分为36.36±2.15分,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评分对比差异显著用P<0.05表示。结论 胃癌术后患者采用早期营养支持干预对提高营养状态以及改善生活质量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胃癌 术后 早期肠内营养 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