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48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肥厚型心肌病主要是由于患者体内的心室肌肥厚且不对称所引发的基础疾病,本次实验是要通过研究小剂量碘酮能否联合倍他乐克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治疗与抑制患者心肌细胞出现过度氧化的情况。实验结果表明小剂量碘酮联合倍他乐克治疗效果显著,且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值得被推广与运用。

  • 标签: 胺碘酮 倍他乐克 肥厚型心肌病 恶性室性心律失常
  • 简介:摘要:肥厚型心肌病主要是由于患者体内的心室肌肥厚且不对称所引发的基础疾病,本次实验是要通过研究小剂量碘酮能否联合倍他乐克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治疗与抑制患者心肌细胞出现过度氧化的情况。实验结果表明小剂量碘酮联合倍他乐克治疗效果显著,且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值得被推广与运用。

  • 标签: 胺碘酮 倍他乐克 肥厚型心肌病 恶性室性心律失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脑放疗联合替莫唑在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我院40例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在进行全脑放疗联合替莫唑治疗后,观察治疗效果,并统计不良反应的结果。结果经过4个周期治疗后,CR率为27.5%,PR率为62.5%,SD率为10.0%;不良反应以胃肠道反应为主,其次为血液系统,均可有效耐受。结论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患者应用全脑放疗联合替莫唑治疗效果较好,不良反应绝大部分患者可耐受。

  • 标签: 替莫唑胺 全脑放疗 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
  • 简介:目的分析探讨在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甲钴联合甘精胰岛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甘精胰岛素单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甲钴,对比两组患者血糖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血糖指标和对照组相比较明显较低,数据对比差异,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讨论针对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甲钴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措施,能够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指标,对降低患者体质指数具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

  • 标签: 甲钴胺 甘精胰岛素 肥胖型2型糖尿病 安全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行低剂量沙利度联合化疗方案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对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本院纳入48例老年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通过中心随机化分组形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25例行低剂量沙利度联合化疗处理,对照组行基础化疗治疗,记录两组总有效率、临床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88.00%高于对照组60.86%,组间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的血M蛋白指标、骨髓浆细胞数均低于治疗前,组间p<0.05,血红蛋白水平以及Karnofsky分数对比均高于治疗前,两组对比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中,其便秘以及嗜睡发生率高于对照组。结论老年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采用低剂量沙利度联合化疗处理,有利于不良反应的改善。

  • 标签: 多发性骨髓瘤 低剂量沙利度胺 化疗 价值分析
  • 简介:目的:探究术后放疗联合替莫唑化疗对高级别脑胶质瘤临床疗效及酪氨酸激酶2(DDR2)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抽取2012年10月至2014年4月我院64例高级别脑胶质瘤患者,随机数表法分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放疗联合静脉注射尼莫司汀化疗治疗,研究组采用放疗联合替莫唑,连续服用4~6个周期,1、2年后进行随访。疗程结束时统计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及1、2年生存率,分析治疗前后认知功能(MMSE)与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及DDR2与VEGF吸光度值(OD值)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65.63%)、疾病控制率(87.50%)高于对照组(40.63%、65.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MMSE及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各指标评分均较治疗前增高,且研究组MMSE及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DDR2及VEGFOD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DDR2及VEGFOD值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患者出现Ⅲ及Ⅳ度不良反应,研究组呕吐、恶心、脱发、骨髓抑制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2年生存率(65.63%)高于对照组(40.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放疗联合替莫唑化疗治疗高级别脑胶质瘤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酪氨酸激酶2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表达水平,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提高治疗效果及生存率,且安全性较高。

  • 标签: 放疗 替莫唑胺 高级别脑胶质瘤 酪氨酸激酶2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